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7366发布日期:2021-03-27 01:0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陈井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在沉井制作之前,要对开挖的土方进行垫层施工,以为后期沉井做准备。具体地,是在刃脚处设置支设结构,便于沉井制作中模板的施工,以及沉井下沉浇筑中,不会产生过大的沉降,进而对刃脚以及井身进行保护。
3.现有技术中,对于刃脚的支设结构,大多采用一种结构层,直接进行支设,或者只是进行多层的叠加,这样的支设结构,没有充分利用每一种结构层的优势,耗费的材料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充分实现支设的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包括:
7.支设结构本体,所述支设结构本体至少包括第一结构层以及镶嵌于第一结构层内的第二结构层;
8.垫架,所述垫架为上边短、下边长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斜边与上边连接处形成安装部;
9.模板体系,所述模板体系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板;
10.所述第一模板底部与所述支设结构本体相接,所述第二模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支设结构本体以及梯形结构的斜边构成浇筑腔。
1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镶嵌的方式,构成支设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结构层的优势,将关键的强度大的结构,镶嵌于第一结构层内,进而第二结构的用料少,但是能够实现支撑安装的作用,节省材料。
12.本技术方案中,模板底部与支设结构本体相接,进而部分的支设结构本体可以作为模板,与第一模板构成浇筑腔,节省材料。
13.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梯形的斜边和上边连接处的安装部,实现了第二模板底部的安装,此时,形成的浇筑腔,只有斜面和直面,与安装于梯形的上边相比,过渡段少,浇筑效率高。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结构层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结构层匹配的凹槽,以使所述第二结构层嵌入所述第一结构层内。
1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凹槽,进而第二结构层可以直接嵌入第一结构层内,方便装配,提高了支设结构的安装效率。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结构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结构层最大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17.本技术方案中,第二结构层只是占了部分的空间,其厚度如果大于三分之一,则第一结构底部的支撑层变薄,支撑力下降,使得整个支设结构强度变弱;如果第二结构层的厚度过小,小于第一结构层最大厚度的五分之一,则第二结构层,后期难以满足支设强度要求。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结构层为砂垫层,所述第二结构层为素砼垫层。
19.本技术方案中,素砼垫层具体为混凝土层结构,而砂垫层则为砂砾填充而成的层,混凝土层结构一体化,表面平整,便于安装;砂垫层,其强度大,但是表面平整性差,故作为第二结构层,施工时,直接堆砌成带有凹槽的第一结构层,便于混凝土层的施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板以及垫架均与素砼垫层连接。
21.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素砼层表面平整,便于施工,故将第一模板以及垫架均安装在其上。如果安装在砂垫层,则还需要铺平整,增加其它支设结构,以保证稳定性。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结构层的厚度为700-900mm。
23.本技术方案中,与直接采用素砼层相比,其厚度明显降低,素砼层的施工,耗时耗力均难于砂垫层,而第二结构层的厚度小,则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率。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架为若干砖模堆砌而成的梯形垫架。
25.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砖模,即整个垫架以砖砌体成型。施工中,对重量较轻,土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的,可采用砖胎模和土底模,砖胎模采用mu7。5砖(或mu30毛石)、m10的水泥砂浆,沿周长分成段,中间留20mm空隙,以便拆除。土底模按刃脚的形状成型后,土底模及砖胎模内壁用1:3水泥砂浆抹平并压光,在浇筑混凝土前涂刷隔离剂,保证刃脚光滑,以减少摩擦便于下沉。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垫架中,所述梯形结构的斜面上铺设有砂浆面。
27.本技术方案中,在梯形结构的斜面设置砂浆面,能够避免沉井在下沉时产生的不均匀下沉,提高施工安全。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结构的斜面与所述梯形结构的下边之间构成锐角,所述锐角的度数为30
°-
50
°

29.本技术方案中,梯形底部锐角的度数不易太大或太小,如果太小,小于30
°
,则形成的浇筑腔侧部坡度过大,虽然浇筑速度快,但是砂浆面施工时,强度大,容易倒是砂浆不均;而如果度数过大,大于50
°
,构成的浇筑腔过宽,难以满足浇筑要求。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均为竹胶板。
31.本技术方案中,模板采用竹胶板,其具有粘结高压、表面光滑的特点,因防水而利用率高,其还具有成型好,价格相对高些;多次使用不变形,不开胶胶合的特点。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的主视图;
33.图中:
34.100、支设结构本体;110、第一结构层;120、第二结构层;200、垫架;210、安装部;220、砂浆面;300、模板体系;310、第一模板;320、第二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实施例1
37.本实施例中,重点介绍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的核心结构,包括:
38.支设结构本体,所述支设结构本体至少包括第一结构层以及镶嵌于第一结构层内的第二结构层;
