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839发布日期:2020-02-21 20:36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石坝,尤其是一种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



背景技术:

土石坝是一种当地材料坝,是应用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具有就地取材、对地基要求低、施工简单、造价低等特点。土石坝结构一般有均质坝、面板堆石坝、心墙坝等形式,传统的土石坝结构抵御漫顶洪水的能力相对混凝土坝很差,一般漫坝及造成溃坝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国内外亦有许多土石坝漫顶造成的溃坝失事案例,洪水漫顶也是造成土石坝溃坝的主要原因,约占溃坝数量的39%,如何解决土石坝漫顶造成溃坝破坏,成为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的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包括坝体、帷幕灌浆、水平排水和水平排水垫层,沿着坝纵轴向在坝顶铺设埋石混凝土保护层,并设置上游防浪墙和下游挡墙,互相封闭的上游防浪墙和埋石混凝土保护层、互相封闭的埋石混凝土保护层和下游挡墙形成洪水漫坝水垫塘,下游坝坡铺设坝坡抗冲埋石混凝土,抗冲刷埋石混凝土与下游挡墙、埋石混凝土保护层之间封闭,下游坝脚设置防淘刷抛石坑。

所述埋石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30~50cm,上游防浪墙和下游挡墙墙高1~1.5m,坝坡抗冲埋石混凝土厚度为80~100cm。

所述土石坝结构为面板堆石坝、心墙坝或均质土石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漫顶洪水直接对坝体和下游坝基的冲刷破坏,避免土石坝漫顶及溃坝的破坏形式,有效提高土石坝对漫顶洪水的抵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漫顶破坏的土石坝结构,包括坝体1、帷幕灌浆8、水平排水9和水平排水垫层12,沿着坝纵轴向在坝顶铺设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并设置上游防浪墙3和下游挡墙4,互相封闭的上游防浪墙3和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互相封闭的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和下游挡墙4形成洪水漫坝水垫塘5,下游坝坡铺设坝坡抗冲埋石混凝土6,抗冲刷埋石混凝土6与下游挡墙4、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之间封闭,下游坝脚设置防淘刷抛石坑7。

所述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的厚度为30~50cm,上游防浪墙3和下游挡墙4墙高1~1.5m,坝坡抗冲埋石混凝土6的厚度为80~100cm。

所述土石坝结构为面板堆石坝、心墙坝或均质土石坝。

下面以心墙坝为例具体地说,包括以下步骤:

(1)常规施工:坝体1、心墙2、心墙反滤保护11、帷幕灌浆8、水平排水9及水平排水垫层12等部位按一般常规设计和施工,直至施工至坝顶。

(2)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上游防浪墙3和下游挡墙4,形成洪水漫坝水垫塘5。实施过程中,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与上游防浪墙3和下游挡墙4应互相封闭,防止洪水通过连接缝隙形成渗漏通道,对坝顶造成破坏。同时洪水经洪水漫坝水垫塘5溢流至下游坝坡防淘刷抛石坑7,防止水流直接对坝顶冲刷。

(3)下游坝坡采用抗冲刷埋石混凝土6,与下游挡墙4、埋石混凝土保护层10之间封闭,防止形成渗透通道,坝坡埋石混凝土6具有抗冲刷功能,防止洪水水流冲刷破坏坝体。

(4)下游坝脚设置坝脚防淘刷抛石坑7,洪水水流从坝坡埋石混凝土6流下后避免直接冲击下游基础,防止淘刷,避免下游坝基破坏。

以上所述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