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井盖替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398发布日期:2020-05-06 23:5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井盖替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装置。



背景技术:

井盖主要用在公路上做排水用,马路上到处可见。若道路承载力低,井盖超期服役,容易造成井室塌陷、下沉,重载、超载车辆碾轧会导致部分井盖、安装框破损。一旦出现问题,道路的安全便会受到影响,现有对出现问题井盖的修复方法是先采用切割机,在破损路面沥青层上切割出一个圆形切槽,然后在采用风镐将环形切槽内的沥青层去除,然后再将废旧安装框取出,最后在安装上新的安装框和铺上新的沥青层,由于需要使用风镐将击碎破损沥青层,不仅替换速度慢,而且会产生大量粉尘和碎渣,清理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井盖安装框替换速度慢、容易产生大量粉尘和碎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使用圆规在路面上绘制出一个与井盖旧安装框同心的圆形标记线;

第二步:叉车将切割装置运输到标记线上方后,使用切割装置中的钻管沿着标记线在路面上切割出一条环形切槽;

第三步:叉车使用起吊装置将切槽出的路面表层吊出后,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安装槽;

第四步:将新垫圈和预制安装框运输到安装槽内,使用多根调平杆将预制安装框表面调整至与路面平齐;

第五步:使用气囊对预制安装框与竖井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第六步:将素水泥灌入到预制安装框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中,待水泥凝固后,从竖井中取出气囊;

第七步:拆除各根调平杆,完成对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

在进行上述第二步前需要在井盖下方竖井内安装有接渣盘,所述接渣盘包括圆板,在圆板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橡胶板,在圆板上焊接有多颗螺母,在各颗螺母内均安装有第一顶丝,各颗第一顶丝一端均抵靠在竖井内壁上。

所述圆规包括圆规本体,在圆规本体一个支腿下端安装有滚轮,另外一个支腿下端安装有用于插入粉笔的套筒。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支架、钻管和支撑板,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导套和多个油缸,在各导套内均设有导杆,各根导杆下端和各油缸活塞杆下端均匀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液压马达输出轴与钻管连接,在支架上设有两根与叉车货叉相对应的插管。

起吊装置两根一端铰接在的曲杆,在两根曲杆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弧形夹板,其中一根曲杆远离夹片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叉车货叉连接。

所述调平杆包括杆体,杆体一端通过螺丝与预制安装框连接,另外一端安装有第二顶丝,第二顶丝抵靠在路面上。

所述气囊包括支撑管,在支撑管外套有乳胶管,乳胶管上下两端分别支撑管上下两端连接,乳胶管与支撑管之间的间隙通过软管与打气筒接通。

预制安装框包括预制混凝土环形件,安装框设置在混凝土环形件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切割装置中的钻管在路面上切割出一条环形切槽后,叉车使用起吊装置将路面表层、废旧安装框和旧垫圈一起吊出,之后将新垫圈和预制安装框放置到安装槽内,最后使用水泥或者沥青对预制安装框与路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省去了风镐破碎路面的工序,减小粉尘和碎渣;另一方面,新装入安装框为预制件,因此减少了现场水泥或者沥青的使用量,使得水泥凝固时间缩短,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圆规划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切割装置对路面进行切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起吊装置对切割后的路面和废旧安装框进行起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关于起吊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将预制安装框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将预制安装框安装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气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将预制安装框安装完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图。

图中:路面1、圆规2、切割装置4、接渣盘3、叉车5、起吊装置6、调平杆7、预制安装框8、气囊9、竖井10、旧安装框11、滚轮21、套筒22、圆板31、橡胶板32、螺母33、第一顶丝34、插管41、油缸42、导杆43、液压马达44、钻管45、曲杆61、夹板62、杆体71、第二顶丝72、支撑管91、乳胶管92、打气筒93、软管94。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第一步:使用圆规2在路面1上绘制出一个与井盖旧安装框11同心的圆形标记线;

如图2和3所示,第二步:叉车5将切割装置4运输到标记线上方后,使用切割装置4中的钻管45沿着标记线在路面1上切割出一条环形切槽;

如图4和5所示,第三步:叉车5使用起吊装置6将切槽出的路面1表层吊出后,在路面1上形成一个安装槽;

如图6和7所示,第四步:将新垫圈和预制安装框8运输到安装槽内,使用多根调平杆7将预制安装框8表面调整至与路面1平齐,如果预制安装框8底面与安装槽底面缝隙较大,则可以向缝隙中倒入一些砂石;

如图8所示,第五步:使用气囊9对预制安装框8与竖井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第六步:将素水泥浆灌入到预制安装框8与安装槽之间的缝隙中,水泥浆不可漫出缝隙,要求水泥浆液面距离地面有15cm左右距离,其中所使用的水泥可以是快干水泥,待水泥凝固后,从竖井10中取出气囊9;

