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翻转方法

文档序号:2284815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桥翻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造桥的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建造的桥和升降桥。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用于造桥的方法中,在施工状态中需要很高开销,用于 承受桥梁的自重。
在基础上建造桥梁时,产生用于所述基础的地基和结构的开销。 在借助于推进脚手架由混凝土建造桥梁时,所述推进脚手架必须
为承受桥梁的自重而设计。所述推进脚手架通过所述桥梁的自重通过 弯曲力矩而经受负荷。
在用步进移动方法(Taktschiebeverfahren )建造混凝土桥或钢桥 的桥梁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用于桥梁的额外开销,因为所述桥梁的 每个横截面在移动过程中经受来自因自重引起的应力的正的和负的弯 曲力矩。根据所述步进移动方法建造的桥因此具有特别高的横截面和 特别高的材料用量。
在悬臂施工中建造桥梁时,在施工状态中由于自重在桥梁中产生 大的负的弯曲力矩。支柱上的大的悬臂力矩(Kragmoment)必须通过 具有足够高度的横截面来承受。
在用桥塔的拉索以悬臂施工建造桥梁时(斜拉索桥),避免这些 悬臂力矩,为此产生用于建造桥塔和用于安装拉索的额外开销。在用 拉索进行悬臂施工时悬臂区段的长度因弯曲应力而限制在5米到10 米。
在建造拱桥时,在建造桥拱时产生高开销。桥拱大多数在基础上 或者在拉索的悬臂施工中建造。
另一种用于建造桥拱的方法是桥拱翻转法(BETON,第5期,1984 年5月,第200页)。在该方法中,借助于顶撑模板(Kletterschalung) 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两个混凝土桥拱半体,用于在施工时省去基 础或者说拉索并且由此达到快速的工程进度。在制成桥拱半体之后, 借助于保持线缆使其折拢。在JP 4237773中说明了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用于屋顶结构的 梁。通过保持线缆的松弛,将以铰接方式支承在其基脚点上的梁旋转 到水平位置中。 一种类似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在JP 3025107中得到说明。 这两种方法就如同人们从吊桥中对其所了解的一样起作用。桥梁的长 度基本上限制在处于下面的铰链和上面的固定点之间的长度上。该长 度可以通过桥梁的悬出超过桥塔顶端略微扩大。
用于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混凝土桥的方法从US 2004/0045253 中得到公开。围绕着可以布置在两个桥墩之间或者支座中的转动铰链, 借助于起重机、专门的安装用起重机或者巻扬机将桥梁旋转到近似水 平的最终位置中。这些方法局限于大约40米以下的桥跨度,因为在施 工状态中要稳定化自由悬出的桥梁以防止风力和地震力,这种做法引 起麻烦的附加措施。借助于巻扬机和附加重量或者借助于专门的用于 更大跨度的安装用起重机进行的旋转过程太麻烦并且因此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用于造桥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可以放弃脚 手架的搭建,在该方法中在建造桥梁的过程中在桥梁中没有出现弯曲 应力或者说仅仅出现很小的弯曲应力,该方法适合于建造具有大跨度 的桥并且相对于已知的方法提供了经济方面的优点。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
-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墩、至少一个具有端点的桥梁和至少 一根具有端点的支杆,
-所述支杆的端点以铰接方式与所述桥梁相连接并且要么-根据第 一变型方案-
-所述支杆的端点以铰接方式与桥墩相连接,所述桥梁通过该桥梁 的端点的在桥墩上近似垂直的运动被置于近似水平的位置中并且所述 桥梁的运动的端点与所述桥墩相连接,或者-根据第二变型方案-
-桥梁的端点以铰接方式与所述桥墩相连接,所述桥梁通过所述支 杆的端点的在桥墩上近似垂直的运动被置于近似水平的位置中并且所 述支杆的运动的端点与所述桥墩相连接,
-所述桥梁的悬出的端点与支座或者第二桥梁的另一个端点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定义。按本发明,铰接连接也是指所述支杆的端点允许回转运动地抵靠 在桥墩上或者所述桥梁的端点允许回转运动地抵靠在桥墩上,其中彼 此抵靠的部件通过力在形成传力连接的情况下相互挤压。
在支杆上按本发明不仅是指被加栽了沿纵向方向起作用的压力的 杆,而且也指受到拉应力的杆,其中所述杆在任何情况下基本上没有 受弯曲负荷。
按本发明,所述支杆在桥梁施工工地上建造,比如也可以通过将 多股绞合线合并成线缆。
