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文档序号:228353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道路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尤其涉及机动车辆在平面交叉路口进行左转弯及人行横道的通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平面交叉路口机动车辆的通行,在一个信号灯转换周期内,通常要为四个方向机动车辆的直行和左转弯划分出四个时段,使平面交叉路口机动车辆的通行效率很低。现有的改进方法,一是全部或部分时段禁止机动车辆的左转弯,该方法通过对各路口拥堵程度的平衡调节,虽然对部分路口的拥堵程度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在道路交通的总体上还要承载机动车辆总的占路时间和里程会有明显增加的负担;二是如北京市西单路口采用的机动车辆先直行通过路口、连续270度右转弯、再直行通过路口的左转弯方法,虽解决了左转弯机动车辆单独占用信号灯时段的问题,但不足之处是对路口的地理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另外,在平面交叉路口采用人行横道的方式时,现有的放行控制方法即不能完全保证行人与机动车辆的分时通行,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人行横道的放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在平面交叉路口进行左转弯时,不单独占用信号灯时段,使各向直行机动车辆的行驶与停驶的转换保持连续的方法,及对相关的人行横道放行时间进行调整,以提高平面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本内容是将现有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各停车线往回移动适当的距离,各方向的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右转或直行通过路口,并在该段距离的道路上进行掉头,然后再直行或右转通过路口。机动车辆通过掉头实施左转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机动车辆借用路口右侧的相交道路实施掉头,即机动车辆在路口先进行右转弯,再在停车线回移所让出的道路上进行掉头、等待及直行。该方式需要保留原来的现有停车线,并设置通过道路中心线的掉头车道,适合在车道数量少于五条时使用;另一种方式是机动车辆在路口前方的直行道路上实施掉头,即机动车辆直行通过路口后,先在掉头车道前端的掉头停车线等候,待相对方向禁行时,再在现有停车线回移所让出的道路上进行掉头及右转弯。该方式需要在路口前方的直行道路上设置通过道路中心线的掉头车道、掉头停车线及掉头信号灯,适合在车道数量多于五条时使用。在借行或直行的道路上进行掉头的左转弯、现有的左转弯或某方向限制左转弯等各种方式中,采用哪几种方式的组合,需根据路口的十字或丁字交叉,及主、次干道的车道数量和车流量等具体情况确定。结果都是将平面交叉路口信号灯周期的时段划分降至两个。
左转弯的机动车辆采用在相交的道路上实施掉头的方式时,在进入路口之前需靠右侧车道行驶。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南北方向放行时,该方向直行的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转向路口右侧东西方向的道路,再经东西方向道路上的掉头车道驶入中心线另一侧的直行车道至现有停车线。同时,东西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等待;在东西方向放行时,该方向车道上的掉头来的及直行的机动车辆先后依次直行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转向路口右侧南北方向的道路,再经南北方向道路上的掉头车道驶入中心线另一侧的直行车道至现有停车线。同时,南北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等待。在南北方向再次放行时,除上述内容外,该方向车道上掉头来的及直行的机动车辆也先后依次直行驶过路口。直行的机动车辆要对本时段的全部掉头机动车辆让行。
左转弯的机动车辆采用在直行的道路上实施掉头的方式时,单向车道的数量不应少于3条,机动车辆在进入路口之前需靠左侧车道行驶。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南北方向放行时,该方向直行的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直行过路口,经掉头车道驶至掉头停车线等待。同时,东西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等待;在东西方向放行时,该方向直行的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直行过路口,经掉头车道驶至掉头停车线等待,南北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等待。同时,在南北方向掉头停车线的待掉头的机动车辆各经掉头车道驶入相对方向道路内的右转车道;在南北方向再次放行时,除前述内容外,再完成在东西方向掉头停车线的待掉头的机动车辆各经掉头车道驶入相对方向道路内的右转车道的内容。当掉头车道的位置不够时,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可在本次放行期间的末尾直行机动车辆通过后,借用右侧邻近车道。当右转车道的位置不够时,掉头后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可借用该道左侧的邻近车道。掉头车道和右转车道上的机动车辆相对借用车道上的机动车辆,有优先通行权。掉头后的机动车辆的右转弯,相对原车道上右转弯的机动车辆,有优先通行权。右转弯车道包括提前右转弯车道。当单向车道的数量少于3条时,掉头车道的直线段和掉头停车线可设置在最外侧车道。
机动车辆在丁字交叉路口实施左转弯时,可在直行的道路上实施单向的掉头左转弯,并在相交的道路上实施现有方式的左转弯;也可在相交的道路上实施单向的掉头左转弯,并在可直行的道路上实施现有方式的左转弯;还可通过主干道进行直行与借行相结合的掉头左转弯。
