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减速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366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升降减速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交通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减速坎。
背景技术
现交通用普通的减速坎都是一个向上突起的条状固态体(多为水泥制),外形固定,上表面不能改变形状。这种普通减速坎不论车速快慢都会受颠簸才能通过。其虽达到了限速的目的,但也为许多司机和骑自行车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很多司机由于某种要求不能让车辆太颠簸时,行驶到普通减速坎前会减速到非常的慢,近乎停止,操作稍有不慎发动机就会熄火,影响机动车行驶效率,使整体公交道路通行能力受到影响;骑自行车的人们也倍受颠簸之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减速坎,只要是在行车不超速的情况下通过该自动升降减速坎,开车人、乘车人或骑车人几乎感觉不到或只略感颠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自动升降减速坎,它包括一可平埋于道路上的箱式外壳体,且箱式外壳体上开口;其内上方开口处置一组立板,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呈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该组立板的下方有一托板,托板下为一升降支撑装置。
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可为一组液压或气压支撑装置,也可以为一组弹力较大的弹簧,亦可以是一组人字架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托板及其下方升降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人字架结构示意图(收拢状态)图3-b为本实用新型人字架结构示意图(受压打开状态)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常态下)图4-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机动车驶过时)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减速坎,它包括一可平埋于道路上的箱式外壳体1,且箱式外壳体上开口;其内上方开口处置一组立板3,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呈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该组立板的下方有一托板2,托板下为一升降支撑装置4。
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4可以是一组压力缸支撑装置。其可为一组气压支撑单元,如图2所示,包括与托板2连接的气缸401,气缸内的活塞402上套弹簧403;另可在气缸的气孔内侧固定一薄簧片,用于调节开口量,薄簧片距离气孔有一定间隙,可随大的空气流带动贴在气缸壁上的气孔处。所述的压力缸支撑装置还可以是一组液压支撑单元,包括与托板连接的盛置液体(水或油)的液压缸,液压缸内的活塞上套弹簧;在液压缸上开设液流孔,液流孔处加一根管子,管子另一端接一个容器,容器可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的剩余空间内,想密封采用软体容器,不密封用普通容器,同样可在气缸的气孔内侧固定一用于调节开口量的薄簧片。
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4还可以直接采用一组弹力较大的弹簧,均布于托板的下方。
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4亦可以是一组人字架支撑装置。如图3-a、图3-b所示,该人字架支撑装置的两侧腿上连接点可通过铰链404连接或其它方式活接,保证相互间可自由转动,两侧腿下端是滚轮405,两腿之间有强力弹簧406连接。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各立板高度一致,托板的上表面呈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图4-a、图4-b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各立板高度不一致,中心长、两侧短;托板的上表面呈平面,以使组合后的常态下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参见图4-a),机动车驶过时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呈平齐状(参见图4-b)。
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减速坎主要用于公路上限制机动车的行驶速度。此装置可嵌在公路里,上表面突出在路面上,主要部件可采用强度高不易变形,耐磨损,抗腐蚀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平时常态下,自动升降减速坎不受力,上表面呈阶梯状;受力后,在一定的时间内上表面由阶梯状变为一个平面。
以采用气缸支撑单元为例当小型机动车以人为设定的最高速度以下行驶通过此装置时,车轮压在立板上,立板受压时会下降,使托板受力,支撑托板的气缸受压,气缸内的气体排出,随立板下降,气缸活塞上的弹簧受压产生弹性变形,下降速度会受到气缸上的气孔空气流量的限制,当立板下降到与路面水平时,车轮正好通过立板,小型车辆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能平稳通过此装置。而当大型机动车以人为设定的最高速度以下行驶通过此装置时,车轮压在立板上,压力较大,上表面变形加速,气缸排气时流速比小车通过时增加了许多,大的空气流速会带动距离气孔有一定间隙的簧片贴在气缸壁上(小车经过时流速小,不会产生此现象),堵住部分气孔。
在气孔内侧固定一可调节开口量簧片的作用是较大型机动车通过时气缸的排气时流速比小车通过时增加了许多,随着空气流速增加,距离气孔有一定间隙的簧片随之会向气缸壁靠近,来限制气孔的排气量,接近最大值时可以贴在气缸壁上。由于气孔的流量受到簧片的限制,由此立板下降的速度受到限制。簧片可以随机动车气缸排气时流速的大小而调节与缸壁气孔的距离,从而来限制气孔的排气量,设置合适的簧片可使重量不同的机动车在不超速经过此装置时能保持立板下降速度基本一致。如果机动车超速行驶,车轮压在此装置上表面,根据上述原理,车轮会经过还没有完全变为平面的上表面,等于经过了一个突起的路面,如果司机不愿受颠,则就应减速,此装置和普通减速坎的功能基本一样。
当车轮通过立板以后,立板上压力消失,弹簧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托板受到向上的推力,气缸吸气,托板带动立板上升。一个运动周期结束。整个装置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露在公路表面的部分成为阶梯状。
亦可用几根弹力较大的弹簧支撑,代替气缸。
采用人字架代替气缸(如图图3-a、图3-b所示)人字架两腿受压,人字架两腿角度变大,弹簧拉伸,托板下降。压力消失,弹簧收紧,角度变小,托板上升,立板恢复到初始状态。
用自动升降减速坎就不会让那些遵纪守法的机动车司机再受颠簸,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可不用将速度降到很低,相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的压力。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可平埋于道路上的箱式外壳体,且箱式外壳体上开口;其内上方开口处置一组立板,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呈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该组立板的下方有一托板,托板下为一升降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为一组压力缸支撑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缸支撑装置为一组气压支撑单元,包括与托板连接的气缸,气缸内的活塞上套弹簧,在气缸上开设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缸支撑装置为一组液压支撑单元,包括与托板连接的盛置液体的液压缸,液压缸内的活塞上套弹簧;在液压缸上开设液流孔,液流孔通过导管与一容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在气孔或液流孔内侧固定一可调节开口量的簧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为一组弹力较大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减速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为一组人字架支撑装置,该人字架支撑装置的两侧腿上连接点可相互自由转动,两侧腿下端是滚轮,两腿之间有强力弹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减速坎,它包括一可平埋于道路上的箱式外壳体,且箱式外壳体上开口;其内上方开口处置一组立板,该组立板向上露出部分呈中心高、两侧低的阶梯状;该组立板的下方有一托板,托板下为一升降支撑装置。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可为一组液压或气压支撑装置,也可以为一组弹力较大的弹簧,亦可以是一组人字架支撑装置。
文档编号E01F9/04GK2926308SQ20062002310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6日
发明者陈满征 申请人:陈满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