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护坡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56发布日期:2018-07-11 01: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凝土等护坡结构,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但是对维护生态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反而是不利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改进。现有的生态护坡构件虽然在坡面“固土”和“提高绿化率”这两方面上取得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成效,但基本只单方面考虑护坡上植物固土功能,而缺乏考虑整个护坡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别是容易忽略容身在护坡生态系统的动物,现有的生态护坡技术正是缺乏兼顾整个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结构,导致江河湖边坡生态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护坡构件,通过在所述生态护坡构件上设置动物容身的空间和活动的通道,完善护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护坡构件,包括砌块体,所述砌块体为内部设有种植腔的方框状结构,所述砌块体侧壁上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种植腔内部设有多个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种植腔分隔成多个贯通顶部和底部的种植格,且所述隔片上设有连通相邻所述种植格的第二通孔。

可选地,方框状的所述砌块体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依此首尾相连围筑而成,所述隔片与所述种植腔内相对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相连,且所述隔片与所述砌块体底部端面形成20°-80°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底部和所述第三侧壁底部设有防止滑动的阻滑齿。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底部设有将所述砌块体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排桩。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上设有锁孔。

可选地,还包括工字型连接块,所述工字型连接块安装在所述锁孔内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

可选地,所述砌块体和所述隔片材料为砖块或混凝土。

可选地,所述隔片数量为5个。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所述砌块体和所述隔片共同构筑了一个供护坡植物生长的种植腔,所述种植腔内部还设有供动物活动和容身的空间,另外整个生态护坡构件设有较多的通孔,在横纵方向上相互连通,可供动物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更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保证了边坡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水体与边坡完整的生物链。

2、所述砌块体内,所述隔片形成了百叶窗形状的多个种植格,设计一定倾斜角度的隔片,可以遮挡住砌块体内的土壤,防止水浪和雨水的直接冲刷和破坏,减少对植物根部土壤的破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3、所述生态护坡构件通过所述固定排桩和所述阻滑齿联合固定在边坡上,而生态护坡构件之间则通过所述锁孔和所述连接块在横向上进行卡紧锁定,无需使用水泥等粘合剂即可进行铺设连接,并在横纵方向上都能达到稳固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块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块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多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安装在边坡上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砌块体,11、隔片,111、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3、锁孔,14、阻滑齿,15、种植格,16、固定排桩,17、第一侧壁,18、第二侧壁,19、第三侧壁,20、第四侧壁,2、连接块,3、边坡,4、水体,5、相邻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生态护坡构件,包括砌块体1,所述砌块体1为内部设有种植腔的方框状结构,以便于各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的相互组合拼接。所述砌块体1侧壁上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通孔12,所述种植腔内部设有多个隔片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片11优选数量为5个,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砌块体1和所述隔片11为砖块或混凝土筑建而成,所述隔片11将所述种植腔分隔成多个贯通顶部和底部的种植格15,且所述隔片11上设有连通相邻所述种植格15的第二通孔111。所述砌块体1和所述隔片11共同构筑了多个供护坡植物生长的种植格15,所述种植格15还提供动物活动和容身的空间,另外整个生态护坡构件设有较多的通孔,在种植格15之间以及相邻所述生态护坡构件之间相互连通,可供动物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更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保证了边坡3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水体4与边坡3完整的生物链。

进一步地,方框状的所述砌块体1由第一侧壁17、第二侧壁18、第三侧壁19和第四侧壁20依此首尾相连围筑而成,方片状的所述隔片11与所述种植腔内相对的所述第一侧壁17和所述第三侧壁19相连,且所述隔片11与所述砌块体1底部端面形成20°-80°角。当然,可以根据所要覆盖的边坡3的坡度将隔片11设置成与砌块体1与边坡3坡面贴合那一面即底面成45度或60度等合适的倾斜角度。所述隔片11形成了百叶窗形状的多个种植格15,这种有一定倾斜角度的隔片11,可以遮挡住砌块体1内的土壤,防止水浪和雨水的直接冲刷和破坏,减少对植物根部土壤的破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固定结构的设计上,所述第一侧壁17和所述第三侧壁19底部设有防止滑动的阻滑齿14。所述第二侧壁18和所述第四侧壁20底部设有将所述砌块体1固定在边坡上的固定排桩16。另外,所述第一侧壁17和所述第三侧壁19上还设有锁孔13,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则通过工字型连接块2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时,将连接块2穿过相邻两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的相邻侧壁5,然后旋转90度,使得相邻侧壁5落入工字型连接块2的凹槽卡位内如图4所示,其他锁孔13和连接块2依此同理操作即可。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所述的生态护坡构件利用固定排桩16将其固定在需要覆盖的边坡3上,并用阻滑齿14进一步加强了牢固性,然后再用锁孔13与连接块2的结构将各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连接起来,使其相互牵制固定,更进一步增强稳固效果。

如图5所示,施工时,先整理边坡3,根据所述生态护坡构件的规格在边坡3上设置施工线,完成后,将所述生态护坡构件前后的固定排桩16敲打进入坡面,直至阻滑齿14也全部嵌入坡面后即完成单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的铺设。然后当铺设完横向的相邻的所述生态护坡构件后,用所述工字型连接块2连接。接下来的其他所述生态护坡构件也按上述的施工方式依次进行,直至整个坡面铺设完工。铺设过程只需要注意各个所述生态护坡构件之间的整齐性和紧密性即可。整个施工过程无需使用水泥等粘合剂即可进行铺设连接,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上的改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砌块体1和所述隔片11共同构筑了一个供护坡植物生长和动物藏身的空间,另外整个生态护坡构件设有较多的通孔,在横纵方向上相互连通,可供动物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更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形成,保证了边坡3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构建水体4与边坡3完整的生物链。

2、所述砌块体1内,所述隔片11形成了百叶窗形状的多个种植格15,设计一定倾斜角度的隔片11,可以遮挡住砌块体1内的土壤,防止水浪和雨水的直接冲刷和破坏,减少对植物根部土壤的破坏,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3、所述生态护坡构件通过所述固定排桩16和所述阻滑齿14联合固定在边坡3上,而生态护坡构件之间则通过所述锁孔13和所述连接块2在横向上进行卡紧锁定,无需使用水泥等粘合剂即可进行铺设连接,并在横纵方向上都能达到稳固的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