在路口的道路为东南西朝向,采用在东西朝向的直行道路上掉头来实施左转弯时,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丁字路口的步骤为当东西方向放行时,所有直行和右转弯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由东向西行驶的需左转弯的机动车辆,直行过路口后经掉头车道驶至掉头停车线等待,由南向西行驶的需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现有的停车线等待;当东西方向的放行停止时,由东向西直行的机动车辆在现有的停车线等待,由西向东直行的机动车辆在后移的停车线等待,掉头车道上的机动车辆掉头后驶入右转车道经路口向南进行右转弯,由南向西左转弯的机动车辆按现有方式实施左转弯。
在路口的道路为东南西朝向,采用在相交道路上掉头来实施左转弯时,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丁字路口的步骤为当东西方向放行时,所有直行和右转弯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机动车辆,按现有的方式在路口待转区等待,由南向西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现有的停车线等待;在东西方向放行停止时,由东向西的机动车辆在后移的停车线等待,由西向东直行的机动车辆在现有的停车线等待,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机动车辆按现有方式从待转区进行左转弯,由南向西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右转,在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末辆机动车辆与后移的停车线之间,经道路中心线掉头后向西直行通过路口。
当道路的双向车道总数不少于五条时,可在掉头区域的道路中心线位置再改扩出一条掉头车道,以增加直行的车道。当车道数量由八改九时,每条车道宽度减少11%,七改八时减少12.5%,六改七时减少14.3%,五改六时减少16.6%,由于该区域的车速较低,对机动车辆的行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次干道的双向车道总数不大于四条时,在其上不宜设置掉头车道,可采取借用主干道的方式实施次干道上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的掉头,是上述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相交与直行道路上进行掉头方法的结合。即只在主干道上增设后停车线和掉头车道,主和次干道上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的掉头都在主干道后停车线之前的道路上实施。次干道上机动车辆以掉头的方式进行左转弯的步骤为右转弯-掉头-直行;主干道上机动车辆以掉头的方式进行左转弯的步骤为直行-掉头-右转弯。
停车线往回移动的距离需根据机动车辆的平均流量、信号灯转换周期及左转弯机动车辆平均占有比例确定。通常的移动距离为60-120米。
为保证机动车辆在路口的顺序通过,后放行的机动车辆要让行先放行的机动车辆;为保证掉头的机动车辆有足够的转弯半径,原道路的右转弯机动车辆要对其让行。
在路口采用人行横道线时,人行横道的通行采用两次绿灯的方法,即在一个机动车辆的信号灯转换周期内,人行横道的绿灯在相应的半个周期内亮两次。其通行步骤为人行横道绿灯第一次亮的期间,相对方向的行人分别以人行横道的两端为起始点,通过最外侧的右转车道进入人行横道的中间段。此时,两端最外侧的右转车道为红灯;在人行横道红灯亮的期间,右转车道为绿灯,待右转的机动车辆进行右转弯。此时,行人是在人行横道的中间段移动,或在右转车道的内侧等候;在人行横道绿灯第二次亮的期间,行人分别由人行横道的中间段通过最外侧的右转车道,完成人行横道的穿行。
本发明所指的机动车辆左转弯是相对于在道路右侧行驶的交通规则而言,对于部分国家或地区在道路左侧行驶的交通规则,左右对调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各种现行的机动车辆进行平面交叉路口的左转弯方法相比,即避免了对各向直行机动车辆的影响,使各向直行机动车辆的行驶转换保持连续,又对路口的地理环境没有特定的要求,只需对标志线和信号灯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保证行人与机动车辆的分时通行,有效地利用人行横道的放行时间,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及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显著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有提前右转车道的借道双向左转弯的行驶关系图。
图2是本道双向左转弯的行驶关系图。
图3是有人行横道及扩增车道数量的本道双向左转弯的行驶关系图。
图4是丁字路口有人行横道的借道单向与现有方式左转弯的关系图。
图5是丁字路口有人行横道的本道单向与现有方式左转弯的关系图。
图中1.现有停车线,2.掉头停车线,3.掉头车道,4.机动车辆信号灯,5.右转车道,6.扩增掉头车道,7.人行横道,8.人行横道信号灯,9.让行标志,10.后停车线,11.提前右转车道,12.表示行驶,13.表示停驶,14.指北箭头,15.右转-掉头-直行的左转弯指示标志,16.直行-掉头-右转的左转弯指示标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机动车辆在相交道路上实施掉头的双向左转弯,基本状态为双向六车道及提前右转车道,路口为十字平面交叉,设定信号灯的转换周期为120秒,采用过街天桥或过街地道的方式;将现有停车线(1)改称为掉头停车线(2),在该线往回70米的位置,增设后停车线(10),在后停车线(10)前方增设连接中心线两侧道路的掉头车道(3),在道路上方设置右转-掉头-直行的左转弯指示标志(15),其关系如图1所示,上图为南北方向的放行,下图为东西方向的放行。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南北方向的信号灯为放行的60秒时段,该方向的直行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提前右转车道(11)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向路口右侧的相交道路进行右转弯,再经相交道路上的掉头车道(3)驶入中心线另一侧的东西方向的直行车道至掉头停车线(2)。