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9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警示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架。
请参阅


图1所示,目前一般常用警示架为一呈三角形的板状体1,其一底侧沿处结设有两架杆2,该两架体2可转动架设成十字交错以使板状体1得以直立站立,当两架杆2转置重置后,即可收藏,虽上述结构在收藏后具有极薄的体积,但在展开作为警示时,却缺乏较佳的安全性,由于事故地点往往处于十字路口当中,而常用警示架依板状体1仅能提供一面作为警示,对于事故现场极易发生另面或侧面来车造成二次冲撞,因此常用警示架所提供的警示效果较为薄弱不好;请参阅图2、3所示,为另一常用警示架,其为一呈立体状态内部中空的锥状警示架3,该锥状警示架3虽能摒除上述常用单面警示的缺点,但该锥状警示架3收置时,所占空间较大且以重叠套置,由于警示架3为一锥状相互置套接触面较大,在作分离时较为费力,叠套时两者间若有雨水其叠套的紧度则更为加强,相对作分离动作则更是不易,以致美中不足;再请参阅图4、5所示,是又另一常用警示架4,其为一呈可伸缩卡固的锥筒状,其中该锥筒状是多层中空锥筒5,且端口内设有环槽6,底端外侧设有环条7,通过层中空锥筒5的内侧环槽6与另一层中空锥筒5外侧环条7相互卡设,以达可伸缩的锥筒状警示架4;但常用警示架4以环槽6及环条7采全周性相互卡设,在伸张及收缩过程以迫入方式结合,因环槽6内部直径无法扩大,环条7外部直径无法缩小,以致在使用数次后,该环槽6产生扩大的余隙,环条7则遭受磨损亦产生余隙(图6所示),如此环槽6、环条7的余隙相加,使居于上端的中空锥筒5容易滑落,进而无法卡设固定,且常用警示架4采全面密封式呈现,其风阻系数较大,受吹时易倾倒;再者,请参阅图7所示,该常用警示架4的中空锥筒在模具成型的过程中,因该中空锥筒5的内侧环槽6及外侧环条7之故,需采以三个方向动作才能进行达到成型及脱模,上述模具制造费用较高,成型过程开关模具的时间较长,且较无法一次批量生产,并且在环槽6部位,更需采用强制脱模,欲称“强迫取模”,因此,其为上述另一常用警示架4的弊端。
本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依执此业多年的实务经验,并经长期试制、研究、改进后,终获本创作的产生。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示架,一种多面三角立体状态的警示架,以提高事故现场多面三角形警示的效果,相对增进防范的二次事故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警示架,包括有底锥层、顶锥层及中锥层,各锥层均以相等锥度构成,且藉以底锥层为基座,而顶锥层活动连接中锥层,其特征在于底锥层为一框面板,其表面四角落设有四个突起并呈一具锥斜的锥柱,该锥柱与另一锥柱间连设一细框板,并在细框板的内边沿处相对设有定位凸条,在细框板的下侧边亦与两相邻锥柱连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端沿呈一垂直斜面,锥柱与细框板及连接板在各面构成倾斜的框面,其中底锥层的框面板背面设有供一承板架设的凸柱;顶锥层为一四角锥状体,其顶端处设有一供一挂钩由顶锥层内面穿出的槽孔;中锥层呈一锥框,该中锥层上框径乃小于顶锥层的底框径,而中锥层的下框径则大于底锥层边框的上框径,而在中锥层上框径处设有与底锥层相同形式的定位凸条、细框板及缺口,而细框板的下侧边则设有连接孔,且连接板内侧端沿乃呈一垂直斜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警示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多面警示效果,能提高警示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常用结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2是另一常用结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常用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4是又另一常用结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又另一常用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是又另一常用结构使用数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又另一常用结构及成型模具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收置状态平面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及成型模具平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