所述方法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如此构造所述
支杆的端点,从而可以在所述端点中相对于桥梁出现角度旋转cc并且 在端点中相对于所述桥墩出现角度旋转P ,并且所述角度旋转cc加上 P的总和大于85。并且小于260°。
一种另外的有利的变型方案的特征在于,如此构造所述支杆的端 点和所述桥梁的端点,从而可以在端点中相对于所述桥梁出现角度旋 转cx并且在端点中相对于所述桥墩出现角度旋转P并且所述角度旋转 oc大于100°且小于175。并且所述角度旋转P近似为90°。
通过按本发明的方法建造的升降桥的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 桥墩、桥梁和支杆,所述支杆的端点以铰接方式与所述桥梁相连接, 所述支杆的端点或者所述桥梁的端点与所述桥墩相连接并且所述桥梁 可以通过所述支杆的端点的运动或者所述桥梁的端点的运动从近似水 平的位置中旋转出来,从而扩大与桥交叉的交通线路的净空间分布。
桥墩、桥梁及支杆形成静态稳定的承重结构。所述桥梁和支杆与 所述桥墩之间的连接仅仅经受微小的应力,并且可以用简单的结构构 件来建造。桥墩的应力在施工状态中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小于在已知 的使用水平建造桥梁的方式的造桥法中,因为风作用面更加有利并且 对地震力的检测来说重要的质量重心更低。
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跨上部结构这种做法是有利的,因为 由此在建造过程中没有出现由于自重引起的弯曲力矩或者仅仅出现非 常微小的由于自重引起的弯曲力矩。尤其在建造混凝土桥时,这具有 巨大的优点,因为在通常水平建造桥梁时出现弯曲力矩,所述弯曲力 矩影响工程前进速度。在步进移动方法中,通常为建造施工区段达到 周周期(Wochentakt)。在悬臂施工时或者在基础上或者借助于推进脚手架建造时,用于建造施工区段的时间为一到三周。
在近似垂直建造时,混凝土梁经受小得多的应力并且由此可以更
快地建造。本来用于建造混凝土桥墩的已知的滑动模板或顶撑模板的
方法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用于建造桥梁。
所述桥梁可以与桥墩一起比如用顶撑模板或滑动模板来建造。这
大大降低了模板开销、建造时间和成本。
所提出的方法特别有利地用在具有高桥墩的桥中。用于应用按本
发明的方法的跨度范围在20米和400米之间,优选在50米和150米之 间。
如果所述桥梁或者支杆的运动的端点没有固定地与桥墩相连接, 那么该方法可以用于升降桥的施工和运4亍。


下面借助于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在图l到32中示出了本发明。其中
图l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在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
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4是图1的细节A,
图5是图1的细节B,
图6是沿图3的线条VI-VI的剖面,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在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 图8是所述二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9是所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IO是沿图9的线条X-X的剖面,
图ll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
图12是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13是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14是沿图11中的线条XIV-XIV的剖面,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在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
图16是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17是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1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在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图19是所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20是所述第五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21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在建造桥墩、支杆及桥梁之后的视图,
