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力触探探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001发布日期:2018-12-18 22:0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力触探探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勘察静力触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静力触探探具。



背景技术:

静力触探是利用液压或机械传动装置,将圆锥形金属探头压入地基土中,探头受到压入阻力,探头中所贴的电阻应变片发生相应变形而改变电阻,通过电阻应变仪量测电阻应变片的微应变数值,计算贯入阻力的大小,判定地基土的工程性质。静力触探作为岩土工程原位勘察的常用手段,可以用来确定土的变形模量、容许承载力等。

通常情况下,为了使连接探头的探杆达到预定的深度,多采用套管护壁跟进、钻探钻进和冲孔等工艺与静压工艺交替施工的方法来减少探杆的侧壁摩擦阻力,以降低探杆的工作负荷,使探杆达到设计的数据采集深度,且不易折断。但是常用套管多为贯通的直管,探杆置于套管内,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折断,但是不能起到很好地扩孔作用,且探杆依然存在有摩擦阻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力触探探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力触探探具,包括套管、探杆和探头,所述探杆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探杆伸出所述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探头连接,所述套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外壁为圆台面,且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所述第二管的外壁具有球形面,且所述第二管的外壁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管的外壁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一管和第二管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管的内壁均布有多个同轴的凹槽,所述第二管的内壁设有螺旋槽。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底面均布有多个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为圆台面。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的下端面高于所述探头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台形外壁和球形外壁的套管,使套管起到扩孔的作用,且凹槽和螺旋槽的设置可以使套管更好地支撑探杆,减少了探杆的折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静力触探探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静力触探探具的第一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杆;2-探头;3-第一管;31-凹槽;4-第二管;41-螺旋槽;5-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静力触探探具,包括套管、探杆1和探头2,探杆1置于套管内,探杆1伸出套管的一端与探头2连接,套管包括第一管3和第二管4,第一管3的外壁为圆台面,且下端直径大于上端直径,第二管4的外壁具有球形面,且第二管4的外壁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管3的外壁的最大外径,使第一管3和第二管4能够起到扩孔的作用,第一管3和第二管4从上到下依次间隔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管3和第二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第一管3的内壁均布有多个同轴的凹槽31,第二管4的内壁设有螺旋槽41,探杆2与第一管3和第二管4的内壁接触,起到对探杆2的支撑作用,以防止探杆2发生折断,又使2浆液通过螺旋槽41和凹槽31对探杆2起到润滑的作用以减少探杆2的摩擦阻力,且轴向的凹槽31使浆液可以直线上升以尽快排出,提高了探杆2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中,套管(最下面的第一管3)的底面均布有多个插杆5,可以使套管更好地实现扩孔的作用,插杆5的外壁为圆台面,插杆5的下端面高于探头2的端部,使插杆5既能起到扩孔的作用,又不影响探头2的探测准确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