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5968发布日期:2020-09-15 18:0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水运工程,可用于沿海、江河堤坝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半圆形堤坝所具有的弧形外立面,使其具有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以及地基应力小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沿海、江河整治工程中,但作为传统水工建筑物,生态效果较差。因此,需进行生态化改进,在保证原有整治效果的基础上,改善其生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堤坝和箱型鱼礁结构,所述半圆形堤坝与箱型鱼礁结构上端连接;

其中,所述箱型鱼礁结构包括:上板、底板、隔板、侧壁、上板透水孔、底板透水孔、侧壁透水孔和隔板透水孔,所述上板与半圆形堤坝连接,所述侧壁上端与上板两端连接,所述侧壁下端与底板两端,所述隔板与半圆形堤坝下端连接,所述隔板上下端与上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隔板透水孔,所述上板透水孔设于上板上,所述底板透水孔设于底板上,所述侧壁透水孔设于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半圆形堤坝包括:堤坝顶、堤坝消浪结构和消浪透水孔,所述堤坝消浪结构与堤坝顶下端连接,所述消浪透水孔设于堤坝消浪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箱型鱼礁结构,将箱型鱼礁结构与半圆形堤坝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实现保持原本半圆形堤坝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发挥鱼礁构件的生态功能,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可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不可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半圆形堤坝100、堤坝顶110、堤坝消浪结构120和消浪透水孔130。

箱型鱼礁结构200、上板210、上左板211、上中板212和上右板213。

底板220、底左板221、底中板222和底右板223。

隔板230、侧壁240、左侧壁241和右侧壁242。

上板透水孔250、底板透水孔260、侧壁透水孔270、隔板透水孔280和不开孔组隔板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堤坝100和箱型鱼礁结构200,半圆形堤坝100与箱型鱼礁结构200上端连接;

其中,箱型鱼礁结构200包括:上板210、底板220、隔板230、侧壁240、上板透水孔250、底板透水孔260、侧壁透水孔270和隔板透水孔280,上板210与半圆形堤坝100连接,侧壁240上端与上板210两端连接,侧壁240下端与底板220两端连接,隔板230与半圆形堤坝100下端连接,隔板230上下端与上板210和底板220连接,隔板230上设有隔板透水孔280,上板透水孔250设于上板210上,底板透水孔260设于底板220上,侧壁透水孔270设于侧壁240上。

半圆形堤坝100包括:堤坝顶110、堤坝消浪结构120和消浪透水孔130,堤坝消浪结构120与堤坝顶110下端连接,消浪透水孔130设于堤坝消浪结构120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半圆形堤坝100的顶部为堤坝顶110,堤坝顶110处于水位线以上,为不透水封闭式结构,堤坝消浪结构120与堤坝顶110连接,并处于水位线以下,堤坝消浪结构120上设有消浪透水孔130,半圆形堤坝100与箱型鱼礁结构200上端连接,箱型鱼礁结构200整体为长方形、内部中空的结构形式,其上端为上板210,上板210上设有上板透水孔250,上板210两侧连接侧壁240,侧壁240上设有侧壁透水孔270,侧壁240底端连接底板220,底板220上设有底板透水孔260,上板210和底板220中间连接有隔板230,隔板230上设有隔板透水孔280,并且隔板230上端与半圆形堤坝10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箱型鱼礁结构,将箱型鱼礁结构与半圆形堤坝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实现保持原本半圆形堤坝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发挥鱼礁构件的生态功能,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可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堤坝100和箱型鱼礁结构200,半圆形堤坝100与箱型鱼礁结构200上端连接。

侧壁240包括:左侧壁241和右侧壁242,左侧壁241上设有侧壁透水孔270,右侧壁242为封闭式不透水结构。

上板210包括:上左板211、上中板212和上右板213,上左板211与左侧壁241连接,上中板212与上左板211和上右板213连接,上左板211和上中板212上设有上板透水孔250,上右板213与右侧壁242连接,上右板213为封闭式不透水结构。

底板220包括:底左板221、底中板222和底右板223,底左板221与左侧壁241连接,底中板222与底左板221和底右板223连接,底左板221和底中板222上设有底板透水孔260,底右板223与右侧壁242连接,底右板223为封闭式不透水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为不透水型结构,我们对上板210和底板220进行了改进,实现单侧开孔。满足工程对于不透水性的指标要求。其他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不可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堤坝100、箱型鱼礁结构200和不开孔组隔板300,半圆形堤坝100与箱型鱼礁结构200上端连接,不开孔组隔板300与半圆形堤坝100和箱型鱼礁结构200中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为不透水型结构,增加了不开孔组隔板300,一方面强度更好,另一方面也比单侧阻隔效果好。满足工程对于不透水性的指标要求。其他和实施例1相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堤坝(100)和箱型鱼礁结构(200),所述半圆形堤坝(100)与箱型鱼礁结构(200)上端连接;

其中,所述箱型鱼礁结构(200)包括:上板(210)、底板(220)、隔板(230)、侧壁(240)、上板透水孔(250)、底板透水孔(260)、侧壁透水孔(270)和隔板透水孔(280),所述上板(210)与半圆形堤坝(100)连接,所述侧壁(240)上端与上板(210)两端连接,所述侧壁(240)下端与底板(220)两端连接,所述隔板(230)与半圆形堤坝(100)下端连接,所述隔板(230)上下端与上板(210)和底板(220)连接,所述隔板(230)上设有隔板透水孔(280),所述上板透水孔(250)设于上板(210)上,所述底板透水孔(260)设于底板(220)上,所述侧壁透水孔(270)设于侧壁(24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堤坝(100)包括:堤坝顶(110)、堤坝消浪结构(120)和消浪透水孔(130),所述堤坝消浪结构(120)与堤坝顶(110)下端连接,所述消浪透水孔(130)设于堤坝消浪结构(120)上。


技术总结
一种鱼礁型半圆形堤坝结构包括:半圆形堤坝和箱型鱼礁结构,所述半圆形堤坝与箱型鱼礁结构上端连接。其中,箱型鱼礁结构包括:上板、底板、隔板、侧壁、上板透水孔、底板透水孔、侧壁透水孔和隔板透水孔。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箱型鱼礁结构,将箱型鱼礁结构与半圆形堤坝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实现保持原本半圆形堤坝承受波浪能力强、稳定性高的优点,同时发挥鱼礁构件的生态功能,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黄东海;杨琪;杨一琛;孙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