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弃轮胎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及护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6579阅读:4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废弃轮胎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及护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废弃轮胎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及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近年来,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开展,干旱地区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很多裸露的人工坡面,这些裸露边坡不仅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大量的次生裸地以及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目前常用的较为成熟的边坡生态修复术基本采用喷播方式,代表技术有:植被混凝土生态护坡技术、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播、三维植被网喷播等。这些技术在干旱地区进行边坡生态修复时,由于其基材层内无法固水,所以施工基材层将随着养分和水分的消失而逐渐枯死,剥落。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持续时间不长,同时也增加了绿化所需成本。因此,如何提高边坡基材的保持水分能力是干旱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目前世界汽车(乘用车、商用车)保有量已达10亿辆以上。轮胎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产的必用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因此,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处理与利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大事。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要售出10亿条轮胎,而它们使用后终都会被废弃。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4~15亿条轮胎报废,其中得到回收再利用的只占15%~20%。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将废弃轮胎加入到普通喷播技术中进行边坡生态修复,不仅能很大程度提高旱区基材的保持水分能力,增加修复的耐久性,又比较节能、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弃轮胎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及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设置排水沟,根据边坡及其附近的降雨及排水情况在边坡的坡顶、坡脚及马道设置垂直坡面的横向排水沟;

步骤二,清理坡面并设置轮胎固定槽,清理坡面一切障碍物、浮土浮石,使坡面平整,然后在坡面设置凹进坡体的长方体轮胎固定槽,并为槽体上壁面设置挡板;

步骤三,铺设轮胎,将半圆环轮胎放入预先设置的轮胎固定槽中,并利用锚钉与连接筋将轮胎固定在轮胎固定槽中;

步骤四,轮胎填充,向步骤三中的轮胎圆环中填充海绵或者陶粒及其他吸水保水强的物质,并把轮胎与轮胎固定槽中间填充种植土;

步骤五,安装锚钉,将锚钉锚入设计的位置,锚钉的锚固深度及外露长度根据坡面的风化破碎程度及坡体不同位置确定;

步骤六,铺设镀锌铁丝网片,先沿边坡坡面由上至下铺设镀锌铁丝网片,网片直接贴在轮胎上,网片整体的铺设需张紧,相邻网片间上下及左右需进行搭接;

步骤七,基材喷播及植被构建,向整个坡面喷射基材混合物,喷射厚度与轮胎顶部平齐,然后播撒植物种子或移栽植物幼苗;

即完成了利用废弃轮胎对旱区进行边坡生态修复。

所述步骤二中,轮胎固定槽底面长与步骤三中轮胎外直径相同,槽底面宽为步骤三中轮胎直径的1/2,深度为轮胎宽度减去铁丝网距坡面的距离。

所述步骤二中,轮胎固定槽在坡面呈梅花形布置,轮胎固定槽的间距由边坡坡度、坡面位置及坡面土体稳定性共同确定,间距范围为2m-5m。

所述步骤三中,轮胎为普通汽车废弃轮胎,每个轮胎从中间一分为二,分成若干的半圆环形轮胎使用。

所述步骤三中,两根轮胎锚钉和一根连接筋为一组固定一个轮胎,轮胎锚钉穿个轮胎底部橡胶,轮胎锚钉顶端及连接筋两端均利用扳手制成斜弯钩,轮胎锚钉顶端斜弯钩向下扣在连接筋之上,连接筋的斜弯钩钩住轮胎锚钉。

所述步骤五中,锚钉位置轮胎固定槽之间呈梅花型均匀布置,锚钉间距为1.5m×1.5m,锚钉外露长度为0.08m-0.12m,锚固深度为0.4m-1.2m,锚钉与坡面呈一定夹角为65-85°。

所述步骤六中,镀锌铁丝网片铺在轮胎表面,铺设时结合锚钉使得网片张紧,在锚钉接触处也一并用铁丝与锚钉绑扎牢固,镀锌铁丝网至坡面的距离为0.05-0.08m。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方法中在轮胎圆环部位填充海绵等吸水保水物质,降雨时雨水渗入土壤后能及时被海绵等吸水物质吸收和蓄积,有效的增大坡面吸水及持水能力,蓄积在轮胎的圆环中的雨水在干旱时期供植物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能够有效的改善旱区修复植物缺水的问题。

2、本方法中能够很好控制镀锌铁丝网片与坡面的距离,使得镀锌铁丝网片在坡面能很好的固定与张紧,从而提高了镀锌铁丝网片在基材的加筋效果,增加坡面基材的强度及生态修复的持久性。

3、本方法废弃汽车轮胎与传统喷播技术结合,施工快捷简单,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了资源、减少工程投资,同时废弃轮胎在土壤中不会降解护坡效果耐久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轮胎锚钉1、连接筋2、废弃轮胎3、锚钉4、海绵及吸水保水物质5、镀锌铁丝网片6、基材混合物7、排水沟8、轮胎固定槽9、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废弃轮胎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及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设置排水沟,根据边坡及其附近的降雨及排水情况在边坡的坡顶、坡脚及马道设置垂直坡面的横向排水沟;通过在坡顶和坡脚的位置设置排水沟保证了在雨天很好的进行排水泄洪作业。

