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99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下水道内的垃圾进行切割,并且能够增加水流量的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下水道是必不可少的建设环节之一,从而能够利用下水道将城市的污水和雨水排出到沟渠内,从而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问题,现在的下水道大多都是管体结构,埋藏于地下,从而能够到达排水防涝的目的,虽然现在的下水道能够起到排水防涝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当在下大雨或者是暴雨的过程中,由于雨量过大,所以就会导致水流量的增加,由于管道体的直径一定,所以水流量一定,所以下水道的排水流量并不能满足雨水的流量,从而就会导致道路的大面积积水,从而造成城市内涝,进一步的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由于下暴雨的过程中雨水中会夹杂有大量的杂草一并的流入到下水道内,当大量的杂草聚集到下水道内以后,就会导致下水道的堵塞,所以同样的会导致排水不畅,从而进一步的导致路面的积水,从而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从而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切割架和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对管道内筒内的杂草进行切割粉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因杂草对管道内造成的堵塞,从而保证到管道内筒的水正常的流通,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进一步的增加水流动的速度,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因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速的限制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人身安全,同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同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切割架和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排水和杂草的切割的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包括有一排相对应连接的管道体,所述管道体内分别设置有一管道内筒,所述管道内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别交叉对应连接有四个第一切割架,两端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一固定头上,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头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切割架,所述第二切割架呈交叉状设置,两端所述第二切割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相对应夹紧连接,所述第一切割架与所述第二切割架上分别设置有一切割面。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的相对应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对管道内筒内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因雨水夹杂的杂草对管道内筒造成的堵塞,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管道内筒内的水正常的流通。

所述第二切割架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垂直转动的切割刀,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带动所述切割刀同步转动。能够通过所述切割刀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第二切割架上杂草进行切割,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对管道内筒的管道内筒的杂草的切割效果。

所述管道内筒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刀架相对应转动的排水转轮,所述排水转轮上分别设置有叶片。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带动所述叶片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量,从而避免因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量的限制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人身的安全。

所述管道体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管道内筒内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分别带动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排水转轮转动,所述管道体上对应连接有一连接控制盘,所述连接控制盘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转轴转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转轴两端分别相对应卡接,所述连接控制盘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四转轴转动的第五转轴,所述连接套管上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五转轴转动的连接端头。能够通过外部电机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的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在遇到大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方便控制所述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增加管道内筒的流水量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对杂草进行切割粉碎,能够进步避免因杂草堵塞管道内筒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内筒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所述第一转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头上,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分别呈方形设置且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

所述管道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卡接槽,所述第一固定盘分别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设置的第一转槽,所述第二切割架分别在所述第一转槽内转动,所述第一转槽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设置的挤压盘,所述挤压盘分别在所述第一转槽内转动,所述第一转槽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挤压盘的第一弹簧,所述挤压盘分别压紧所述第二切割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压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挤压盘进行顶压,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挤压盘对所述第二切割架进行挤压,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切割架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相对应的压紧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二切割架对杂草的切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架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切割架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的第六转轴,所述所述第六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的转动滚轮,所述第二切割架上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七转轴,所述切割刀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上,所述第七转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切割架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七转轴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八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六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九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一固定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板,所述转动滚轮分别在所述顶压板上转动,且所述第二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顶压板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固定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转动滚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转动滚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转动滚轮自转,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滚轮的自转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切割刀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切割刀的转动进一步的对杂草进行切割,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杂草的切割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所述管道内筒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二转槽,所述排水转轮分别在所述第二转槽内转动,所述叶片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排水转轮上设置有一第十二锥齿轮,所述第十二锥齿轮与所述排水转轮上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四转孔,所述第二转轴在所述第四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第二转轴的转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三锥齿轮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十二锥齿轮与所述第十三锥齿轮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使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速度与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速度不一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第二切割架对管道内筒的杂草的切割粉碎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控制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连接螺栓,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和一第四锥齿轮;

