一种护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0806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护坡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护坡砖铺设于道路、河道边坡,防止筑土斜坡或山地陡崖坍塌或损坏而使用,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坡道塌陷等意外情况。

例如,申请号为【201520146172.X】的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护坡砖,其砖体为柱体,包括顶面、底面和侧面,包括卡合槽和卡头,分别设置于侧面上;一个卡合槽与多个卡头拼合的组合体相互吻合,多个卡头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护坡砖上,相邻护坡砖通过卡合槽和卡头拼合的组合体的相互卡合,使得多块护坡砖牢固的链锁起来。但是,该护坡砖结构设计复杂,一个卡合槽与多个卡头拼合的组合体相互吻合才能连接,卡合的牢固性及结构强度难以保证。且基于其结构特征所应用范围有限,对于山地斜坡、陡崖施工特别不便,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不能适应任意斜面坡度变化,且对凹凸不平的斜面难以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施工工程复杂、成本较高。

基于现在的护坡砖的种类多种多样,形状和大小各异,不同的护坡砖种类,其施工方法也不同,因此,对施工员要求具备各种各样护坡砖的施工方法、并需要熟练施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多数进行土木工程的地域召集到能够熟练用护坡砖进行坡面防护层施工的作业员是很困难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护坡砖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达到即使对施工方法的知识及熟练度较少的施工员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护坡砖结构复杂,护坡结构强度及施工成本难以保证,且对施工员的技术要求高等缺陷,提出一种护坡方法,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护坡结构牢固强度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护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沿着要保护的坡面底端挖掘沟槽,浇注基础混凝土;(2)在基础混凝土上表面用灰浆抹平,横向铺设第一层防护块,回填沟槽;(3)铺设第二层防护块,所述第二层防护块与第一层防护块交错布置,以使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凸起和凹槽相嵌合、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通孔连通,并在相互连通的通孔内灌入砼混;(4)按照上述步骤(3),依次在坡面上铺设其它层防护块,直到规定尺寸,形成坡面防护层;(5)防护层铺设完成后,防护层顶端用混凝土封闭,完成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还包括在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通孔内插接连接件的步骤,插接连接件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下层防护块的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并将连接件插入通孔内,且连接件露出下层防护块以插入上层防护块通孔内;随后在上层防护块通孔内灌注混凝土,使上下方向相邻的防护块为一体结构;然后在上层防护块的通孔内插入连接件,依次铺设其它层,使整个防护层为一体构造。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包括左右方向相邻防护块形成的第三通孔、贯通凸起和凹槽的第二通孔及设置在防护块纵向中心轴线上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嵌设有吊钩,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在横向铺设每层防护块时还包括以下步骤:铺设防护块时,使左右方向相邻防护块之间形成的第三通孔与其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第一通孔连通,并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同时使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为一体构造。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块包括主防护块、辅防护块1a和辅防护块1b,且辅防护块1a的长度为主防护块长度的一半,辅防护块1b的宽度小于所述主防护块的宽度,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第一层防护块铺设主防护块,第二层防护块相对于第一层防护块左右方向挪动主防护块长度方向的1/2,则第二层防护块左右方向的端部铺设尺寸为主防护块一半长度的辅防护块1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铺设防护层最上层防护块时,包括铺设宽度小于主防护块宽度的辅防护块1b的步骤,以对防护层的高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在铺设各层防护块时,还包括铺设具有排水孔的防护块的步骤,所述排水孔设置在主防护块上,释放坡面水压,避免坡面内水压较大对防护层造成损害。

进一步的,在铺设防护块时,还包括在防护块与坡面之间通过支撑柱预支撑的步骤,然后在防护块与坡面之间填入碎石,撤掉支撑柱。

进一步的,在铺设防护块时,包括通过吊装机械根据坡面坡度吊起防护块吊钩进行铺设的步骤,提高施工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护坡方法,在施工时,将防护块交错层叠排列,施工方便;且上下方向相邻的防护块凹槽和凸起相嵌合、通孔连通,左右方向相邻防护块贯通沟配合形成第三通孔,通过在通孔内灌入砼混并硬化使整个护坡面为一体结构,且在灌入砼混时在贯通孔内插入连接件,以进一步保障护坡面的结构强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工程成本;

并且,由于凹槽和凸起的设置,防护块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已被限定,方便在要保护的坡面与防护块形成的护坡面之间的缝隙里填充碎石,通过吊装机械按照一定角度铺设各层防护块,施工也比较方便、高效的进行,对于施工知识或熟练度较少的作业员,也可以很容易的构筑起坚固的护坡面,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且护坡面结构牢固强度高,具有广泛的实际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主防护块1前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主防护块1上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主防护块1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主防护块1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主防护块1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带有排水孔的防护块前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带有排水孔的防护块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辅防护块1a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防护块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1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挖掘沟槽示意图;

