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841发布日期:2019-04-13 01:5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防止城市内涝、排水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通常排水系统的排水管支线的直径仅为600-800mm。在排水管由于长期运作产生淤泥的情况下,对于管道的清淤工作无法通过人工进入的方式来操作完成。

现有的用于回收排水管道内沉淀污泥的装置是通过工作人员手执吸引软管嘴,而吸引软管嘴与地面上装有空吸泵的回收箱相连接,通过将吸引软管嘴伸入排水管道内,通过空吸泵的作用将沉淀污泥回收至地面上的回收箱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是主排水管,其内的工作环境差且散发浓臭的气味,因此难以长时间作业且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当沉淀污泥已经呈固结状态时,仅靠空吸泵的吸引力难以将固结状态的沉淀污泥从软管嘴吸引回收,因此淤泥清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保证排水管道清淤效果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清淤效率并改善了管道通畅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通过空吸泵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回收箱一侧设有相连通的竖管,所述竖管外设有淤泥松搅器,所述竖管上圆周阵列有若干抽吸嘴,所述抽吸嘴朝向远离回收箱的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竖管被下放到堵塞处时,首先由淤泥松搅器与固接状态下的淤泥接触,搅碎后的污泥一部分受重力影响直接落下,另一部分经由多个抽吸嘴回收至地面上的回收箱中,同时,将抽吸嘴朝向远离回收箱的一侧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尽可能地把被淤泥松搅器切割粉碎的污泥抽吸清理干净,使得清淤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极大地改善了排水管道的通畅度。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松搅器包括两个套设在竖管上的轴承套,两个所述轴承套之间连接有若干弧形的刮板,所述刮板均匀间隔设置,并且靠近软管与竖管连接端的所述轴承套上设有使其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机构使轴承套带着刮板转动,其刮板的弧形板状结构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使淤泥沿着刮板的弧形面移动,实现更好地松搅效果,从而有效增加清理面积,提高清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软管与竖管连接端一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并且靠近软管与竖管连接端的所述轴承套上设有一圈外齿,所述外齿与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结构一方面可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驱动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以达到调速的目的;另一方面,齿轮啮合传动具有机械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较广等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竖管远离软管一端设有定位尖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管远离软管一端设置定位尖杆,使得下放本清淤装置时,定位尖杆会首先插设到淤泥内为淤泥松搅器提供一个支撑受力点,然后开启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外齿间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承套带着刮板转动,进而让淤泥沿着刮板的弧形面移动,实现更好地松搅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表面均匀阵列有若干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表面设置若干倒刺,使得刮板在转动过程中,遇到塑料袋、树叶等杂物时,能够将其直接撕扯碎,提高清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表面均匀阵列有若干喷口,所述刮板内侧设有与喷口通过水管连通的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淤泥处于干硬的固结状态时,由水箱从喷口向外喷水,能够润湿污泥,从而一方面便于抽吸,另一方面便于松搅。

进一步地,所述竖管靠近软管一端设有与排水管道直径相等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排水管道内壁抵接滑动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管上套设固定架,并在固定架上设置与排水管道内壁抵接滑动的滚轮,使得定位尖杆能够垂直插设在被清理淤泥表面,亦确保淤泥松搅器与被清理淤泥表面保持垂直,从而有效防止淤泥松搅器清理时出现偏移、倾倒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竖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水管道的直径大小不一,所以设置将固定架可拆卸安装在竖管上,能够因地制宜地更换固定架,具有适用性,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淤泥松搅器,使得清淤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极大地改善了排水管道的通畅度;