所述第四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t型滑轴,两端所述t型滑轴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连接头和一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的卡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头呈凸型设置,且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卡接,所述卡接槽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一磁铁。能够通过并排连接的管道体,通过所述第一磁铁的相对应磁吸连接,能够进一步的使并排连接的第四转轴同步的转动,从而能够使并排连接的管道内筒内的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同步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转轴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六锥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七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内设置有一第二转孔,所述第五转轴分别在所述第二转孔内转动,且所述连接套管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转孔,所述第三转孔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五转轴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孔内转动的对接头,所述第三转孔内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滑动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对接头相对应的滑动板通口,所述第三转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孔的直径,且所述第三转孔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滑动板的第二弹簧,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二弹簧相对应连接,所述滑动板通口内分别设置多片相对应连接的密封垫,所述连接端头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对接头相对应的对接卡口,所述对接卡口与所述对接头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连接端头能够分别推压所述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橡胶材质构成。能够将所述所述连接套管埋藏于地下,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板对所述第三转孔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杂质落入到第三转孔内,并且能够外部电机驱动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连接端头卡接在所述对接头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驱动所述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将所述连接套管裸露在路面上,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管道内筒内的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转动的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管道内筒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因管道内筒的杂草夹杂在水中造成的管道内筒的堵塞,从而保证到管道内筒内的水正常的流动;

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上设置的切割刀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管道内筒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杂草的切割效果;

能够通过所述管道内筒的排水转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叶片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叶片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因传统的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量的限制导致城市内涝问题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人身安全;

能够通过外部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切割架和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管道内筒的排水和杂草切割的控制,从而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切割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切割架所设切割刀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挤压盘压紧第二切割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控制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套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体、2管道内筒、3第一固定盘、4第一切割架、5第一固定头、6第二切割架、7连接控制盘、8卡接槽、9第一转槽、10第一转轴、11切割面、12第一转孔、13第一支撑架、14第二转轴、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第三转轴、18第四锥齿轮、19第五锥齿轮、20第四转轴、21第六锥齿轮、22第七锥齿轮、23第五转轴、24连接套管、25第二固定头、26挤压盘、27第一弹簧、28第一连接头、29第一滑孔、30t型滑轴、31卡接槽、32第二连接头、33第一磁铁、34第二转孔、35第三转孔、36滑动板、37第二弹簧、38滑动板通口、39密封垫、40对接头、41连接端头、42对接卡口、43第一凹槽、44第六转轴、45转动滚轮、46第二凹槽、47第二弹簧、48顶压板、49第八锥齿轮、50第九锥齿轮、51第十锥齿轮、52第十一锥齿轮、53第七转轴、54第三凹槽、55切割刀、56第二滑孔、57排水转轮、58固定架、59连接螺栓、60第二固定盘、61叶片、62第四转孔、63第十二锥齿轮、64第十三锥齿轮、65第二转槽、66第八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包括有一排相对应连接的管道体1,所述管道体1内分别设置有一管道内筒2,所述管道内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第一固定盘3,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分别交叉对应连接有四个第一切割架4,两端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4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一固定头5上,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头25,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切割架6,所述第二切割架6呈交叉状设置,两端所述第二切割架6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架4相对应夹紧连接,所述第一切割架4与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分别设置有一切割面11。

所述管道体1埋藏于地下,多根管道体1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对污水和雨水进行排放,在管道体1内设置有一管道内筒2,管道内筒2既一个空腔,在所述管道内筒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盘3,所述第一固定盘3分别呈圆环状设置,并且两端所述第一固定盘3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在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分别交叉对应连接有四个第一切割架4,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4交叉对应设置,在两端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4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一固定头5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固定头5对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4进行支撑固定,在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能够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转动,在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头25,所述第二固定头25能够分别压紧在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在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二切割架6,四个所述第二切割架6呈交叉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切割架6能够压机在所述第一切割架4上,并且在所述第一切割架4与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倾斜状的切割面11,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1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固定头25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转动的过程中压紧在所述第一切割架4上,从而能够对管道内筒2内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因管道内筒2内杂草聚集导致的管道内筒2发生堵塞的问题,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管道内筒2内正常的流动。