同时,东西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在东西方向的信号灯为放行的60秒时段,该方向车道上的掉头来的及直行的机动车辆先后依次直行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提前右转车道(11)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向路口右侧的相交道路进行右转弯,再经相交道路上的掉头车道(3)驶入南北方向的直行车道至掉头停车线(2)。同时,南北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在南北方向的信号灯再次为放行的60秒时段,除前述内容外,该方向车道上的掉头来的及直行的机动车辆也先后依次直行驶过路口。掉头车道(3)内的机动车辆,相对后停车线(10)已放行的机动车辆有优先通行权。
实施例二机动车辆在直行道路上实施掉头的双向左转弯,基本状态为双向六车道,路口为十字平面交叉,设定信号灯的转换周期为120秒,采用过街天桥或过街地道的方式;取消现有停车线(1),在该线往回70米的位置,增设后停车线(10),在后停车线(10)前方增设连接中心线两侧道路的掉头车道(3)及掉头停车线(2),在右转车道(5)外侧的后停车线(10)延长线的位置,设置原道路右转弯机动车辆对掉头机动车辆的让行标志(9),在道路上方设置直行-掉头-右转的左转弯指示标志(16),其关系如图2所示,上图为南北方向的放行,下图为东西方向的放行。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南北方向的信号灯为放行的60秒时段,该方向的直行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直行驶过路口经掉头车道(3)至掉头停车线(2)等待。同时,东西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在东西方向的信号灯为放行的60秒时段,该方向的直行机动车辆驶过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进行右转,左转弯的机动车辆直行驶过路口经掉头车道(3)至掉头停车线(2)等待,南北方向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同时,南北方向的掉头信号灯(4)为放行,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经掉头车道(3)驶入相对方向的右转车道(5)通过路口;在南北方向的信号灯再次为放行的60秒时段,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再完成东西方向的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经掉头车道(3)驶入相对方向的右转车道(5)通过路口的内容。
在掉头车道(3)的直线段无位置的情况下,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可在直行的末尾机动车辆通过后,借用右侧的邻近车道。在右转车道(5)无位置的情况下,已经掉头的机动车辆可借用左侧的邻近车道。掉头车道(3)及右转车道(5)上的机动车辆相对借用车道上的机动车辆,有优先通行权。
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一是掉头车道(3)是利用道路中心线的位置改扩而成,双向道路的总宽度保持不变,各车道的宽度均减。二是路口采用人行横道(7)的方式。人行横道(7)的通行采用两次绿灯的方法,即在人行横道(7)所处的道路为直行机动车辆停驶的60秒时段内,人行横道(7)的绿灯先后亮两次。其通行的步骤为在人行横道信号灯(8)首次放行的15秒时段,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两端进入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此时,人行横道信号灯(8)上的机动车辆的右转信号灯(6)为红灯;在人行横道信号灯(8)为红色的30秒时段,行人在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移动。此时,机动车辆的右转信号灯(6)为绿色,待右转的机动车辆进行右转弯;在人行横道信号灯(8)再次为放行的15秒时段,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向两端离开人行横道(7)。该实施例的通行关系如图3所示,上图为南北方向机动车辆的放行,下图为东西方向机动车辆的放行。
实施例四机动车辆在丁字平面交叉路口进行左转弯时,采用在相交的道路上实施单向的掉头左转弯,在直行的道路上实施现有方式的左转弯。基本状态为路口的道路为东南西朝向,设定信号灯的转换周期为120秒,采用人行横道(7)的方式;取消平面交叉路口东侧的现有停车线(1),将其往回移动70米,改称为后停车线(10),在后停车线(10)前方设置连接中心线两侧道路的掉头车道(3)及掉头停车线(2),取消平面交叉路口东侧的人行横道(7);保留路口西和南侧的现有停车线(1)和人行横道(7),其关系如图4所示,上图为东西方向道路的放行,下图为路口南侧道路的放行。各走向的机动车辆和行人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东西方向放行的60秒时段,所有直行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机动车辆,按现有的方式在路口待左转区等待,由南向西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路口的现有停车线(1)等待。路口南侧的人行横道信号灯(8)先放行15秒,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两端进入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此时段,机动车辆的右转信号灯(6)为红灯。在路口南侧的人行横道信号灯(8)为红色的30秒时段,右转信号灯(6)为绿色,待右转的机动车辆进行右转弯;在人行横道信号灯(8)再次为放行的15秒时段,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向两端离开人行横道(7);在路口南侧道路放行的60秒时段,由东向西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由西向东直行的机动车辆在现有停车线(1)等待,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机动车辆按现有方式实施左转弯,由南向西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先右转,在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末尾机动车辆与后停车线(10)之间的掉头车道(3)上,经道路中心线掉头后向西直行至路口西侧的人行横道(7)。此时段,路口西侧的人行横道(7)亦按照两次放行的方式使行人通过人行横道(7),中间的间隔时段,为右转弯和北侧直行的机动车辆所占用。
