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4157发布日期:2020-11-27 12: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建筑地基是指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场地。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要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人工地基通常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在修筑建筑基础时,常会遇到浅层地基土为软弱土和不良土,其地基承载力不足或沉降量大于容许沉降量,而从结构型式和技术经济比较来看,以修建浅基础为宜,此时,应采取人工加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密实度,减小沉降量。

目前,大多使用的还是夯实法对建筑地基提高其密实度和强度,减少沉降。主要依靠人工使用锤子和木板将建筑地基进行压实,不仅费时费力,夯实的效果也不佳,建造的房子容易造成坍塌,无法达到防震效果。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不仅能够节省人力时间,还能迅速将建筑地基进行整平的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用来解决改进现有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主要将建筑地基进行整平的方式,是依靠人工使用锤子和木板,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夯实的效果也不佳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不仅能够节省人力时间,还能迅速将建筑地基进行整平的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包括:车架,车架顶部一侧设置有安装台;推手,安装台顶部一侧对称设置有推手;铲平装置,车架另一侧设置有铲平装置;压实装置,车架顶部中间设置有压实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铲平装置包括:防护板,车架顶部远离推手一侧设置有防护板;直滑轨,防护板远离推手的侧面两端均设置有直滑轨;直滑块,两个直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直滑块;第一轴承座,两个直滑块侧壁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弹性件,两个直滑块底部和相近直滑轨的滑槽侧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翻土铲,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翻土铲;第一锥齿轮,翻土铲靠近安装台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固定架,车架顶部靠近第一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架;第二轴承座,第一固定架靠近第一锥齿轮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一转动轴,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锥齿轮,第一转动轴下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轴承座,第一固定架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第一转轴,两个第三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三锥齿轮,第一转动轴上端和第一转轴相近一端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两个第三锥齿轮啮合;伺服电机,安装台顶部远离推手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另一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压实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车架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架;连接杆,两个第二固定架相近一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导套,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导套;滑杆,导套内滑动式设置有滑杆;压板,滑杆底部设置有压板,压板与车架中部开有的方槽配合;直行滑轨,两个连接杆顶部相对设置有直行滑轨;直行滑块,两个直行滑轨的滑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直行滑块;顶板,滑杆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两端分别与相近的直行滑块连接;第二弹性件,顶板底部两端和相近的连接杆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l形架,靠近伺服电机的直行滑轨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架;第四轴承座,两个l形架另一端均设置有第四轴承座;第二转轴,两个第四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转轴;偏心轮,第二转轴中部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与顶板顶部的弧形槽配合;第五轴承座,安装台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五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三转轴;皮带传送机构,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相近一端之间绕有皮带传送机构;圆齿轮,第三转轴靠近皮带传送机构一端设置有圆齿轮;缺齿轮,第一转轴靠近圆齿轮一端设置有缺齿轮,圆齿轮与缺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轴,安装轴通过支架安装在挡板远离翻土铲的侧壁上;第二转动轴,安装轴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弧形架,两个第二转动轴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架;顶杆,两个弧形架另一端设置有顶杆,顶杆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下方;压杆,两个第二转动轴靠近压板一侧均设置有压杆;折板,压板顶部靠近两个压杆一侧设置有折板,压杆与两个折板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固定架,车架顶部靠近第二锥齿轮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架;连接板,第三固定架上部靠近第二锥齿轮一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防护箱,两个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防护箱,第一转动轴下端贯穿防护箱,防护箱靠近翻土铲一侧开有一字槽,翻土铲与防护箱的一字槽配合,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位于防护箱内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设备通过铲平装置将建筑地基不平整的地面进行翻土,配合压实装置对建筑地基进行迅速整平,不仅节省人工操作时间,还能够保证建筑地基的整平度。

2、通过顶杆和两个压杆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压实装置控制翻土铲对建筑地基进行间隔翻土,使本设备能够更快的对建筑地基进行整平。