如图9所示,第七步:向预制安装框8侧面与安装槽之间的未充满水泥浆的缝隙作为变形缝,而后使用沥青对变形缝进行封堵,拆除各根调平杆7,完成对市政井盖安装框的替换。

切割装置4中的钻管45在路面1上切割出一条环形切槽后,叉车5使用起吊装置6将路面1表层、废旧安装框11和旧垫圈一起吊出,之后将新垫圈和预制安装框8放置到安装槽内,最后使用水泥或者沥青对预制安装框8与路面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省去了风镐破碎路面1的工序,减小粉尘和碎渣。

如图5到7所示,在进行上述第二步前需要在井盖下方竖井10内安装有接渣盘3,所述接渣盘3包括圆板31,在圆板31边缘固定连接有一圈橡胶板32,在圆板31上焊接有多颗螺母33,在各颗螺母33内均安装有第一顶丝34,各颗第一顶丝34一端均抵靠在竖井10内壁上。

在将被环切出来的路面1和废旧安装框11取出后,路基上会有一些砂石或者砖块等杂物,为了避免这些杂物掉入到竖井10中,因此在吊出路面1和废旧安装框11前,需要使用到接渣盘3,以接住施工过程中掉落的杂物;另一方面,有时需要更换的井盖是应用在污水井上,如果不对竖井10井口封堵,则井中的臭气会向上涌出,而施工时,工人又必须面朝井口,这些涌出的臭气会给工人施工带来不适,所以对竖井10进行封堵就十分有必要了。使用时,可以通过多个顶丝将圆板31固定到竖井10中,让橡胶板32贴紧竖井10内壁面,让橡胶板32紧贴竖井10内壁,以防止井中臭气涌出、和防止杂物或者工具掉入到井中。

如图1所示,所述圆规2包括圆规2本体,在圆规2本体一个支腿下端安装有滚轮21,另外一个支腿下端安装有用于插入粉笔的套筒22。使用时,将圆规2调整到一个角度后固定,而后将滚轮21抵靠废旧安装框11内壁后,使用粉笔在路面1上画出标记线,切割装置4沿着标记线切割,这样就可以让切割出的切槽与废旧安装框11同轴,由于废旧安装框11与竖井10同轴,因此当将预制安装框8同轴与竖井10放入到安装槽中后,能够保证预制安装框8圆周面与安装槽内壁面之间的间隙均匀,使浇筑在间隙中混凝土或者沥青能够对安装框进行均匀粘接。

如图2和3所示,所述切割装置4包括支架、钻管45和支撑板,支架上安装有多个导套和多个油缸42,在各导套内均设有导杆43,各根导杆43下端和各油缸42活塞杆下端均匀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上安装有液压马达44,液压马达44输出轴与钻管45连接,在支架上设有两根与叉车5货叉相对应的插管41。液压马达44和各油缸42可以与叉车5的液压系统连通,使用时,通过手动三位四通阀控制各油缸42同步升降,通过手动二位二通阀控制液压马达44旋转,叉车5在将钻管45对准标记线后,可以启动液力马达,而后通过各油缸42控制钻管45慢慢进给,同时向钻管45处浇水,待钻管45切割到路基层后,可以将钻管45从路面1上抽出,完成切割,叉车5将切割装置4转运到别处。

如图4和5所示,起吊装置6两根一端铰接在的曲杆61,在两根曲杆61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弧形夹板62,其中一根曲杆61远离夹片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叉车5货叉连接。使用时,可以通过叉车5将切割出的废旧安装框11和路面1取出,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如图6到8所示,所述调平杆7包括杆体71,杆体71一端通过螺丝与预制安装框8连接,另外一端安装有第二顶丝72,第二顶丝72抵靠在路面1上。

所述气囊9包括支撑管91,在支撑管91外套有乳胶管92,乳胶管92上下两端分别支撑管91上下两端连接,乳胶管92与支撑管91之间的间隙通过软管94与打气筒93接通。

先通过旋转调平杆7上的顶丝,将预制安装框8调整至与路面1平齐和与竖井10同轴,在使用打气筒93向乳胶管92与支撑管91之间的间隙中充气,以对预制安装框8与竖井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而后使用将素水泥浆倒入到预制安装框8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中,由于乳胶管92对预制安装框8与竖井10之间的缝隙的封堵,因此素水泥将无法流入到竖井10中,待素水泥将凝固后,就可以取出气囊9,由于素水泥浆的为液态流体,因此能够充满缝隙,避免凝固水泥中产生空穴。

预制安装框8包括预制混凝土环形件,安装框设置在混凝土环形件内。预制安装框8可以在工厂中使用模具预制成型,减少了现场水泥或者沥青的使用量,使得水泥凝固时间缩短,提高施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