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83158发布日期:2020-01-14 17:4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市政污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污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小区污水收集是市政排水和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小区内的多个排水单位所排放的污水进行收集并输送至主干管道排放或通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后排放。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10465257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污水收集的真空排水系统技术与装置,在真空管网末梢设置排空管,排空管安装在连接集水箱的真空阀的真空管道侧,并通过单向的可控制启闭的阀与大气相连,在真空阀开启的情况下,当管网末梢真空度过低时,通过排空管补入少量空气,从而降低对真空管网末梢真空度的要求,在真空管网末梢相对真空度小于0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真空排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排水点的污水先通过重力自流进入就近的集水箱内,在集水箱内设有真空管,真空管将集水箱内的污水抽出,为了避免一些杂物将真空管堵住,在真空管的进水口设有套网,以拦截杂物,当集水箱内的杂物堆积到一定数量之后,就需要人工进行清捞,以一个普通景区为例,占地12.5公顷,需要设置十座以上的集水箱,一次清捞,就需要人工清理至少十座集水箱,而且大部分情况需要工人进入集水箱内进行清理,清理不方便,清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污水收集系统,具有对污水的过滤效率好、滤渣容易清理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收集箱、动力机构、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空心转轴、齿轮传动组、悬吊支撑机构、滤渣箱和升降机构;

所述空心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壁且倾斜布置,所述空心转轴伸出所述收集箱外的一端较高且为污水入口,所述空心转轴伸入所述收集箱内的一端较低且与所述粗滤网笼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粗滤网笼伸入所述细滤网笼的内部,所述粗滤网笼的外周壁和所述细滤网笼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粗滤网笼的网孔直径大于所述细滤网笼的网孔直径;

所述粗滤网笼较低的一端、所述细滤网笼较低的一端均和所述收集箱的顶内壁之间设置有悬吊支撑机构,所述空心转轴的外周壁和所述细滤网笼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齿轮传动组,所述动力机构驱使所述空心转轴、所述粗滤网笼、所述细滤网笼三者同轴心转动;