图11-2为本发明实施例2铺设第一层防护块示意图;

图11-3为本发明实施例2回填沟槽示意图;

图11-4为本发明实施例2在第一层防护块通孔内插入连接件示意图;

图11-5为本发明实施例2铺设第二层防护块示意图;

图11-6为本发明实施例2施工完成后防护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表面、后底面、上、下侧面及左、右侧面等位置关系以垂直于坡面的视角为准,防护块铺设到坡面上后朝外的面为前表面、朝下的面为后表面。

实施例1,参考图1-图8,为本实施例所述防护块的结构示意图,防护块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结构,包括前表面11、后底面15、上侧面12、下侧面13以及左侧面14、右侧面14,所述防护块1上还设有贯通上侧面12、下侧面13的通孔2,在坡面上层叠铺设防护块时,上下方向相邻的防护块的通孔连通;在防护块的上侧面12、下侧面13上相对设有至少一对凸起17及凹槽16,且所述凸起17的尺寸小于所述凹槽16的尺寸,为了适应坡面坡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优选所述凹槽16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其前后方向的尺寸,从图1-图4可以看出,所述凸起17设置在上侧面12上,对应的凹槽设置在下侧面13上,从单个防护块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出发,稳定性更高,当然施工时,也可以反过来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块包括主防护块1及辅助防护块1a、1b。参考图1-图4,所述主防护块1为长度为a、宽度为b、厚度为c的长方体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相对上侧面12、下侧面13上的两对凸起17及凹槽16,且所述凹槽16和凸起17距离防护块最近的左、右侧面14的距离为1/4a,参考图2-图3,以便于进行交错排列;如图8所示,所述辅助防护块1a为主防护块1长度的一半,包括对称设置在上、下相对侧面(12、13)上的一对凸起17及凹槽16,所述凸起17和凹槽16设置上侧面12、下侧面13的中间位置处。对防护块进行设置时,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参考图10所示防护块构筑的防护层3为例进行说明。所述辅防护块1b的尺寸只在宽度方向与主防护块不同,其他结构完全相似,图10是防护层作为正面(与坡面垂直的方向)来看的图,各层的主防护块1交错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防护块的规格(a*b*c)为1500mm*666mm*350mm,辅防护块1a的规格(a*b*c)为750mm*666mm*350mm,辅防护块1b的规格(a*b*c)为1500mm*333mm*350mm,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块厚度较厚,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任意坡度坡面,当然,为了实际需要也可以加厚防护块的厚度,比如厚度为500mm,所述防护块还可以设计为其他型号规格,可以为正方体、也可以在尺寸、厚度方向上根据实际需求做改动设计,在此不做详述。

通常,人工做成的坡面,其上下方向成直线型,是在一个平面上的,但是由于道路和河川是弯曲的,为修筑道路或填土或开辟山地形成的坡面以及河川的堤防坡面,其左右方向弯曲的很多,也即有一定的弯曲度,因此,防护块也必需能够在左右方向弯曲的坡面上构筑防护层,从美观及结构强度方面考虑,构筑的防护层从正面看的时候,相连的防护块之间没有缝隙是最理想的,左右相邻的防护块之间的缝隙虽然可以用灰浆填埋,但是不但影响施工作业,而且也不美观。

基于上述原因,所述防护块可以设置为前表面1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略大于后底面15左右方向的尺寸(图中未示意),以使左、右侧面14与前表面11形成的角度比90度略小,比如,前表面11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后底面15左右方向的尺寸大25mm,由于要保护的斜坡坡面不一定是平整的,一般有一定的弯曲度,当坡面不平整时,对前表面和后底面的尺寸进行细节上的改动,防止有坡面有凸出形状的弯曲时,防护块之间存在缝隙,具体实施时,上述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根据坡面凸出的弯曲度来决定,在此不做详述。

当然,另外,考虑到存在上下方向凸出弯曲的坡面时(虽然比较少见),基于上述原理,对防护块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前表面与上、下侧面之间形成的角度,也是要为略小于90度,基于上述原理描述是很容易想到的。

关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凸起17的尺寸要小于凹槽16的尺寸,这里所述的尺寸包括凸起17和凹槽16上下左右方向的尺寸及前后方向的尺寸,为提高嵌合的稳定性。为了适应不同曲度的坡面,可以凸起17和凹槽16前后方向的尺寸差设置为2mm,左右方向的尺寸差设置为5mm-7mm,具体施工时,小到什么程度根据防护块左右摆置、上下交错堆叠垒积构筑护坡面时,相邻防护块之间的偏差容许程度来决定,该防护块上的凹槽16与其相邻防护块上的凸起17对应嵌合,实现各个相邻防护块之间的固定连接,关于凸起17与凹槽16左右方向的尺寸差,也可以加入有其他因素的考虑进行不同的变更设置。

