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3379发布日期:2021-07-23 14:37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水池。



背景技术: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淡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蓄水池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节水系统,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短缺,解决了城市防洪和排水问题。

目前,通过将蓄水池的四周内壁面设置成倾斜状,以具有较大的蓄水空间。同时,在蓄水池内通常铺设土工布,以提高蓄水池的使用效果,但是为提高土工布与蓄水池之间的贴合程度,则需要在土工布上铺设压紧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砖块对土工布进行压紧,具有来讲,砖块铺设在整个蓄水池本体的底面和内周壁面上,需要用到大量的砖块,而且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蓄水池,以便于将土工布压紧在蓄水池内,并可有效提高压紧结构的铺设效率和压紧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所述蓄水池还包括:

土工布,铺设于所述蓄水池本体内,以至少覆盖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底面和内周壁上;

压紧结构,包括对应于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底面,铺设于所述土工布上的第一压紧结构,环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内壁面,铺设于所述土工布上的多个拱形的第二压紧结构,且所述第二压紧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相连,并在位于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上方的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有环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内周壁布置的第三压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结构包括沿所述蓄水池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部分,和沿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宽度延伸布置的第二部分,且所述第二部分为沿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均呈开口朝外设置的“v”形,各所述第二压紧结构连接在相邻布置的两所述第一部分的自由端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之间。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所述第二压紧结构以及所述第三压紧结构,于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有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布的顶部边缘搭设在所述蓄水池本体的顶部外边缘上,所述压紧结构还包括铺设在所述土工布顶部边缘上的第四压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结构由若干砖块铺设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本体的在其高度方向上的截面呈长圆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水池,通过设置第一压紧结构能够在蓄水池本体的底部上对土工布进行压紧,并通过设置第二压紧结构,且第二压紧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紧结构相连,能够便于第三压紧结构在土工布上的铺设,利于实现土工布在蓄水池四周内壁面上的压紧,其结构简单,便于在土工布上进行铺设,利于降低铺设压紧结构所用的人力和时间,并具有较好的压紧效果。

(2)通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能够在蓄水池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将土工布进行压紧,相比于传统的全部铺设压紧结构,能够显著的减少压紧结构的使用量,另外,还具有较好的压紧效果。

(3)第一部分的两端呈“v”形,利于提高在蓄水池本体的两端对土工布的压紧效果,其结构简单,易于在蓄水池底部进行铺设成型。

(4)通过铺设土层,一方面利于提高第一压紧结构和第二压紧结构以及第三压紧结构在压紧状态下的摩擦力,从而利于保持对土工布的压紧;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土工布进行防护,有效防止压紧结构破坏土工布。

(5)第四压紧结构用于在顶部对土工布进行压紧,从而提高土工布在蓄水池内的铺设效果。

(6)通过采用砖块进行铺设而形成压紧结构和,具有产品成熟,易于铺设,并且利于根据蓄水池的具体规格进行砖块数量以及规格的选择,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7)长圆形的蓄水池利于加工成型,且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压紧结构和第二压紧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蓄水池本体,2-土工布,3-压紧结构,31-第三压紧结构,32-第二部分,33-第二压紧结构,34-第四压紧结构,35-第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蓄水池,包括蓄水池本体1,如图1中所示,该蓄水池本体1的俯视图呈长圆形,蓄水池本体1的四个内周面均与底面倾斜布置,使得蓄水池本体1的左视图和正视图均呈底边小,顶边大的等腰梯形。本实施例中的蓄水池还包括铺设在蓄水池本体1内,以至少覆盖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和内周壁上土工布2,以提高蓄水池的使用效果,其中,此处的土工布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土工布2,其具体的规格应当与蓄水池本体1的规格相适配。

为提高土工布2在蓄水池本体1内的铺设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蓄水池还包括用于将土工布2压紧在蓄水池本体1内的压紧结构3,其可通过自身重力将土工布2进行压紧。该压紧结构3包括对应于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铺设于土工布2上的第一压紧结构,环蓄水池本体1的内壁面,铺设于土工布2上的多个拱形的第二压紧结构33,且第二压紧结构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紧结构3相连,并在位于第二压紧结构33上方的土工布2上铺设有环蓄水池本体1的内周壁布置的第三压紧结构31。