所述收集箱的另一侧壁竖向滑动装配有滤渣箱,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滤渣箱和所述收集箱之间且驱使所述滤渣箱升降,所述收集箱的顶内壁设置有供所述滤渣箱进出的井口,所述粗滤网笼、所述细滤网笼内的滤渣通过其底部的开口掉落至位于低位的所述滤渣箱中,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污水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经由空心转轴较高的一端流入,在重力作用下会流入到粗滤网笼中,污水经过粗滤网笼初步过滤之后,污水会流入细滤网笼中进行二次过滤,液体会穿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网孔直接流至收集箱的底部,然后通过污水出口排除,而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会通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滚落至位于低位的滤渣箱中,当滤渣箱内的滤渣具有一定的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使滤渣箱逐步上升并从井口运动至收集箱外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收集箱外部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清理过滤后的滤渣,无需工作人员进入收集箱内部,清理更加方便,清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且通过空心转轴和悬吊支撑机构的支撑作用,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可以在收集箱内稳定保持倾斜状态,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齿轮传动组的作用下,动力机构能够同时驱使粗滤网笼、细滤网笼转动,在动态情况下,滤渣会持续保持滚动状态,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网孔不易被滤渣堵塞,也有利于滤渣滚落至滤渣箱中,无需工作人员频繁清理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对污水的过滤效率好,而且通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进行两次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电机、传动齿轮和动力齿轮,所述收集箱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架,所述动力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空心转轴相平行,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装配于所述收集箱的侧壁且与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空心转轴贯穿所述动力齿轮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动力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架为动力电机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而且将动力电机设于收集箱外部,可以避免动力电机长期位于潮湿环境,延长了动力电机的使用寿命;动力电机工作时,动力电机会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动力齿轮转动,动力齿轮再带动空心转轴转动,上述结构设计的动力机构不仅结构稳固,而且操控简单、传动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传动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固定于所述细滤网笼的端部内周壁,所述空心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齿轮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有多个且均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内齿圈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同时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内齿圈的内齿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转轴在转动时,不仅会直接带动粗滤网笼,而且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再带动内齿圈转动,从而实现同步驱动细滤网笼转动的目的,上述设计的齿轮传动组不仅结构牢固、传动稳定,而且可以自行设计各齿轮的传动比,从而粗滤网笼和细滤网笼的转动速度不一致,更有利于对污水进行充分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吊支撑机构包括:吊杆、球头和圆环,所述粗滤网笼贯穿一所述圆环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细滤网笼贯穿另一所述圆环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吊杆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收集箱的顶内壁,所述吊杆的底部固定有球头,所述圆环的外周壁开设有与所述球头、所述吊杆的底端相适配的环形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粗滤网笼、细滤网笼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圆环均会被带动转动,而球头在吊杆的固定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球头会在圆环的环形滑槽内保持相对运动状态,且由于球头难以脱离环形滑槽,所以对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较低一端具有良好的悬挂、固定效果,有利于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在收集箱内稳定保持倾斜状态,结构更加稳定,而且不影响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转动过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丝杆和滑块,所述收集箱的外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丝杆转动装配于所述收集箱且竖向布置,所述丝杆伸出所述收集箱外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杆相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装配,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滤渣箱可拆式固定装配,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收集箱的内壁竖向滑动装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架为升降电机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而且将升降电机设于收集箱外部,可以避免升降电机长期位于潮湿环境,延长了升降电机的使用寿命;升降电机工作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再带动滑动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驱使滤渣箱升降的目的,上述设计的升降机构不仅结构稳固,而且操控简单、传动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靠近所述滤渣箱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两块间隔布置的竖板以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所述滤渣箱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倒l形板以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槽,所述倒l形板插入两块所述竖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竖板和倒l形板,就可以实现滤渣箱与滑块可拆式装配,且滤渣箱与滑块之间连接牢固,滤渣箱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晃动,而且在滤渣箱运动至收集箱外部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抬起滤渣箱,以使滤渣箱与滑块分离,方便将滤渣箱内的滤渣倒出,清理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内底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污水出口位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面的设计有利于污水朝向污水出口汇集,进而收集箱内的污水可以更加高效、彻底地被排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安装于所述收集箱上且用于朝向所述细滤网笼喷射喷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清洗机构,可以朝向细滤网笼喷射喷水,以对细滤网笼进行清洗,然后上述清洗用的水会继续流向粗滤网笼,以对粗滤网笼进行清洗,配合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转动状态,可以对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各个角落进行清洗,清洗效果更好,有效防止粗滤网笼、细滤网笼长期未清洗而被泥垢堵塞。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高压水泵、输水管、主水管和支水管,

所述高压水泵安装于所述收集箱的顶面,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端外接水源,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所述高压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主水管,所述主水管固定于所述收集箱的顶内壁上,所述主水管水平布置,所述支水管设置有多根且连接于所述主水管的底部,所述支水管的出水口朝向所述细滤网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经过高压水泵加压之后会流向输水管,然后流入主水管中,然后水会从多根支水管中喷出,高压水流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以对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形成冲洗效果,且多根支水管的设计,可以使高压水流更加分散,清洗更加全面、彻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滤网笼、所述细滤网笼均由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不锈钢板材上开设有过滤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不锈钢板材制得的粗滤网笼、细滤网笼,不仅结构牢固,不易变形,方便安装固定,而且在收集箱内的潮湿环境下,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其一,污水经由空心转轴较高的一端流入,在重力作用下会流入到粗滤网笼中,污水经过粗滤网笼初步过滤之后,污水会流入细滤网笼中进行二次过滤,液体会穿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网孔直接流至收集箱的底部然后通过污水出口排除,而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会通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滚落至位于低位的滤渣箱中,当滤渣箱内的滤渣具有一定的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驱使滤渣箱逐步上升并从井口运动至收集箱外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收集箱外部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清理过滤后的滤渣,无需工作人员进入收集箱内部,清理更加方便,清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且通过空心转轴和悬吊支撑机构的支撑作用,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可以在收集箱内稳定保持倾斜状态,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齿轮传动组的作用下,动力机构能够同时驱使粗滤网笼、细滤网笼转动,在动态情况下,滤渣会持续保持滚动状态,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网孔不易被滤渣堵塞,也有利于滤渣滚落至滤渣箱中,无需工作人员频繁清理粗滤网笼、细滤网笼,对污水的过滤效率好,而且通过粗滤网笼、细滤网笼进行两次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其二,通过增加清洗机构,可以朝向细滤网笼喷射喷水,以对细滤网笼进行清洗,然后上述清洗用的水会继续流向细滤网笼,以对细滤网笼进行清洗,配合粗滤网笼、细滤网笼的转动状态,清洗效果更好,有效防止粗滤网笼、细滤网笼长期未清洗而被泥垢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齿轮传动组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收集箱;11、污水入口;12、污水出口;13、井口;14、倾斜面;15、第一安装架;16、第二安装架;2、动力机构;21、动力电机;22、传动齿轮;23、动力齿轮;3、粗滤网笼;4、细滤网笼;5、空心转轴;6、齿轮传动组;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3、内齿圈;7、悬吊支撑机构;71、吊杆;72、球头;73、圆环;731、环形滑槽;8、滤渣箱;81、倒l形板;9、升降机构;91、升降电机;92、丝杆;93、滑块;931、竖板;10、清洗机构;101、高压水泵;102、输水管;103、主水管;104、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政污水收集系统,包括:收集箱1、动力机构2、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空心转轴5、齿轮传动组6、悬吊支撑机构7、滤渣箱8、升降机构9和清洗机构10。