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垂直转动的切割刀55,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带动所述切割刀55同步转动,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垂直转动的切割刀55,所述切割刀55设置有一排,并且能够分别再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转动,当所述第二切割架6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切割刀55的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切割刀55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杂草进行切割,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管道内筒2内的杂草进行切割,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管道内筒2内的水正常的流通,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对杂草的切割粉碎效果。

所述管道内筒2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刀架6相对应转动的排水转轮57,所述排水转轮57上分别设置有叶片61,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分别设置有一排水转轮57,所述第二切割刀架6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的使所述排水转轮57转动,在所述排水转轮57上设置有叶片61,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叶片61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水流量,从而避免了因管道内筒2内的因雨水过大而导致的水流不及时导致的城市内涝的问题,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水流量,从而避免发生城市雨水聚集导致的城市内涝的问题,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切割架4和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对杂草进行切割,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水流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管道内筒2内的水流量。

所述管道体1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转动的第三转轴17,所述第三转轴17分别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4与所述排水转轮57转动,所述管道体1上对应连接有一连接控制盘7,所述连接控制盘7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20,所述第四转轴20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7转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转轴20两端分别相对应卡接,所述连接控制盘7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套管24,所述连接套管24内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0转动的第五转轴23,所述连接套管24上分别设置有一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3转动的连接端头41。

在所述管道体1上分别设置有有一转动的第三转轴17,所述第三转轴17能够伸入到所述管道内筒2内,并且所述第三转轴17能够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转动,所述第三转轴17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4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转轴14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排水转轮57和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同步转动,在所述管道体1上还连接有一连接控制盘7,在所述连接控制盘7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四转轴20,所述第四转轴20能够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7的转动,所述管道体1并排对应连接,从而能够使所述连接控制盘7相对应的同步连接,每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转轴20的端部能够相对应的卡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四转轴20同步的转动,在所述连接控制盘7上分别连接有一连接套管24,所述连接套管24能够穿过地面,裸露在地表,在所述连接套管24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五转轴23,所述第五转轴23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在所述连接套管2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3转动的连接端头41,从而能够通过外部转动的装置带动连接端头41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在遇到大暴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外部的电机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端头41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从而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水流量,避免了因雨水过大导致的管道内筒2内的水流不及时导致的城市内涝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6与第一切割架4的压紧转动,从而能够对管道内筒2内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因杂草聚集导致的管道内筒2堵塞,进一步的保证到管道内筒2内的流水畅通。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管道内筒2内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第一支撑架13,所述第二转轴14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3所设的转孔内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12,所述第一转孔12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56,所述第二滑孔56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第一转轴10的另一端分别呈方形设置且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56内滑动。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分别设置有链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第一支撑架架13,所述第一支撑架13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管道体1的两端,所述第二转轴14分别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3所设的转孔内转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架13对所述第二转轴1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二转轴14的正常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转孔12,所述第一转孔12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孔12内转动,同时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孔12内滑动,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所述第二转轴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滑孔56,所述第二滑孔56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一转轴10的另一端分别呈方形设置,并且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滑孔56内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转轴1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0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0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固定头25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对杂草进行切割粉碎,从而避免了杂草对管道内腔2造成的堵塞。