3、当本设备运行对建筑地基进行整平时,在防护箱的保护作用下,能够防止石块和泥土对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造成损坏,保护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铲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实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车架,2…安装台,3…推手,4…铲平装置,41…防护板,42…直滑轨,43…直滑块,44…第一轴承座,45…第一弹性件,46…翻土铲,47…第一锥齿轮,48…第一固定架,49…第二轴承座,410…第一转动轴,411…第二锥齿轮,412…第三轴承座,413…第一转轴,414…第三锥齿轮,415…伺服电机,5…压实装置,51…第二固定架,52…连接杆,53…导套,54…滑杆,55…压板,56…直行滑轨,57…直行滑块,58…顶板,59…第二弹性件,510…l形架,511…第四轴承座,512…第二转轴,513…偏心轮,514…第五轴承座,515…第三转轴,516…皮带传送机构,517…圆齿轮,518…缺齿轮,6…安装轴,7…第二转动轴,8…弧形架,9…顶杆,10…压杆,11…折板,12…第三固定架,13…连接板,14…防护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包括有车架1、安装台2、推手3、铲平装置4和压实装置5,车架1顶部后侧设置有安装台2,安装台2顶部左侧对称设置有推手3,车架1前侧设置有铲平装置4,车架1顶部中间设置有压实装置5。

铲平装置4包括有防护板41、直滑轨42、直滑块43、第一轴承座44、第一弹性件45、翻土铲46、第一锥齿轮47、第一固定架48、第二轴承座49、第一转动轴410、第二锥齿轮411、第三轴承座412、第一转轴413、第三锥齿轮414和伺服电机415,车架1顶部前侧设置有防护板41,防护板41前侧面两端均设置有直滑轨42,两个直滑轨42的滑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直滑块43,两个直滑块43侧壁均设置有第一轴承座44,两个直滑块43底部和相近直滑轨42的滑槽侧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5,所述第一弹性件45为压缩弹簧,两个第一轴承座44之间设置有翻土铲46,翻土铲46右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7,车架1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架48,第一固定架48前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49,第二轴承座49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410,第一转动轴410下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411,第一锥齿轮47和第二锥齿轮411啮合,第一固定架48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三轴承座412,两个第三轴承座412上设置有第一转轴413,第一转动轴410上端和第一转轴413相近一端均设置有第三锥齿轮414,两个第三锥齿轮414啮合,安装台2顶部右侧设置有伺服电机415,伺服电机4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413后端连接。

压实装置5包括有第二固定架51、连接杆52、导套53、滑杆54、压板55、直行滑轨56、直行滑块57、顶板58、第二弹性件59、l形架510、第四轴承座511、第二转轴512、偏心轮513、第五轴承座514、第三转轴515、皮带传送机构516、圆齿轮517和缺齿轮518,车架1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架51,两个第二固定架51相近一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杆52,两个连接杆52之间设置有导套53,导套53内滑动式设置有滑杆54,滑杆54底部设置有压板55,压板55与车架1中部开有的方槽配合,两个连接杆52顶部相对设置有直行滑轨56,两个直行滑轨56的滑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直行滑块57,滑杆54顶部设置有顶板58,顶板58两端分别与相近的直行滑块57连接,顶板58底部两端和相近的连接杆52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9,所述第二弹性件59为压缩弹簧,右方的直行滑轨56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l形架510,两个l形架510另一端均设置有第四轴承座511,两个第四轴承座511上设置有第二转轴512,第二转轴512中部设置有偏心轮513,偏心轮513与顶板58顶部的弧形槽配合,安装台2顶部中间设置有第五轴承座514,第五轴承座514上设置有第三转轴515,第三转轴515和第二转轴512相近一端之间绕有皮带传送机构516,第三转轴515前端设置有圆齿轮517,第一转轴413后端设置有缺齿轮518,圆齿轮517与缺齿轮518啮合。