39.垫架,所述垫架为上边短、下边长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斜边与上边连接处形成安装部;
40.模板体系,所述模板体系包括第一模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板;
41.所述第一模板底部与所述支设结构本体相接,所述第二模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处;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支设结构本体以及梯形结构的斜边构成浇筑腔。
4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镶嵌的方式,构成支设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结构层的优势,将关键的强度大的结构,镶嵌于第一结构层内,进而第二结构的用料少,但是能够实现支撑安装的作用,节省材料。
43.本技术方案中,模板底部与支设结构本体相接,进而部分的支设结构本体可以作为模板,与第一模板构成浇筑腔,节省材料。
4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梯形的斜边和上边连接处的安装部,实现了第二模板底部的安装,此时,形成的浇筑腔,只有斜面和直面,与安装于梯形的上边相比,过渡段少,浇筑效率高。
45.实施例2
46.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的核心结构,包括:
47.支设结构本体100,所述支设结构本体100至少包括第一结构层110以及镶嵌于第一结构层110内的第二结构层120;
48.垫架200,所述垫架200为上边短、下边长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斜边与上边连接处形成安装部210;
49.模板体系300,所述模板体系300包括第一模板310以及第二模板320,所述第一模板31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板320;
50.所述第一模板310底部与所述支设结构本体100相接,所述第二模板320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10处;所述第一模板310、第二模板320、支设结构本体100以及梯形结构的斜边构成浇筑腔。
51.进一步地,参照附图1可以看出,在第一结构层1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结构层120匹配的凹槽,以使所述第二结构层120嵌入所述第一结构层110内。
5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凹槽,进而第二结构层可以直接嵌入第一结构层内,方便装配,提高了支设结构的安装效率。
5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层120的厚度为所述第一结构层110最大厚度的三分之
一至五分之一。
54.本实施例中,第二结构层120只是占了部分的空间,其厚度如果大于三分之一,则第一结构底部的支撑层变薄,支撑力下降,使得整个支设结构强度变弱;如果第二结构层的厚度过小,小于第一结构层最大厚度的五分之一,则第二结构层,后期难以满足支设强度要求。
5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层110为砂垫层,所述第二结构层120为素砼垫层。
56.本实施例中,素砼垫层具体为混凝土层结构,而砂垫层则为砂砾填充而成的层,混凝土层结构一体化,表面平整,便于安装;砂垫层,其强度大,但是表面平整性差,故作为第二结构层,施工时,直接堆砌成带有凹槽的第一结构层,便于混凝土层的施工。
5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310以及垫架均与素砼垫层连接。
58.本实施例中,由于素砼层表面平整,便于施工,故将第一模板以及垫架均安装在其上。如果安装在砂垫层,则还需要铺平整,增加其它支设结构,以保证稳定性。
59.本实施例中,施工时,将素砼垫层嵌入砂垫层内,具体地,先施工砂垫层,然后在砂垫层的上面设置槽体,然后在槽体内一层一层的施工,构成素砼垫层。然后将垫架200以及模板体系300安装于素砼垫层上。
60.实施例3
61.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结构层的厚度为700-900mm,优选800mm。
62.本实施例中,与直接采用素砼层相比,其厚度明显降低,素砼层的施工,耗时耗力均难于砂垫层,而第二结构层的厚度小,则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率。
63.本实施例中,素砼垫层的厚度为200mm,素砼垫层的宽度大于模板体系的宽度与梯形结构上边长度之和;进而,模板以及垫架安装后,还有多余的素砼垫层,作为预留空间,以实现强度以及安装面的平整支撑。如果直接是砂垫层,那么,一旦模板需要支撑,或者垫架需要支撑体支撑,则无法满足。
64.进一步地,所述垫架200为若干砖模堆砌而成的梯形垫架。
65.本实施例中,采用砖模,即整个垫架以砖砌体成型。施工中,对重量较轻,土质较好,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的,可采用砖胎模和土底模,砖胎模采用mu7。5砖(或mu30毛石)、m10的水泥砂浆,沿周长分成段,中间留20mm空隙,以便拆除。土底模按刃脚的形状成型后,土底模及砖胎模内壁用1:3水泥砂浆抹平并压光,在浇筑混凝土前涂刷隔离剂,保证刃脚光滑,以减少摩擦便于下沉。
66.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垫架中,所述梯形结构的斜面上铺设有砂浆面220。
67.本实施例中,在梯形结构的斜面设置砂浆面,能够避免沉井在下沉时产生的不均匀下沉,提高施工安全。进一步地,砂浆面的厚度以20-50mm为宜,如果太厚,则砖太少,强度弱;如果砂浆面太薄,则整个面的平整性较差,且施工难度大。
68.具体地,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梯形结构的斜面与所述梯形结构的下边之间构成锐角,所述锐角的度数为30
°-
50
°

69.本实施例中,梯形底部锐角的度数不易太大或太小,如果太小,小于30
°
,则形成的浇筑腔侧部坡度过大,虽然浇筑速度快,但是砂浆面施工时,强度大,容易倒是砂浆不均;而如果度数过大,大于50
°
,构成的浇筑腔过宽,难以满足浇筑要求。
7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板310以及第二模板320均为竹胶板。
71.本实施例中,模板采用竹胶板,其具有粘结高压、表面光滑的特点,因防水而利用率高,其还具有成型好,价格相对高些;多次使用不变形,不开胶胶合的特点。
72.具体施工时,内外模板均采用20mm厚竹胶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架,木方采用50
×
100规格木方,间隔300mm,用φ20对拉螺栓,螺杆间距为500mm,螺帽采用双螺帽。对拉圆钢中间加焊钢板止水片,止水片厚2毫米,尺寸为50mm
×
50mm,止水片与圆钢为周边满焊连接,焊缝饱满,不漏水,并要逐根检查焊接质量。
7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