所述管道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卡接槽8,所述第一固定盘3分别卡接在所述卡接槽8内,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设置的第一转槽9,所述第二切割架6分别在所述第一转槽9内转动,所述第一转槽9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设置的挤压盘26,所述挤压盘26分别在所述第一转槽9内转动,所述第一转槽9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挤压盘26的第一弹簧27,所述挤压盘26分别压紧所述第二切割架6。在所述管道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凹形的卡接槽8,所述第一固定盘3能够分别的卡接在所述卡接槽8内,在所述第一固定盘3上分别设置有一程圆环状设置的第一转槽9,所述第一转槽9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切割架6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第二转槽9内转动,所述第一转槽9内分别设置有一挤压盘26,所述挤压盘26分别呈圆环状设置,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转槽9内滑动,在所述第一转槽9内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挤压盘26的第一弹簧27,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7分别对所述挤压盘26进行挤压,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挤压盘26对所述第二切割架6进行顶压,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切割架6与所述第一切割架4压紧连接,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二切割架6与所述第一切割架4的切割效果,并且所述第一转轴10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孔56内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弹簧27的弹压将所述第二切割架6压紧在所述第一切割架4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调整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活动范围。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架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43,所述第二切割架6内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43内转动的第六转轴44,所述所述第六转轴44上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一凹槽43内转动的转动滚轮45,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设置的第三凹槽54,所述第三凹槽54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七转轴53,所述切割刀55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七转轴53上,所述第七转轴5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锥齿轮52,所述第二切割架6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七转轴53相对应垂直转动的第八转轴66,所述第八转轴6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2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锥齿轮51,所述第八转轴66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九锥齿轮50,所述第六转轴4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九锥齿轮5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49,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43相对应的第二凹槽46,所述第二凹槽46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二凹槽46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板48,所述转动滚轮45分别在所述顶压板48上转动,且所述第二凹槽46内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顶压板48的第二弹簧47。

在所述第二固定头25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架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43,所述第一凹槽43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切割架6设置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六转轴44,所述第六转轴44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凹槽43内转动,在所述第六转轴44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滚轮45,所述转动滚轮45能够在所述第一凹槽43内转动,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上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的第三凹槽54,所述第三凹槽54内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七转轴53,所述切割刀5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七转轴53上,所述切割刀55与所述第三凹槽54相对应,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第七转轴5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第十一锥齿轮52,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七转轴53相对应垂直设置的第八转轴66,所述第八转轴66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二切割架6内转动,在所述第八转轴6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2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锥齿轮51,在所述第八转轴66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九锥齿轮50,所述第六转轴4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九锥齿轮5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八锥齿轮4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44的转动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49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八转轴66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十锥齿轮51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52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切割刀55的转动,在所述第一固定头5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43相对应的第二凹槽46,所述第二凹槽46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46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顶压板48,所述顶压板48呈圆环状设置,所述顶压板48能够在所述第二凹槽46内滑动,在所述第二凹槽46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顶压板48的第二弹簧47,所述转动滚轮45能够在所述顶压板48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47对所述顶压板48进行顶压,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顶压板48压紧在所述转动滚轮45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所述转动滚轮45与顶压板48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转动滚轮45的转动带动所述第六转轴44的转动,能够在所述第二固定头25转动的过程中使所述转动滚轮45在所述顶压板48上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所述切割刀55的转动,从而能够对管道内筒2内的杂草进行切割粉碎,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切割粉碎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转轴17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转轴1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6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5。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1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6的转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锥齿轮16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5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14的转动的。

所述管道内筒2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第二固定盘60,所述第二固定盘60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二转槽65,所述排水转轮57分别在所述第二转槽65内转动,所述叶片61呈螺旋状设置,所述排水转轮57上设置有一第十二锥齿轮63,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3与所述排水转轮57上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四转孔62,所述第二转轴14在所述第四转孔62内转动,所述第三转轴17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3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64。

在所述管道内筒2内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第二固定盘60,所述第二固定盘60设置在所述管道内筒2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盘60上分别设置有一呈圆环状的第二转槽65,所述排水转轮57为一个圆环状的转轮,所述排水转轮57能够在所述第二转槽65内转动,在所述排水转轮57上设置镂空的通口,所述叶片61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叶片61设置在所述排水转轮57所设的通口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叶片61的转动,在所述排水转轮57上设置有一第十二锥齿轮63,所述排水转轮57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3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的第四转孔62,所述第二转轴14穿过所述第四转孔64,在所述第三转轴17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3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十三锥齿轮64,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17的转动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第十三锥齿轮64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排水转轮57的同步转动,能够在带动所述第二固定头25转动的同时,能够同时的带动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由于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通过所述第十二锥齿轮63与所述第十三锥齿轮64的相对应啮合连接实现,所以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速与第二固定头25的转速不一致,这样能够实现水流的速度与第二切割架6的转动速度不一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所述第二切割架6的切割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控制盘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固定架58,所述固定架58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连接螺栓59,所述第四转轴20与所述第三转轴17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19和一第四锥齿轮18。在所述连接控制盘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固定架58,在所述固定架58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1上的连接螺栓5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螺栓59将所述连接控制盘7固定在所述管道体1上,在所述第四转轴20与所述第三转轴17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五锥齿轮19和一第四锥齿轮18,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锥齿轮19和所述第四锥齿轮18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通过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转轴17的转动。

