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6623发布日期:2018-10-19 19:0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池,由水池池体、水池进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等几部分组成的用来收集地面雨水的装置,其具有收集雨水的节约水资源的功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于近20年时间内镇化率一直飙升,截止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50%,这意着我国已经变为了一个工业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每年消耗的水资源巨大,并且逐年增加;更严重的是,大量就业人群集聚,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用水量与日俱增,另外,大量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污染水资源,使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受到污染,致使城市环境恶化。可以说,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是我国一直面对的难题。

采用雨水收集技术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是一种新思路。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雨水利用主要存在于缺水的农村地区。20世纪50年代,人们利用水窖收集雨水用来浇玉米、蔬菜等。进入90年代以来,在水资源日益紧缺和国际雨水利用事业的不断推动下,雨水作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它的开发、收集和利用在我国已经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准格尔旗雨水集蓄利用万亩示范区,该示范工程成功应用,年利用雨水资源677.3m3,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相机的广西、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地区也相继开始开展一批农业雨水利用项目。

就国外而言,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有下述的几个方面:

(1)就美国家而言,美国的雨水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在美国雨水收集利用方法是回灌地下水。所以雨水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天然的渗透能力,许多城市都是在屋顶建立蓄水然后通过草地、透水性地面等回灌到地下以补充地下水资源。加州富雷斯诺市建有地下回灌系统,平均年回灌地下水1338万m3,回灌水量达年用水量的五分之一;芝加哥针对城市在降暴雨时常发生的洪水灾害做了研究,建立了地下隧道集水系统,成功解决城市防洪问题的同时合理的利用了雨水资源。波特兰在进行街道改造项目的同时考虑雨水利用的问题,将街道上的部分闲置区域和休闲空地改建成种植区,形成集雨水收集、滞留、渗透、净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同时营造出自然优美的街道风景。

(2)就澳大利亚而言,澳大利亚收集大型建筑物的屋面雨水用于景观水的补充。澳大利亚政府对雨水重复利用非常重视,给予修建雨水储水箱的居民每年澳元的补助。家庭对雨水的利用在澳大利亚十分普遍,在农村几乎得到全面普及,主要用于灌溉或家庭非饮用水源。悉尼的体育场馆将雨水、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不仅实现了场馆的雨水利用,更达到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污废水重复利用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植物浇灌系统每年可节约8.5亿m3,同时为公园的水景提供了补充水源。

(3)就德国而言,德国的雨水利用是欧洲开展此项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德国城市的雨水管道口均设置拦截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截污挂篮,许多小区沿着排水道设有渗透浅沟,浅沟的上部均种植草皮,雨水流经的时候通过植被下渗入浅沟。针对不同径流研发了径流控制设施、径流过滤设施,处理的径流主要用于冲厕、洗衣、补充地下水、景观绿化等。德国联邦有相关法律规定新建开发区和大型商业区均必须考虑雨水利用问题,结合当地地形特征充分的利用雨水资源,对于建有雨水利用系统的区域给予免收雨水排放费等政策。德国居民家庭的雨水利用也很普遍,通常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过滤对雨漏管的雨水进行简单处理,然后引入雨水蓄水池贮存,通过回用管网系统用于冲厕和其他杂用。汉诺威市生态城区将雨水利用和环境保护可视化,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给了世界人民,能够使人们很直观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从技术上和法律政策支持上来看,德国的雨水利用都是世界的典型代表,雨水利用正在朝着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市场上已经存在大量收集、过滤、储存、渗透雨水的相关产品。

就我国而言,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主要以下方面。

北京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起步相对较早,从1988年就开始大量修建橡胶坝拦截雨水。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的“北京城区雨洪控制与利用示范工程”,是我国雨水利用的重大项目之一,是首都重大创新工程。建设了代表老城区、新建城区、将建设区、公园绿地、校园特点的种类型的个试验示范区(水文地质公司小区、双紫园小区、天秀花园小区、海淀公园、北京水利水电校园),总面积达60公顷。

