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_2

文档序号:95201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下水监测不再是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技术手段,而是为安抚公众,向社会交出合格答卷。
【附图说明】
[0004]图1是尾矿堆体和附属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意义是:
[0005]1——天雨蓄水池,2——围护结构,3——护坡结构,
[0006]4——分层平台,5——复合垫层, 6——分层排渗体系,
[0007]7一一中央塔,8一一底部通道,9一一监测钻孔,
[0008]10——尾矿堆体,11——尾矿水蓄水池;
[0009]图2是围护结构和复合垫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意义是:
[0010]2-1--基础座,2-2--外挡墙, 2-3--防水面层,
[0011]2-4——水沟,2-5——内挡墙, 2-6——泄水管,
[0012]5-1 砂滤层,5_2细石滤层,5_3 粗石滤层,
[0013]5-4——抗渗防水底板,3——护坡结构,10——尾矿堆体;
[0014]图3是护坡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意义是:
[0015]3-1——纵梁,3-2——斜梁,3-3——流水方向,
[0016]3-4--角形槽,3-5--填土层, 3-6--喷楽层
[0017]3-7——植被层,10——尾矿堆体;
[0018]图4是分层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意义是:
[0019]4-1——坡顶梁,4-2——排水连系梁,4-3——流水方向,
[0020]4-4——消能水池, 4-5——消能体, 4-6——坡底梁,
[0021]3-1——纵梁,3-5——填土层, 3-6——喷浆层,
[0022]3-7——植被层,10——尾矿堆体;
[0023]图5是中央塔7和分层排渗体系6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意义是:
[0024]6-1--梳状排渗组件,6_2--中轴排渗管,6_3--两翼梳齿排渗管,
[0025]7-1一一临时工作台, 7-2—一排水竖管,7-3—一环形管道,
[0026]7-4——连通管,7-5——竖向排渗管,7_6——升降罐笼,
[0027]7-7——结构框架,7-8——砌筑塔壁, 7_9——塔底排污管,
[0028]5-1 砂滤层,5-2细石滤层,5-3 粗石滤层,
[0029]5-4——抗渗防水底板;
[0030]具体实施方法
[0031]将实施难度较大的几点说明如下:(一)作业过程的滩面运输:中央塔与尾矿堆体周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500m,在周边区设置支架,用索道钢丝绳与中央塔连接,索道钢丝绳上悬挂滑轮吊钩、装载容器和牵引钢丝绳,中央塔部位设置卷扬机,周边区支架上设置导向定滑轮,则可实现装载容器在中央塔与周边区之间往复运行,详细做法参照另一项专利(一种边坡工程物料运输系统,ZL201310030607X,);尾矿堆体滩面中心需要的材料,可经由底部通道和中央塔内设置的升降罐笼来运输;(二)放矿方法:沿尾矿堆体边坡向上铺设倾斜排浆管道,每隔适宜间距铺设一条;倾斜排浆管道连接滩面放矿管道,滩面放矿管道一般采用轻质柔性管,管道上分布有放矿的分支管口 ;调节矿浆浓度和放矿管口流量,使沉积滩面保持适宜水力坡度;周边围堰与作业便道的形成方法是:用塑料编织袋装填已脱水的尾矿砂,堆砌铺筑形成围堰和便道;(三)分层排渗体系的铺设:分层排渗体系由多条扇形的梳状排渗组件排列组成;梳状排渗组件的中轴排渗管和两翼梳齿排渗管都是一种土工材料制品,其管壁是透水的土工布,内衬是网格状塑胶骨架,管道具有透水不透砂的渗滤排水功能,这种管道已形成规格齐全的定型产品;梳状排渗组件一般在现场连接、组装,要绑扎牢固;梳状排渗组件的中轴排渗管要全长敷设加强绳,两翼梳齿排渗管可用竹片加强,以保持形状;利用中央塔与周边区之间的索道系统,牵引梳状排渗组件就位,并将每条梳状排渗组件的中轴排渗管与环形管道连通;分层排渗体系的上下间距及同层梳状排渗组件的水平间距主要由尾矿的渗透系数决定,一般要预先试验或采用经验数据;(四)尾矿堆体的稳定性控制:尾矿堆体的分层坡面角要控制在25°左右,既要小于尾矿堆体的自然安息角,又要符合绿化种植的立地条件;中央塔部位的排水系统要确保畅通,使中心沉淀区的蓄水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紧急情况时可用明管向中央塔内直接排水;护坡结构施工完成后,坡面排水顺畅,尾矿堆体逐步压实固结,整个干堆系统会处于永久稳定状态;(五)异常措施:护坡结构完成后,若发生渗滤污水很少但长时间不断流的情况,为减轻污水净化处理负担,可封闭塔底排污管,在排水竖管上部安装抽出式风管,增设引流风机或真空栗抽气,使排水竖管、连通管、环形管道、分层排渗体系、竖向排渗管这一套联通系统形成负压环境,以负压蒸发方式排除尾矿堆体中的多余重力水,消除尾矿堆体的渗滤污水;尾矿堆体的渗滤污水彻底断流后,整个系统就处于封闭存储的自然平衡状态了。
【主权项】
1.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其技术特征之一是:通过设置干堆场地周边的围护结构和干堆场地的抗渗防水底板,隔断尾矿污水与地下水的联系与物质交换,从而消除重金属尾矿对地下水的污染。2.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其技术特征之二是:通过在干堆场地先行建设中央塔和底部通道,形成干堆系统的作业依托,使干堆工艺的放矿、排渗、排水、运输、堆体加高等作业顺利进行。3.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其技术特征之三是:利用尾矿堆体中设置的分层排渗体系,将尾矿水过滤、澄清,供选矿循环利用,从而使干堆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排放,消除重金属尾矿水的环境污染。4.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其技术特征之四是:干堆完成后,在尾矿堆体全表面构筑护坡结构,护坡结构具有支护坡面、封闭尾矿堆体、隔离地表水、优化生态景观多种功能,可以消除重金属尾矿对地表水的污染。5.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其技术特征之五是:异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抽出式排气的负压蒸发办法,抽排尾矿堆体中的多余重力水,消除尾矿堆体的渗流污水,减少污水处理负担。
【专利摘要】重金属尾矿的干堆封存与污染防治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工艺特征是:利用围护结构、中央塔和底部通道形成尾矿干堆的作业依托;铺筑抗渗防水底板使尾矿堆体与地下水彻底隔离;干堆过程中采用渗滤排水法使尾矿水循环利用,做到含重金属废水不外排;干堆生产结束后,将尾矿堆体全表面封闭绿化,阻断地表水对尾矿堆体的渗透和交换作用,从而使尾矿堆体在全封闭、无污染状态下长期存放。
【IPC分类】E02D31/00
【公开号】CN105275021
【申请号】CN201510559505
【发明人】刘照朗
【申请人】广东安元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