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和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90605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塘的覆盖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淤泥塘存在于垃圾填埋场和矿渣余泥堆场,淤泥来源多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或矿渣浆液等。塘内淤泥具有含水率高、强度低、压缩性差、黏性高、渗透性低等物理特性,其类似沼泽地。
[0003]淤泥塘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0004]—、恶臭问题:淤泥塘散发的恶臭严重污染周边的环境,时常会因此产生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时会发生激烈的群体性事件。
[0005]二、安全隐患:由于淤泥含水率高、强度低、压缩性差、黏性高、渗透性低的物理特性,使得其非常难以干化,即使在晴天长时间暴晒,表面龟裂的情况下,淤泥内部依然稀烂。淤泥塘是一个不稳定的区域,而目前填埋场的垃圾堆体往往与淤泥塘混堆、紧邻而堆,如图1所示。当淤泥塘由于雨水的进入而致其强度不断降低时,紧邻的垃圾堆体将失稳,而发生堆体滑移崩塌,甚至出现淤泥冒浆喷浆等严重后果。
[0006]为消除淤泥塘的安全隐患,传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挖除转移法和就地固化法。
[0007]1、挖除转移法: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彻底将淤泥全部挖除移出填埋场,以绝后患。但此法的缺点也非常突出且难以解决:由于淤泥黏性大,采用机械施工难度极大,效率很低。另外,开挖卸载将导致邻近垃圾堆体的侧向压力无法抵消,而影响垃圾堆体的整体稳定性,存在侧向坍塌的安全风险。并且,转移出去的淤泥如何消化处置也是一个难题。
[0008]2、就地固化法:此法的优点是能够在不影响垃圾堆体整体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但由于淤泥塘内的物质极为复杂,现有技术的固化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固化后的淤泥受雨水浇淋浸泡后容易再次软化而失去固化效果。并且,采用就地固化法所用的费用非常昂贵。
[0009]因此,寻找既能使淤泥塘内的淤泥稳定且逐步固化,又无需将塘内淤泥转移,还能降低处理成本的新方法,一直为业界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隔绝雨水、逐步固化淤泥且处理成本较低的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和施工方法。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2]本发明的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在不规则淤泥塘之上依次设有浮力支撑层、三夹板层、HDPE膜防渗漏层和防风压载加固层,其中,
[0013]浮力支撑层,由若干根毛竹以纵横交错方式连接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中同列中的相邻两根毛竹之间采用首尾相连,同样,同行中的相邻两根毛竹之间也采用首尾相连;
[0014]三夹板层,由不小于800mm宽的三夹板以HDPE膜幅宽的间距间隔并列铺设于浮力支撑层上;
[0015]HDPE膜防渗漏层,将若干幅单糙面HDPE膜通过热熔或挤压连接方式铺设于所述三夹板层之上,其中,相邻单糙面HDPE膜之间的焊缝位置设置于所述三夹板的宽度范围内;
[0016]防风压载加固层,由渔网、若干袋可防紫外线且内装有土石的黑色土工布袋构成,其中,渔网覆盖于HDPE膜防渗漏层之上,土工布袋以相邻土工布袋间距不小于1.5m的距离固定在渔网之上。
[0017]所述单糙面HDPE膜为采用平板挤压二次加糙工艺制作的产品,其糙面朝上、光面向下。
[0018]所述三夹板的长X宽X厚为2440mm X 1200mm X 12mm,同列的三夹板中,先后两条三夹板间搭接的长度在10mm以上,其间采用扒钉固定连接,在所述扒钉之上还设有通过射钉固定在三夹板上且由无纺布制作的护膜层。
[0019]在淤泥塘的周边设有可将渔网和防渗膜边缘固定其中的锚固沟,该锚固沟的沟皇高度高于所述防风压载加固层中渔网的水平高度,其间差值不小于800_。
[0020]在整个淤泥塘内设置若干根可将淤泥塘内的气体导出淤泥塘的引出管。
[0021]本发明的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如下:
[0022]I)在淤泥塘之上搭建浮力支撑层
[0023]a.搭建由该淤泥塘的小弯角部位的岸边开始逐渐向淤泥塘的纵深展开;
[0024]b.选择根部端头直径为80mm — 120mm、长度为1m以上的毛竹以先后相邻两根毛竹的根部与稍部相搭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整个淤泥塘之上形成由若干根毛竹以纵横交错方式构建的网状结构的浮力支撑层;
[0025]c.该浮力支撑层里,同列和同行毛竹中,先后两根毛竹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0mm,相邻两列毛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0mm;