在上海也有雨水利用的工程实例,其中浦东孙桥的农业园区将万平方米的大棚顶盖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通过连结的排水侧沟将雨水引送至修建的四座蓄水池。雨水经过沉淀过滤的简单组合工艺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栽培出了大量优质的瓜果疏菜。

综合国内外关于雨水收集技术的应用实例及研究现状,不难发现一下几点:

1)我国的雨水收集系统的开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缺少相关的配套技术以及完整的应用技术体系;

2)国内外对于雨水收集利用的重点在如何对于雨水的收集上,对于雨水过滤的研究偏少;

3)国内外对于雨水收集池过滤系统的更换、维护的设计几乎是空白。

本专利基于上诉问题,提出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的设想。采用透水型生态混凝土制作可更换滤板,针对当前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的严峻形势的问题,使得雨水不仅可以就地渗透,充地下水资源,其与雨水收集池系统结合使用,具有收集、净化、调节与储蓄雨水功能,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其还具备施工简单、方便安装、快捷更换、易于清洗维护的特点。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集合诸多优点于一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雨水收集形式。

1)从经济上看,其一,建设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费用低廉,直接降低建设成本;其二,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降低了城市排水压力,分担了城市网管的工作压力,城市管理成本中减少了雨洪管理的费用;其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方便更换、清理、维修,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2)从生态学及可持续发展上来看上看,其一,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节约大量的水资源,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国情;其二,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收集大量雨水,有助于维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其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可以用于水资源短缺调节工具,有利于营造了优美的环境空间,同时时有利于促进了新技术的应用。

3)从施工工艺难度来看,我国掌握先进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采用透水混凝土技术、防水水池修建技术,混凝土集水井作为主要结构,其构造简单、施工快捷、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包括雨水收集、过滤系统两部分,具有环保节能、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易于清理、更换简单及施工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解决雨水收集及雨水过滤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包括雨水收集池池体、沉砂池、雨水过滤池及给排水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池体包括雨水收集池盖板、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雨水收集池侧板、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雨水收集池底板与基坑底部接触,兼备雨水收集池的底板与基础的功效,雨水收集池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雨水收集池侧板,雨水收集池侧板为雨水收集池的四周壁面,雨水收集池侧板的顶部为雨水收集池盖板和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与雨水收集池盖板采用活动铰接,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圈,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通过自重压力与密封圈形成防水设置;

所述沉砂池为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设置在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上,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一个侧面与雨水收集池侧板相连,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上方是雨水进水管,雨水进水管的上方是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

所述雨水过滤池为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与雨水收集池侧板、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围成的结构,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位于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的上方,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上设置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3/5面积位于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的下方;

所述给排水系统包括雨水进水管、防洪排水管、过滤雨水排出管,雨水进水管设置在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下方、接近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一侧,防洪排水管设置在雨水收集池盖板下方、远离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一侧,过滤雨水排出管贯穿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和雨水收集池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包括透水混凝土顶层、不良级配砂石夹层、活性炭夹层、混凝土侧边、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把手;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上下两侧为透水混凝土层,上侧的透水混凝土顶层设置有翼板,透水混凝土层上方设置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把手,透水混凝土层内侧为不良级配砂石夹层,不良级配砂石夹层内侧为活性炭夹层,活性炭夹层是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中间层,不良级配砂石夹层、活性炭夹层四周为混凝土侧边。

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的修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⑴开挖雨水收集池基坑,按照设计尺寸开挖雨水收集池的基坑;

⑵浇筑雨水收集池底板混凝土,采用现浇的方法进行雨水收集池底板的浇筑,浇筑一次性完成,浇筑完成后,进行防水层设置;

⑶修筑雨水收集池侧板,待雨水收集池底板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雨水收集池侧板的砌筑,雨水收集池侧板采用浆砌修筑,内外层均进行防水层设置;

⑷安装雨水收集池分隔板、过滤板,安装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安装后应该覆盖一层保护膜,防止杂物堵塞;

