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透水岩溶地层大直径人工挖孔基桩止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6825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强透水岩溶地层大直径人工挖孔基桩止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桥梁基础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强透水岩溶地层大直径人工挖孔基桩止水方法。
背景技术
:岩溶地貌主要由岩盐、石膏、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组成,因常年受地下水流的侵蚀而逐渐形成溶蚀的沟槽或溶洞,地下水丰富,在跨河流、峡谷等富水工程环境下,甚至和附近的江河连通。在岩溶地区进行桥梁桩基施工,经常会遇到强透水现象,对桩基正常施工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目前,缺乏在强透水岩溶区域桩基施工尚无成熟的止水经验和方法,在施工中遇到强透水现象时,一般是对透水处临时封堵止水,配合大功率排水泵,但止水效果往往不理想,无法提供干孔浇筑桩基混凝土环境。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岩溶地区桩基施工中遇到的强透水问题,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强止水方法,为此类地区桩基施工提供借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透水岩溶地层大直径人工挖孔基桩止水方法,其特征在于:(1)帷幕注浆:所述帷幕注浆是沿桥墩承台临河侧钻设至少一排注浆孔,采用注浆管向每个注浆孔内压注化学浆液,浆液挤出溶洞侧壁岩缝中的水,使得溶洞侧壁裂隙、溶洞和河水连通部位被具有一定强度的浆体充填密实,并与岩体固结成一体,形成止水帷幕,截断桩外水系与基桩的连通;(2)孔周压浆:环绕每根桩基周围再钻设多个注浆孔,向注浆孔内压浆;钻孔和压浆工艺与上述帷幕注浆相同;(3)裂隙水处理:帷幕注浆和孔周压浆孔后,开始桩基挖孔施工;施工过程中,对孔壁出现的裂隙水,采用木楔子、钢筋结合棉絮或海带进行插打封堵;(4)护壁渗水处理:在护壁和护壁的接头处出现渗水现象使,采用高压化学注浆对渗水处进行堵漏;(5)孔内水泵抽水:在桩孔内设置多台大功率潜水泵抽水,在孔内出现积水时,边抽水边施工,保持孔底无水施工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透水岩溶地区超过4m大直径基桩施工成熟可靠的止水工艺,在挖孔前对岩溶地层进行预处理,包括帷幕注浆和孔周压浆;还提供了挖孔施工过程突发情况的处理工艺,能确保干孔浇筑基桩混凝土,保证成桩质量。我国岩溶发育地域分布十分广阔,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辽宁等地存在大面积的岩溶地层,因此本发明适用范围较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注浆孔布设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具体说明。申请人施工的某特大桥靠近三峡库区,由于主墩桥位处土体松散、透水性强、临江地质裂隙发育;桩基施工后期受三峡蓄水影响很大,使得桩基施工中桩基透水十分严重。申请人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并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施工,并在后期的桩基施工中运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首先对施工平台沿江边进行帷幕注浆。如图1所示,所述帷幕注浆是沿桥墩承台1临河侧钻设至少一排注浆孔2。采用注浆管向每个注浆孔内压注化学浆液,浆液挤出溶洞侧壁岩缝中的水,使得溶洞侧壁裂隙、溶洞和河水连通部位被具有一定强度的浆体充填密实,并与岩体固结成一体,形成止水帷幕,截断桩外水系与基桩的连通。