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66741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工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过程中,从导流洞下泄的水流一般流速、动能和势能均较大,为了避免对河床坡面造成破坏同时根据国家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要求,需要对水流进行消能处理。常规处理方式往往采用铺设钢筋石笼、抛投大块石等措施,此工程措施虽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但存在钢筋石笼造价较高、搬运困难,抛投大块石不均匀等问题,若导流洞出口较高,此消能方式布设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造价较高、搬运困难,抛投大块石不均匀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包括与导流洞,出口连接的明渠段,明渠段尾部与消能段连接,消能段底部设有水平段。
[0006]前述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中,所述明渠段、消能段和水平段两侧设有边墙。
[0007]前述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中,所述消能段包括在基岩面砌起来的混凝土跌水台阶和在基岩面凿出来石跌水台阶。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洞出口布设一系列台阶进行消能,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导流洞出口水流对河岸边坡和河道的冲刷,满足了环水保及工程要求,通过此布置方式解决了导流洞出口高程较高,消能方式布设困难的问题,与传统消能方式相比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面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1]附图中的标记:1-混凝土跌水台阶,2-石跌水台阶,3-边墙,4-明渠段,5-导流洞,6-河道,7-水平段,8-原地形线,9-基岩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与导流洞5,出口连接的明渠段4,明渠段尾部与消能段连接,消能段底部设有水平段7。明渠段4、消能段和水平段7两侧设有边墙3。消能段包括在基岩面9砌起来的混凝土跌水台阶I和在基岩面9凿出来石跌水台阶2。
实施例
[0014]参考图1,本例的消能方式主要是依靠设在导流洞出口处的消能段台阶段对水流进行消能,通过台阶段对水流的阻力,使下泄水流在台阶之间形成水平轴旋滚,并与台阶面主流发生强烈的混掺作用,迫使水流产生强烈的紊动,大量掺入空气,从而达到消能的目的。消能段主要由连续的台阶构成,台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基岩面砌筑的混凝土跌水台阶1,另一种是在基岩面上凿出来石跌水台阶2。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台阶方式;若水流流速较高,可考虑在台阶表面挂网喷混凝土进行保护。从导流洞流出的水流通过导流洞出口处明渠段4进入消能段在边墙3的束窄下,迫使水流规则的经过消能段进入河道6,减少了对河岸边坡和河道的冲刷。
[0015]具体实施时可按如下步骤实施:
[0016]步骤1、首先结合导流洞5出口至河道水流之间原地形线8的坡面、地形及基岩面9的情况,进行消能形式的选择,若进行堆码钢筋石笼过高、抛投大块石无法形成有效消能时,可考虑本实用新型的台阶消能的形式。
[0017]步骤2、结合台阶布设的高度,通过水力学计算确定台阶的宽度和高度。
[0018]步骤3、对导流洞5出口原地形线8进行清理,先在导流洞5出口构筑一段明渠段4,然后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台阶的形成方式。本例采用了两种台阶形式,上段采用的是在基岩面砌筑的混凝土跌水台阶1,下段采用的是在基岩面上凿出来石跌水台阶2。在混凝土跌水台阶I和石跌水台阶2两侧砌筑边墙3,在边墙3的束窄下,迫使水流规则的经过消能段之后再经过一段水平段7进入河道6,以减少水流对河岸边坡和河道的冲刷。
【主权项】
1.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导流洞(5),出口连接的明渠段(4),明渠段尾部与消能段连接,消能段底部设有水平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明渠段(4)、消能段和水平段(7)两侧设有边墙(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段包括在基岩面(9 )砌起来的混凝土跌水台阶(I)和在基岩面(9 )凿出来石跌水台阶(2 )。
【专利摘要】<b>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洞出口消能装置。包括与导流洞(5),出口连接的明渠段(4),明渠段尾部与消能段连接,消能段底部设有水平段(7)。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洞出口布设一系列台阶进行消能,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导流洞出口水流对河岸边坡和河道的冲刷,满足了环水保及工程要求,通过此布置方式解决了导流洞出口高程较高,消能方式布设困难的问题,与传统消能方式相比节约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b>
【IPC分类】E02B8/06
【公开号】CN204875721
【申请号】CN201520600103
【发明人】张涛, 俞灵光, 秦晓亮, 彭继乐, 赵继勇, 余志超, 刘淑芳, 赵星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