图22是所述第六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视图,
图23是所述第六实施方式的在结束翻转过程之后的视图,
图24是建成的桥的视图,
图25是在平面图中弯曲的桥的平面图,
图26是第七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沿图28的线条XXVI-XXVI 的剖面,
图27是图26的细节C,
图28是所述第七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沿图26的线条 XXVIII曙XXVIII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6的细节D并且同时是沿图28的线条XXIX-XXIX的
剖面,
图30是第八实施方式的在翻转过程中的剖面, 图31是图30的细节E,
图32是图30的细节E的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到图6中示出。
按照图1在第一步骤中在垂直位置中用混凝土浇筑桥墩4和桥梁 2。桥梁的模板及混凝土浇筑流程在其开销方面相当于在建造桥墩4时 的流程,这与在水平位置中的建造相比实现了显著的节省。
在第二步骤中安装支杆3,该支杆3在该实施例中由用拉紧多股线 制成的线缆构成。
在下一个步骤中,按照图2用普通的起重装置比如用液压的绳索 升降机和由拉紧多股线制成的线缆来提升所述桥梁2的端点9。所述起 重装置可以定位在所述桥墩4的顶端上。在这种状态下,在桥梁2中 出现弯曲力矩,但该弯曲力矩小于在图3所示的最终状态中的弯曲力 矩。可以有利的是,在翻转过程中拉紧桥梁2中的预应力元件,用于 反作用于由于自重而出现的力矩。
所述桥梁2的端点9可以配备滑轮,以便实现近似无摩擦的提升。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在桥墩4中设置滑动层。已知的用于在滑道上的
9移动过程的材料组合比如是聚四氟乙烯和钢或者是青铜和钢。
用于在图2中示出的翻转过程的起重力的大小应该基于所述桥梁2 和支杆3的自重以及在所述桥梁2的端点9和桥墩4之间出现的摩擦力 而设计。
对施工状态来说也可以有利的是,在施工状态中为所述桥梁2仅 仅配设静态必需的横截面并且在最终状态中比如通过路面板的建造来 4卜充横截面。
在图2所示的翻转过程中,所述桥梁2和支杆3的长度仅仅通过 由于出现的法向力引起的弹性的长度变化而变化。在该实施例中在所 述支杆3中出现拉力并且在所述桥梁2中在点5和9之间出现压力。所 述支杆3在点6中与桥墩4相连接并且在点5中与桥梁2相连接。与所 述桥墩4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在图4 (图1的细节A)中示出并且与所述 桥梁2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在图5 (图1的细节B)中示出。由多股线缆 构成的支杆3按照图5在翻转过程中通过桥梁2的箱形横截面中的转 向结构来导引。由此可以在翻转过程的点5中承受大约150。的旋转角 oc。点6中的旋转角P相应地大约为60。并且通过所述桥墩4的顶端上 的鞍形结构通过所述支杆3的开巻来承受。图4中的箱形横截面中的 转向结构的弯曲半径以及图5中的鞍形的弯曲半径应该与多股线缆的 允许的弯曲半径相协调。
图6示出了处于最终位置中的桥梁2的截取部分的俯视图。所述
支杆3在该实施例中布置在桥梁2的中心,使得行车带可以在侧面从
所述支杆3的旁边经过。
已知的桥拱翻转法相对于按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桥拱半体必须在建造过程中通过拉索支撑并且在施工状态过程中
旋转,用于将桥拱中的弯曲应力保持在微小的程度上。在没有位置变 化的情况下用混凝土浇筑近似笔直的桥梁2并且可以在没有大的开销 的情况下将其固定在桥墩4上。
-用于桥拱半体的折拢的保持线缆将其拉力传递给地基构件,所述 地基构件仅仅必须为将这些力导引到建筑地基中而建造。在按本发明 的方法中所述桥梁2的提升不要求任何额外的结构上的支出,因为来 自提升的反作用力被导入桥墩4中。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图7到图10中示出。在所述方法的第一步骤中,按照图7桥墩4由合适的建材如混凝 土、砌砖、钢或木材制成。在下一个步骤中,将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由 钢或木材制成的桥梁2安装在垂直位置中。所述桥梁2可以由单个的 构件构成,所述单个的构件在这个位置中彼此进行传力连接。安装由 型钢制成的支杆3并且用铰接方式使其在点5中与桥梁2相连接并且 在点6中与桥墩4相连接。
如在图8中示出的一样降低所述桥梁2的端点9,由此产生在图9 中示出的单腰的桥l。在端点5中出现保留的旋转角a并且在端点6中 出现保留的旋转角P。旋转角ot加上P的总和等于90。。
图10示出了处于最终位置中的桥梁2的截取部分的俯视图。支杆 3在该实施例中布置在桥梁2的侧面,使得行车带可以在所述支杆3之 间经过。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图11到14中示出。 在所述方法的第一步骤中,按照图11由混凝土制成桥墩4。所述 桥墩4具有恒定的宽度,但在高度上具有变化的厚度。所述桥梁2在 该实施例中建造在所述桥墩4的基础板上。所述桥梁2具有恒定的宽 度,但具有变化的横截面高度。桥墩4、支杆3和桥梁2比如借助于顶 撑模板有利地同时制成。所述支杆3在点5中与桥梁2相连接。所述 桥梁2则在点7中与桥墩4相连接。