步骤二,清理坡面并设置轮胎固定槽,清理坡面一切障碍物、浮土浮石,使坡面平整,然后在坡面设置凹进坡体的长方体轮胎固定槽,并为槽体上壁面设置挡板;清理之后的边坡能够方便后续的轮胎固定和放置。

步骤三,铺设轮胎,将半圆环轮胎放入预先设置的轮胎固定槽中,并利用锚钉与连接筋将轮胎固定在轮胎固定槽中;采用铆钉和连接筋对轮胎进行固定保证了轮胎的固定效果,有效防止其发生滑移,保证了边坡的牢固性。

步骤四,轮胎填充,向步骤三中的轮胎圆环中填充海绵或者陶粒及其他吸水保水强的物质,并把轮胎与轮胎固定槽中间填充种植土;通过向轮胎中填充吸水物质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进而保证了植被的正常生长。

步骤五,安装锚钉,将锚钉锚入设计的位置,锚钉的锚固深度及外露长度根据坡面的风化破碎程度及坡体不同位置确定;通过设置锚钉提高了边坡的坡面固定强度。

步骤六,铺设镀锌铁丝网片,先沿边坡坡面由上至下铺设镀锌铁丝网片,网片直接贴在轮胎上,网片整体的铺设需张紧,相邻网片间上下及左右需进行搭接;通过铺设铁丝网保证了边坡表现植被和覆盖物的连接强度防止其发生滑移的危险。

步骤七,基材喷播及植被构建,向整个坡面喷射基材混合物,喷射厚度与轮胎顶部平齐,然后播撒植物种子或移栽植物幼苗;通过向边坡喷射基材和植被能够在边坡的外表面形成植被保护层,对边坡进一步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轮胎固定槽底面长与步骤三中轮胎外直径相同,槽底面宽为步骤三中轮胎直径的1/2,深度为轮胎宽度减去铁丝网距坡面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轮胎固定槽在坡面呈梅花形布置,轮胎固定槽的间距由边坡坡度、坡面位置及坡面土体稳定性共同确定,间距范围为2m-5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轮胎为普通汽车废弃轮胎,每个轮胎从中间一分为二,分成若干的半圆环形轮胎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两根轮胎锚钉和一根连接筋为一组固定一个轮胎,轮胎锚钉穿个轮胎底部橡胶,轮胎锚钉顶端及连接筋两端均利用扳手制成斜弯钩,轮胎锚钉顶端斜弯钩向下扣在连接筋之上,连接筋的斜弯钩钩住轮胎锚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锚钉位置轮胎固定槽之间呈梅花型均匀布置,锚钉间距为1.5m×1.5m,锚钉外露长度为0.08m-0.12m,锚固深度为0.4m-1.2m,锚钉与坡面呈一定夹角为65-8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中,镀锌铁丝网片铺在轮胎表面,铺设时结合锚钉使得网片张紧,在锚钉接触处也一并用铁丝与锚钉绑扎牢固,镀锌铁丝网至坡面的距离为0.05-0.08m。采用镀锌铁丝网有效防止了其发生锈蚀。

实施例2:

如图1-2,一种利用废弃轮胎对旱区进行边坡生态修复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置排水沟8,根据边坡及其附近的降雨及排水情况在边坡的坡顶、坡脚及马道设置垂直坡面的横向排水沟8;

第二步,清理坡面并设置轮胎固定槽9,清理坡面一切障碍物、浮土浮石,使坡面平整,然后在坡面设置凹进坡体的长方体轮胎固定槽9,并为槽体上壁面设置挡板10,轮胎固定槽9的尺寸根据准备使用废弃轮胎3确定,固定槽9底面长为废弃轮胎外直径长度,槽底面宽废弃轮胎3直径的1/2,为轮胎3宽度减去镀锌铁丝网片6距坡面的距离,轮胎固定槽9在坡面呈梅花形布置,轮胎固定槽9的间距由边坡坡度、坡面位置及坡面土体稳定性共同确定,间距在2m-5m。

第三步,铺设轮胎3,将半圆环轮胎放入预先设置的轮胎固定槽中,并利用锚钉与连接筋将轮胎固定在轮胎固定槽中;

第四步,轮胎3填充,向步骤3轮胎3圆环中填充海绵或者陶粒及其他吸水保水强的物质5,并把轮胎3与轮胎固定槽9中间填充种植土。

第五步,安装锚钉4,将锚钉4锚入轮胎固定槽9之间,呈梅花型分布,锚钉间距为1.5m×1.5m,锚钉4的锚固深度及外露长度根据坡面的风化破碎程度及坡体不同位置确定,锚钉外露长度为0.08m-0.12m,锚固深度为0.4m-1.2m,锚钉与坡面呈一定夹角为65-85°。

第六步,铺设镀锌铁丝网片6,先沿边坡坡面由上至下铺设镀锌铁丝网片6,镀锌铁丝网片6直接贴在轮胎3上,镀锌铁丝网片6整体的铺设需张紧,在锚钉4接触处用铁丝与锚钉4绑扎牢固,镀锌铁丝网片6至坡面的距离为0.05-0.08m,相邻镀锌铁丝网片6间上下及左右需进行搭接。

第七步,基材喷播7及植被构建,向整个坡面喷射基材混合物7,喷射厚度为0.08-0.15m,然后播撒植物种子或移栽植物幼苗;即完成了利用废弃轮胎对旱区进行边坡生态修复。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