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120发布日期:2018-06-22 23:3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区和丘陵区的防止水土流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排水沟有混凝土排水沟、砖砌混凝土排水沟、浆砌石块排水沟等,由于山区坡耕地的地面坡度较陡,山区坡耕地灌水困难,而上述类型的排水沟只能起排水作用,并不能起到储存水的作用。而且,当地表径流冲刷山坡耕地时,使土壤养分或农药等有机污染物而也随着水土流失。

现在公开号为CN203834441U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山区坡耕地的生态排水系统,涉及山区坡耕地排水施工领域,该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多个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每个纵向排水沟沿山区坡耕地地势由高处往低处布设,每个纵向排水沟与多个横向排水沟交汇,每个交汇处均设置有蓄水装置。在这个系统中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的两侧壁均种植有护坡植物,纵向排水沟和横向排水沟的底壁均种植有湿生植物,用于减少水土流失,并且吸收流失水土中的部分土壤养分。

首先混凝土排水沟、砖砌混凝土排水沟、浆砌石块排水沟等不利于生态环保,同时,极易出现山体土壤中潜流水自下而上掏空排水沟,导致其下沉、断裂、破损,丧失排水功能。而对比文件中的结构强度太低,没有铺设植被的水土会被水流冲,植被保存率低,时间长了之后排水沟原来的结构会被冲刷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大且能保护环境的原生态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包括顺着水流流向开设的沟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沟基体包括排水沟基体和截水沟基体;所述排水沟基体上覆盖有防冲刷层,所述防冲刷层底部具有夯实土层,所述夯实土层上铺设由碎石块铺成的垫层。

沟基体呈网状分布在山坡上,分为呈纬线的截水沟基体和呈经线的排水沟基体。排水沟基体内水流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排水沟基体内的水势较大,为了防止排水沟的结构被水势冲变形,所以在排水沟基体内设置防冲刷层来保证排水沟基体的结构强度,为了保持排水沟基体的生态,夯实土层和垫层都是跟地表土层连接,山坡上本来自带的植被和人工铺设的植被都能在垫层上生长,根系经过夯实土层与地表连成一体将整个排水沟基体的形状固定起来,不会因水流的冲刷,从而导致排水沟基体的形状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截水沟基体在水流冲击面上覆盖有耐冲层,所述耐冲层具有夯实地表层,在所述夯实地表层上铺设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向上延伸覆盖所述截水沟基体的外延边,所述覆土层向下延伸覆盖所述截水沟基体的底面。

截水沟基体呈纬线排列在山坡上,截水沟基体需要阻止水流向山脚流的时候过急;为了保护截水沟基体的结构,而且截水沟基体只有一侧边受到水流的冲刷,所以在截水沟基体的一侧边设置耐冲层确保一侧边不会被水流的冲刷掉。

作为优选,所述外延边与所述夯实地表层之间设置有土工膜层,所述土工膜层向上凸起形成一个挡坡。确保截水沟基体后方的地表土不被冲刷掉,使得截水沟基体具有支撑,保证整条截水沟基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耐冲层上铺设植被层。通过植被层来将截水沟基体的形状固定下来。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排水沟基体包括渗漏排水沟;所述渗漏排水沟的所述垫层上铺设植草砖,所述植草砖覆盖所述渗漏排水沟的底面和侧面。

还有一种可能是封闭排水沟,封闭排水沟的所述垫层一体浇筑而成并向上延伸将所述封闭排水沟的外沿包覆。

封闭排水沟设置在山腰以上的部位,因为山腰以上的水势急,而且并没有设置较多的截水沟基体,所以该处的排水沟基体需要通过混泥土将垫层一体浇筑,而且为了保护雨水过大时候将外沿附近的泥土带走,所以需要将外沿包覆起来,不被带走泥土还能给排水沟基体侧面提供支撑力。

渗漏排水沟主要设置在山腰下部区域,该区域的水流经过多个截水沟基体后,总体走势趋向于平稳,水势较小。用植草砖铺设可以增大摩擦力,将水流中的泥沙留在植草砖内直接回归山坡内。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的所述植草砖上方设置标准砖对所述植草砖进行固定。保护渗漏排水沟的具体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植草砖内播撒植物层。

作为优选,所述底面的所述植草砖呈阶梯状排列。增加阻力,便于水流中的泥沙停留在植草砖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排水沟结构强度较大,耐水流冲刷;而且环保,通过布设植被层和植物层使得最后形成一条植被沟,水土能被植被的根系牢牢固定,这种生态排水沟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更能防止山坡水土流失。前期的一系列结构都是为了避免水土流失,最后形成一条稳定的生态排水沟所做的工作。因为当人工排水沟衰减的时候,生态排水沟在逐渐长成,最后人工排水沟被生态排水沟覆盖并融入生态排水沟中。整个排水沟的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能有效的规划了山坡水流的路径,防止山坡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封闭排水沟截面示意图;

图2是渗漏排水沟截面示意图;

图3是渗漏排水沟侧视截面图;

图4是截水沟基体截面示意图;

图5是沉沙井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的截面图;

在上述附图内:1-沟基体,2-排水沟基体,3-截水沟基体,4-防冲刷层,5-耐冲层,6-沉沙井,21-封闭排水沟,22-渗漏排水沟,23-植草砖,41-夯实土层,42-垫层,51-夯实地表层,52-覆土层,53-外延边,54-底面,55-土工膜层,56-植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生态排水沟结构,包括顺着水流流向开设的沟基体1,沟基体1包括排水沟基体2和截水沟基体3。

首先是排水沟基体2的结构,排水沟基体2包括渗漏排水沟22,渗漏排水沟22都上覆盖有防冲刷层4,防冲刷层4底部具有夯实土层41,夯实土层41上铺设由碎石块铺成的垫层42。渗漏排水沟22的垫层42上铺设植草砖23,植草砖23覆盖渗漏排水沟22的底面和侧面。侧面的植草砖23上方设置标准砖对植草砖23进行固定。在前述的植草砖23内都播撒植物层。底面的植草砖23呈阶梯状排列。

排水沟基体2主要作为农林生产通道,在特定的条件下,在坡度大于35°的坡面,采用排水沟基体2和人行道结合的植草砖排水沟。

排水沟基体2还包括封闭排水沟21,封闭排水沟21上也覆盖有防冲刷层4,具体来说,封闭排水沟21的垫层42一体浇筑而成并向上延伸将封闭排水沟21的外沿包覆,而且夯实土层41的截面积较大。

然后是截水沟基体3的结构,截水沟基体3在水流冲击面上覆盖有耐冲层5,耐冲层5具有夯实地表层51,在夯实地表层51上铺设覆土层52,覆土层52向上延伸覆盖截水沟基体3的外延边53,覆土层52向下延伸覆盖截水沟基体3的底面54。外延边53与夯实地表层51之间设置有土工膜层55,土工膜层55向上凸起形成一个挡坡。耐冲层5上铺设植被层56。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