8、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示架包括有一底锥层10、一顶锥层20及多个中锥层30所构成,其中,底锥层10为一框面板11,其表面四角落设有四个突起并呈一具锥斜的锥柱12,该锥柱12与另一锥柱12间连设一细框板121,并在细框板121的内边沿处相对设有定位凸条13,在细框板121的对应边亦与两相邻锥柱12连设有连接板122,且连接板122的内侧端沿呈一垂直斜面123,锥柱12与细框板121及连接板122在各面构成倾斜的框面,其中底锥层10的框面板11背面设有凸柱14以供一承板15架设;顶锥层20为一四角锥状体,其顶端处设有一槽孔21,该槽孔21供一挂钩22由顶锥层20内面穿出;中锥层30呈一锥框,该中锥层30上框径乃小于顶锥层20的底框径,而中锥层20的下框径则大于底锥层10边框12的上框径,而在中锥层20上框径处设有与底锥层10相同形式的定位凸条31、细框板121、连接板122及垂直斜面123和缺口124;当中锥层30、顶锥层20依序由底锥层10底部套设置入后,该承板14则与底锥层10框面板11凸柱14结合并固定,即将中锥层30及顶锥层20限位于底锥层10内部,欲将中锥层30及顶锥层20限位于底锥层10内部及欲将警示架呈立体状态,乃由挂钩22拉起顶锥层20,由于顶锥层20的底框径大于中锥层30的上框径,于是,即可连同带动中锥层30上升,当顶锥层20及中锥层30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该锥层20底框外侧边乃与中锥层30的定位凸条31相靠触,而中锥层30底框外侧边则与底锥层10定位凸条13靠触,此时顶锥层20上的挂钩22顺势一拉,由于细框板121的板条性质所产生的弹性收缩,即使顶锥层20底框端面卡入中锥层30定位凸条31上卡固,而中锥层30的底框端面则卡入底锥层10定位凸条13上卡固(如
图10所示),即成一多面三角立体状态的警示架,以提高事故现场多面三角形警示的效果,相对增进防范二次事故的安全性;欲使警示架收置时,乃顺势将顶锥层20下压,由于顶锥层20的底端径较小于底锥层10的上端径,相对细框板121的弹性收缩较大,因此其强度较大于底锥层10,以致警示架下压收缩时,乃由底锥层10上端的定位凸条13与中锥层30底面先行脱离后,在使顶锥层20与中锥层30脱离,以置入底锥层10内部置放,收置的体积仅为底锥层10的厚度及面积(
图11所示),对于置放收藏于车辆行李箱内亦不占极大空间,使其整体更趋简便,其中由于定位凸条13、31在与顶锥层20及中锥层30底而脱离或卡固,均藉以细框板121的弹性收缩量来吸收其干涉量,因此促使定位凸条13、31较不易磨损,相对提高使用次数并增进其效能。
请参阅
图12所示,是在底锥层10及中锥层30的连接板122上侧内缘处形成一垂直斜面123,细框板121与各层锥柱12间则设一缺口124,通过垂直斜面123及缺口124的设计,促使在射出成型过程中采以上、下二向开模方式,即可将底锥层10及中锥层30连带定位凸条13、31直接成型,进而提高构件的量产化,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对外的竞争力。
经过上述详细说明,相信贵审查委员应可明了本实用新型确可达成上述所主张创作目的及功效,本创作申请前并未见其他同类物品有相同功效者呈现,其新颖性实已无疑,且确实改善了常用的缺点,故申请人依法提起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警示架,包括有底锥层、顶锥层及中锥层,各锥层均以相等锥度构成,且藉以底锥层为基座,而顶锥层活动连接中锥层,其特征在于底锥层为一框面板,其表面四角落设有四个突起并呈一具锥斜的锥柱,该锥柱与另一锥柱间连设一细框板,并在细框板的内边沿处相对设有定位凸条,在细框板的下侧边亦与两相邻锥柱连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侧端沿呈一垂直斜面,锥柱与细框板及连接板在各面构成倾斜的框面,其中底锥层的框面板背面设有供一承板架设的凸柱;顶锥层为一四角锥状体,其顶端处设有一供一挂钩由顶锥层内面穿出的槽孔;中锥层呈一锥框,该中锥层上框径乃小于顶锥层的底框径,而中锥层的下框径则大于底锥层边框的上框径,而在中锥层上框径处设有与底锥层相同形式的定位凸条、细框板及缺口,而细框板的下侧边则设有连接孔,且连接板内侧端沿乃呈一垂直斜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示架,该警示架是以多个相等锥度的角锥层构成,藉以底锥层为基座,而顶锥层动作上拉带动各中锥层升起,并使底、中、顶锥层相继卡设定位;在道路损坏或车辆故障时,本实用新型置放于地面或吊挂在车辆后行李箱盖上,用以警示行人或后来车辆,以获得多面三角立体状态的警示,警示架于架设、收置更趋简便稳固,提高了警示安全性。
文档编号E01F9/012GK2464766SQ0025656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清河 申请人:陈清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