适宜地是可以在开始提升之前将所述支杆3的端点5近似水平地 从桥墩4挤开。如在图12中示出的一样提升所述支杆3的端点8,由 此最后产生在图13中示出的桥1。在翻转过程中,在所述支杆3的端 点5中出现140。的角度旋转oc。在所述桥梁2的端点7中出现90。的角 度旋转P 。在所述端点5和7中的保留的角度旋转也可通过在混凝土 建筑中通常的设计上的结构比如通过混凝土铰或者通过钢筋的弯曲来 承受。
通过用浇注混凝土来填塞在两个桥梁2之间的接缝并且通过装入 连续预应力元件,所述桥1在所述桥墩4的顶端上具有不易弯曲的连 接。
图14示出,所述支杆3可以如何有利地安装在所述桥墩4的模壳 (Form)中,用于能够快速建造桥墩4、支杆3和桥梁2。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在图15到17中示出。
ii按照图15,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墩4、桥梁2和支杆3。支 杆3在该实施例中在点5中与所述桥梁2相连接并且在点6中与所述桥 墩4相连接。第二支杆3在点5中与所述桥梁2相连接。按照图16提 升该支杆3的第二端点8。这种提升的结果是,所述桥梁2从近似垂直 的位置旋转到在图17中示出的水平位置中。
如果所述桥梁2的在该位置中处于所述桥墩4旁边的端点没有固 定地与所述桥墩4相连接,那么所述桥1可以用作升降桥12。通过图 17中的点8的降低使桥梁2向上运动,从而扩大与桥l交叉的交通线 路的净空间分布。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笫五实施方式在图18到图20中示出。
在第一步骤中,按照图18在垂直位置中建造桥墩4、辅助桥墩IO、 桥梁2和支杆3。所述桥梁2的端点8在这个位置中高于所述桥墩4的 顶端。因此,需要建造辅助桥墩IO。所述桥梁2在点7中与桥墩4相 连接。所述支杆3在点5中与桥梁2相连接。
按照图19使所述支杆3的其它端点8从辅助桥墩10上下降。为了 在下降过程中减少桥梁2中的弯曲力矩,在该实施例中使用拉索13。 这些拉索13可以由多股线缆构成,所述多股线缆与桥梁2相连接并且 比如从桥墩4的顶端以特定的力施加负荷。所述拉索13的长度在桥梁 2的旋转过程中扩大,这可以毫无问题地通过所述多股线缆的跟踪来保 证。
在按图20的最终位置中,辅助桥墩10可以移走或者可以用于安 装用于支撑桥梁2的附加的线缆。所述拉索13可以作为永久的线缆保 留在桥l中或者更换为斜拉索。
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第六实施方式在图21到图23中示出。 按照图21,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墩4、桥梁2和支杆3。 按照图22通过所述支杆3的端点8的提升,来建成在图23中示出 的桥l。
图24示出了具有两个支座11、两个桥墩4、四个桥梁2和四根支 杆3的桥1。图24所示的桥1的视图表明,该方法可以如何有利地用 于建造栈桥(Talbrticke)。所述桥梁2的在桥1的主跨度中间的端点 14在最终状态中不易弯曲地相连接。所述桥梁的另外两个端点14与支 座11相连接。所述支杆3随后可以移走,如果比如出于造型方面的原因要求这样做。
按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建造在平面图中弯曲的如图25为四跨 桥示出的桥。所述桥梁2在该实施例中必须用插件来补充,用于建成 所述桥l。
所述方法的第七实施方式在图26到29中示出。图26示出了在提 升桥梁2的端点9的过程中的状态。桥墩4在该实施例中具有沿桥墩 高度延伸的开口 19。
支杆3与桥墩4相连接的结构在图27 (图26的细节C)中示出。 为简明起见,在图27中仅仅绘出向右引出的支杆3。所述支杆3可以 由斜拉索17构成并且可以先后布置多根斜拉索17。在提升过程开始时, 所述支杆3近似垂直地沿桥墩4延伸到端点5,在那里该支杆3与桥梁 2相连接。支杆3中的力在提升过程开始时比在最终状态中小得多。在 图27中示出的用于支杆3的转向鞍18的结构考虑了这种情况。所述 支杆3在转向鞍18中的压紧力可以从所述支杆3的拉力除以所述支杆 3的转向半径和宽度的乘积计算出来。按图27的转向鞍在提升过程开 始时具有较小的半径R并且在提升过程结束时具有较大的半径R2,其 中用R,乘以在提升过程结束时支杆中的拉力与在提升过程开始时支杆 中的拉力的比例来计算R2,在所述转向鞍的这种结构中,在按照所述 支杆3中的出现的力计算所述转向鞍18的处于I^和R2之间的半径时, 通过所述转向鞍18向所述支杆3施加的压紧力在提升过程中是恒定 的。
图28示出了在提升过程中所述桥1的俯视图。所述桥墩4设有开 口 19,使得桥梁2在提升过程中相互接触并且在翻转铰链(Waizgelenk) 中产生的压力通过赫兹压力来传递。在按图28的实施例中所述桥梁2 的横截面是箱形横截面。为了在提升过程中将桥梁2的重量保持在微 小的程度上,在结束提升过程之后才建造路面板的悬出部分。因此, 在所述支杆3的与桥梁2相连接的端点5中需要横梁。在提升过程中 所述桥梁2的稳定化可以用合适的装置15比如滚子轴承实现。
