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0754发布日期:2020-02-07 2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所述基坑的侧壁中具有不可打锚索的非穿越区;所述基坑的侧壁内设置有多根呈纵向间隔布置的支护桩,多个所述支护桩形成支护桩排;所述支护桩排上连接有下部腰梁以及中间腰梁,所述下部腰梁与所述支护桩排的各个支护桩连接;所述中间腰梁与支护桩排的多个支护桩连接,所述中间腰梁布置在下部腰梁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非穿越区的正下方,所述中间腰梁的两侧横向延伸至所述非穿越区的外侧,形成外延段,所述外延段与处于非穿越区外的支护桩连接;所述非穿越区的两侧外分别设置有搭接腰梁,所述搭接腰梁与处于非穿越区外的支护桩连接,所述搭接腰梁延伸至所述非穿越区,形成内延段,所述内延段与处于所述非穿越区中的支护桩连接,所述搭接腰梁具有位于非穿越区外侧的锚固段;所述下部腰梁中锚固有下部锚索,所述中间腰梁中锚固有中间锚索,所述搭接腰梁的锚固段中锚固有上部锚索,所述下部锚索、中间锚索以及上部锚索嵌入在两个相邻的支护桩的土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腰梁与所述中间腰梁之间连接有多根呈倾斜布置的下斜杆,多根所述下斜杆的一端与所述下部锚索连接,多根所述下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延段上的所述中间锚索连接;两根所述下斜杆与所述中间腰梁以及所述下部腰梁呈梯形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段与所述锚固段之间分别连接有多根呈倾斜布置的中部斜杆;多根所述中部斜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部锚索连接;多根所述中部斜杆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内延段的方向朝下倾斜布置,多根所述中部斜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延段上的所述中间锚索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外延段之间形成中间段,所述中间段刚好位于所述非穿越区的正下方;所述中间段与两段所述内延段之间分别连接有多根呈倾斜布置的第一中间斜杆,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斜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内延段连接,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斜杆的另一端分别沿背离所述锚固段的方向朝下倾斜布置,多根所述第一中间斜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间段上的所述中间锚索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腰梁上方设有上部腰梁,所述上部腰梁的中部覆盖所述非穿越区的上部,形成覆盖段;所述上部腰梁的两侧分别沿背离所述非穿越区的方向延伸布置,形成延伸段;所述覆盖段与所述非穿越区中的支护桩固定,所述延伸段与处于非穿越区外的支护桩连接;所述延伸段锚固有顶部锚索,所述顶部锚索的一端嵌入在两个相邻的支护桩之间的土层中,所述顶部锚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内延段分别与所述覆盖段连接有多根呈倾斜布置的第二中间斜杆;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斜杆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内延段连接,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斜杆的另一端分别沿背离所述锚固段的方向朝上倾斜布置,多根所述第二中间斜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覆盖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锚固段与两段所述延伸段之间分别连接有多根呈倾斜布置的上斜杆;多根所述上斜杆的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锚固段上的所述上部锚索连接,多根所述上斜杆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内延段的方向朝上倾斜布置,多根所述上斜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段所述延伸段上的所述顶部锚索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斜杆与所述第二中间斜杆分别抵接多个所述支护桩,所述第一中间斜杆和所述第二中间斜杆与所述支护桩的抵接处分别设有两个将所述支护桩与所述第一中间斜杆或所述第二中间斜杆固定的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呈一上一下布置,两个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护桩的两侧边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分别沿相对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中间斜杆或所述第二中间斜杆。

9.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段所述内延段的端部朝上向后弯曲,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向后延伸至所述非穿越区的支护桩,并与所述非穿越区的支护桩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错位搭接的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腰梁、所述搭接腰梁以及所述下部腰梁的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护桩排外,且所述上部腰梁、所述搭接腰梁以及所述下部腰梁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有外部锚索,多个所述外部锚索的一端嵌入土层内部,多个所述外部锚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腰梁、所述搭接腰梁以及所述下部腰梁的端部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