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5918发布日期:2021-12-15 05:4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器,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2.厨余垃圾处理器可以广泛的处理包括熟厨余垃圾和生厨余垃圾在内的厨余垃圾,熟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叶等,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鱼刺、菜梗、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厨余垃圾处理器包括水槽连接组件以及与水槽连接组件相连的主体,水槽连接组件能够快接至水槽落水口处,从而使厨余垃圾通过落水口和水槽连接组件落入主体内。主体由防腐研磨腔、全不锈钢研磨锤、全不锈钢研磨盘等组成。它利用高速旋转的永磁电机带动研磨腔中的转盘,食物垃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相互撞击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般家庭使用大概仅需10几秒便可处理器完毕),将食物垃圾研磨成细小的颗粒顺水流排出管道。
3.厨余垃圾处理器虽然能够方便的处理厨余垃圾,但是,若厨余垃圾内混杂有金属材质的金属件,则难以处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直接将厨余垃圾冲入厨余垃圾处理器内,而不会对厨余垃圾进行检视,因此,一旦厨余垃圾内不慎混有金属件,其将大概率进入厨余垃圾处理器内,在转盘高速转动工作时,金属件将可能损坏主体内部的零部件,且会产生巨大的噪音。
4.虽然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设置有堵转保护,在被金属件卡住时,能够自动停机,但是这仍然无法及时有效的发现是否有金属件落入厨余垃圾处理器内,并防止厨余垃圾处理器在内部存在金属件的情况下工作,存在较大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其能够及时的发现落入的金属件。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其包括:
7.水槽连接组件,所述水槽连接组件连接于水槽落水口;
8.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研磨组件;
9.金属检测组件,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连接于所述水槽连接组件和所述主体之间并设置有供厨余垃圾通过的通道,所述金属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通道内是否有金属件通过的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以及
10.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机及所述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电连接,当所述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金属件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机停止工作。
11.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上方的磁环,所述磁环用于吸附通过所述通道的铁磁性的金属件。
1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水槽连接组件相连的上连接件和与所
述壳体相连的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和所述上连接件分别开设有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配合形成所述通道。
13.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下连接件还设置有隔开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内孔的第一间隔件。
14.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滑动配接在所述上连接件的第二内孔内,所述水槽连接组件设置有延伸至水槽下方的管部,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上连接件向上抵紧所述管部的弹簧。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孔内壁设置有凸出的台阶环,所述磁环配接在所述第一内孔内,其底部由所述台阶环支撑。
1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内孔内壁的压环,所述压环与所述台阶环配合夹紧所述磁环两端。
17.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件上端设置有第一锥面,所述压环上端设置有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用以引导厨余垃圾进入所述第一内孔。
18.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检测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磁环上端的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件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的第二螺纹孔,所述上连接件设置有隔开所述第二螺纹孔和所述第二内孔的第二间隔件。
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21.1.通过设置能够检测金属件经过的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使得在检测到金属件时,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能够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有效的防止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在存在金属件的情形下强行工作,更为安全可靠;
22.2.通过设置位于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上端的磁环,能够吸附部分能够铁磁性的金属件,减少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停止工作的频次,使用更为方便;
23.3.通过设置位于磁环上端的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是否有铁磁性金属件吸附在磁环上,从而提醒使用者清理磁环上的金属件,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5.图1是本技术的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中金属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
请,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1.如图1所示,对应于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其包括水槽连接组件1、主体2以及连接在水槽连接组件1和主体2之间的金属检测组件3。
32.水槽连接组件1用于与水槽落水口相连,其包括安装于水槽落水口内的入料环10和位于水槽落水口下方的锁紧环11,入料环10插设在水槽落水口内,并通过锁紧环11锁紧固定。入料环10包括供厨余垃圾等物体通过的管部12,管部12下端延伸至水槽落水口下方,并与金属检测组件3连接。
33.主体2用于粉碎厨余垃圾,并将粉碎后的厨余垃圾排出,其包括壳体20、设置在壳体20内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研磨组件,通过电机驱动研磨组件工作来粉碎厨余垃圾。壳体20上端形成有环状的连接口21,用于与金属检测组件3相连。
34.参考图1和图2,金属检测组件3包括与管部12相连的上连接件30、与连接口21相连的下连接件31以及连接于下连接件31上的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下连接件31呈环状,其设置有第一内孔310。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其用于探测是否有金属通过第一内孔310。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螺纹连接在下连接件31上的第一螺纹孔31a内,其水平设置,且指向第一内孔310中心,在下连接件31呈圆管状的情形下,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径向设置在下连接件31上。
