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433发布日期:2019-11-12 23:01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日益增多,明挖法施工是最常用的施工工法,地下连续墙是明挖法中最常用的围护结构之一。

然而,目前地下连续墙大部分均采用现场水下灌注施工,少部分采用全预制地连墙。

现场水下灌注施工的地连墙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等待混凝土凝固导致工期延长;现浇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大型混凝土支护结构,土方开挖需要等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凝固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一步施工,而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要求尽量缩短工期,现浇地连墙显然不符合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快速施工要求。

第二,浇筑时质量不易保证;地连墙的水下浇筑时,混凝土容易夹泥,下钢筋笼时钢筋上沾满泥浆,降低混凝土钢筋握裹力,墙身质量难以保证,且易引起墙面的无规则渗水,这是现浇地连墙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三,软弱地层中墙面平整度不易控制;当土层软弱或砂层时,如果泥浆处理不当,槽壁存在坍塌问题,常见的是墙面有外凸现象,墙面平整度难以控制等问题。

使用全预制地连墙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构件运输困难;由于全预制地连墙长度较大,而城市道路一般宽度较窄,因而进行运输时存在超高或转弯困难。第二,吊装就位难以控制;全预制地连墙由于自重较大,因而需要大型吊装设备,需要较为广阔的吊装空间,同时因为过重导致就位微调困难。第三,接缝防水难以保证;全预制地连墙由于接缝均为冷接缝,且由于施工误差导致接缝质量安逸保证,故容易导致接缝处漏水,影响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要解决现阶段连续墙施工时出现的连续墙运输困难、吊装就位难控制、接缝防水处理质量低、施工周期长、浇筑质量低、墙面平整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连续墙包含多个单元预制连续墙,所述单元预制连续墙包括后浇混凝土内芯4和预制墙体外框,所述预制墙体外框包括叠合部分外墙板1、叠合部分内墙板2、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和矩形水平下封底6,所述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有两块并且对称设置在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一组短边上;叠合部分外墙板1、叠合部分内墙板2与设置在两侧的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形成凹槽5。

进一步,相邻单元预制连续墙接头处的凹槽5内还设置有接头现浇暗柱7。

进一步,接头现浇暗柱7包括暗柱钢筋笼和后浇混凝土。

进一步,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高度至少为100mm。

进一步,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宽度与后浇混凝土内芯4的厚度相适应。

进一步,单元预制连续墙还设置有吊装用吊环。

进一步,预制墙体外框采用混凝土材质;混凝土内还预埋有钢筋骨架。

进一步,预制墙体外框的高度为小于等于15m,宽度为500mm-5000mm。

进一步,混凝土的强度为设计所要求强度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墙体结构设计合理。地连墙两侧墙体光滑平整,相对于全现浇地连墙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利于基坑的开挖施工。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叠合预制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厂加工的形式整体制作,大大节约了施工空间和施工前期准备时间,可以和其他施工同步进行。墙体外侧包围墙板预制,中间大部分均为现浇,可有效降低预制构件的自重,两幅地连墙间接头采用现浇,可有效保证接头的防水效果及受力性能。

3,由于叠合部分自重较轻,故便于运输及吊装及安装,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及吊装成本,安装精度高,调整灵活,易于微调。同时避免现场绑扎钢筋笼,施工速度快,降低人工费用,节约了施工工期。

4,待叠合预制部分安装就位后,再进行现浇部分及结构部位的浇筑,确保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及接头部位的防水及受力性能,确保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时不出现渗水和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适用于各类需要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明挖基坑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性,为地下工程的工业化和产业化起到促进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元预制连续墙的剖视图。

图2是相邻单元预制连续墙接头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邻单元预制连续墙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叠合部分外墙板、2-叠合部分内墙板、3-竖向挡泥浆侧墙板、4-后浇混凝土内芯、5-凹槽、6-矩形水平下封底、7-接头现浇暗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要解决现阶段连续墙施工时出现的连续墙运输困难、吊装就位难控制、接缝防水处理质量低、施工周期长、浇筑质量低、墙面平整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地下连续墙包含多个单元预制连续墙,所述单元预制连续墙包括后浇混凝土内芯4和预制墙体外框,所述预制墙体外框包括叠合部分外墙板1、叠合部分内墙板2、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和矩形水平下封底6,所述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有两块并且对称设置在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一组短边上;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高度至少为100mm。矩形水平下封底6的宽度与后浇混凝土内芯4的厚度相适应。叠合部分外墙板1、叠合部分内墙板2与设置在两侧的竖向挡泥浆侧墙板3形成凹槽5。

如图2所示,相邻单元预制连续墙接头处的凹槽5内还设置有接头现浇暗柱7。接头现浇暗柱7包括暗柱钢筋笼和后浇混凝土。单元预制连续墙还设置有吊装用吊环。

预制墙体外框采用混凝土材质;混凝土内还预埋有钢筋骨架。预制墙体外框的高度可以为小于等于15m,宽度可以为500mm-5000mm。

上述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照施工图纸的所需尺寸在预制构件厂对单元预制连续墙的预制墙体外框部分进行工厂预制;还包含在构件厂预制地下连续墙所需的主筋、拉筋和分布筋等地连墙所有钢筋组成的钢筋骨架。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制墙体外框部分运输到施工现场;

步骤三,将预制墙体外框部分进行吊装就位,放入开挖好的槽段中;

步骤四,浇筑单元预制连续墙内的后浇混凝土内芯4;

步骤五,相邻单元预制连续墙接头处的凹槽5内下放暗柱钢筋笼,并在凹槽5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接头现浇暗柱7。其中,混凝土的强度为设计所要求强度等级。

接头现浇暗柱7可以有效的确保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及接头部位的防水及受力性能,确保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时不出现渗水和漏水现象。

步骤六,待所有地连墙施工完毕后,进行基坑开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合式地下连续墙结构,墙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地连墙两侧墙体光滑平整,相对于全现浇地连墙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利于基坑的开挖施工。并且预制部分可以和其他施工同步进行,不占用施工现场的空间,节约工期。构件自重低,吊装方便。地连墙有利于叠合预制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为地下工程的工业化和产业化起到促进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