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170阅读:1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体制造机,特别是一种制造地下连接桩的一种铣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桩体制造设备制造的桩体之间的接缝都是采用直接的形式,每个桩体都单独运行,不能形成一个整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相邻的桩体相互插接在一起的一种铣挖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铣挖机,所述铣挖机需和双连柱桩联合工作。

所述双连柱桩为两个八棱柱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固定形成的桩体。

所述铣挖机的结构包括:上部设置的提升臂;

所述提升臂下部固定于连臂的中间上部,连臂的左端下部固定第一连接块,连臂的右端下部固定第二连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杆上,第一杆下部设置第三杆,第一杆以及第三杆的左部设置第二杆,第一杆以及第三杆的右部设置第四杆;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以及第四杆固定成一个方框一;

所述方框一的左上角设置第一轴,方框一的右上角设置第四轴,方框一的左下角设置第二轴,方框一的右下角设置第三轴;

所述第一轴的前部设置第一轮,第一轴的后部设置第九轮,第二轴的前部设置第二轮,第二轴的后部设置第十轮,第三轴的前部设置第三轮,第三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一轮,第四轴的前部设置第四轮,第四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二轮;

所述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以及第四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一链,第九轮、第十轮、第十一轮以及第十二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三链;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第五杆上,第五杆下部设置第七杆,第五杆以及第七杆的左部设置第八杆,第五杆以及第七杆的右部设置第六杆;第五杆、第六杆、第七杆以及第八杆固定成一个方框二;

所述方框二的左上角设置第八轴,方框二的右上角设置第五轴,方框二的左下角设置第七轴,方框二的右下角设置第六轴;

所述第五轴的前部设置第五轮,第五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三轮,第六轴的前部设置第六轮,第六轴的后部设置第十四轮,第七轴的前部设置第七轮,第七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五轮,第八轴的前部设置第八轮,第八轴的后部设置第十六轮;

所述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以及第八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二链,第十三轮、第十四轮、第十五轮以及第十六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四链;

所述第一链上设置多个第一凹刀,所述第二链上设置多个第二凹刀,所述第三链上设置多个第三凹刀,所述第四链上设置多个第四凹刀;

所述方框一内设置斗盒一,方框二内设置斗盒二。

本发明双连柱桩将每两个相邻的铣挖桩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连桩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铣挖机的前视图;

图2为铣挖机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A—A视图;

图4为图1的B—B视图;

图5为图1的C—C视图;

图6为图1的D—D视图;

图7为双连柱桩与铣挖桩连接的截面图。

图中:1.提升臂,2.连臂,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第一杆,6.第二杆,7.第三杆,8.第四杆,9.第五杆,10.第六杆,11.第七杆,12.第八杆,13.斗盒一,14.斗盒二,15.第一轴,16.第二轴,17.第三轴,18.第四轴,19.第五轴,20.第六轴,21.第七轴,22.第八轴,23.第一轮,24.第二轮,25.第三轮,26.第四轮,27.第五轮,28.第六轮,29.第七轮,30.第八轮,31.第一链,32.第二链,33.第一凹刀,34.第二凹刀,35.第九轮,36.第十轮,37.第十一轮,38.第十二轮,39.第十三轮,40.第十四轮,41.第十五轮,42.第十六轮,43.第三链,44.第四链,45.第三凹刀,46.第四凹刀。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双连柱桩打桩机和铣挖机。

所述双连柱桩为两个八棱柱通过一个连接板连接固定形成的桩体。

所述铣挖机的结构包括:上部设置的提升臂1;提升臂下部固定于连臂2的中间上部,连臂的左端下部固定第一连接块3,连臂的右端下部固定第二连接块4;

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杆5上,第一杆下部设置第三杆7,第一杆以及第三杆的左部设置第二杆6,第一杆以及第三杆的右部设置第四杆8;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以及第四杆固定成一个方框一;

所述方框一的左上角设置第一轴15,方框一的右上角设置第四轴18,方框一的左下角设置第二轴16,方框一的右下角设置第三轴17;

所述第一轴的前部设置第一轮23,第一轴的后部设置第九轮35,第二轴的前部设置第二轮24,第二轴的后部设置第十轮36,第三轴的前部设置第三轮25,第三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一轮37,第四轴的前部设置第四轮26,第四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二轮38;

所述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以及第四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一链31,第九轮、第十轮、第十一轮以及第十二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三链43;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下端固定在第五杆9上,第五杆下部设置第七杆11,第五杆以及第七杆的左部设置第八杆12,第五杆以及第七杆的右部设置第六杆10;第五杆、第六杆、第七杆以及第八杆固定成一个方框二;

所述方框二的左上角设置第八轴22,方框二的右上角设置第五轴19,方框二的左下角设置第七轴21,方框二的右下角设置第六轴20;

所述第五轴的前部设置第五轮27,第五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三轮39,第六轴的前部设置第六轮28,第六轴的后部设置第十四轮40,第七轴的前部设置第七轮29,第七轴的后部设置第十五轮41,第八轴的前部设置第八轮30,第八轴的后部设置第十六轮42;

所述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以及第八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二链32,第十三轮、第十四轮、第十五轮以及第十六轮的外围环绕一条第四链44;

所述第一链上设置多个第一凹刀33,所述第二链上设置多个第二凹刀34,所述第三链上设置多个第三凹刀45,所述第四链上设置多个第四凹刀46;

所述方框一内设置斗盒一13,方框二内设置斗盒二14;

所述第一凹刀、第二凹刀、第三凹刀以及第四凹刀的刀刃上分别带有凹梯形槽。

所述第一凹刀、第二凹刀、第三凹刀以及第四凹刀的刀刃上的凹梯形槽分别对合于双连柱桩的凸棱。

所述铣挖机工作时,第一轮内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轮带动第一链正转,第九轮内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九轮带动第三链正转,第五轮内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轮带动第二链反转,第十三轮内的驱动装置驱动第十三轮带动第四链反转;

所述第一链上的多个第一凹刀以及第三链上的多个第三凹刀旋转到斗盒一上部时,凹刀上的土体掉到斗盒一中;第二链上的多个第二凹刀以及第四链上的多个第四凹刀旋转到斗盒二上部时,凹刀上的土体掉到斗盒二中;斗盒一以及斗盒二中的土体满斗时,提出铣挖机,倒掉斗盒一以及斗盒二中的土体,铣挖机重新返回孔中,继续工作,直至成孔,在孔中灌注混凝土,制造出两端分别带有两个凹梯形槽的混凝土铣挖桩。

所述双连柱桩打桩机和铣挖机联合工作的过程为:在需要制造互连桩的轴线位置,用打桩机将多个双连柱桩打入到地下一定深度,每两个相邻的双连柱桩之间相距一个铣挖桩的间距,在每两个相邻的双连柱桩之间制造一个铣挖桩,使每个铣挖桩左右两端的两个凹梯形槽分别扣合左右两端的双连柱桩的凸棱,由此双连柱桩将每两个相邻的铣挖桩连接在一起,形成互连桩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