所述桥梁2的连接的结构在图29 (图26的细节D)中示出。在提 升过程开始时,桥梁2在线条Pi和Pi,中相互接触。在桥梁2的在图
29所示的位置中,在线条P2和P2,中进行接触。在最终状态中,在P3
和P3,中进行接触。在按图29的实施例中,桥梁2的端部设有圆形弯曲的钢板,所述钢板用销栓或者焊接的钢筋与所述桥梁2的混凝土相 连接。在提升过程中,在所述桥梁2的构造为圓柱体形的端部中沿接 触线比如图29中的P2和P 出现增高的称为赫兹压力的压力。应该根 据在提升过程中出现的赫兹压力来设计所述桥梁2的端部区域的半径 的大小。图28中的桥梁2的端部的半径是恒定的。但其也可以与在桥 梁2中出现的力相匹配,并且比如从线条P!、 P广中的较小半径上升到 线条P3、 P3,中的较大半径,用于在提升过程中在所述接触线中保持近 似恒定的赫兹压力。
所述方法的第八实施方式在图30到32中示出。图30示出了在提 升所述支杆3的端点8的过程中的状态。桥墩4具有沿桥墩高度延伸 的开口 19。
所述支杆3与桥梁2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在图31 (图30的细节E) 中示出。支杆3和桥梁2之间的相互扭转在该实施例中在提升过程中 大约为150°,该扭转通过沿圆柱状的接触面的碾压来实现。在提升过 程开始时,沿线条P4、 P4,进行接触。图31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 态中在支杆3和桥梁2之间沿线条Ps、 Ps,进行接触。在结束提升过程 之后,在桥梁2和支杆3之间沿线条P6、 P6,进行传力。图31示出了外 部的预应力元件16,该预应力元件16布置在设有板梁横截面的桥梁2 的重力轴线(Schwerachse)中。在提升过程中,给所述外部的预应力 元件预加应力,从而在桥梁2中不出现拉力或者仅仅出现微小的拉力。
用于支杆3与桥梁2之间的连接的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图 30的细节E)在图32中示出。这种作为替代方案的实施方式的桥梁具 有箱形横截面。在端点5中在支杆3和桥梁2之间的相互扭转在所述 桥梁2的箱形横截面的外部进行。由此产生的偏移力矩在桥梁2中产 生弯曲应力,在设计桥梁2的尺寸时应该考虑所述弯曲应力。所述外 部的预应力元件16布置在所述桥梁2的箱形横截面的重力轴线中。
在两个桥墩4之间能够用按本发明的方法实现的桥1跨度在支杆3 经受压应力时相当于这两个桥墩4的高度的总和。将所述方法应用在 经受拉应力的支杆3上能够建造具有比所述桥墩高度的总和大的跨度 的桥l。
所述方法优选适合于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桥和钢混凝土桥,但也可 以用于钢桥、钢-混凝土-复合桥、木桥或塑料桥。
14也可以优选将不同的建材组合起来。比如桥梁2由预应力混凝土 制成并且所述桥梁2的顶端除了端点14之外由钢结构制成,用于降低 在悬臂的顶端上的自重并且由此降低在施工状态中的悬臂力矩。
有意义的是,按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用在高层建筑和工程建筑中, 如果优选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梁并且随后将其旋转到近似水平的 最终位置中。
权利要求
1. 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墩(4)、至少一个具有端点(7、9、14)的桥梁(2)和至少一根具有端点(5、6、8)的支杆(3),-所述支杆(3)的端点(5)以铰接方式与所述桥梁(2)相连接并且要么根据第一变型方案-所述支杆(3)的端点(6)以铰接方式与桥墩(4)相连接,所述桥梁(2)通过该桥梁(2)的端点(9)的在桥墩(4)上近似垂直的运动被置于近似水平的位置中并且所述桥梁(2)的运动的端点(9)与所述桥墩(4)相连接,要么根据第二变型方案-桥梁(2)的端点(7)以铰接方式与所述桥墩(4)相连接,所述桥梁(2)通过所述支杆(3)的端点(8)的在桥墩(4)上近似垂直的运动被置于近似水平的位置中并且所述支杆(3)的运动的端点(8)与所述桥墩(4)相连接,-所述桥梁(2)的悬出的端点(14)与支座(11)或者第二桥梁(2)的另一个端点(14)相连接。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桥梁(2) 和支杆(3)布置在桥墩(4)的两侧并且支杆(3)的两个端点(8) 在桥墩(4)上近似垂直地运动或者所述桥梁(2)的两个端点(9)在 桥墩(4)上近似垂直地运动。
3. 按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建造具有变化的横截面高度的桥梁(2)。
4. 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桥梁(2)在近似水平的最终位置中在垂直平面图中具有曲率 地建造。
5. 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桥梁(2)在近似水平的最终位置中在平面图中具有曲率地建 造。
6. 按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桥墩(4)集成在支座(11)中。
