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789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漏水装置,特别是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



背景技术:

承担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钻井平台,在海上进行油气钻井施工时,钻井返回时带回了砂石、泥浆以及夹杂了相应的硫化氢等危险气体。因此,钻井平台的泥浆处理区域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浆和砂石。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钻井平台的泥浆处理区域在甲板15处,往往采用常规漏水装置100,进而所有的泥沙和砂石会流进管路11中,并且通过管路进入污水收集舱(图中未示出),日积月累,泥沙和砂石堆积于弯头处造成管路的堵塞,大量的泥沙和砂石沉积于污水收集舱内,耗费人力物力来实施清理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管路被泥沙和砂石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防泥沙漏水装置包括漏水口本体、漏水管以及盖组件,其中:

所述漏水口本体置于甲板开口部;

所述漏水管的顶部位于所述漏水口本体内并与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漏水管的底部穿过所述漏水口本体后与泄放管相连通;

所述盖组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漏水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采用上述根据密度分层沉淀结构的设计,使得大密度的泥沙和砂石沉淀在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底部,仅让污水进入所述漏水管通过泄放管流入收集舱,从而解决了泥沙和砂石堆积于泄放管弯头处导致管路堵塞的问题;此外,所述漏水管中储存有一定高度的水柱,该水柱具有水封作用,可防止危险气体、有毒气体以及污水中的臭气进入甲板。

优选地,所述盖组件包括盖子和托架,其中:

所述盖子包括顶板和侧围板,所述侧围板固接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所述侧围板置于所述托架上;

所述托架盖设于所述漏水管的顶部且与所述漏水管形成污水进入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盖组件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污水经过所述托架与所述漏水管之间所形成的通道流入收集舱。

优选地,所述托架包括两根垂直相交的条形管;

所述条形管的上表面置于所述侧围板内;

所述条形管的下底面置与所述漏水管的顶部。所述托架采用上述结构,造价低、省时省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漏水口本体包括本体底板、本体侧板及格栅板,其中:

所述本体侧板位于所述格栅板的下方;

所述本体侧板固接于所述本体底板的上方;

所述本体底板的中心处设有一用于穿设所述漏水管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漏水口本体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泥沙和砂石堆积于所述本体底板上,不会随污水流入所述漏水管中,进而避免所述漏水管的堵塞。

优选地,所述漏水管的顶部高于所述本体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漏水管高于所述本体底板,则扩大了泥沙和砂石的堆积空间,从而延长了清理泥沙和砂石的周期。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漏水口本体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本体侧板上,用于支撑所述格栅板。采用所述支撑架部件对所述格栅板起到更稳固的承托作用。

优选地,所述漏水口本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形状设计的变化,使得其与甲板的配合度更高且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由于采用了根据密度分层沉淀的结构设计,夹带泥沙和砂石的污水先分层,泥沙和砂石首先沉淀在所述本体底板上,然后污水进入所述漏水管并排放至收集舱,解决了泥沙和砂石堆积于弯头处造成管路堵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具有水封作用,既可防危险气体或有毒气体,也可防臭。

3、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因所述漏水管的顶部高于所述本体底板,形成暂时堆积泥沙和砂石的堆积空间,通过定期清理,很好地解决了管子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优选实施例1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优选实施例1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中优选实施例1的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防泥沙漏水装置优选实施例2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常规漏水装置100

管路11

甲板15

防泥沙漏水装置200

本体底板23

本体侧板25

格栅板27

支撑架29

漏水管22

盖组件24

顶板26

侧围板28

托架20

甲板开口部30

泄放管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2-7展示了一种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所述防泥沙漏水装置200包括漏水口本体,如图2所示,漏水管22以及如图6所示,盖组件24。如图2所示,所述漏水口本体置于甲板开口部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漏水口本体呈椭圆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所述漏水口本体包括本体底板23、本体侧板25及格栅板27,其中:所述本体侧板位于所述格栅板的下方;所述本体侧板固接于所述本体底板的上方;所述本体底板的中心处设有一用于穿设所述漏水管的通孔。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所述漏水管22的顶部位于所述漏水口本体内并与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漏水管22的底部穿过所述漏水口本体后与泄放管50相连通。根据密度分层沉淀结构的设计,使得大密度的泥沙和砂石沉淀在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底部,仅让污水进入所述漏水管并通过泄放管流入收集舱。此外,所述漏水管中储存有一定高度的水柱,该水柱具有水封作用,可防止危险气体、有毒气体以及污水中的臭气进入甲板。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所述漏水管22的顶部高于所述本体底板23,采用所述漏水管的顶部高于所述本体底板,形成暂时堆积泥沙和砂石的堆积空间。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所述漏水口本体还包括支撑架29,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本体侧板25上,用于支撑所述格栅板27。所述支撑架部件对所述格栅板起到更稳固的承托作用。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1中,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盖组件24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漏水管22的顶部,如图6所示,所述盖组件24包括盖子和托架20,如图7所示,所述盖子包括顶板26和侧围板28,所述侧围板固接于所述顶板26的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侧围板置于所述托架上,所述托架盖设于所述漏水管22的顶部且与所述漏水管形成污水进入通道;所述托架20包括两根垂直相交的条形管;所述条形管的上表面置于所述侧围板内,所述条形管的下底面置与所述漏水管的顶部。盖组件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污水经过所述托架与所述漏水管之间所形成的通道流入收集舱。

实施例2

图8示出了实施例2中的用于钻井平台的防泥沙漏水装置200中,所述漏水口本体呈圆形结构的示意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的内容将不再赘述,其不同部分的内容如图8所示即所述漏水口本体呈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漏水口本体的形状设计的变化,使得其与甲板的配合度更高且美观。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