注浆孔排数根据具体施工止水效果而定,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排。将注浆孔布置在桩基外围靠近江面3一侧,两排注浆帷幕平面形态均呈“)”型,半环绕承台,可以有效截断地下水与挖孔桩之间的通道。(2)如图1中所示,环绕每根桩基4周围再钻设多个注浆孔,向注浆孔内压浆;钻孔和压浆工艺与上述帷幕注浆相同。由于两岸主墩靠近江面,且地表土均为堆积土,渗水严重,为了保证注浆起到良好效果,注浆孔形式采用短间距单排孔布置,设置注浆孔时,承台临河侧的注浆孔,以及环绕每根桩基的注浆孔,孔间距为35cm,孔径为110mm,孔深进入地下完整基岩最少1米,孔斜不超过0.4m,以防止孔壁坍塌。化学注浆采用水灰比0.36的浆液。具体配比如下表:材料水泥水膨胀剂高效减水剂每m3用(kg)1356488108.533.9注浆管可采用带孔眼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又称花管)。注浆管壁上有眼部分的长度应根据注浆孔的位置和注浆区域来确定,其余部分不钻眼,并用止浆塞将其隔开,使浆液只注入到有效区域。注浆前,先用注浆机泵压清水进行清孔,直到排浆管排出清水后,完成清孔。注浆孔注前要进行简易压水,主要了解岩层的渗透率,注后也要做简易压水,压力为80%的注浆压力。选取代表性孔进行注水试验,确定注浆前单位长度吸水量。注水试验完成后,开始注浆,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无水孔后有水孔的原则进行。注浆压力一般为1.5倍水头以上,注浆压力范围下限为0.45mpa,上限为2mpa。每个注浆孔的注浆要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结束条件。所述设计注浆量为:在设计注浆压力范围内,注浆孔吸浆量不大于0.4升/分钟时,再续注30分钟可结束;所述注浆结束条件为:注浆压力达到设计注浆压力上限。(3)帷幕注浆和孔周压浆孔后,开始桩基挖孔施工;施工过程中,孔壁经常会出现裂隙水。裂隙水出水点一般不会太大,长度从几公分到十几公分不等,宽度一般为几公分。但是,裂隙水存在一定压力,出水口的流速比较大。对于裂隙水的处理,可采用木楔子、钢筋结合棉絮和海带进行插打封堵。海带吸水膨胀后可以将裂隙胀满,逐渐把水堵住。这种方法取材方便、简单可行,而且止水效果比较好。(4)护壁渗水处理:挖孔桩施工中,浇筑护壁时经常出现掉模或者护壁浇筑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在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就容易在护壁和护壁的接头处出现渗水现象,当孔壁四周的水压较大时,也会对桩基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出现这种情况时,采用木楔子、钢筋结合棉絮和海带的方法进行封堵的效果不太理想;采用堵漏网并结合混凝土的办法堵水时,由于凝固速度相对较慢,作用也十分有限。此时,可采用高压化学注浆进行堵漏,化学注浆成分与上述注浆孔注浆相同。(5)孔内水泵抽水:施工过程中,因降雨等原因会导致江水水位上涨,使桩孔内外水头差过大,孔壁透水,造成孔内积水。为保证正常施工,可在桩孔内设置多台大功率潜水泵抽水,在孔内出现积水时,边抽水边施工。本实施例中,在孔内安放了多台18.5kw、22.5kw的大功率潜水泵进行抽水,边抽水边施工,以保持孔底无水施工环境。本实施例的大桥位于三峡库区,三峡大坝9月上旬开始蓄水,9月底桥位区水位为165m,10月10日桥位区水位达到175m,而桩基施工平台标高为166.5m。为了保证在三峡蓄水期间仍能进行桩基施工,在承台处设置了钢筋混凝土套箱,保证施工不受外部水位升高影响。另外,本实施例中在一桩基施工过程中,桩孔侧壁出现一0.8m×1m的小型溶洞,本发明采用了“立模+灌注c30水下早强速凝混凝土”的方法成功封堵了溶洞,具体处置过程如下:a.向溶洞内塞入一根2m长混凝土输送泵管,通过弯头将泵管接出孔外并和泵车相接。b.利用护壁模板,在溶洞口处立模并加固。c.准备工作完成后,向溶洞内泵送c30水下早强速凝混凝土。d.等强3天后,拆除模板,该溶洞被成功封堵。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