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模架在国内使用已基本普及,主要可分为上行式移动模架与下行式移动 模架两大类。其中下行式移动模架由于施工工艺较上行式模架略为简单,因此成为移动模 架的首选。下行式移动模架按支腿是否自行可分为固定式支腿和自行式支腿。其中平原低 墩多采用固定式支腿,而山区高墩则采用自行式支腿。但不论那种移动模架,均有一个缺 点就是只用适用于直线桥或大半径曲线桥(通常> 1200m),目前国内最小纪录为750m。 此缺陷极大的影响了移动模架在山区丘陵区曲线桥的推广工作,使得山区地区小半径箱梁 施工工仍多采用落地支架形式,费时费工且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它包括主梁,主梁两端连接的前导 梁和后导梁,设置在墩台上的可自行的支腿,支腿上设可横移的台车,主梁的纵移装置,用 于分别吊挂前导梁、主梁的扁担梁,所述主梁与前导梁之间铰接连接,台车上设有水平转动 装置,它还包括后行走扁担梁,后行走扁担梁两端分别设吊梁,吊梁上设有可横移的挂架, 挂架下端与后支腿连接。所述主梁与前导梁之间设有转推千斤顶。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前支腿和中支腿上分别设置所述主 梁的纵移装置,前支腿、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上分别设置前台车、中台车和后台车。所述中台车包括台车架,台车架上铰接连接支座,支座上设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 一侧设有导向辊轮,台车架上设有横移千斤顶;主梁的纵移装置设在台车架上。所述支座与台车架之间连接有可拆的防转动拉杆。所述台车架上设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纵移油缸,纵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连 接纵移滑靴,纵移滑靴与主梁连接;支撑架上还连接有防滑止退装置;所述防滑止退装置 包括支撑架上连接的拉杆,拉杆的端部连接止退滑靴,止退滑靴上铰接连接有单向摆动销, 止退滑靴上连接限位销。所述台车架与支座之间还设有转动支撑垫。所述台车架上还设有标高调整顶升油缸。所述吊梁上设轨道,挂架上设辊轮,辊轮挂在轨道,挂架与吊梁之间连接横移千斤 顶。本发明通过前、中、后支腿上设置横移装置从而实现移动模架开模;在前、中支腿 上设置纵移装置实现主梁纵移;在前导梁与主梁之间设置平铰,实现不同曲率半径的要求, 前、中支腿底座上设置水平转盘实现纵移过程中主梁转动需要。水平铰、横移装置、纵移装置、水平转盘共同作用主梁顺桥向移动时横桥方向姿态调整,以适用不同曲率半径及坡度 要求。前、中支腿通过支承台车悬挂于主梁轨道上,通过纵移装置前移,后支腿通过走行扁 担悬挂前移到位。整个系统按照机械标准设计制造,调节精度高;全液压系统驱动,整机体 积小、重量轻,控制比较平稳,安全性比较高;适应于山区高墩箱梁施工,安装后无需设备配 合。该设备通过水平铰、水平转动装置、横移装置、纵移装置联合作用,使模架具有半径箱梁 施工能力,从可满足400m半径施工。
图1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立面示意图。
图2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俯视示意图。
图3中支腿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4中扁担梁吊挂状态示意图。
图5前支腿自移后待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6后支腿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7后支腿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后扁担梁吊挂状态示意图。
图9中台车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10中台车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11中台车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2纵移装置示意图。
图13主梁与前导梁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在施工时,至少三个连续的桥墩601、602、603上分别设置可自行的前 支腿501、中支腿502和后支腿503 (后支腿503也成为称后辅助支腿)。前支腿501、中支 腿502固定在桥墩601、602上时两个前支腿之间,两个中支腿之间连接有包毂503 (如图3 所示)。主梁400的前端铰接连接有前导梁200,后端固结连有后导梁300 (如图2所示)。 前扁担梁701吊挂前导梁200,中扁担梁702吊挂主梁400(如图4所示),后扁担梁703吊 挂主梁400 (如图8所示)。后行走扁担梁704连接后支腿503。图2中450为混凝土箱梁。如图13所示,主梁400的前端铰接连接有前导梁200,主梁400上设主梁铰接连接 架401,前导梁200上设前导梁铰接连接架201,主梁铰接连接架401和前导梁铰接连接架 201之间连接铰接轴280 ;主梁400与前导梁200之间设置有转推千斤顶290。这样实现主 梁400和前导梁200之间的转动。前支腿501、中支腿502和后支腿503上分别设置前台车100,中台车150和后台 车160。如图3、5和7所示;本实施例中前台车150和中台车100结构相同。如图7所示,后行走扁担梁704的两端分别设吊梁705,吊梁705上设轨道706,挂 架707上设辊轮708,辊轮708挂设在轨道706上,挂架707与吊梁705之间连接横移千斤 顶709。挂架707下端与后支腿503连接固定。