具体来讲,参照图1和图2中所示,该第一压紧结构包括沿蓄水池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第一部分35,和沿蓄水池本体1的宽度延伸布置的第二部分32,且第二部分32为沿第一部分35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2相连。此处,通过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2能够在蓄水池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将土工布2进行压紧,相比于传统的全部铺设压紧结构3,能够显著的减少压紧结构3的使用量,还具有较好的压紧效果。

另外,第一部分35的两端均呈开口朝外设置的“v”形,各拱形的第二压紧结构33连接在相邻布置的两第一部分35的自由端以及第二部分32的自由端之间。此处,第一部分35的两端呈“v”形,利于提高在蓄水池本体1的两端对土工布2的压紧效果,其结构简单,易于在蓄水池底部进行铺设成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35和第二部分32的数量可根据整个蓄水池本体1的规格适应性的增加数量。以确保对土工布的压紧效果。

继续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压紧结构33呈开口朝向蓄水池本体1的底面设置的“u”形,以提高对土工布2的压紧,并便于与第一压紧结构相连。上述的第三压紧结构31由第二压紧结构33的外周面向上铺设在土工布2上,通过设置拱形的第二压紧结构33利于第三压紧结构31在土工布2上的铺设,从而提高土工布2在蓄水池本体1内壁面上的压紧效果。

另外,对应于第一压紧结构、第二压紧结构33以及第三压紧结构31,于土工布2上铺设有土层,以通过铺设土层,一方面利于提高第一压紧结构、第二压紧结构33以及第三压紧结构31在压紧状态下的摩擦力,从而利于保持对土工布2的压紧;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土工布2进行防护,有效防止压紧结构3破坏土工布2。

本实施例中,土工布2的顶部边缘搭设在蓄水池本体1的顶部外边缘上,压紧结构还包括铺设在土工布2顶部边缘上的第四压紧结构34。具体来讲,在蓄水池本体1的顶部边缘设有环状的凹槽,土工布2的顶端可经由第四压紧件结构34压紧在对应的凹槽内,以进一步提高土工布2在蓄水池内的铺设效果。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紧结构、第二压紧结构33、第三压紧结构31以及第四压紧结构34均由若干砖块铺设连接而成,通过采用砖块进行铺设而形成压紧结构3,具有产品成熟,易于铺设,并且利于根据蓄水池的具体规格进行砖块数量以及规格的选择,从而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第二压紧结构33呈“u”形,为保证铺设中的砖块间的连接效果,当选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砖块时,需要在相邻砖块间的存在较大间距时,在间距中置入形状相适配的砖块。当然,此处,也可将应用在第二压紧结构33上的部分砖块设置圆弧状,以便于提高相邻砖块之间的连接效果。此外,相连砖块之间也可通过水泥提高连接效果,不过,在蓄水池本体1坡度允许的前提下,仅靠砖块之间的自身支撑和重力也能达到较好铺设效果时,可不使用水泥,以进一步提高铺设时的效率。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紧结构、第二压紧结构33、第三压紧结构31以及第四压紧结构34除了采用上述的多个砖块铺设而成外,也可采用一体成型的砖块结构,或者是一体成型的砖块结构与单个砖块之间共同铺设而成。各压紧结构3除了采用砖块外也可采用耐腐蚀且能够用于压紧功能的其他金属件,但相比于砖块而言,采用金属件在成本上会略高,不如采用砖块经济实惠。

本实施例所述的蓄水池,通过设置第一压紧结构能够在蓄水池本体1的底部上对土工布2进行压紧,并通过设置拱形的第二压紧结构33,且第二压紧结构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紧结构相连,便于第三压紧结构31的铺设,从而能够实现土工布2在蓄水池本体1四周内壁面上的压紧,其结构简单,便于在土工布2上进行铺设。相较于传统的将蓄水池本体1底面和内壁面都铺设砖块的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水池中的压紧结构3,利于减少铺设用砖量,并有效降低整个铺设过程所用的人力和时间,且具有较好的压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