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7845发布日期:2019-07-13 08:14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中基坑排水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需要对基坑进行排水。

现有的基坑排水往往采用井点降水的方式,在基坑内部挖取井点,并利用水泵对井点内的水进行抽离,从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提高基坑内部的干燥程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井点内的水往往带有泥浆和砂石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对抽水泵等抽水的设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对水泵伤害的基坑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包括水泵和连接于所述水泵两侧的抽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抽水管与水泵之间增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水泵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固定于箱体内部的过滤网,所述抽水管和连接管分别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两侧;所述箱体内增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抵紧于所述过滤网上朝向抽水管的一侧;且所述毛刷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毛刷运动并清理过滤网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抽水管插入到井点内部,通过启动水泵,将井点中的水抽离到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被过滤网阻挡的泥浆和砂石在毛刷的清洗下脱离过滤网,使得过滤网始终能够对水进行过滤,降低了进入到水泵中的泥浆或者砂石,从而减少了对水泵的伤害,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井点中的水被抽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毛刷一端的连接杆和连接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毛刷一端的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正对过滤网一侧的侧壁内部,且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所述过滤网设置;所述毛刷绕连接杆转动一周形成的面积落于所述过滤网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毛刷绕着连接杆转动,从而使得毛刷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由于毛刷在过滤网上做圆周运动,使得毛刷刷离过滤网的泥浆或者砂石能够随着毛刷的转动下掉落到箱体的底壁上,从而减少这些泥浆和砂石对过滤网的二次堵塞,提高了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且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箱体侧壁的内部;所述丝杆穿过所述毛刷设置,且所述丝杆与毛刷螺纹配合;所述箱体内壁上开设有沿丝杆设置的滑槽,所述毛刷上固定有滑块,且所述滑块沿着滑槽滑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毛刷沿着丝杆做往复运动,从而对过滤网进行洗刷,提高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底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毛刷沿着平行于箱体底壁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刷离的泥浆和砂石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掉落到箱体的底壁从,减少对过滤网的二次堵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朝向抽水管的一侧增设有无纺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具有更加微小的空隙,进一步提高了对井点中抽离的水的过滤效果。使用时,可以将无纺布的边缘固定在箱体内壁上,从而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处理腔和缓冲腔,所述抽水管对应处理腔设置;所述箱体底壁对应处理腔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槽底连通有排污管,且所述排污管上连接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能够对刷离过滤网的泥浆和砂石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污管将泥浆和砂石排出,便于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槽的内壁上增设有导向坡,所述导向坡自收集槽槽口向槽底往靠近排污管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浆和砂石在导向坡的导向作用下更加顺利地从排污管排出,并减少了泥浆和砂石在收集槽内的滞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腔的顶部增设有玻璃观察窗,且所述处理腔的顶部增设有检修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观察缓冲腔内的水流是否正常,当缓冲腔内水减少了,通过检修门对处理腔内的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有利于排水工作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抽水管的截面配合,且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对粒径较大的砂石进行过滤,减少进入到过滤装置内部的砂石,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过滤网对泥浆和砂石进行过滤,减少其进入到水泵内部,从而减少对水泵的伤害,并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2.设置驱动组件驱动毛刷对过滤网进行洗刷,从而保证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进而提高抽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抽水管;11、过滤板;111、通孔;2、连接管;3、水泵;4、排水管;5、过滤装置;51、箱体;511、滑槽;52、过滤网;53、无纺布;6、处理腔;61、检修门;62、收集槽;621、导向坡;63、排污管;631、阀门;7、缓冲腔;71、玻璃观察窗;8、毛刷;81、滑块;9、驱动组件;91、连接杆;92、电机;93、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抽水管1、过滤装置5、连接管2、水泵3和排水管4。抽水管1的管口位置固定有与其截面配合的过滤板11,过滤板11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间隔布置的通孔111,便于将大颗粒的砂石进行过滤。

其中,过滤装置5包括箱体51、竖直固定于箱体51内部的过滤网52和固定于过滤网52上朝向抽水管1一侧的无纺布53。过滤网52将箱体51内部分隔为处理腔6和缓冲腔7。抽水管1对应处理腔6设置,而连接管2对应缓冲腔7设置。且抽水管1和连接管2分别连接于处理腔6和缓冲腔7靠近顶部的位置,使得抽离井点的水能够得到充分的过滤。

为了便于对过滤装置5的过滤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实现便于维修的效果,处理腔6的顶部安装有检修门61,检修门61与箱体51呈密闭设置;且缓冲腔7的顶部安装有玻璃观察窗71。当井点内含有充足的地下水,且水泵3处于开启状态,通过玻璃观察窗71观察到缓冲腔7内的水小时或者大幅度减少时,打开检修门61对处理腔6内的结构进行检查和维修。

处理腔6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收集槽62,收集槽62的槽底连通有排污管63,且排污管63上连接有阀门631。收集槽62的侧壁自上而下呈靠近排污管63的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导向坡621,使得泥浆和砂石更加顺利地从排污管63排出。

为了便于对无纺布53和过滤网52进行清理,箱体51内增设有毛刷8和用于驱动毛刷8运动的驱动组件9,毛刷8的刷毛抵紧于无纺布53上。

驱动组件9包括固定于毛刷8一端的连接杆91和连接于连接杆91远离毛刷8一端的电机92,连接杆91垂直于过滤网52且对应过滤网52的中心位置设置。电机92安装于箱体51正对过滤网52一侧的侧壁内部,且电机92的电机92轴与箱体51侧壁之间采用机械密封,该密封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电机92驱动连接杆91转动,使得毛刷8绕着连接杆91做圆周运动,从而对无纺布53和过滤网52进行清理。从无纺布53和过滤网52上清理下来的泥浆和砂石堆积于收集槽62内,当实用完毕后,打开阀门631,使得泥浆和砂石在重力作用下离开处理腔6。也可以通过打开检修门61,利用高压水对处理腔6进行冲洗,去除残留在收集槽62内的泥浆和砂石。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和图3,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组件9的组成不同。驱动组件9包括一根水平设置且平行于过滤网52的丝杆93和连接于丝杆93一端的电机92。电机92安装于箱体51正对过滤网52一侧的侧壁内部,且电机92的电机92轴与箱体51侧壁之间采用机械密封,改密封方式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做赘述。

丝杆93靠近箱体51的顶部设置,且丝杆9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箱体51内壁上。丝杆93的表面开设有双向螺纹槽,且双向螺纹槽在端部平滑过渡。丝杆93穿过毛刷8,且丝杆93与毛刷8螺纹配合,使得丝杆93能够驱动毛刷8沿着丝杆93运动。毛刷8上固定有滑块81,且箱体51内壁上对应滑块81的位置开设有滑槽511,滑槽511平行于丝杆93设置;当丝杆93转动时,滑块81沿着滑动滑动配合,使得毛刷8仅做沿着丝杆93的运动,而不会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电机92驱动丝杆93转动,使得毛刷8沿着丝杆93做往复运动并对无纺布53和过滤网52进行清理。从无纺布53和过滤网52上清理下来的泥浆和砂石堆积于收集槽62内,当实用完毕后,打开阀门631,使得泥浆和砂石在重力作用下离开处理腔6。也可以通过打开检修门61,利用高压水对处理腔6进行冲洗,去除残留在收集槽62内的泥浆和砂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