7. 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杆(3)的或者说所述桥梁(2)的运动的端点(8、 9)在所述端点(8、 9)的运动过程中相互接触。
8. 按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建造具有沿桥墩高度延伸的开口 (19)的桥墩(4),在该开口中 所述支杆(3)的或者所述桥梁(2)的端点(8、 9)在其运动过程中 相互支撑,其中所述开口 (19)向下以及向上受到所述桥墩(4)的限 制。
9. 按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端点(5、 6、 7、 8、 9)中的压力在所述支杆(3)和桥梁(2) 的运动过程中通过翻转铰链来传递。
10. 按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翻转铰链的表面由薄壁的弯曲的钢板构成,所述钢板在所 述支杆(3)或者桥梁(2)的端点(8、 9)中用混凝土来回填。
11. 按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翻转铰链的半径不是恒定的,而是与压应力相匹配,从而为小 应力设置小半径并且为较大的应力设置较大的半径。
12. 按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将经受拉应力的支杆(3)设置为斜拉索(17)并且将端点(5、 6)中的拉力在所述支杆(3)的运动过程中通过转向鞍(18)传递到 所述桥梁(2)和桥墩(4)中。
13. 按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转向鞍(18)的半径不是恒定的,而是与所述支杆(3)的拉应 力相匹配,从而为小应力设置小半径并且为较大的应力设置较大的半 径。
14. 按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支杆(3)或桥梁(2)的两个端点(8、 9)近似垂直地运动并 且所述端点(8、 9)在运动过程中用稳定装置(15)支撑在桥墩(4) 上。
15. 按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构造所述支杆(3)的端点(5)和(6),从而在端点(5)中 相对于所述桥梁(2)出现角度旋转ct并且在端点(6)中相对于所述 桥墩(4)出现角度旋转P,并且所述角度旋转oc加P的总和大于85° 并且小于260°。
16. 按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构造所述支杆(3)的端点(5)和所述桥梁(2)的端点(7), 从而在端点(5)中相对于所述桥梁(2)出现角度旋转oc并且在端点(7)中相对于桥墩(4)出现角度旋转P并且角度旋转oc大于100°并 且小于175。并且角度旋转P近似为卯°。
17. 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第一变 型方案与在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第二变型方案的组合以及必要时按权 利要求2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
18. 按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造桥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为提升所述端点(9、 8)使用由拉紧多股线构成的张紧元件和 液压的绳索升降机。
19. 根据按权利要求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建造的升降桥, 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桥(12)包括至少一个桥墩(4)、桥梁(2) 和至少一根支杆(3),并且所述桥梁(2)能够通过所述支杆(3)的 端点(8)或者所述桥梁(2)的端点(9)的运动从近似水平的位置旋 转出来,从而扩大与该桥交叉的交通线路的净空间分布。
20. 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升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4) 集成在所述支座(11)中。
全文摘要
在近似垂直的位置中建造桥墩(4)、两个桥梁(2)和两根支杆(3)。所述支杆(3)与所述桥墩(4)的顶端且与所述桥梁(2)相连接。通过所述桥梁(2)的处于所述桥墩(4)旁边的端点(9)的提升,将所述桥梁(2)置于水平的最终位置中。最后,将所述桥梁(2)的端点(9)与所述桥墩(4)相连接。
文档编号E01D21/08GK101535571SQ200780031424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3日
发明者J·科雷格 申请人:科雷格有限责任公司;奥地利促进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