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状摆臂式浮油回收机器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27938阅读:来源:国知局
36]802-第二罐体803-第一水栗
[0037]804-第一隔板805-第二隔板
[0038]806-第二水栗807-气栗
[0039]808-导筒809-气筒
[0040]810-粗径段811-缩径段
[0041]812-收集槽813-封盖
[0042]814-收集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44]参照图1至图5,梳状摆臂式浮油回收机器人,包括机身10和设置在机身10上的控制器20,机身10上连接有用以使机身10漂浮在液面上的漂浮机构和用以带动机身10在液面上行走的推进机构,在机身10上设有集油口、吸油机构以及油液处理机构,吸油机构的入口端与集油口的出口端连通,吸油机构的出口端与油液处理机构的进口端连通,以机身10前进的方向为前端,所述机身10的前端设有可相对摆动的第一摆臂60和第二摆臂70,第一摆臂60的一端连接在机身1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摆臂70的一端连接在机身10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在机身10上连接有可带动第一摆臂60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63和可带动第二摆臂70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73,第一摆臂60与第二摆臂70之间形成集油区,所述集油口包括第一集油口 91、第二集油口 92以及第三集油口 93,第一集油口 91设置在第一摆臂60对应集油区的一侧,第二集油口 92设置在第二摆臂70对应集油区的一侧,第三集油口 93设置在机身10上且位于第一摆臂60与第二摆臂70之间。
[004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摆臂60靠近所述集油区的一侧布设有亲油疏水的多个第一集油梳61,多个第一集油梳61沿所述第一摆臂60的长度方向布设梳状,所述第二摆臂70靠近所述集油区的一侧设有亲油疏水的多个第二集油梳71,多个第二集油梳71沿所述第二摆臂70的长度方向布设梳状。第一集油梳61和第二集油梳71在材质上选择亲油疏水的材料,可以有效吸附油污,从而带动油液向第一摆臂60和第二摆臂70处流动,再借助设置在第一摆臂60上的第一集油口 91和设置在第二摆臂70上的第二集油口 92进行油液的吸取。其中亲油疏水材料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记载,如采用亲油疏水海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油机构为第一水栗803,通过第一水栗803抽取油液。第一集油口 91、第二集油口 92以及第三集油口 93均与第一水栗803的进液口连通,第一水栗803的出液口连通至油液处理机构,通过第一水栗803将油液抽送至油液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004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摆臂60远离所述机身10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浮块62,所述第二摆臂70远离所述机身10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浮块72。通过第一调节浮块62可以调节第一摆臂60的末端距离水面的高度,通过第二调节浮块72可以第二摆臂70的末端距离水面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摆臂60的第一集油口 91和第二摆臂70的第二集油口 92能更加高效地吸收油液。
[004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机身10上设有用以调整所述第三集油口93的高度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机身10上的导轨11和配合在导轨11上的导块12,导轨12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导轨12上,所述第三集油口 93设置在导块12上,从而可以随着导块12上下移动,在导块12的下端面设有气囊13,气囊13通过导管连接至气栗,在导管上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和气栗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0。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气栗和电磁阀对气囊的体积进行控制,通过气囊带动导块12在导轨11上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第三集油口93高度的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油层的厚度,调整到最佳的高度,大大减少水的吸入量,提高集油效率,也为下一步的油污处理提供了方便。
[004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63为第一蜗杆电机,第一蜗杆电机固定在所述机身10上且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73为第二蜗杆电机,第二蜗杆电机固定在机身10上且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0。第一蜗杆电机可以带动第一摆臂60在水平面内0-180度的摆动,第二蜗杆电机可以带动第二摆臂70在水平面内0-180度的摆动,在第一摆臂60与第二摆臂70相互靠近时,集油区的范围变小,油污层的厚度增加,方便进行油液的吸取,当第一摆臂60与第二摆臂7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时,可以增加集油区的范围,提高集油效率。
[004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推进机构为螺旋桨推进器50。螺旋桨推进器依靠桨叶在水中旋转,将电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其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5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漂浮机构为连接在所述机身10两侧的第一浮筒31和第二浮筒32,在第一浮筒31的前端设有第一 LED爆闪灯33,在第二浮筒32的前端设有第二 LED爆闪灯34,第一 LED爆闪灯33和第二 LED爆闪灯34均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器20。通过第一浮筒31和第二浮筒为整个机身10提供浮力,使得机身10漂浮在液面上。第一LED爆闪灯33和第二LED爆闪灯34起到驱赶生物的作用,在浮油污染的水面上对鸟类的生存是极大的威胁,鸟类如果不小心粘到油污,极有可能被困,导致死亡。所以在对浮油处理的过程中,还加入了生物驱赶的装置,在实施例中,该装置为第一LED爆闪灯33和第二LED爆闪灯34。利用鸟类怕光、恐色的原理,可以有效驱离附近鸟类,进一步减少油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005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油液处理机构包括第一罐体801,第一罐体801内设有第一隔板804和第二隔板805,第一隔板804的上端与第一罐体801的内顶壁连接,第一隔板804的下端向下延伸并形成第一自由端,第一自由端与第一罐体801的内底部之间形成供水通过的通道,第二隔板805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罐体801的内底壁,第二隔板805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形成第二自由端,第二自由端与第一罐体801的内顶壁之间形成供水通过的通道,第一隔板804和第二隔板805将第一罐体801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在第一腔室的上部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与所述吸油机构的出口端衔接,在第三腔室的下部设有出液口,第一腔室的出液口与第二腔室的进液口衔接,第二腔室的出液口与第三腔室的进液口衔接。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第一水栗803将油液抽入第一腔室,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质,油层浮在第一腔室的上部,水沉在第一腔室的下部,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水从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并从第二腔室中进入第三腔室,通过第二水栗806将第三腔室中的水输送至下面将要叙述到的导筒808内。
[005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油液处理机构包括第二罐体802,第二罐体802包括相互衔接的粗径段810和缩径段811,在粗径段810内设有导筒808,导筒808的下端固定在粗径段810,导筒808的上端为对应该缩径部810设置的自由端,该自由端设有开口,在导筒808内设有气石809,还包括气栗807,气栗807的出气口连通至该导筒808内且对应气石809设置,所述第三腔室的出液口连通至导筒808内,在缩径段810的外壁设置有收集槽812,收集槽812环设在该缩径段811上,在收集槽812上设有封盖813,收集槽812和封盖813围成收集室814,缩径段811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对应该封盖815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经过第一罐体802进行初步分离后的水从进入导筒8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