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33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使用,是不可缺少的构件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车站、码头、桥梁等公共设施中,为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中高层住宅房屋或大型公共建筑设施须建地下室工程,因此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更显重要。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管桩连接都采用人工焊接,众所周知人工焊接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技术工种,焊接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会造成焊接质量达不到技术要求而直接影响管桩连接质量。

在焊接前如何能够有效的调节管桩对接的垂直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管桩本身重量的原因,人工是无法完成调整工作,如果使用大型机械也必定会导致误差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该对接机构通过多个角度对上管桩进行微调,达到有效能够有效的调节管桩对接的垂直度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该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包括:上端头板、下端头板、调节片和偏心轮,所述上端头板的上端固接于上管桩,与所述上端头板相匹配的下端头板的下端固接于下管桩,所述上端头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锁紧槽,所述下端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槽相匹配的且开口朝上第二锁紧槽;多个所述调节片位于所述上端头板和所述下端头板之间并沿所述下端头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能以管桩的轴心为中心摆动,所述调节片靠近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外齿;与所述调节片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偏心轮沿所述第二锁紧槽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偏心轮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锁紧槽的槽底,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锁紧槽;所述偏心轮上套接有与所述外齿相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用以带动所述偏心轮的上端转动。

优选地,所述下端头板上沿所述下端头板的周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为圆弧状,且圆弧的圆心位于所述管桩的轴心上,所述调节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导向槽。

优选地,所述调节片上还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相匹配的滚珠。

优选地,所述调节片远离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片摆动的调节块。

优选地,所述偏心轮自下而上依次为固定端、轮轴和偏心调节端,所述固定端的下端固接于第二锁紧槽底部,所述轮轴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偏心调节端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上端,所述齿轮套接于所述轮轴上。

优选地,所述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周缘沿其周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偏心轮的轮轴卡合于所述卡口内。

优选地,所述偏心调节端包括转盘和偏心段,所述转盘固接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偏心段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转盘的方向延伸;所述偏心段的上表面的高度自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还包括用于包括所述上管桩和所述下管桩接口的外套对中器,所述外套对中器上设置有可固定对接敞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上端头板的上端固接于上管桩,与所述上端头板相匹配的下端头板的下端固接于下管桩,所述上端头板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锁紧槽,所述下端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槽相匹配的且开口朝上第二锁紧槽,通过上下锁紧槽的对接形成一个调节空间;多个所述调节片位于所述上端头板和所述下端头板之间并沿所述下端头板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能以管桩的轴心为中心摆动,所述调节片靠近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外齿;与所述调节片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偏心轮沿所述第二锁紧槽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偏心轮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锁紧槽的槽底,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锁紧槽;所述偏心轮上套接有与所述外齿相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用以带动所述偏心轮的上端转动。将偏心轮设置在调节空间内,通过调节片带动齿轮转动从而调节偏心轮的转动实现对管桩垂直度的微调,本发明中采用多个调节片独立调节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对管桩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的下管桩上端施工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上下管桩对接后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偏心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固定片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外套对中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管桩2下管桩

3偏心轮4固定片

5上端头板6下端头板

7滚珠8凸起

9齿轮10调节片

11弧形槽12导向槽

13调节块14轮轴

15转盘16偏心段

17卡口18外套对中器

19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5所示的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该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包括:上端头板5、下端头板6、调节片10和偏心轮3,所述上端头板5的上端固接于上管桩1,与所述上端头板5相匹配的下端头板6的下端固接于下管桩2,所述上端头板5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锁紧槽,所述下端头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槽相匹配的且开口朝上第二锁紧槽;多个所述调节片10位于所述上端头板5和所述下端头板6之间并沿所述下端头板6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能以管桩的轴心为中心摆动,所述调节片10靠近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外齿;与所述调节片10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偏心轮3沿所述第二锁紧槽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偏心轮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锁紧槽的槽底,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锁紧槽;所述偏心轮3上套接有与所述外齿相匹配的齿轮9,所述齿轮9用以带动所述偏心轮3的上端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上端头板5的上端固接于上管桩1,与所述上端头板5相匹配的下端头板6的下端固接于下管桩2,所述上端头板5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锁紧槽,所述下端头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槽相匹配的且开口朝上第二锁紧槽,通过上下锁紧槽的对接形成一个调节空间;多个所述调节片10位于所述上端头板5和所述下端头板6之间并沿所述下端头板6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能以管桩的轴心为中心摆动,所述调节片10靠近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外齿;与所述调节片10数量相同的多个所述偏心轮3沿所述第二锁紧槽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偏心轮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锁紧槽的槽底,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锁紧槽;所述偏心轮3上套接有与所述外齿相匹配的齿轮9,所述齿轮9用以带动所述偏心轮3的上端转动。将偏心轮3设置在调节空间内,通过调节片10带动齿轮9转动从而调节偏心轮3的转动实现对管桩垂直度的微调,本发明中采用多个调节片10独立调节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对管桩进行调节,调节精度高。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下端头板6上沿所述下端头板6的周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凸起8,所述凸起8为圆弧状,且圆弧的圆心位于所述管桩的轴心上,所述调节片10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8相匹配的导向槽12。通过凸起8和导向槽12的配合作用,限定调节片10的摆动范围,使得每个调节片10独立调节,起到对管桩垂直度调节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调节片10上还设置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内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11相匹配的滚珠7。通过在弧形槽11内设置滚珠7,滚珠7能够有效地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滚珠7还不会增加过多的摩擦力,增加了调节的便携性。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调节片10远离所述管桩轴心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片10摆动的调节块13。通过调节块13使用外部器械进行对调节片10的摆动调节,可以用锤击也可以用其他对调节片10施加摆动作用力的方法。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偏心轮3自下而上依次为固定端、轮轴14和偏心调节端,所述固定端的下端固接于第二锁紧槽底部,所述轮轴14可转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偏心调节端固定于所述轮轴14的上端,所述齿轮9套接于所述轮轴14上。偏心轮3底部处于固定的状态,轮轴14和偏心调节端为一体设置并且可转动,通过轮轴14的转动带动偏心轮3的转动达到调节的目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偏心轮3调节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调节效果,优选地,所述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还包括固定片4,所述固定片4的周缘沿其周向方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卡口17,所述偏心轮3的轮轴14卡合于所述卡口17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偏心调节端包括转盘15和偏心段16,所述转盘15固接于所述轮轴14上,所述偏心段16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15上,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转盘15的方向延伸;所述偏心段16的上表面的高度自靠近所述转盘15的一端至远离所述转盘15的一端逐渐增大。通过向上倾斜的偏心段16的转动,支撑不同的上管桩1的支撑点,从而达到调节倾斜角度的目的,用于校正上管桩1的垂直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免碰坏偏心锁紧轴组件,使上下桩对接,优选地,所述用于phc管桩的对接机构还包括用于包括所述上管桩1和所述下管桩2接口的外套对中器18,所述外套对中器18上设置有可固定对接敞口1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