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9009发布日期:2020-11-25 14:4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塔吊基础的防水处理往往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节点,处理不当极易对基础底板防水施工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因此如何能够处理好塔吊非标节处塔吊基础处防水的细部构造,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质量控制问题。

现在常用的塔吊预埋非标节在进行防水处理时,就是直接用防水卷材包裹塔吊预埋非标节,塔吊非标节通常是l型钢结构,防水卷材在这里铺的时候肯定要切口,但是防水卷材在切开包裹塔吊预埋非标节的时候容易处理的不好,导致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解决现有的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处理不好容易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塔吊预埋非标节的下端预埋于塔吊基础内,所述塔吊非标节包括四根支腿,所述支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防水节点构造包括:

四个止水壳体,各所述止水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支腿贯穿的l形槽,所述支腿固定于所述l形槽内,所述止水壳体部分预埋于所述塔吊基础内,部分从所述塔吊基础内露出;

遇水膨胀止水条,设于所述塔吊基础上并环绕各所述止水壳体周圈布置;

第一防水层,围设于各所述支腿的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下缘与所述止水壳体相接;

第二防水层,覆盖于露出所述塔吊基础的各所述止水壳体的表面、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的表面及所述塔吊基础的表面;

防水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层覆盖所述止水壳体的一侧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防水层搭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为双层铺设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保护层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部通过防水压条收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止水壳体、所述塔吊基础贴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止水壳体部分埋入塔吊基础内,提高了止水壳体的结构稳定性;剩余部分通过防水卷材进行包裹以及防水保护层进一步防护,保证止水壳体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有利于止水壳体防水性能的保持,同时在c形钢板与塔吊基础接触的缝隙处增加了遇水膨胀止水条,确保细部防水的处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止水壳体不会受到破坏,通过该细部构造处理,能大大提高塔吊非标节外露处的防水施工质量,保证基础底板的防水施工。

(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止水壳体,使得防水卷材能够在平面上收口,提高卷材施工质量;止水壳体全部预埋在塔吊基础内的话,防水卷材在塔吊节处的卷材施工不好收口,会影响防水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防水保护层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有利于塔吊预埋非标节处出现积水时,积水能够向两侧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止水壳体与支腿的位置关系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塔吊预埋非标节1;支腿11;塔吊基础2;止水壳体3;遇水膨胀止水条4;第一防水层5;防水压条51;第二防水层6;防水保护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塔吊预埋非标节1的下端预埋于塔吊基础2内,所述塔吊非标节1包括四根支腿11,所述支腿11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防水节点构造包括:四个止水壳体3、遇水膨胀止水条4、第一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6及防水保护层7;所述防水节点构造主要用于解决塔吊预埋非标节处防水处理不当造成的渗漏隐患。

具体来说,其中,所述止水壳体3上开设有供所述支腿11贯穿的l形槽,所述支腿11固定于所述l形槽内,所述止水壳体3部分预埋于所述塔吊基础2内,部分从所述塔吊基础2内露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壳体3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止水壳体3的侧面分别与所述塔吊基础2垂直以便于后续遇水膨胀止水条4和防水层的铺贴;优选地,所述止水壳体3呈长方体状,所述支腿11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止水壳体的侧面平行或垂直。

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环绕露出所述塔吊基础1的各所述止水壳体3周圈布置。

所述第一防水层5围设于各所述支腿11的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5的下缘与所述止水壳体3相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水层5的上部通过防水压条51收口。

所述第二防水层6覆盖于露出所述塔吊基础2的个所述止水壳体3的表面、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表面及所述塔吊基础2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水层6覆盖所述止水壳体3的一侧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防水层5搭接。

所述防水保护层7覆盖于所述第二防水层6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水层5为防水卷材;所述第一防水层5的高度为300mm,所述第一防水层5为双层铺设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体地,两层防水卷材的厚度分别为3mm、4mm。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压条51为铝合金压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层6为防水卷材;所述第二防水层6为双层铺设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体地,两层防水卷材的厚度分别为3mm、4mm。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水层5与所述第二防水层6的搭接长度为300mm,所述第一防水层5与所述第二防水层6通过热熔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壳体3与所述支腿11焊接固定;所述止水壳体3相比较传统的矩形止水钢板,能够将所述支腿11卡接于所述l形槽内,使所述支腿11与所述止水壳体3组接形成矩形结构,与l形支腿的形状相比,该矩形结构可以确保防水卷材在施工的时候可以直接包裹住止水壳体3,比防水卷材直接包裹塔吊非标节1的l形支腿11更便于施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止水壳体3和所述塔吊基础1的上表面贴合,具体地,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与所述止水壳体3粘结固定,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遇水膨胀止水条4能够方便防水卷材的包裹,提高防水卷材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保护层7为c20细石混凝土;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护层7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有利于塔吊预埋非标节1处出现积水时,积水能够向两侧排出。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塔吊预埋非标节防水节点构造,以下说明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塔吊基础2,在所述塔吊基础2内预埋焊接有止水壳体3的塔吊预埋非标节1;所述止水壳体3部分预埋于所述塔吊基础2内,部分露出所述塔吊基础2的上表面;

在各所述支腿上的止水壳体3的侧部围设一圈遇水膨胀止水条4;

采用第一防水层5包裹各所述支腿11的外部,并采用防水压条51对所述第一防水层5进行收口,所述防水压条51沿着所述支腿11的外表面进行收口;

在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4的表面、所述止水壳体3的上表面、所述塔吊基础1的表面铺设第二防水层6,所述第二防水层6覆盖所述止水壳体3的一侧向上延伸至与所述第一防水层5搭接固定;

在所述第二防水保护层6上设置防水保护层7,所述防水保护层7对应所述塔吊预埋非标节1的位置相对较高,位于所述塔吊非标节1两侧的部分相对较低,形成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使得塔吊预埋非标节1处出现积水时,能够向所述塔吊预埋非标节1的两侧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