实施例五机动车辆在丁字平面交叉路口进行左转弯时,采用在直行的道路上实施单向的掉头左转弯,在相交的道路上实施现有方式的左转弯。基本状态为路口的道路为东南西朝向,设定信号灯的转换周期为120秒,采用人行横道(7)的方式;取消平面交叉路口西侧的现有停车线(1),在该线往回70米的位置,增设后停车线(10),在后停车线(10)前方设置连接中心线两侧道路的掉头车道(3)及掉头停车线(2),在路口西侧右转车道(5)外侧的后停车线(10)延长线的位置,设置原道路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对右转弯的掉头机动车辆的让行标志(9),保留路口东和南侧的现有停车线(1),其关系如图5所示,上图为路口南侧道路的放行,下图为东西方向道路的放行。各走向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的步骤为在路口南侧道路放行的60秒时段,右转弯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由南向西的机动车辆按现有方式实施左转弯,路口西侧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经掉头车道(3)驶入相对方向的右转车道(5)通过路口。同时,由东向西直行和由东向南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现有停车线(1)等待,由西向东直行的机动车辆在后停车线(10)等待;在东西方向放行的60秒时段,所有直行和右转弯的机动车辆通过路口,由东向西行驶的需左转弯的机动车辆,过路口后经掉头车道(3)驶至掉头停车线(2)等待,由南向西行驶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在现有停车线(1)等待。行人和机动车辆通过人行横道(7)的方法,与实施例四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包括车道、标志线、信号灯和人行横道等,其特征在于将现有停车线(1)往回移动一段距离,在该段距离的道路上设置左转弯机动车辆的掉头车道(3)、掉头停车线(2)及后停车线(10)等;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直行道路上进行掉头的步骤为机动车辆先直行通过路口,经掉头车道(3)驶入右转车道(5)后再次通过路口;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相交道路上进行掉头的步骤为机动车辆先在路口右转弯,经相交道路上的掉头车道(3)驶入直行车道后再次通过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十字或丁字路口、或者路口是由主、次干道构成的等不同的状态下,左转弯的机动车辆在直行道路上进行的掉头、在相交道路上进行的掉头及现行的左转弯等不同方式,可根据路口的具体状况进行适当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停车线(10)与路口的距离需根据机动车辆的平均流量、信号灯转换周期及左转弯机动车辆的平均占有比例确定,后停车线(10)通常距离路口60-120米,信号灯转换周期通常为80-16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掉头车道(3)的位置不够时,待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可借用右侧的邻近车道;当右转车道(5)的位置不够时,已经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可借用左侧的邻近车道;掉头的左转弯机动车辆相对借用车道上的机动车辆,有优先通行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左转弯的机动车辆采用在直行道路上进行掉头的方法时,可在掉头区域的中心线位置再改扩出一条掉头车道(6),原车道的宽度均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路口设置人行横道(7)时,将其划分为两端段和中间段,在一个信号转换周期内,采用人行横道信号灯(8)两次绿灯放行的方式,通过人行横道(7)的步骤为人行横道信号灯(8)第一次为绿灯的时段,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两端段分别进入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第二次为绿灯的时段,行人由人行横道(7)的中间段分别经两端段离开人行横道(7);其间的时段为右转弯的机动车辆占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左转弯是相对于机动车辆在道路右侧行驶的交通规则而言,其特征在于对于机动车辆在道路左侧行驶的交通规则,只需将左与右对调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将现有停车线(1)往回移动一定的距离,并设置左转弯机动车辆的掉头车道(3)、掉头停车线(2)及后停车线(10)等。该方法克服了现有的平面立交对路口的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的不足,及左转弯限行产生的不便,具有简单易行、直行机动车辆的行驶转换保持连续及提高平面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E01C1/00GK1986966SQ20061015616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悦月 申请人:王悦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