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拔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115发布日期:2018-11-30 20:11阅读:48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拔桩器。



背景技术: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厚度及平整度,现场需要打桩挂线,如果桩打入的深度过浅,收紧钢丝时容易倾斜,就会使设计数据偏离,从而引起厚度不合格,平整度超出规定值。因此挂线桩必须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其不能移动,但这种情况下,施工结束之后,拔桩又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传统直接采用人工拔除费事费力且不易实施。

公告号为CN2046450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省力的拔桩装置,其包括底座、定位在底座上的立杆、定位在立杆中部的单向收线装置、安装在立杆顶部定滑轮、吊钩以及钢绳,钢绳的一端连接在单向收线装置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吊钩连接。所述单向收线装置包括锁紧在立杆上的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的卷筒、安装在支架上的棘爪、固定在卷筒的转轴上的棘轮及棘轮扳手,卷筒上收卷着所述钢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滑轮结构,且利用单向收线装置中棘轮棘爪机构以及棘轮扳手,实现钢绳的单向收线,从而将钩挂在吊钩上的桩体逐渐拔出,工作效率高。

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滑轮连接的方式,并没有能够起到省力的效果,对于一些打入深度较大的桩,该结构仍然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将桩拔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拔桩器,其能够省力的拔出桩,且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一种简易拔桩器,包括夹紧于桩基上的抱箍及用以翘起抱箍的撬棍,所述撬棍呈V形,所述撬棍由支杆及撑杆组成,所述支杆一端抵于抱箍下端,所述支杆另一端抵于地面,所述撑杆下端与支杆抵于地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抱箍与支杆接触位置上设有固定支杆上端与抱箍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桩基的外周上夹紧设置有抱箍,并且还设置有V形的撬棍,撬棍通过固定连接的支杆与撑杆固定连接而成,通过支杆抵于抱箍上,向下按压撑杆,即可将支杆撑起,从而可实现将抱箍向上顶起,抱箍夹紧于桩基上,因此,桩基可在抱箍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实现桩基的拔出,同时,支杆长度远小于撑杆的长度,因此,撬动撬棍时,根据杠杠原理,施力者可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实现较好的翘起的效果,达到省力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抱箍与支撑杆的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固定装置,其可对支杆与抱箍进行连接固定,使撬棍在翘起抱箍过程中处于稳定的状态,而不会发生滑落。

进一步地,所述撬棍下设有对撬棍进行支撑的垫板,所述垫板上部设有对撬棍进行限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撬棍的底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且撬棍在使用的时候会向下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因此在撬棍的下方设置有对撬棍进行支撑的垫板,垫板上设置还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其能够避免在使用撬棍的过程中撬棍会从垫板上滑下,保证撬棍使用过程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连接座,所述撬棍的底端铰接连于连接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凹槽内设置有连接座,撬棍的底端与连接座铰接相连,因此,在使用撬棍的过程中,撬棍的下端可在连接座的限定作用下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从凹槽中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于抱箍侧边的卡固槽,所述卡固槽的槽口水平设置,所述支杆的上端设有与卡固槽配合的卡固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抱箍的侧边上设置有倾斜向上的卡固槽,卡固槽的槽口水平设置,因此,其可便于支杆倾斜向上卡入,同时,在支杆的上端设置有与卡固槽配合的卡固块,因此,使用撬棍时,将支杆上端的卡固块卡于卡固槽中,即可实现撬棍与抱箍的稳固连接,便于撬棍稳定的翘起桩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抱箍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支杆的上端铰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抱箍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抱箍固定连接,同时,连接件与支杆的上端铰接相连,因此,撬棍可通过连接件的连接固定作用实现撬棍与抱箍的固定连接,从而使撬棍翘起桩基过程中撬棍与抱箍的位置的稳固,同时,将支杆上端与连接件铰接相连,即可实现撬棍翘起抱箍过程的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外环绕设有一圈T形块,所述连接件连接抱箍一侧设有和T形块配合的滑槽,所述连接件滑移连接于T形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抱箍外环绕一圈设置有T形块,并且在连接件上连接抱箍的一侧设置有与T形块配合的滑槽,将连接件滑移设置于一圈T形块上,从而实现连接件与抱箍的滑移固定连接,撬棍即可绕抱箍一圈转动,对桩基进行翘起,当桩基与地面固定紧密时,单方位对桩基进行翘起不能实现有效的实现桩基的拔出,因此,在一个位置施力后转动翘杆,更换位置继续对桩基进行施力,从而可实现对桩基的有效的拔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穿设有抵紧螺钉,所述抵紧螺钉旋紧后抵紧固定于T形块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件上述设置有抵紧螺钉,且抵紧螺钉旋紧后能够抵紧固定于T形块的表面上,因此,当连接件在一圈T形块上滑移后,通过抵紧螺钉即可实现对连接件的位置的固定,使撬棍位置调整后能够固定,之后再继续对桩基进行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的自由端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包裹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撑杆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把手,并且在把手上包裹有一圈橡胶层,因此,对撑杆进行操作时,设置于撑杆的自由端上的把手可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施力点,保证桩基翘起过程的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V形的撬棍,可实现对桩基的有效翘起,且根据杠杆原理,撬棍可为工作人员省力,实现桩基的有效拔出;