2、通过设置固定架,并在固定架上设置与排水管道内壁抵接滑动的滚轮,能够配合定位尖杆,有效防止淤泥松搅器清理时出现偏移、倾倒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01、排水管道;1、回收箱;11、空吸泵;12、软管;13、竖管;14、抽吸嘴;2、淤泥松搅器;21、轴承套;22、刮板;3、驱动机构;31、驱动电机;32、齿轮;33、外齿;4、定位尖杆;41、倒刺;42、喷口;43、水箱;5、固定架;5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回收箱1,回收箱1通过空吸泵11连接软管12,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将软管12伸入排水管道01内,通过空吸泵11的作用将沉淀污泥回收至地面上的回收箱1中。但是当沉淀污泥已经呈固结状态时,仅靠空吸泵11的吸引力难以将固结状态的污泥从软管嘴吸引回收,因此存在淤泥清理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软管12远离回收箱1一侧设置有相连通的硬质竖管13,该竖管13外罩设有淤泥松搅器2,并且竖管13上圆周阵列有若干抽吸嘴14。因此,当竖管13被下放到堵塞处时,首先由淤泥松搅器2与固接状态下的淤泥接触,搅碎后的污泥一部分受重力影响直接落下,另一部分经由多个抽吸嘴14回收至地面上的回收箱1中,同时,将抽吸嘴14朝向远离回收箱1的一侧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尽可能地把被淤泥松搅器2切割粉碎的污泥抽吸清理干净,使得清淤效果更好,工作效率更高,极大地改善了排水管道01的通畅度。

如图2所示,淤泥松搅器2包括两个套设在竖管13上的轴承套21,其中一个轴承套21位于竖管13的末端,另一个位于软管12与竖管13的连接端,然后在两个轴承套21之间设置若干个弧形的刮板22,这些刮板22均匀间隔设置,并且靠近软管12与竖管13连接端的轴承套21上连接有使其转动的驱动机构3。利用驱动机构3使轴承套21带着刮板22转动,其刮板22的弧形板状结构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使淤泥沿着刮板22的弧形面移动,实现更好地松搅效果,从而有效增加清理面积,提高清理效果。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在软管12与竖管13连接端一侧的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32,并且在靠近软管12与竖管13连接端的所轴承套21上设置一圈外齿33,将外齿33与齿轮32啮合连接。从而一方面可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驱动电机31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以达到调速的目的;另一方面,齿轮啮合传动具有机械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较广等特点。在本实用新型此实施例中,选用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驱动电机31,大幅度降低了能耗,符合绿色环保的节能要求。

当淤泥松搅器2处于悬吊状态开始松搅工作时,因为没有受力点容易发生整体偏移。为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所示,竖管13远离软管12一端设置有定位尖杆4,从而在下放本清淤装置时,定位尖杆4会首先插设到淤泥内为淤泥松搅器2提供一个支撑受力点,此时开启驱动电机31,通过齿轮32与外齿33间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承套21带着刮板22转动,进而让淤泥沿着刮板22的弧形面移动,实现更好地松搅效果。

如图2所示,刮板22表面均匀阵列有若干倒刺41,使得刮板22在转动过程中,遇到塑料袋、树叶等杂物时,能够将其直接撕扯碎,提高清理效果。

如图2所示,刮板22表面均匀阵列有若干喷口42,并且刮板22内侧设有与喷口42通过水管连通的水箱43,其中水管(图中未标识)埋置在刮板22内部。当淤泥处于干硬的固结状态时,由水箱43从喷口42向外喷水,能够润湿污泥,从而一方面便于抽吸,另一方面便于松搅。

当淤泥松搅器2处于悬吊状态开始松搅工作时,因为没有受力点容易发生整体偏移。为配合定位尖杆4以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竖管13靠近软管12一端设有与排水管道01直径相等的固定架5,固定架5上设有与排水管道01内壁抵接滑动的滚轮51。因此,使得定位尖杆4能够垂直插设在被清理淤泥表面,亦确保淤泥松搅器2与被清理淤泥表面保持垂直,从而有效防止淤泥松搅器2清理时出现偏移、倾倒的情况。

如图2所示,固定架5通过螺栓可拆卸设置在竖管13上。因为排水管道01的直径大小不一,所以设置可拆卸结构,能够因地制宜地更换固定架5,具有适用性,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本用于城市排水系统的清淤装置工作原理:首先使固定架5上的滚轮51与排水管道01内壁抵接滑动,并下放竖管13至被堵塞处,其端部的定位尖杆4会插设到淤泥内为淤泥松搅器2提供一个支撑受力点,然后开启驱动电机31,通过齿轮32与外齿33间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承套21带着刮板22转动,进而让淤泥沿着刮板22的弧形面移动,随之由水箱43从喷口42向外喷水以润湿污泥,最后利用空吸泵11的作用将污泥从抽吸嘴14回收至地面上的回收箱1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