空心转轴5转动安装于收集箱1的一侧壁且倾斜布置,空心转轴5伸出收集箱1外的一端较高且为污水入口11,空心转轴5伸入收集箱1内的一端较低且与粗滤网笼3的一端固定连接,粗滤网笼3伸入细滤网笼4的内部,粗滤网笼3的外周壁和细滤网笼4的内周壁之间留有间隙,粗滤网笼3的网孔直径大于细滤网笼4的网孔直径。

粗滤网笼3较低的一端、细滤网笼4较低的一端均和收集箱1的顶内壁之间设置有悬吊支撑机构7,空心转轴5的外周壁和细滤网笼4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用于传动的齿轮传动组6,动力机构2驱使空心转轴5、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三者同轴心转动。

收集箱1的另一侧壁竖向滑动装配有滤渣箱8,升降机构9设于滤渣箱8和收集箱1之间且驱使滤渣箱8升降,收集箱1的顶内壁设置有供滤渣箱8进出的井口13,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内的滤渣通过其底部的开口掉落至位于低位的滤渣箱8中,收集箱1的底部设置污水出口12。

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均由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不锈钢板材上开设有过滤孔,由不锈钢板材制得的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不仅结构牢固,不易变形,方便安装固定,而且在收集箱1内的潮湿环境下,不易生锈,使用寿命长。

清洗机构10安装于收集箱1上且用于朝向细滤网笼4喷射喷水,通过增加清洗机构10,可以朝向细滤网笼4喷射喷水,以对细滤网笼4进行清洗,然后上述清洗用的水会继续流向粗滤网笼3,以对粗滤网笼3进行清洗,配合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转动状态,可以对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各个角落进行清洗,清洗效果更好,有效防止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长期未清洗而被泥垢堵塞。

清洗机构10包括:高压水泵101、输水管102、主水管103和支水管104,高压水泵101安装于收集箱1的顶面,高压水泵101的进水端外接水源,高压水泵101的出水端连接输水管102,输水管102远离高压水泵101的一端连接有主水管103,主水管103固定于收集箱1的顶内壁上,主水管103水平布置,支水管104设置有多根且连接于主水管103的底部,支水管104的出水口朝向细滤网笼4,在支水管104的出水口处还可以加装螺旋喷头,使高压水流更加分散。

水经过高压水泵101加压之后会流向输水管102,然后流入主水管103中,然后水会从多根支水管104中喷出,高压水流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以对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形成冲洗效果,且多根支水管104的设计,可以使高压水流更加分散,清洗更加全面、彻底。

动力机构2包括:动力电机21、传动齿轮22和动力齿轮23,收集箱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架15,动力电机21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5上,动力电机21的输出轴与空心转轴5相平行,传动齿轮22转动装配于收集箱1的侧壁且与动力电机21的输出轴相连接,空心转轴5贯穿动力齿轮23且两者固定连接,传动齿轮22和动力齿轮23相啮合。

第一安装架15为动力电机21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而且将动力电机21设于收集箱1外部,可以避免动力电机21长期位于潮湿环境,延长了动力电机21的使用寿命;动力电机21工作时,动力电机21会带动传动齿轮22转动,传动齿轮22带动动力齿轮23转动,动力齿轮23再带动空心转轴5转动,上述结构设计的动力机构2不仅结构稳固,而且操控简单、传动稳定。