所述第四转轴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的第一滑孔29,所述第一滑孔29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t型滑轴30,两端所述t型滑轴30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连接头28和一第二连接头32,所述第一连接头28上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的卡接槽31,所述第二连接头32呈凸型设置,且与所述卡接槽31相对应卡接,所述卡接槽31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头32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一磁铁33。在所述第四转轴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呈t型的第一滑孔29,在所述第一滑孔29内分别设置有一t型滑轴30,所述t型滑轴30分别在所述第一滑孔29内滑动,在两端所述t型滑轴30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一连接头28和一第二连接头32,在所述第一连接头28上分别设置有一呈方形设置的卡接槽31,所述第二连接头32呈凸型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头32凸头部位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头32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接槽31内,从而能够使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转轴20同步的转动,在卡接槽31内和所述第二连接头32上分别设置有一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一磁铁33,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磁铁33的相对应磁吸连接,能够实现在相邻两个所述第四转轴20相对应连接后自动实现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并排设置的管道体1上的第四转轴20同步转动,所述管道体1并排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所述第四转轴20上还分别设置有一第六锥齿轮21,所述第五转轴23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六锥齿轮21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七锥齿轮22。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22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七锥齿轮22与所述第六锥齿轮21的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四转轴20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切割架6和所述排水转轮57的同步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套管24内设置有一第二转孔34,所述第五转轴23分别在所述第二转孔34内转动,且所述连接套管24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34相对应连通的第三转孔35,所述第三转孔35呈圆筒状设置,所述第五转轴2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孔35内转动的对接头40,所述第三转孔35内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滑动的滑动板36,所述滑动板36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对接头40相对应的滑动板通口38,所述第三转孔3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孔34的直径,且所述第三转孔35内分别设置有一弹压所述滑动板36的第二弹簧37,两个所述滑动板36之间分别通过一第二弹簧37相对应连接,所述滑动板通口38内分别设置多片相对应连接的密封垫39,所述连接端头4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对接头40相对应的对接卡口42,所述对接卡口42与所述对接头40分别呈方形设置,且所述连接端头41能够分别推压所述密封垫39,所述密封垫39为橡胶材质构成。

在所述连接套管24内设置有一第二转孔34,所述第五转轴23能够在所述第二转孔34内转动,在所述连接套管24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孔34相对应连通的第三转孔35,所述第三转孔3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孔34的直径,所述第三转孔35呈圆筒状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2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在所述第三转孔35内转动的对接头40,所述第三转孔35内还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对应滑动的滑动板36,在所述滑动板36上分别设置有一滑动板通口38,所述滑动板通口38与所述对接头40相对应,所述对接头40能够在所述滑动板通口38内转动,在两个所述滑动板36之间分别通过一圈相对应设置的第二弹簧37相对应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三转孔35内还分别设置有一圈弹压所述滑动板36的第二弹簧37,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7对所述滑动板36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滑动板36将所述第三转孔35密封住,在所述滑动板通口38分别分别设置有多片相对应连接的密封垫39,从而能够通过多片相对应连接的密封垫39将滑动板通口38密封,所述连接端头4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对接头40相对应的对接卡口42,所述对接卡口42与所述对接头40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在所述对接头40卡接在所述对接卡口42内以后,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41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五转轴23的转动,能够在遇到大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外部的电机转动带动所述连接端头41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带动所述第二切割架6和所述排水转轮57的转动,在所述滑动板通口38内设置有密封垫3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密封垫39进一步的对滑动板通口38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杂草落入到所述第三转孔35内,从而保证到所述连接端头41能够正常的插入到所述第三转孔35内。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