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6716发布日期:2021-01-26 17:2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基坑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基坑的支护一般都采用常规的钻孔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支护桩,或者以混凝土连续墙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上基坑的处理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需要采用大量的桩支撑和锚固结构。
[0003]
目前,土木工程基坑工程中采用的单排桩锚支护体形式较多,且多数是采用不可回收的钢筋砼体或管桩作为支护体,钢材等材料不可回收,会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且不可回收桩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第一方面,为了改善基坑支护需要使用大量支护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还包括:加强防护台,所述加强防护台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加强防护台环绕基坑的周侧设置,各所述加强防护台根据与基坑之间的远近使得上侧面高度依次减小;消防沟,所述消防沟设置有若干道,各所述消防沟均由任意相邻设置的两道加强防护台围合形成,各所述消防沟根据与基坑之间的远近使得底面高度依次减小;缓冲填料件,所述缓冲填料件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缓冲填料件分别填设于各道消防沟内。
[00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呈阶梯状排布的各道加强防护台能够形成多道消防沟,利用填充于消防沟内的缓冲填料件能够起到防止消防沟受压变形的效果,从而确保对基坑的支护效果,当需要拆除该支护结构时,只需要将缓冲填料件取出,然后在各道消防沟内回填土方即可,结构简单,且便于施工,同时各道消防沟能够对不同高度的土方分别支撑,使得上方土方发生坍塌时,不会对下方的消防沟造成破坏,且损坏的加强防护台能够利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快速修补。
[0006]
优选的,各所述缓冲填料件的上侧面倾斜设置,各所述缓冲填料件的上侧面顶部与远离基坑的加强防护台上侧面相接,各所述缓冲填料件的上侧面底部与靠近基坑的加强防护台上侧面相接。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缓冲填料件上侧面且靠近基坑的一侧倾斜向下,使得缓冲填料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踩踏缓冲填料件攀登基坑侧壁。
[0008]
优选的,各件缓冲填料件均包括若干内部填放有填料的麻袋。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麻袋包裹填料,便于缓冲填料件叠放、运输和储存。
[0010]
优选的,各所述消防沟的横截面均呈倒置的梯形状设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消防沟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设置,使得消防
沟上层的位置能够容纳更多的麻袋,从而起到更好的压制效果。
[0012]
优选的,各所述加强防护台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水表层。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表层能够避免加强防护台受雨侵蚀,使得加强防护台不易坍塌。
[0014]
优选的,任意相邻设置的两所述消防沟之间均设置有排水通道,各所述排水通道的上端与远离基坑的消防沟底面连通。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排水通道能够将消防沟内的积水快速排出,避免消防沟内积水过多而导致加强防护台远离基坑的一侧受压过大。
[0016]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钢筋骨架,各所述钢筋骨架分别罩设在各件加强防护台,所述缓冲填料件均位于相邻设置的两件钢筋骨架之间。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筋骨架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防护台的抗压能力,从而使得加强防护台不易发生坍塌。
[0018]