2、将撬棍与抱箍转动连接,可快速实现对桩基一周上多个角度的翘起,实现打入较深的桩基的拔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一种简易拔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一种简易拔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一种简易拔桩器的爆炸图;

图中,01、桩基;1、抱箍;11、卡固槽;12、T形块;2、撬棍;21、支杆;211、卡固块;22、撑杆;221、把手;2211、橡胶层;3、垫板;31、凹槽;311、连接座;4、连接件;41、滑槽;42、抵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简易拔桩器,参照图1,包括夹紧于桩基01上的抱箍1,还设有翘起抱箍1的撬棍2,撬棍2呈V形,且撬棍2由支撑抱箍1的支杆21及用于施力的撑杆22组成,本实施例中,撑杆22的长度是支杆21的3倍,撑杆2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把手221,并且把手221外包裹覆盖有橡胶层2211,因此,拔出桩基01时,工作人员抓住把手221向下按压,即可将支杆21向上顶起,从而实现桩基01的拔出。

为对使用过程中的撬棍2实现有效的支撑,参照图1,在撬棍2下设置有对撬棍2进行支撑的垫板3,垫板3可增大撬棍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撬棍2的下端陷入地面内;在垫板3的上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31,其可对放置于其中的撬棍2进行一定的限位,避免放置于垫板3上的撬棍2在使用过程中从垫板3上滑出;为进一步的对放置于凹槽31中的撬棍2进行限位,参照图1,在凹槽31内设置有连接座311,撬棍2的底端安装于连接座311上,因此,使用撬棍2翘起桩基01时,连接座311的设置可使撬棍2稳定的位于垫板3上,保证撬棍2使用过程的稳定。

为使撬棍2翘起抱箍1时,撬棍2不会从抱箍1上滑落,参照图1,在抱箍1与支杆21的接触位置上设置有固定支杆21的上端与抱箍1的位置的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抱箍1的侧边上的卡固槽11,卡固槽11的槽口水平设置,同时,在支杆21的上端设置有与卡固槽11配合的卡固块211,因此,使用撬棍2翘起抱箍1时,将支杆21上端的卡固块211卡入卡固槽11中,即可实现撬棍2翘起抱箍1过程中位置的稳固,保证桩基01的有效拔出。

实施例2:

一种简易拔桩器,参照图2,包括夹紧于桩基01上的抱箍1,还设有翘起抱箍1的撬棍2,撬棍2呈V形,且撬棍2由支撑抱箍1的支杆21及用于施力的撑杆22组成,本实施例中,撑杆22的长度是支杆21的3倍,撑杆2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把手221,并且把手221外包裹覆盖有橡胶层2211,因此,拔出桩基01时,工作人员抓住把手221向下按压,即可将支杆21向上顶起,从而实现桩基01的拔出。

为对使用过程中的撬棍2实现有效的支撑,参照图2,在撬棍2下设置有对撬棍2进行支撑的垫板3,垫板3可增大撬棍2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撬棍2的下端陷入地面内;在垫板3的上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槽31,其可对放置于其中的撬棍2进行一定的限位,避免放置于垫板3上的撬棍2在使用过程中从垫板3上滑出。

为使撬棍2翘起抱箍1时,撬棍2不会从抱箍1上滑落,参照图2及图3,在抱箍1与支杆21的接触位置上设置有固定支杆21的上端与抱箍1的位置的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于抱箍1上的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下端与支杆21的上端铰接相连,同时,抱箍1外环绕一圈设有一圈T形块12,连接件4的上端设有和T形块12配合的滑槽41,因此,将连接件4上的滑槽41与T形块12配合安装后,连接件4即可在抱箍1外环绕抱箍1转动,连接件4上还设有抵紧螺钉42,旋紧抵紧螺钉42后,即可将抵紧螺钉42抵紧固定于T形块12的表面上,实现调整位置后的连接件4的位置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