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813发布日期:2019-11-05 23:4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较大的坡面上采用混泥土护坡方式,初期便能起到很好的护坡作用,但随着外部风吹日晒和内部水流的侵蚀,混泥土会不断地剥落甚至出现整体的滑移塌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也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传统混泥土坡面修复,必须把原有的混泥土坡面破除,并把陡坡的坡度降低,再进行客土喷播。这种破除混泥土和降坡的方式费用较高,且坡度较大的地方机械设备无法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包括陡坡生态植被混凝土系统和陡坡客土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陡坡生态植被混凝土系统包括多个开设在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种植坑,所述种植坑上设有植被混凝土层,所述植被混凝土层内设有多个垂直所述原混泥土陡坡的固定装置;所述陡坡客土固定系统包括铺设于所述植被混凝土上的客土层和设置在所述客土层内的防滑坡装置;其中,还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和所述防滑坡装置的连接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L型防护网、多个支撑所述L型防护网的骨架以及多个固定连接所述L型防护网和所述骨架的锚杆。

优选的是,所述L型防护网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一防护网和垂直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上设有间隔恒定距离的多个半圆状部件;所述骨架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呈一倾斜角度连接的第二基板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且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的第三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上开设有一个供所述锚杆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防滑坡装置包括第三防护网,所述第三防护网包括多条铁丝和多个圆环,所述铁丝横竖交叉连接,所述圆环连接于所述铁丝交叉点处。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装置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层、上层,所述底层包括前端插入陡坡内的第一固定筒、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壁内的多个穿刺柱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内用于驱动穿刺柱向外滑动并插入所述半圆状部件内的驱动杆组件,所述上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同螺纹连接的第二固定筒、与所述第二固定筒螺纹配合的两个螺母。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杆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于固定筒内的驱动丝杆和沿所述丝杆滑动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原坡面选择性的进行破洞处理形成种植坑,为灌木提供生长地点,灌木根系可以固定原坡面;其次,在原坡面上设有植被混凝土层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L型防护网、倒三角型骨架以及L型锚杆进行固定,保证了植被混凝土层与原坡面更好结合,也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通过L型防护网与植被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实现边坡防护的目的,同时植被混凝土免受雨水冲刷,减少水对边坡的破坏,延缓温度变化的影响,保护整体稳定性,最后,在植被混凝土层上铺设有客土层,客土层种植有根系发达的草、爬藤和灌木,客土层上的第三防护网与植物根系的结合,借助植物浅根的加筋作用与深根锚固作用,逐渐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提高边坡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防护网与L型防护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原混泥土陡坡;2—植被混凝土层;3—客土层;4—种植坑;5—固定装置;6—防滑坡装置;7—连接装置;8—灌木;51—L型防护网;52—骨架;53—锚杆;511—第一防护网;512—第二防护网;513—半圆状部件;521—第一基板;522—第二基板;523—第三基板;524—通孔;61—铁丝;62—圆环;71—底层;72—上层;711—穿刺柱;712—驱动杆组件;713—第一固定筒;721—第二固定筒;722—螺母;7121—滑块;7122—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一种混泥土陡坡生态绿化防塌陷系统,包括陡坡生态植被混凝土系统和陡坡客土固定系统,陡坡生态植被混凝土系统包括多个开设在原混泥土陡坡1上适合植物生长的种植坑4,种植坑4内种植有灌木,灌木的根系使得原混泥土陡坡1更加稳定;种植坑4上设有植被混凝土层2,植被混凝土层2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植被混凝土层2内设有多个垂直原混泥土陡坡的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使得植被混凝土层2与原混泥土陡坡1更好结合,保证植被混凝土层2更加稳固,同时植被混凝土免受雨水冲刷,减少水对边坡的破坏,延缓温度变化的影响,保护整体稳定性;陡坡客土固定系统包括铺设与所述植被混凝土2上的客土层3和设有客土层3内的防滑坡装置6,客土层3种植有根系发达的草、爬藤,客土层3上的第三防护网与植物根系的结合,借助植物浅根的加筋作用与深根锚固作用,逐渐提高土壤的抗剪强度,提高边坡稳定性;其中,还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固定装置5和所述防滑坡装置6的连接装置7,连接装置7使得固定装置5和防滑坡装置6连接,连接装置7穿过了客土层3、植被混凝土层2以及原混泥土陡坡1,使得整个坡体更加稳固。