35.金属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是否有金属件通过第一内孔310,当有金属件通过第一内孔310时,其能够产生感应信号,优选的,金属检测传感器为金属检测接近开关。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与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检测到有金属件通过第一内孔310时,能够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通过声光等方式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有金属件掉入主体2内。当有金属件掉入厨余垃圾处理器内时,控制系统将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本技术中,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包括如下两种情形:在厨余垃圾尚未工作时,电机将无法被启动工作;而在厨余垃圾处理器正在运行当中时,控制系统将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仅当手动按下复位按钮时,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电机才能够正常工作,这样,可以提示使用者取出金属件,更好的保护厨余垃圾处理器。
36.优选的,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不直接暴露于第一内孔310内,两者之间通过第一间隔件36隔开,以更好的保护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孔31a被设置成盲孔,第一间隔件36即为下连接件31上隔开第一内孔310和第一螺纹孔31a的材料;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纹孔31a为通孔,第一间隔件36为遮挡在第一
螺纹孔31a底部的独立的零部件。通过第一间隔件36的隔离作用,可以使厨余垃圾和水、油等物均不会接触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有效的保证了金属检测传感器32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7.如图2所示,下连接件3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锥面312,使得下连接件31的上端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可以将厨余垃圾更顺畅地引导进入第一内孔310,防止厨余垃圾堆积在下连接件31上端。
38.下连接件31的底部由连接口21支撑,在连接口2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销22,下连接件31设置有与定位销22配合的销孔313,通过定位销22定位。在下连接件31和连接口2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23,弹簧33的弹力将驱使下连接件31和连接口21夹紧密封圈23。
39.为了尽量减少金属件掉入主体2内,在下连接件31内侧壁上设置有磁环34,磁环34由环形磁铁制成,当铁磁性的金属件通过磁环34时,将被磁环34吸附住,从而防止其掉入主体2内,更为安全。另外,由于磁环34能够减少铁磁性的金属件掉入主体2内,因此,磁环34能够减少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金属件的频次,从而减少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报警次数,使用更为方便。
40.为使得金属检测组件3便于安装,并且方便取出被磁环34吸附的金属件,上连接件30和下连接件31之间采用滑动配接方式,且上连接件30和下连接件31之间设置有弹簧33。具体而言,上连接件30设置有与下连接件31外表面配接的第二内孔300,下连接件31能够沿着第二内孔300滑动。在下连接件31下部设置有外凸的台阶面311,弹簧33套设在下连接件31上,且两端分别与上连接件30的底面301和台阶面311相抵。弹簧33处于压缩状态,能够驱动上连接件30向上与管部12抵紧。在上连接件30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管部12配接的容纳槽302,管部12能够插入至容纳槽302内,并与上连接件30抵紧,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41.当下压上连接件30时,其将脱离管部12,从而腾出能够伸入人手的空间,便于取出被吸附的金属件。
42.磁环34与下连接件31的安装方式不限,例如,两者可通过胶粘连接,或者通过紧配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式连接:在下连接件31内壁设置有外凸的台阶环316,磁环34外表面与第一内孔310配接,底部由台阶环316支撑,在磁环34上端设置有压环314,压环314与下连接件31内壁螺纹连接,能够使磁环34夹紧固定在压环314和台阶环316之间。台阶环316上端设置有第二锥面315,以便于厨余垃圾进入,优选的,第二锥面315的锥度与第一锥面312相同,且两者平滑过渡,进一步地,压环314的内表面、磁环34的内表面以及台阶环316的内表面相平齐。
43.为了使用户更好地判断是否有金属件被磁环34吸附,金属检测组件3还包括设置在上连接件30上的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同样用于检测是否有金属经过,且与控制系统电连接。由于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在磁环34上方,当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检测到有金属经过,而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未能检测到,表明金属件已被磁环34吸附,此时,控制系统可提示使用者取出金属件。
44.显然的,安装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的第二螺纹孔30a和第二内孔300之间也可以设置第二间隔件37,以保护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第二间隔件37和第一间隔件36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45.为保证金属检测传感器可靠工作,第一间隔件36和第二间隔件37采用绝缘材料制
成,更优选的,上连接件30和下连接件31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46.本技术中,第一内孔310和第二内孔300共同构成供厨余垃圾进入主体2内的通道,水槽内的厨余垃圾,能够通过入料环10进入通道,在通道内由金属检测传感器检测,其中铁磁性的材质将会由磁环34吸附。具体而言,厨余垃圾将依次经过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磁环34和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当厨余垃圾内混有金属件,且金属件被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检测到时,表明金属件已经掉入主体2内,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工作;当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32未能检测到金属件,而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35检测到金属件时,表明金属件为铁磁性的金属件,且已经由磁环34吸附,此时,控制系统发出磁环34吸附有金属件的警报,警报可通过语音提示或者文字显示等方式实现,在此种情形下厨余垃圾处理器可以正常工作。
47.本技术的金属检测型厨余垃圾处理器至少包括如下优点:
48.1.通过设置能够检测金属件经过的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使得在检测到金属件时,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能够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并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工作,有效的防止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在存在金属件的情形下强行工作,更为安全可靠;
49.2.通过设置位于第一金属检测传感器上端的磁环,能够吸附部分能够铁磁性的金属件,减少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停止工作的频次,使用更为方便;
50.3.通过设置位于磁环上端的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第二金属检测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是否有铁磁性金属件吸附在磁环上,从而提醒使用者清理磁环上的金属件,更为方便。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