当需要对建筑地基进行填土整平时,首先,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415,然后推动推手3带动车架1向前运动,伺服电机4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一转轴413在第三轴承座412上转动,第一转轴413带动连接的第三锥齿轮414转动,两个第三锥齿轮414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410在第二轴承座49上转动,第一转动轴410带动第二锥齿轮411转动,第一锥齿轮47和第二锥齿轮411啮合,从而带动翻土铲46在两个第一轴承座44上转动对地基不平整的地方进行翻土,方便压板55对地基进行整平,同时,第一转轴413带动连接的缺齿轮518转动,缺齿轮518和圆齿轮517啮合,圆齿轮517带动第三转轴515在第五轴承座514上转动,第三转轴515通过皮带传送机构516带动第二转轴512在第四轴承座511上转动,第二转轴512带动偏心轮513转动,当偏心轮513向下挤压顶板58时,顶板58通过两侧的直行滑块57沿着相近的直行滑轨56向下滑动,两个第二弹性件59被压缩,顶板58通过滑杆54带动压板55向下运动,对地基进行整平。第三转轴515继续转动至不与顶板58接触,第二弹性件59复位带动顶板58、滑杆54和压板55复位。在建筑地基翻土整平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推手3,使车架1停止向前移动,随后关闭伺服电机415。本设备通过铲平装置4将建筑地基不平整的地面进行翻动,配合压实装置5对建筑地基进行整平,节省人工操作时间,保证建筑地基的平整度。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建筑地基填土整平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有安装轴6、第二转动轴7、弧形架8、顶杆9、压杆10和折板11,安装轴6通过支架安装在防护板41后侧壁上,安装轴6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7,两个第二转动轴7顶部均设置有弧形架8,两个弧形架8另一端设置有顶杆9,顶杆9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44下方,两个第二转动轴7后侧均设置有压杆10,压板55顶部前侧设置有折板11,压杆10与两个折板11配合。

当偏心轮513的突出部分向下挤压顶板58时,顶板58通过两侧的直行滑块57沿着相近的直行滑轨56向下滑动,两个第二弹性件59被压缩,顶板58通过滑杆54带动压板55向下运动,压板55带动折板11向下运动,折板11向下挤压两个压杆10,两个压杆10分别通过连接的第二转动轴7沿着安装轴6带动两个弧形架8向上运动,两个弧形架8通过顶杆9带动两个第一轴承座44通过连接的直滑块43沿着相近的直滑轨42向上抬起,两个第一弹性件45开始拉伸,两个第一轴承座44带动翻土铲46向上运动,使第一锥齿轮47和第二锥齿轮411脱离啮合,从而配合压板55对建筑地基进行整平。当偏心轮513的突出部分和翻土铲46的铲子中部同时朝上时,偏心轮513不再向下挤压顶板58,两个第二弹性件59复位,带动顶板58和滑杆54与压板55复位,压板55带动折板11复位,折板11不再挤压两个压杆10,翻土铲46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一轴承座44分别通过连接的直滑块43沿着直滑轨42向下运动,两个第一轴承座44通过顶杆9带动两个弧形架8分别沿着连接的第二转动轴7向下运动,两个第二转动轴7通过安装轴6分别带动连接的压杆10向上运动,翻土铲46带动第一锥齿轮47向下运动,第一弹性件45逐渐被压缩,直到第一锥齿轮47与第二锥齿轮411再次啮合,从而再次带动翻土铲46转动对建筑地基进行翻土。

还包括有第三固定架12、连接板13和防护箱14,车架1顶部前侧靠近第二锥齿轮411一端设置有第三固定架12,第三固定架12上部前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13,两个连接板13前端设置有防护箱14,第一转动轴410下端贯穿防护箱14,防护箱14左侧开有一字槽,翻土铲46与防护箱14的一字槽配合,第一锥齿轮47和第二锥齿轮411位于防护箱14内部。

当本设备运行对建筑地基进行整平时,翻土铲46在防护箱14的一字槽内上下滑动,在防护箱14的保护作用下,防止石块和泥土对第一锥齿轮47和第二锥齿轮411进行损坏,保护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