优选的,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若干件横截面呈梯形状设置的钢筋加强罩,各所述钢筋加强罩沿加强防护台的长度方向排布以组合形成钢筋骨架。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钢筋骨架分成多件钢筋加强罩,当无需使用钢筋骨架时,可以将钢筋骨架拆开以减少占用空间,便于钢筋骨架生产、运输和储存。
[0020]
优选的,各所述钢筋骨架靠近基坑的一侧面均利用锚固的方式与加强防护台固连。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锚固钢筋骨架的方式能够增加钢筋骨架与加强防护台之间的安装强度,同时,钢筋骨架能够对加强防护台靠近基坑的一侧进行支撑,使得加强防护台更加稳定。
[0022]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如上所述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设计需求挖掘基坑的第一层,同时在基坑的第一层挖掘一消防沟,该消防沟与基坑第一层之间形成一加强防护台;步骤二、在步骤一上形成的加强防护台上钻设贯通槽以作为排水通道使用,并在该加强防护台上喷灌混凝土以形成防水表层;步骤三、在步骤一形成的消防沟内安装钢筋骨架,并利用锚固的方式将钢筋加强罩固定在消防沟远离基坑的一侧面上;步骤四、在步骤一形成的消防沟内填放装有填料的麻袋以形成缓冲填料件;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基坑的深度满足设计需求,同时,在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时,各道消防沟的挖掘工作应当从远离基坑至靠近基坑的顺序依次施工。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步骤一能够完成消防沟和加强防护台的设置,利用步骤二和步骤三能够完成加强防护台的防水设置和消防沟的排水设置,利用步骤三能够实现加强防护台的加强固定,利用步骤四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防护台的抗稳定性,利用步骤五能够完成各道消防沟和加强防护台的设置。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该基坑支护结构无需支护桩做支撑,有效降低成本,且后期拆除便捷,不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该基坑支护结构与基坑的挖掘工作同时进行,并且能够对基坑进行分段保护,有效提高基坑的施工效率;该基坑支护结构的大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并且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便于重复利用,进一步提高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护结构未填设有缓冲填料件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护结构填设有缓冲填料件时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钢筋加强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护结构安装有踏板时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1、基坑;2、加强防护台;21、排水通道;3、消防沟;4、缓冲填料件;5、钢筋骨架;51、钢筋加强罩;511、第一水平部;512、第一倾斜部;513、第二水平部;514、第二倾斜部;52、钢筋笼;521、上防护部;522、侧防护部;523、下连接部;6、斜坡;7、锚杆;8、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该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加强防护台2、消防沟3、缓冲填料件4和钢筋骨架5,加强防护台2和消防沟3均设置有多道,各道加强防护台2和消防沟3均环绕这基坑1的周侧绕设一圈,且各道加强防护台2和消防沟3相互交错设置,钢筋骨架5设置有若干件且分别安装在各道加强防护台2上以用于增加加强防护台2的整体强度,缓冲填料件4设置有若干件且分别填设于各道消防沟3内以用于进一步提高加强防护台2的整体强度。
[0029]
参照图1,在基坑1内还设置有斜坡6,该斜坡6作为工作车辆行道使用,斜坡6的顶部与地面相接,斜坡6的底部与基坑1的底部相接,各道加强防护台2和消防沟3的两端均与斜坡6的侧边相接。
[0030]
参照图1,各道加强防护台2的横截面均呈梯形状设置,且各道加强防护台2呈阶梯状排布设置,根据与基坑1的远近关系,各道加强防护台2的上侧面高度逐渐减小;其中,最外侧的加强防护台2与地面相接。
[0031]
