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隔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69463阅读:来源:国知局
起来,利用弹簧高度加大地震吸收功率,起到基础隔震的作用,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上设有上座板1,上座板I与中间钢板2之间铺设有一层弹性缓冲球4,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缓冲能力;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的两个侧面内部分别与下座板3之间设有2个横向螺旋弹簧15,横向螺旋弹簧15能够减小整个装置的水平刚度,弹塑性好,抵抗横向剪切力;所述油阻尼器12上端与中间凹形钢板2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铰链14与下座板3活动铰接在一起,在地震发生时,中间凹形钢板2可以与油阻尼器12 —起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球缓冲器13是由钢球5、支承盘6、支撑轴9、球轴承10以及4个竖向螺旋弹簧11组成,所述支承盘6上部设有上凹面7,下部设有下凹面8,所述上凹面7与下凹面8形状相同,均为碟形,在支承盘6的上下对称分布,所述钢球5在上凹面7内可自由滚动,并且在滚动最终会回到同一位置,并且球体不会与中间凹形钢板2分开,碟形凹面的坡度比较平缓,保证钢球与支承盘运动的平稳性,所述球轴承10在下凹面8内,球轴承10的下面与球轴承10固定连接,球轴承10下端与下座板3固定连接,4个竖向螺旋弹簧11在支承盘6的下底面沿周向竖直均匀分布,所述4个竖向螺旋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支承盘6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座板3上,在地震发生时,通过钢球与球轴承在支承盘内的来回滚动降低上部结构的响应加速度和变形,降低振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地震发生过后,钢球又会依靠自身重力返回到支承盘的底部,而支承盘6也会因周围均匀分布的竖向弹簧的作用恢复到球轴承10的正上方,从而整个装置自动恢复原状。
[0026]实施例3:
[0027]一种基础隔离装置,是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一个支撑,并成为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和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以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所述间隙是根据建筑物的上部结构的载荷设置的,间隙大小为8cm,以防止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腐蚀,增加其寿命;所述的支撑由5个油阻尼器12和4个球缓冲器13将中间凹形钢板2和下座板3连接起来,利用弹簧高度加大地震吸收功率,起到基础隔震的作用,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上设有上座板1,上座板I与中间钢板2之间铺设有一层弹性缓冲球4,进一步增强整个装置的缓冲能力;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的两个侧面内部分别与下座板3之间设有3个横向螺旋弹簧15,横向螺旋弹簧15能够减小整个装置的水平刚度,弹塑性好,抵抗横向剪切力;所述油阻尼器12上端与中间凹形钢板2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铰链14与下座板3活动铰接在一起,在地震发生时,中间凹形钢板2可以与油阻尼器12 —起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球缓冲器13是由钢球5、支承盘6、支撑轴9、球轴承10以及4个竖向螺旋弹簧11组成,所述支承盘6上部设有上凹面7,下部设有下凹面8,所述上凹面7与下凹面8形状相同,均为碟形,在支承盘6的上下对称分布,所述钢球5在上凹面7内可自由滚动,并且在滚动最终会回到同一位置,并且球体不会与中间凹形钢板2分开,碟形凹面的坡度比较平缓,保证钢球与支承盘运动的平稳性,所述球轴承10在下凹面8内,球轴承10的下面与球轴承10固定连接,球轴承10下端与下座板3固定连接,4个竖向螺旋弹簧11在支承盘6的下底面沿周向竖直均匀分布,所述4个竖向螺旋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支承盘6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座板3上,在地震发生时,通过钢球与球轴承在支承盘内的来回滚动降低上部结构的响应加速度和变形,降低振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地震发生过后,钢球又会依靠自身重力返回到支承盘的底部,而支承盘6也会因周围均匀分布的竖向弹簧的作用恢复到球轴承10的正上方,从而整个装置自动恢复原状。
[0028]本隔离装置设计合理,将油阻尼器、球缓冲器、螺旋弹簧、弹性缓冲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来降低上部结构的响应加速度和变形,降低振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水平刚度小,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也越小,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可自动恢复原状,隔震效果较好,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一个支撑,并成为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防止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腐蚀,增加其寿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由多个油阻尼器(12)和多个球缓冲器(13)将中间凹形钢板(2)和下座板(3)连接起来,起到基础隔震的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阻尼器(12)上端与中间凹形钢板(2)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铰链(14)与下座板(3)活动铰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缓冲器(13)是由钢球(5)、支承盘¢)、支撑轴(9)、球轴承(10)以及多个竖向螺旋弹簧(11)组成,所述支承盘(6)上部设有上凹面(7),下部设有下凹面(8),所述钢球(5)在上凹面(7)内可自由滚动,并且在滚动最终会回到同一位置,并且球体不会与中间凹形钢板(2)分开,所述球轴承(10)在下凹面(8)内,球轴承(10)的下面与球轴承(10)固定连接,球轴承(10)下端与下座板(3)固定连接,多个竖向螺旋弹簧(11)在支承盘(6)的下底面沿周向竖直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竖向螺旋弹簧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支承盘(6)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下座板(3)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面(7)与下凹面(8)形状相同,均为碟形,在支承盘¢)的上下对称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上设有上座板(1),上座板(I)与中间钢板(2)之间铺设有一层弹性缓冲球(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凹形钢板(2)的两个侧面内部分别与下座板(3)之间设有多个横向螺旋弹簧(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形成的间隙是根据建筑物的上部结构的载荷设置为5?8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适用于建筑设备或建筑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础隔离装置,该装置是安装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的一个支撑,并成为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的一部分,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结构之间形成一个间隙,以防止建筑物的上部结构腐蚀,增加其寿命。所述的支撑由多个油阻尼器和多个球缓冲器将中间凹形钢板和下座板连接起来,利用弹簧高度加大地震吸收功率,起到基础隔震的作用。本隔离装置设计合理,将油阻尼器、球缓冲器、螺旋弹簧、弹性缓冲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作用来降低上部结构的响应加速度和变形,降低振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水平刚度小,使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也越小,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可自动恢复原状,隔震效果较好,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IPC分类】E02D31-08
【公开号】CN104790437
【申请号】CN201510184786
【发明人】武宗良, 韩爱红, 司林军, 张新中, 李雨阁
【申请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