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5680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滤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 空气湿度,同时也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雨水排水系统的不足,充分体现低影响开发理念,维 持自然水文循环,修复生态环境。
[0028] 所述硅砂滤水沟4采用硅砂透水砖制成,其与雨水口 2相连通。所述沉砂分配水 池5的池壁采用硅砂滤水砌块制成,池底采用不透水材料制成。上述的硅砂透水砖的成分 为细沙和树脂粘接剂混合而成,且所述的树脂粘接剂至少部分为亲水性树脂粘接剂,所述 细沙的颗粒为〇. 〇7mm_2mm,且所述娃砂透水砖的渗透速率大于或等于6. 8X 10_2cm/s。
[0029] 通过硅砂透水砖解决了现有产品依靠大孔隙透水,抗浮、抗压能力差,容易对当地 水土资源造成污染或二次污染的难题。还有就是采用生态环保的硅砂透水材料,通过微孔 隙透水,使得整个系统的透水能力强,过滤、截留、净化雨水效果显著。这样可以起到过滤和 净化雨水的作用,进入硅砂滤水沟4、沉砂分配水池5、净化调蓄池6及渗透井7的雨水通过 这些硅砂透水砖渗透进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
[0030] 所述净化调蓄池6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明井61、隐形井和第二明井62 ;所述第一 明井61与所述沉砂分配水池5连通,第二明井62与所述渗透井7连通,所述隐形井包括第 一隐形井63、第二隐形井64和若干个第三隐形井65,所述第一隐形井63与第一明井61在 底部相通,所述第二隐形井64与第一隐形井63在中部相通,所述各个第三隐形井65之间、 以及其中一个隐形井65与第二隐形井64之间均在底部相通。
[0031] 这样,当雨水较少时,雨水只需要进入第一明井61、第一隐形井63中进行过滤净 化,最后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当雨水较多时,进入第一隐形井63的雨水会从中部进入 第二隐形井64及第三隐形井65中进行储存、过滤、净化,然后进入渗透井7中(雨水流动 方向10),再进行过滤、净化,多余的雨水进入排放水体8中。
[0032] 所述渗透井7的井壁和井底均为透水结构,在渗透井7的周侧和底部均依次设有 碎石层和透水土工布;所述第二明井62和渗透井7通过穿孔管9连通;所述穿孔管9连接 于所述第二明井62和渗透井7的上部,且倾斜设置于碎石层中。
[0033] 通常的,所述出水管10连接于第二明井62和渗透井7的上部,且倾斜设置于碎石 层5。之所以设置于第二明井62和渗透井7的上部,是为了可以使雨水顺利的进入到第二 明井62和渗透井7中,当水水少时,仅仅在第二明井62中就可以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当 雨水较多时,通过穿孔管9可以进入到渗透井7中进行过滤,最后通过进入排放水体。
[0034]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具有雨水收集、滞蓄、净化、输送、入渗、排 放综合功能,通过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可以维持自然水文循环,修复生态环境。解决了城市 雨水管网收集不到或不能及时排水而造成城市路面积水或城市内涝难题,同时完善了城市 雨水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净化、滞蓄、循环利用。且雨水净化后有效回补地下水,减少了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0035] 本实施例提供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对污染物有很高的去除率。污染物去除率如表 1所示。
[0036] 表 1
【主权项】
1.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过滤雨水的硅砂滤水沟(4)、 用于沉砂、分配雨水的沉砂分配水池(5)、用于过滤雨水的净化调蓄池(6)及用于渗透雨水 的渗透井(7); 所述硅砂滤水沟(4)、沉砂分配水池(5)、净化调蓄池(6)及渗透井(7)通过管路依次 连通,所述渗透井(7)通过管路连通到排放水体(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砂滤水沟(4)采用 硅砂透水砖制成,其与雨水口(2)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分配水池(5)的 池壁采用硅砂滤水砌块制成,池底采用不透水材料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砂分配水池(5) 内设置有沉砂分配水池挡板,所述沉砂分配水池挡板沿所述沉砂分配水池(5)的轴线设 置,且与进入沉砂分配水池(5)的进水管对应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调蓄池(6)包括 依次连通的第一明井(61)、隐形井和第二明井(62);所述第一明井(61)与所述沉砂分配水 池(5)连通,第二明井(62)与所述渗透井(7)连通,所述隐形井包括第一隐形井(63)、第二 隐形井(64)和若干个第三隐形井(65),所述第一隐形井(63)与第一明井(61)在底部相 通,所述第二隐形井(64)与第一隐形井(63)在中部相通,所述各个第三隐形井(65)之间、 以及其中一个隐形井(65)与第二隐形井(64)之间均在底部相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井(7)的井壁和 井底均为透水结构,在渗透井(7)的周侧和底部均依次设有碎石层和透水土工布;所述第 二明井(62)和渗透井(7)通过穿孔管(9)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9)连接于所 述第二明井(62)和渗透井(7)的上部,且倾斜设置于碎石层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9)连接第二 明井(62) -端的高度高于连接渗透井(7) -端的高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9)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15° -35°。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碎石层的 上方从下至上还依次设有粗砂层和回填土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具体的是一种将雨水流经收、蓄、渗、排为一体化处理的综合利用系统。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硅砂滤水沟、沉砂分配水池、净化调蓄池及渗透井通过管路依次连通,渗透井通过管路连通到排放水体,具有雨水收集过滤、净化储存、供氧保质、入渗回补、溢流排放、调储回用综合功能,能保护土地资源,削减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深度过滤净化雨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补充地下水,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维持自然水文循环,修复生态环境。
【IPC分类】E03F5-14, E03F3-02, E03F5-10
【公开号】CN104674933
【申请号】CN201510050775
【发明人】秦升益
【申请人】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