悬吊支撑机构7包括:吊杆71、球头72和圆环73,粗滤网笼3贯穿一圆环73且两者固定连接,细滤网笼4贯穿另一圆环73且两者固定连接,吊杆71的顶部固定于收集箱1的顶内壁,吊杆71的底部固定有球头72,圆环73的外周壁开设有与球头72、吊杆71的底端相适配的环形滑槽731。

在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转动的过程中,两个圆环73均会被带动转动,而球头72在吊杆71的固定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球头72会在圆环73的环形滑槽731内保持相对运动状态,且由于球头72难以脱离环形滑槽731,所以对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较低一端具有良好的悬挂、固定效果,有利于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在收集箱1内稳定保持倾斜状态,结构更加稳定,而且不影响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转动过程。

升降机构9包括:升降电机91、丝杆92和滑块93,收集箱1的外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6,升降电机91安装于第二安装架16上,丝杆92转动装配于收集箱1且竖向布置,丝杆92伸出收集箱1外的一端与升降电机91的输出杆相连接,滑块93与丝杆92螺纹装配,滑块93的一端与滤渣箱8可拆式固定装配,滑块93的另一端与收集箱1的内壁竖向滑动装配。

第二安装架16为升降电机91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而且将升降电机91设于收集箱1外部,可以避免升降电机91长期位于潮湿环境,延长了升降电机91的使用寿命;升降电机91工作时,升降电机91的输出轴会带动丝杆92转动,丝杆92再带动滑动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驱使滤渣箱8升降的目的,上述设计的升降机构9不仅结构稳固,而且操控简单、传动稳定。

收集箱1的内底面设置为倾斜面14,污水出口12位于倾斜面14较低的一侧布置,倾斜面14的设计有利于污水朝向污水出口12汇集,进而收集箱1内的污水可以更加高效、彻底地被排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齿轮传动组6包括: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和内齿圈63,内齿圈63固定于细滤网笼4的端部内周壁,空心转轴5贯穿第一齿轮61且两者固定连接,第二齿轮62设置有三个且均位于第一齿轮61和内齿圈63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齿轮6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第二齿轮62同时与第一齿轮61、内齿圈63的内齿相啮合。

空心转轴5在转动时,不仅会直接带动粗滤网笼3,而且会带动第一齿轮61转动,第一齿轮61会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第二齿轮62再带动内齿圈63转动,从而实现同步驱动细滤网笼4转动的目的,上述设计的齿轮传动组6不仅结构牢固、传动稳定,而且可以自行设计各齿轮的传动比,从而粗滤网笼3和细滤网笼4的转动速度不一致,更有利于对污水进行充分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滑块93靠近滤渣箱8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两块间隔布置的竖板931以形成开口向上的u形槽,滤渣箱8靠近滑块93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倒l形板81以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槽,倒l形板81插入两块竖板931之间。

通过增设竖板931和倒l形板81,就可以实现滤渣箱8与滑块93可拆式装配,且滤渣箱8与滑块93之间连接牢固,滤渣箱8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晃动,而且在滤渣箱8运动至收集箱1外部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抬起滤渣箱8,以使滤渣箱8与滑块93分离,方便将滤渣箱8内的滤渣倒出,清理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污水经由空心转轴5较高的一端流入,在重力作用下会流入到粗滤网笼3中,污水经过粗滤网笼3初步过滤之后,污水会流入细滤网笼4中进行二次过滤,液体会穿过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网孔直接流至收集箱1的底部,然后通过污水出口12排除,而污水中的大部分固体会通过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滚落至位于低位的滤渣箱8中,当滤渣箱8内的滤渣具有一定的量时,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启动升降机构9,升降机构9驱使滤渣箱8逐步上升并从井口13运动至收集箱1外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在收集箱1外部就可以非常轻松地清理过滤后的滤渣,无需工作人员进入收集箱1内部,清理更加方便,清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且通过空心转轴5和悬吊支撑机构7的支撑作用,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可以在收集箱1内稳定保持倾斜状态,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齿轮传动组6的作用下,动力机构2能够同时驱使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转动,在动态情况下,滤渣会持续保持滚动状态,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的网孔不易被滤渣堵塞,也有利于滤渣滚落至滤渣箱8中,无需工作人员频繁清理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对污水的过滤效率好,而且通过粗滤网笼3、细滤网笼4进行两次过滤,过滤效果更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