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448发布日期:2019-08-09 21:4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挖掘好的深度比较深的基坑内,有时会出现塌方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支护,会使基础无法进行下去,基础打的也不会很牢固,会严重影响基础的质量,也会影响安装之后设备的牢固程度。因此对于深基坑都需要设置支护来防止塌方的出现,但是对于一些较窄的深基坑,过于宽厚的支护虽然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但是会大大占用深基坑内的空间,使得窄道内更加狭小,而简易单薄的支护则无法提供更好的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可以对宽度较窄的深基坑进行支护,且结构简单,厚度很小,不会过多占用深基坑内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包括用于对深基坑侧壁支撑的一对支护机构、支撑支护机构的扩张机构以及支护机构下端与地面固定的锚固机构;

所述扩张机构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扩张机构包括中间设置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两侧液压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挂环,设置在液压伸缩杆端部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机构下方的调整臂。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钢板,所述钢板的上部中心设置一对L型的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钢板之间组成供连接机构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在钢板上设置第一盛接板,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液压伸缩杆端部设置的与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两侧设置容纳第一导向板的第一竖槽。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臂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两侧水平设置固定环,相邻的两个钢板连接的一侧固定环配合且插入设置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机构包括所述钢板下端表面设置的若干个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插入地面的锚固桩。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上部沿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滑接机构,所述滑接机构包括一对L型的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与钢板之间组成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在钢板上设置第二盛接板,相对设置的钢板之间设置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两端与滑接机构相配合;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置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设置容纳第二导向板的第二竖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下表面通过万向接头设置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包括用于对深基坑侧壁支撑的一对支护机构、支撑支护机构的扩张机构以及支护机构下端与地面固定的锚固机构;支护机构与深基坑的侧壁接触,扩张机构将支护机构向两侧推移对深基坑侧壁支撑,同时锚固机构对支护机构的下端进行固定,避免支护机构的下端被土壤的压力向内挤压并移动。

另外,扩张机构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扩张机构包括中间设置的基座、设置在基座两侧液压伸缩杆、设置在基座上的挂环、设置在液压伸缩杆端部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机构下方的调整臂。扩张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杆来实现,基座用于安装两侧的液压伸缩杆,同时基座上还有与吊车配合的挂环,避免其移动安装,连接机构用于伸缩杆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这样在进行一些操作而扩张机构影响较大时可以暂时性移除扩张机构,调整臂是将扩张机构的两端与支护机构连接时,通过下方的操作人员调整扩张机构的角度,使得扩张机构顺利与支护机构连接。

另外,支护机构采用钢板制成,两个第一导向板与钢板之间组成的第一滑槽供连接机构卡入,第一盛接板避免连接机构从第一滑槽内掉下,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竖槽与第一导向板配合,在安装时将第一竖槽与第一导向板对齐,而第一滑块的前端与第一滑槽对齐,然后缓缓将扩张机构下方,便可以将第一滑块卡在第一滑槽内,然后伸长液压伸缩杆,便可以对钢板支架向外的推力,以此来抵御塌方。

另外,调整臂通过万向接头与第一滑块的下表面连接,万向接头避免工作人员操作。钢板的两侧水平设置固定环,相邻的两个钢板连接的一侧固定环配合且插入设置固定杆。该结构是移除扩张机构后,相对的两块钢板上部无向外的推力时,通过固定杆获得相邻钢板的压力,来抵御因为扩张机构暂时移除而可能造成的塌方事故。锚固机构包括钢板下端表面设置的若干个固定筒,固定筒内设置插入地面的锚固桩,锚固机构与传统的固定方式一致,其作用是将钢板的下端固定,避免下部的土壤压力推动钢板下端进行移动。

另外,液压伸缩杆长久施加推力能耗较大,且不利于其长久运行,因此要设置一个稳定的支撑机构,在钢板的上部有滑接机构,滑接机构上设置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两端和滑接机构的结构和连接机构与扩张机构相似,不同在于设置方位不同以及支撑机构和滑接机构均为两个,其目的在于扩张机构将支护机构顶开之后,锚固机构安装完毕,便可以将支撑机构安装在滑接机构上对支护机构进行支撑,同时可以移除扩张机构。支撑机构的支撑杆可以在确定长度后迅速设计模具进行制造,结构简单,可以迅速制造完毕。支撑杆的中部同样设置一个挂环,用来起吊移动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宽度较窄的深基坑进行支护,且结构简单,厚度很小,不会过多占用深基坑内的空间,同时安装以及拆除都非常方便,可以对深基坑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很好的防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板之间的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基坑窄道支护装置,包括用于对深基坑侧壁支撑的一对支护机构、支撑支护机构的扩张机构以及支护机构下端与地面固定的锚固机构;

所述扩张机构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扩张机构包括中间设置的基座2、设置在基座2两侧液压伸缩杆10、设置在所述基座2上的挂环1、设置在液压伸缩杆10端部与支护机构活动连接的连接机构以及设置在连接机构下方的调整臂9。

所述支护机构包括钢板11,所述钢板11的上部中心设置一对L型的第一导向板5,第一导向板5与钢板11之间组成供连接机构滑动的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的底部在钢板11上设置第一盛接板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液压伸缩杆10端部设置的与所述第一滑槽13配合的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的两侧设置容纳第一导向板5的第一竖槽6。

所述调整臂9通过万向接头与所述第一滑块7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钢板11的两侧水平设置固定环14,相邻的两个钢板11连接的一侧固定环14配合且插入设置固定杆15。

所述锚固机构包括所述钢板11下端表面设置的若干个固定筒12,所述固定筒12内设置插入地面的锚固桩13。

该实施例的操作步骤是:将钢板立在深基坑内且与侧壁接触并进行简单固定,通过起吊机构将扩张机构吊起,深基坑内的工作人员对调整臂进行操作,使得扩张机构在下放的时候第一滑块上的第一竖槽内卡入第一导向板,从而将扩张机构放置到相对设置的钢板上,此时液压伸缩杆伸长,将钢板向两侧推移,使得钢板对深基坑侧壁起到支撑,扩张之后通过锚固桩对钢板的下端进行固定,同时将固定杆插入固定环内,将相邻的钢板连接固定。在具体作业时,如果扩张机构阻碍到作业的进行,将该区域内的扩张机构移除,再进行作业,作业完毕后再次安装扩张机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钢板11上部沿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滑接机构,所述滑接机构包括一对L型的第二导向板3,第二导向板3与钢板11之间组成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的底部在钢板11上设置第二盛接板4,相对设置的钢板11之间设置支撑机构,且所述支撑机构两端与滑接机构相配合;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两端设置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的两侧设置容纳第二导向板3的第二竖槽17,所述第二滑块18的下表面通过万向接头设置操作杆19。

支撑机构是对扩张机构的补充,扩张机构长久运行耗费较大,因此在扩张机构扩张后钢板全部安装完毕,便可以安装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长度与扩张机构一致,起吊机构吊起支撑机构后,工作人员在深基坑内通过操作杆调整支撑机构的方向,使得支撑机构可以卡入滑接机构内,从而对钢板起到支撑力,这时便可以将扩张机构移除。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