后支腿503上设的后台车160,后台车160 与后支腿503之间设置后台车横移油162,后台车160上设置有固定的主梁支撑架163 (如图6所示)。挂架707与吊梁705之间的横移千斤顶709可以解决主梁和后导梁纵移转弯 时,后支腿503与桥墩之间的干涉问题,即横向移动后支腿503避免后支腿503与桥墩碰撞。由于前台车150和中台车100结构相同,以中台车加以说明。如图9所示,中台车 100包括台车架101,台车架101上铰接连接支座102,本实施例中支座102有左右两个。支 座102的底板104与台车架101之间设置铰接连接轴103,铰接连接轴103上连接螺母104。 本实施例中底板104上设铰接孔105,铰接连接轴103穿过铰接孔105内设的轴承106。台 车架101与支座102之间还设有转动支撑垫107 ;上述结构可实现台车在支撑主梁转动时, 减小转弯半径。支座102与台车架101之间连接有可拆的防转动拉杆108 (如图11所示), 这样在纵移及固定时,保证支座102不转动(需要转动时,拆除防转动拉杆108)。支座102上设有支撑平台109,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09通过支撑轴110与支座 102。支撑平台109俗称滑架。支座102的一侧设有导向辊轮111,如图10所示;左右两个 支座102上的支撑平台109及导向辊轮111能保证主梁纵移时平稳。如图9、11所示,台车架101上设有横移油缸112。横移油缸112与中支腿上的轨 道连接,实现中台车100的横移。如图9、11所示,台车架101上还设有标高调整顶升油缸113和主梁的纵移装置 120。标高调整顶升油缸113顶端设有铰支座114,铰支座114上设置连接法兰115。主梁的纵移装置120如图9、12所示,它包括设在台车架101上的支撑架121,支撑 架121上设有纵移油缸122,纵移油缸122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纵移滑靴123,纵移滑靴 123与主梁400连接。支撑架121上还连接有防滑止退装置;防滑止退装置包括支撑架121 上连接的拉杆124,拉杆124的端部连接止退滑靴125,止退滑靴125上铰接连接有单向摆 动销126,止退滑靴125上连接限位销127。在主梁纵移时,单向摆动销126摆出主梁上的 孔,如果主梁后退,单向摆动销126进入主梁上的孔,限位销128将单向摆动销126限位,这 样将单向摆动销126限定住,避免主梁后退。上述结构使模架具有半径箱梁施工能力,从可满足400m半径施工。
权利要求
一种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它包括主梁,主梁两端连接的前导梁和后导梁,设置在墩台上的可自行的支腿,支腿上设可横移的台车,主梁的纵移装置,用于分别吊挂前导梁、主梁的扁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与前导梁、后导梁之间铰接连接,台车上设有水平转动装置,它还包括后行走扁担梁,后行走扁担梁两端分别设吊梁,吊梁上设有可横移的挂架,挂架下端与后支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主梁与前导梁之间设有转推 千斤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 所述后支腿;前支腿和中支腿上分别设置所述主梁的纵移装置,前支腿、中支腿和所述后支 腿上分别设置前台车、中台车和后台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台车包括台车架,台 车架上铰接连接支座,支座上设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一侧设有导向辊轮,台车架上设有横 移油缸;主梁的纵移装置设在台车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支座与台车架之间连接有可 拆的防转动拉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台车架上设支撑架,支撑架 上设有纵移油缸,纵移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连接纵移滑靴,纵移滑靴与主梁连接;支撑架 上还连接有防滑止退装置;所述防滑止退装置包括支撑架上连接的拉杆,拉杆的端部连接 止退滑靴,止退滑靴上铰接连接有单向摆动销,止退滑靴上连接限位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台车架与支座之间还设有转 动支撑垫。
8.如权利要求5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台车架上还设有标高调整顶 升油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上设轨道,挂架上 设辊轮,辊轮挂在轨道,挂架与吊梁之间连接横移千斤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式小半径移动模架,它包括主梁,主梁两端连接的前导梁和后导梁,设置在墩台上的可拆移的支腿,支腿上设可横移的台车,用于分别吊挂主梁、前导梁和后导梁的扁担梁,主梁的纵移装置,所述主梁与前导梁、后导梁之间铰接连接,台车上设有水平转动装置,它还包括后行走扁担梁,后行走扁担梁两端分别设吊梁,吊梁上设有可横移的挂架,挂架下端与后支腿连接。该装置整机体积小、重量轻,控制比较平稳,安全性比较高;适应于山区高墩箱梁施工,安装后无需设备配合;使模架具有半径箱梁施工能力,从而可满足400m半径施工。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1892633SQ20101023374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丹, 姚应洪, 李赤谋, 柯长军, 石华平, 黄成伟 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