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土地区基坑坑底的格构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90691阅读:来源:国知局
固,采用Φ600高压旋喷粧,强度等级为 42. 5级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 7~1. 0,掺入量不小于25%。
[0047] 本例中进一步将格构状加固区域A划分为第一加固区102和第二加固区103,其 中第一加固区102沿拉森钢板粧的内侧全长布置,以前述Φ600旋喷粧进行加固的深度为 4m ;格构状加固区域A内的其余区域为第二加固区103,以前述Φ600旋喷粧加固的深度为 3m (图 2)。
[0048] T4、开挖:对基坑开挖至支撑位置,并在围护的挡土构件101的顶部侧面设置围檩 107,并架设水平支撑结构;之后再继续开挖至设计坑底109。
[0049] 如图2所示,本例中的支撑位置对应拉森钢板粧露出地面500mm的位置,开挖至此 时,采用H600X300X12X20的围檩107及Φ609钢支撑108 ;如图1所示,本例中共设置 有:相互平行的6道水平支撑件105,从基坑的任意一侧延伸至与之相对的一侧;和分布在 四个角落位置的8道水平斜撑件106,从基坑的任意一侧延伸至与之相邻的一侧。
[0050] 配合参见图3、图4、图5所示,为了规划格构状加固区域A和不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的非加固区域B,本实用新型中进行的基坑坑底加固后稳定性验算如下:
[0051]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可以推导得到如下公式:
[0052] 基坑外平均基底压力计算公式:
[0053] Pi= {Kb[yml(h+ld)+q0]-cNc}/N q (1)
[0054]
[0056] 基坑内平均基底压力计算:
[0057] ρ2= γ n2ld (4)
[0058] 基坑内外平均基底压力差:
[0059] p3= p rPz (5)
[0060] 式中:
[0061] Kb一一安全系数;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
[0062] Kb分别不小于 1. 8、1. 6、1. 4 ;
[0063] γΠΟ γη2--分别为基坑外、基坑内挡土构件底面以上土的天然重 [0064] 度(kN/m3);对多层土,取各层土按厚度加权平均重度;
[0065] ld--挡土构件的嵌固深度(m);
[0066] h--基坑深度(m);
[0067] q〇--地面均布荷载(kPa);
[0068] Nc、Nq--承载力系数;
[0069] c, Ψ--分别为挡土构件101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的黏聚力
[0070] (kPa)、内摩擦角(° )。
[0071] 对于式(5),如果p3< 0,则不需要进行加固后坑底稳定性验算;如果p 3>0,则需要 进一步验算坑内格构状加固体和未加固区域土体的稳定性。
[0072] 在对坑内格构状加固区域A进行计算时,将坑内格构状加固区域A简化成井字梁 系,均布反力p3作用在梁系上,如图4所示。因而,通过常规井字梁承载能力计算来验算格 构状加固区域的稳定性。
[0073] 在对坑内未加固区域B 土体进行计算时,由于已经将A区域内加固体简化为井字 梁系,故可认为A区域加固体对B区域未加固土体有约束作用,需要验算两者间抗滑稳定性 (见图5),判断其是否满足如下的计算公式:
[0075] 式中:
[0076] Am-计算周长所围面积(m2);
[0077] ym-计算周长(m);
[0078] qs-粧周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
[0079] 1" 一加固深度。
[0080] 图5中,A区域内加固体视作加固粧201的集合区域,符号d为各粧的直径,符号 202为加固粧中心线,符号203为计算周长。
[008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软土地区基坑坑底的格构状加固结构,能够有效 控制高含水率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时坑底发生的隆起等塑性变形,从而保证现场基坑开挖的 安全,并节省投资。
[0082]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 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基坑坑底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挡土构件,其在软土地区拟建基坑位置的周边进行围护; 在基坑中设置的格构状加固区域(A)和非加固区域(B); 其中,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是基坑内的多个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区域,所述非加固区 域(B)是被每个井字形区域包围在中间的区域; 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内含有对该格构状加固区域(A)内的软土进行加固的多个加 固粧,所述加固粧延伸至基坑的设计坑底下方的设定深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坑边缘的外侧形成有坡道,使基坑地表与原地面之间存在高度差,且坡底与基 坑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距离;原地面与坡底之间的坡度为l:n,l〈n〈3。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土构件是钢板粧、钻孔灌注粧、水泥土搅拌粧、水泥土重力式挡墙中的任意一 种。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内的加固粧,是旋喷粧、水泥土搅拌粧、注浆粧中的任意一种。5.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进一步包含: 第一加固区,沿所述挡土构件的内侧布置,其中的加固粧在基坑下方具有第一加固深 度; 第二加固区,是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内的其余区域,其中的加固粧在基坑下方具有 第二加固深度,且第一加固深度大于第二加固深度。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土构件的顶部侧面设置有围檩,并架设有水平支撑结构。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支撑结构,包含: 相互平行的多道水平支撑件,各自从基坑的任意一侧延伸至与之相对的一侧; 分布在基坑角落位置的多道水平斜撑件,各自从基坑的任意一侧延伸至与之相邻的一 侧。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的加固深度为坑底以下0. 5~0. 7倍基坑深度。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A)中每个井字形区域中任意一个纵道或任意一个横道的宽度为 3m;所述非加固区域(B)的长度为5m,宽度为10m; 所述第一加固深度是4m,第二加固深度是3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区基坑坑底的格构状加固结构,其中包含挡土构件,其在软土地区拟建基坑位置的周边进行围护;在基坑中设置的格构状加固区域和非加固区域;其中,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是基坑内的多个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区域,所述非加固区域是被每个井字形区域包围在中间的区域;所述格构状加固区域内含有对该格构状加固区域内的软土进行加固的多个加固桩,所述加固桩延伸至基坑的设计坑底下方的设定深度。本实用新型所述格构状加固结构的操作简单,成型后稳定性好,能够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并有效减少投资,缩短工期。
【IPC分类】E02D17/04
【公开号】CN205000338
【申请号】CN201520663548
【发明人】孔维耀, 韩亮, 盛佳韧, 何稼超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