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162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通路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路锥,用于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 等引导交通。
技术背景目前城市交通道路管制、道路维修以及交通事故现场中,经常需要使用交通路锥, 用以向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标识引导。目前路面上用的路锥普遍为橡胶或PVC材料制作, 重量较轻,遇到自然风或者车辆行驶所引起的冲击波时往往会被吹倒,在路面上滚动,偏离 原来的位置,反而给交通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路锥,解决原有路锥容易被吹倒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交通路锥包括由空心圆锥体和底座构 成的路锥体,在底座内装有配重体。增加配重体后,路锥的抗风能力就大大提高了。配重体是在底座的内圆槽内装有的金属圆环体。采用圆环体配重的目的,是便于 在存放和运输时,若干个路锥套装在一起,节省空间。配重体的内孔直径大于路锥体的空心圆锥体内孔的最大直径,尽量降低路锥套装 后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配重体,抗风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还可以使若干个路锥套 装在一起,节省空间,方便存放和运输。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交通路锥包括由空心圆锥体和底座构成的路锥体1,底座内装有配重 体2,配重体2是在底座的内圆槽内装有的金属圆环体,配重体2依靠过盈配合与底座的内 圆槽固定在一起,或者在内圆槽处于配重体2下部位置周圈设置几个凸点将配重体2卡住, 配重体2的内孔直径大于路锥体1的空心圆锥体内孔的最大直径。
权利要求一种交通路锥,包括由空心圆锥体和底座构成的路锥体,其特征在于路锥体(1)的底座内装有配重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路锥,其特征在于配重体(2)是在底座的内圆槽内装 有的金属圆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路锥,其特征在于配重体(2)的内孔直径大于路锥体 (1)的空心圆锥体内孔的最大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交通路锥,包括由空心圆锥体和底座构成的路锥体,底座内装有配重体,配重体是在底座的内圆槽内装有的金属圆环体,配重体的内孔直径大于路锥体的空心圆锥体内孔的最大直径。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配重体,抗风能力大大提高,并且还可以使若干个路锥套装在一起,节省空间,方便存放和运输。
文档编号E01F9/012GK201738256SQ20102021516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军, 石玮 申请人:张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