[0026]2)在浮力支撑层之上铺设三夹板层
[0027]a.选择长X宽X厚为2440mm X 1200mm X 12mm的三夹板,按板长方向首尾相接,在整个所述浮力支撑层上铺设多列;
[0028]b.相邻两列三夹板之间的距离为待铺设的单糙面HDPE膜的幅宽;
[0029]c.同列先后两条三夹板间的搭接长度在10mm以上,其间采用扒钉固定连接,在所述扒钉之上还设有通过射钉固定在三夹板上且由无纺布制作的护膜层;
[0030]3)安装HDPE膜防渗漏层
[0031]a.将若干幅采用由平板挤压二次加糙工艺制作的单糙面HDPE膜,通过热熔或挤压连接方式铺设于所述三夹板层之上,其中,相邻单糙面HDPE膜之间的焊缝位置设置于所述三夹板宽度方向的中线位置,单糙面膜的厚度为I.0mm-2.0mm;
[0032]b.该HDPE膜防渗漏层安装完成后,采用气压法进行焊缝严密性的检测;
[0033]4)安装防风压载加固层a.HDPE膜防渗漏层安装并检测完成后,开始铺设渔网;
[0034]b.将若干袋可防紫外线且内装有土石的黑色土工布袋放置于渔网之上;
[0035]c.相邻两个土工布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m,其间由Φ 10锦纶材质的绳子进行串连。
[0036]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渔网由若干幅单网构成,所述渔网的网格规格为120mmX120mm,网绳直径为8mm。
[0037]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热熔或挤压连接方式是以热熔焊机为主焊,以挤压焊机为修补。
[0038]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单糙面HDPE膜的安装方向为光面朝下、糙面朝上。
[0039]本发明的方法中,沿淤泥塘岸边设置沟深X沟宽为800mm X 800mm的锚固沟,将渔网和HDPE膜防渗漏层的周边锚定在该沟内并用粘土回填于沟内压实。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构建HDPE膜覆盖系统的方式,克服了因淤泥黏度大、承载力低而不易在其上设置HDPE膜隔离层的困难,通过依次在淤泥塘上设置浮力支撑层、三夹板层、HDPE膜防渗漏层和防风压载加固层,使得在淤泥塘表面形成防止雨水不能进入淤泥塘的雨水隔离层,其能有效的隔绝雨水,杜绝塘中的淤泥含水率升高,将淤泥塘中的淤泥含水率控制在一定程度,保持整体垃圾堆体的稳定性。本发明施工速度快、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淤泥塘的示意图。
[0042]图2为采用本发明的覆盖结构后的淤泥塘剖视图。
[0043]图3为浮力支撑层中的相邻毛竹间的搭接示意图。
[0044]图4为三夹板层中三夹板的铺设平面示意图。
[0045]图5为气体引出管的安装示意图。
[0046]图6为浮力支撑层中的毛竹铺设示意图。
[0047]图7为浮力支撑层铺设完毕时的示意图。
[0048]图8为三夹板层中的相邻两块三夹板的连接示意图。
[0049]图9为淤泥塘上铺设有部分HDPE膜防渗漏层的示意图。
[0050]图10为淤泥塘上铺设防风压载加固层后的示意图。
[0051]图11为淤泥塘周边锚固沟的纵剖示意图。
[0052]附图标记如下:
[0053]淤泥塘1、浮力支撑层2、毛竹21、三夹板层3、三夹板31、扒钉32、护膜层33、射钉34、HDPE膜防渗漏层4、引出管41、通气孔42、防风压载加固层5、渔网51、土工布袋52、锚固沟6。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大面积不规则淤泥塘覆盖结构,是在不规则淤泥塘1(见图1所示)之上依次设置浮力支撑层2、三夹板层3、HDPE膜防渗漏层4和防风压载加固层5。
[0055]其中:
[0056]浮力支撑层2,由若干根毛竹21以纵横交错方式连接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中同列中的相邻两根毛竹21之间采用首尾相连,同样,同行中的相邻两根毛竹21之间也采用首尾相连。
[0057]三夹板层3,由不小于800mm宽的三夹板31以HDPE膜幅宽的间距间隔并列铺设于浮力支撑层2上。
[0058]HDPE膜防渗漏层4,将若干幅单糙面HDPE膜通过热熔或挤压连接方式铺设于所述三夹板层3之上,其中,相邻单糙面HDPE膜之间的焊缝位置设置于所述三夹板31的宽度范围内。
[0059]防风压载加固层5,由渔网51、若干袋可防紫外线且内装有土石的黑色土工布袋52构成,其中,渔网51覆盖于HDPE膜防渗漏层4之上,土工布袋52以相邻土工布袋52间距不小于1.5m的距离固定在渔网51之上。
[006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61]1、搭建浮力支撑层2中的竹排:
[0062]竹排搭建宜选择在淤泥塘I的弯角部位作为起始点,从岸边缘逐步向内搭建,毛竹21的根部端头搭在岸边,搭撑长度约0.5m,如图6所示。竹排采用上下两层纵横搭接成网状结构(即多列多行毛竹21交错搭接),相邻两列毛竹21的间距优选为400mm,采用柔性绑丝扎紧。同列毛竹21之间采取首尾相连,搭接长度0.Sm,采用柔性绑丝分二道绑扎连接,如图3所不O
[0063]该浮力支撑层2的功能及构造要求如下:
[0064]为整体覆盖系统提供稳固的浮力支撑,使其能够稳定的漂浮于淤泥之上,为后续施工提供稳固的基础操作平台。竹排选用端头直径为Φ80?120mm,长度1m以上,无裂痕的毛竹21,竹排采用“井”字型搭接。
[0065]2、铺设三夹板层3:
[0066]在浮力支撑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