⑸安装雨水收集池过滤雨水排出管,过滤雨水排出管贯穿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雨水收集池盖板,安装过程中注意定位与防止堵塞;

⑹安装雨水收集池其他管道及修筑沉砂池,安装雨水进水管、防洪排水管,雨水进水管在接近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一侧,防洪排水管在原理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的一侧,沉砂池采用砖混结构进行修筑;

⑺安装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与雨水收集池盖板;

⑻回填砂石,对雨水收集池周边的砂石进行回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和优点是环保节能、构造简单、安全可靠、节约材料、易于清理、更换简单及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的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的施工顺序图示意图。

图中,1为过滤雨水排出管;2为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3为雨水收集池盖板;4为防洪排水管;5为雨水进水管;6为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7为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8为雨水收集池侧板;9为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10为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板;

10-1为透水混凝土层;10-2为不良级配砂石夹层;10-3为活性炭夹层;10-4为混凝土侧边;10-5为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包括雨水收集池池体、沉砂池、雨水过滤池及给排水系统;所述雨水收集池池体包括雨水收集池盖板3、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雨水收集池侧板8、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9;雨水收集池底板9与基坑底部接触,兼备雨水收集池的底板与基础的功效,雨水收集池底板9的上方设置有雨水收集池侧板8,雨水收集池侧板8为雨水收集池的四周壁面,雨水收集池侧板8的顶部为雨水收集池盖板3和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与雨水收集池盖板3采用活动铰接,接缝处设置有密封圈,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通过自重压力与密封圈形成防水设置;

所述沉砂池为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设置在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上,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一个侧面与雨水收集池侧板8相连,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上方是雨水进水管4,雨水进水管4的上方是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

所述雨水过滤池为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与雨水收集池侧板8、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9围成的结构,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位于雨水收集池侧板底板9的上方,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上设置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的3/5面积位于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的下方;

所述给排水系统包括雨水进水管4、防洪排水管5、过滤雨水排出管1,雨水进水管4设置在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下方、接近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一侧,防洪排水管5设置在雨水收集池盖板3下方、远离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一侧,过滤雨水排出管1贯穿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和雨水收集池盖板3。

如图2所示,所述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包括透水混凝土顶层10-1、不良级配砂石夹层10-2、活性炭夹层10-3、混凝土侧边10-4、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把手10-5;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的上下两侧为透水混凝土层10-1,上侧的透水混凝土顶层10-1设置有翼板,透水混凝土层10-1上方设置有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把手10-5,透水混凝土层10-1内侧为不良级配砂石夹层10-2,不良级配砂石夹层10-2内侧为活性炭夹层10-3,活性炭夹层10-3是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的中间层,不良级配砂石夹层10-2、活性炭夹层10-3四周为混凝土侧边10-4。

如图3所示,一种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的雨水收集池的修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⑴开挖雨水收集池基坑,按照设计尺寸开挖雨水收集池的基坑;

⑵浇筑雨水收集池底板混凝土,采用现浇的方法进行雨水收集池底板9的浇筑,浇筑一次性完成,浇筑完成后,进行防水层设置;

⑶修筑雨水收集池侧板,待雨水收集池底板9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雨水收集池侧板8的砌筑,雨水收集池侧板8采用浆砌修筑,内外层均进行防水层设置;

⑷安装雨水收集池分隔板、过滤板,安装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可更换透水混凝土滤板10安装后应该覆盖一层保护膜,防止杂物堵塞;

⑸安装雨水收集池过滤雨水排出管,过滤雨水排出管1贯穿雨水收集池分隔盖板7、雨水收集池盖板3,安装过程中注意定位与防止堵塞;

⑹安装雨水收集池其他管道及修筑沉砂池,安装雨水进水管4、防洪排水管5,雨水进水管4在接近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一侧,防洪排水管5在原理雨水收集池初级沉砂池6的一侧,沉砂池采用砖混结构进行修筑;

⑺安装雨水收集池维修盖板2与雨水收集池盖板3;

⑻回填砂石,对雨水收集池周边的砂石进行回填。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