参照图2和图3,钢筋骨架5设置若干件,各件钢筋骨架5分别罩设在各道加强防护台2上,各件钢筋骨架5均包括若干件钢筋加强罩51和钢筋笼52;其中,各件钢筋加强罩51的横截面呈倒置的梯形状设置,各件钢筋加强罩51当需要组装形成钢筋骨架5时,只需要将各件钢筋加强罩51放置在加强防护台2上,并利用锚杆7将钢筋加强罩51锚固在加强防护台2上即可;其中,钢筋笼52的横截面呈“几”字形状设置,当需要利用锚杆7锚固钢筋加强罩51时,锚杆7至少穿设过一道消防沟3,在安装锚杆7之前,需要在消防沟3内利用锚杆7锁付的方式安装钢筋笼52,钢筋笼52的底面和左右两侧分别与消防沟3的底面和左右两侧抵接,锚杆7安装时穿设过钢筋笼52,利用钢筋笼52能够对锚杆7暴露在消防沟3内的部分起到保护
的作用,防止锚杆7暴露在消防沟3内的部分被缓冲填料件4压弯。
[0032]
其中,参照图3,各件钢筋加强罩51均包括与加强防护台2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水平部511、与消防沟3远离基坑1的一侧面贴合的第一倾斜部512、与消防沟3的底面贴合的第二水平部513以及与消防沟3靠近基坑1的一侧面贴合的第二倾斜部514,第一水平部511、第一倾斜部512、第二水平部513和第二倾斜部514由一钢筋网连续弯折三次形成;其中,当两件相邻钢筋加强罩51分别安装在相邻设置的两道加强防护台2上时,该两件钢筋加强罩51相接的一侧边利用钢筋夹固定在一起。
[0033]
其中,参照图4,各件钢筋笼52均包括上防护部521、侧防护部522和下连接部523,侧防护部522设置有两件,两件侧防护部522分别设置于上防护部521连接,且两件侧防护部522的下端均朝向远离上防护部521的方向倾斜设置,下连接部523设置有两件,两件下连接部523分别设置于两件侧防护部522相反设置的一侧上,且两件下连接部523相向设置的一端分别与两件侧防护部522的下端连接,一侧设置的下连接部523、侧防护部522、上防护部521、侧防护部522和下连接部523由钢筋网连续弯折四次而形成。
[0034]
参照图5和图6,当钢筋骨架5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应当在钢筋骨架5的上侧铺设踏板8,利用踏板8便于工作人员填设缓冲填料件4。
[0035]
参照图1和图2,在各道加强防护台2的表面上均利用喷灌的方式覆盖一层防水表层(图中未显示),在各道加强防护台2上均设置有排水通道21,排水通道21倾斜设置,且排水通道21的上端与位于加强防护台2远离基坑1的一侧的消防沟3底部连通,排水通道21的下端与加强防护台2靠近基坑1的一侧连通;当处于下雨天时,流进消防沟3内的雨水会利用排水通道21排出,最终排放至基坑1内,并通过基坑1内的降水井排出。
[0036]
参照图2,各件缓冲填料件4均包括若干袋麻袋,各袋麻袋内均填充有渗水型的填料,填料主要以砂砾为主;其中,当安装缓冲填料件4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利用拖车将麻袋倒入消防沟3内,当麻袋填满消防沟3时,由工作人员再次于消防沟3上叠放麻袋,此时叠放的各道麻袋呈斜坡状,从而使得该部分麻袋能够依靠位于该消防沟3远离基坑1的一侧上表面上,此时,由麻袋组合形成的缓冲填料件4的上侧面倾斜设置,使得缓冲填料件4的上侧面顶部与远离基坑1的加强防护台2上侧面相接,且使得缓冲填料件4的上侧面底部与靠近基坑1的加强防护台2上侧面相接。
[0037]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各道消防沟3与填设于消防沟3内的缓冲填料件4能够对基坑1周侧的土方进行分层支撑,使得各道缓冲填料件4和加强防护台2的受力大大减小,并且不会受到其它方向土方的施力,从而有效防止坍塌,当发生塌方时,消防沟3和加强防护台2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又充足的时间做避险工作,发生坍塌后,工作人员可以单独对损坏的加强防护台2进行修复,维护成本低;当基坑1施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将缓冲填料件4和钢筋骨架5回收利用,消防沟3内回填土方即可快速填平。
[0038]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如上所述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设计需求挖掘基坑1的第一层,同时在基坑1的第一层挖掘一消防沟3,该消防沟3与基坑1第一层之间形成一加强防护台2;步骤二、在步骤一上形成的加强防护台2上钻设贯通槽以作为排水通道21使用,并在该
加强防护台2上喷灌混凝土以形成防水表层;步骤三、在步骤一形成的消防沟3内安装钢筋骨架5,并利用锚固的方式将钢筋加强罩51固定在消防沟3远离基坑1的一侧面上;步骤四、在步骤一形成的消防沟3内填放装有填料的麻袋以形成缓冲填料件4;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直至基坑1的深度满足设计需求,同时,在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时,各道消防沟3的挖掘工作应当从远离基坑1至靠近基坑1的顺序依次施工。
[0039]
其中,当步骤三完成后,工作人员应该在钢筋骨架5上铺设踏板8,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下一次的麻袋填设。
[0040]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