为了使构筑的防护面3左右相邻接的防护块之间不产生缝隙,在设置防护块时,若坡面左右方向呈凸形弯曲时,左右相邻接的防护块之间相配合的凸起17和凹槽16之间的间隔就变窄,相反的,要保护的坡面呈凹形弯曲时,左右相邻接的防护块之间相配合的凸起17与凹槽16之间的间隔就变宽。为了保证即使左右相邻接的防护块的凸起17之间及凹槽16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也可以使该防护块的凸起17与凹槽16与其上下邻接的防护块的凹槽16与凸起17可以嵌合,就有必要使各防护块的凸起和凹槽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差比前后方向的尺寸差大一些,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块凹槽16为椭圆台的形状、而凸起17为圆台状,从上方看到的凸起17的形状为圆形,从下方看到的凹槽16的形状为左右方向的长椭圆,如图2和图3所示。

由于凹槽16和凸起17的特殊结构形式,使防护面上下交错设置的相邻防护块之间的位置关系被限定,通过上下防护块之间的位置关系也限定了左右方向的防护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增加了护坡面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包括设置在上侧面12、下侧面13左右方向中间位置处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内嵌设有吊钩25,所述吊钩包括勾部以及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嵌设在第一通孔21内,且勾部的上表面与防护块的上侧面12在同一水平面,吊装方便,所述吊钩主要是安装时机械吊装用,施工方便,可以高效的进行施工。参考图5,主防护块1的通孔还包括贯穿凸起17和凹槽16的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通孔21的两侧,且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将主防护块1的长度a四等分,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设置在主防护块1长度方向四等分的三个等分点处。

另外,为了增加防护层的结构强度的均匀性,在防护块左、右的侧面上的贯通沟23,该防护块左、右侧面上的贯通沟23与另一防护块左、右侧面上的贯通沟23组成第三通孔24,第三通孔是为了使防护块左右侧面与相邻的防护块相互一体化而设置,相邻的防护块上的贯通沟相互配合共同组成第三通孔,保证防护层结构强度均一,参考图5和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防护块1及辅防护块1a及辅防护块1b均设有贯通沟,在防护块1堆叠摆置后所形成的第三通孔与上下相邻接的防护块的第一通孔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雨水或河流等冲击作用,覆盖土坡的护坡防护块形成的防护层需要设置排水孔18,本实施例中每个大约2m2设置一个排水孔,参考图10,每隔一段距离在主防护块1上设置一个可排出斜坡中渗入的雨水等地下水用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18虽然没有必要设置在所有防护块上,但是,配置设有排水孔的主防护块1也是很有必要的。参考图6-图7,在主防护块上设置排水孔18的结构示意图,在防护块上设置排水孔的方法可以采取在防护块成型时,在防护块的前后方向埋入贯通管,可以在防护块的一个端面预先形成前后方向的沟槽19,在构筑防护面的时候,将树脂管插入到沟槽19中,往第三通孔24内灌入砼混34,设置排水孔18。一般情况下,若不在排水管内设置树脂管的话,则设有排水孔的防护块与相邻的防护块之间形成的第三通孔内就不需要灌入混凝土。

为保证上下层防护块之间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以连接相邻防护块的连接件26,所述连接件26采用钢筋棒、与通孔内径相匹配的连通管、铁棒或者是其他形式,以钢筋棒为例,钢筋棒26设置在相邻防护块通孔内,本实施例中主要是设置在上下相邻的第二通孔22内,并通过往通孔内灌入水泥固定相邻防护块,第一通孔21和第三通孔24内直接浇注混凝土即可,当采用连通管时,同样是将连通管插接在上下相邻的防护块通孔内,并浇筑混凝土实现紧固连接。为了增加结构强度,所述钢筋棒的长度大约为400mm,且各有一半插入相邻防护块的第二通孔22内。

另外,当需要保护的坡面的高度与防护块的整数倍出现差异的时候,为弥补这个高度差,就需要与主防护块宽度不同的辅防护块1b,在图10中,在防护层的顶部配置了宽度(上下尺寸)变小的用于调整高度的防护块1b,以适应坡面4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为增加防护块的美观效果及抗冲击性能,在防护块的前表面设置凸起的花纹块,可以是各种浮雕图案,各花纹块之间形成流水减速槽,光滑的护坡斜面易滋长苔藓等,易滑,且水流流速大、对坡面的冲击力较大,花纹块在增加摩擦力的同时美观效果好,并且可以有效对水流减速,减少对坡面的冲击力,使坡面结构强度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花纹块设计为自然石的图案。