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5包括L型防护网51、多个支撑所述L型防护网的骨架52以及多个固定连接所述L型防护网和所述骨架的锚杆53,L型防护网51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一防护网511和垂直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二防护网512,所述第二防护网512上设有间隔恒定距离的多个半圆状部件513,第一防护网511用于固定原混泥土陡坡1,第二防护网512用于固定植被混凝土层2,将防护网设置成L型状使得植被混凝土层2与原混泥土陡坡1更好结合;骨架52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上的第一基板521、与所述第一基板521呈一倾斜角度连接的第二基板522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原混泥土陡坡1上与所述第二基板522连接的第三基板523,所述第三基板523上开设有一个供所述锚杆53穿过的通孔524,第一基板521插入原混泥土陡坡1并支撑第二防护网512,L型锚杆53通过通孔524将第三基板与第一防护网511固定在原混泥土陡坡1,第二基板522使得固定方式呈三角形,三角形更容易稳固,这样设计保证了植被混凝土层的固定。

如图3和4所示,防滑坡装置6包括第三防护网,第三防护网包括多条铁丝61和多个圆环62,铁丝61横竖交叉连接,圆环62设于铁丝61交叉点处与铁丝61连接,连接装置7通过第三防护网上的圆环62和第二防护网512上的半圆柱部件513固定至原混泥土陡坡1;连接装置7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底层71、上层72,底层71包括前端插入陡坡内的第一固定筒713、滑动设置于固定筒壁内的多个穿刺柱7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筒713内用于驱动穿刺柱711向外滑动并插入边坡体内的驱动杆组件712,驱动杆组件712包括同轴设置于固定筒内的驱动丝杆7122和沿所述丝杆滑动的滑块7121,扭动丝杆7122使得滑块7121向上移动,滑块7121通过穿刺柱711并将其推出;通过控制插入连接装置的深度,可以保证穿刺柱711推出时正好位于第二防护网512的半圆柱部件513中间,这样使得固定装置5和防滑坡装置6连接更加牢固;上层72包括与所述第一固定筒713螺纹连接的第二固定筒721、与所述第二固定筒721螺纹配合的两个螺母722,这样设置是保证浇筑植被混凝土结束后,可以更方便与防滑坡装置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理坡面:

步骤2:固定装置的安装:在清理后的坡面上钻孔并清孔后,在坡面上铺设多个L型护坡网,将骨架的第一基板支撑第二护坡网垂直固定在坡面上,第三基板压住第一护坡网,用锚杆插入坡面固定连接骨架与护坡网;

步骤3:连接装置的安装:将连接装置的底层通过第二护坡网中的管状部件垂直插入坡体内,驱动杆组件将穿刺柱伸出,底层与上层第二固定筒螺纹连接;

步骤4:铺设植被混凝土层:通过喷射机铺设植被混凝土层;

步骤5:铺设第三防护网:将一个螺母螺纹连接第二固定筒,将第三防护网中交叉的圆与第二固定筒配合铺设,铺设完成后将另一个螺母螺纹固定;

步骤6:客土喷播:将客土搅拌后通过喷射机按设定厚度均匀喷播到挂网上,客土与挂网和坡面结合形成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步骤7:喷播种子: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肥、微生物菌肥经过喷播机搅拌混匀成喷播泥浆,在喷播泵的作用下,均匀喷洒在工作作业面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施工工艺仅仅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上的常规施工手段,本实用新型并未对具体施工工艺做任何改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