参考图9,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护块主要是由顶面开口的箱形模具5制作,模具5的底面51设置有为制作防护块前表现凸起的花纹块等浮雕图案的凹凸模板,模具的左右侧板53上设置了形成贯通沟23的凸条54。另外,模具5前后方向的一个侧板55上设置有为形成凸起17的凹部56,另一侧的侧板57上设置有为为形成凹槽16的凸部,且在相对侧板55、57上相对设置的孔58里插入单管61、62以形成通孔2,在中间单管61的的一端设置有开缝以夹住吊钩25。在模具内灌入砼混并硬化后,拔出单管61和62,左右侧板53及前后方向的侧板57,吊钩25留在砼混内,然后取出防护块成型品。

实施例2,本实施例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防护块提出一种护坡方法,下面结合图11-1至图11-6具体说明具体的护坡施工过程:

(1)沿着要保护的坡面底端挖掘沟槽41,所述沟槽41的截面为梯形,在沟槽1内配置基石31,用乱碎石等在成型的基石31上浇注基础混凝土32;所述基础混凝土32可以现场浇筑;比如,可以在施工现场向用混凝土模板制作的模具内灌入砼混并使其硬化而成;(2)在基础混凝土32的上表面用灰浆抹平,横向铺设第一层主防护块1,回填沟槽41(当然,第一层主防护块还可以采用辅防护块1b,具体根据施工现场要求进行灵活选择);(3)然后铺设第二层主防护块1,所述第二层主防护块1与第一层主防护块1交错布置,以使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凸起和凹槽相嵌合、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通孔连通,并在相互连通的通孔内灌入砼混;参考图10,即第二层主防护块相对于第一层主防护块左右方向挪动防护块长度方向的1/2,同时把第一层主防护块的凸起嵌入到第二层防护块的凹槽中;防护层的左右方向的端部,设置尺寸为主防护块1一半长度的辅防护块1a;且第二层防护块的通孔与第一层防护块的通孔连通(上下方向相邻主防护块的第三通孔24和第一通孔21连通、第二通孔22相互连通;辅防护块1a的第一通孔21与主防护块1的第二通孔22连通),在相互连通的通孔内灌入砼混34,然后往防护块与坡面缝隙里填充碎石材料,加固坡面强度;(4)按照上述步骤(3),依次在坡面上布置防护块,直到规定尺寸,形成坡面防护层3,防护层3顶端用混凝土封闭,完成施工。

必要时,在铺设防护层最上层防护块时,如实施例1所述,当需要保护的坡面的高度与防护块的整数倍出现差异的时候,为弥补这个高度差,就需要与主防护块宽度不同的辅防护块1b,即在最上层铺设调整高度用的辅助防护块1b,然后在其上现场灌注砼混并整形,形成防护层;为了提高上下层防护块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还包括在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的通孔内插接连接件的步骤,插接连接件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下层防护块的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并将连接件插入通孔内,且连接件露出下层防护块以插入上层防护块通孔内;随后在上层防护块通孔内灌注混凝土,使上下方向相邻的防护块为一体结构;然后在上层防护块的通孔内插入连接件,依次铺设其它层,使整个防护层为一体构造。

所述连接件为钢筋棒或者是与通孔内径匹配的连通管,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选用的是钢筋棒26,铺设第一层防护块后,在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并在第一层防护块的通孔内插入钢筋棒26,所述钢筋棒26漏出第一层防护块一定距离(一般是连接件各有一半插入相连接的防护块内)以插入第二层防护块通孔内,然后在第二层通孔内灌注混凝土,然后在第二层防护块的通孔内插入钢筋棒,依次铺设其它层,当采用连通管时,同样是将连通管插接在上下相邻的防护块通孔内,并浇筑混凝土实现紧固连接,使整个防护层为一体构造,较强防护层结构强度,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另外,在布置各层防护块时,为了便于铺设,在防护块的后底面与坡面之间通过支撑柱预支撑,当在防护块与斜坡之间填入碎石后,撤掉支撑柱即可,并且,铺设防护块时通过吊装机械根据坡面坡度按照一定角度吊起防护块吊钩进行铺设,提高施工效率。

实施例2中所述通孔包括左右方向相邻防护块形成的第三通孔、贯通凸起和凹槽的第二通孔及设置在防护块纵向中心轴线上(即实施例1中所述的防护块左右方向中间位置)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嵌设有吊钩,这里所述的通孔与实施例1相对应,在此不做详述。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在横向铺设每层防护块时还包括以下步骤:铺设防护块时,使左右方向相邻防护块之间形成的第三通孔与其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第一通孔连通,并在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灌注混凝土,同时使左右方向、上下方向相邻防护块为一体构造。

所述防护层上还铺设有具有排水孔的防护块,所述排水孔设置在主防护块1上,以释放坡面水压,避免坡面内水压较大对防护层造成损害;所述防护块的前表面设有凸起的花纹块,各个花纹块之间形成流水减速槽,以降低流水对防护层的冲击力,提高防护层的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