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交织环形立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21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交织环形立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交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
背景技术
立体交叉(简称立交)是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交通组织设施。环形立交由于具备布局紧凑、占地较少、造价低廉等特点,在立交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实践证明现行的环形立交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用,诸如特大城市中心区、左转交通量大的交叉口等。环形立交由环形平面交叉口演变而来,通过环道来实现各方向车辆的转弯。根据交通流的分离层次,环形立交可分为双层式、三层式和四层式等多种形式。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三层环形立交(如图1所示)是将两条道路的直行车辆均通过上跨或下穿分离,其它车辆沿环道逆时针绕行;双层环形立交则仅将主要道路的直行车辆与其它车辆加以分离。如图2所示,是现行的环形立交的环道车流运行分析图。环道是影响环形立交运行质量的关键,其交通组织如同环形平面交叉口,入环车辆与出环车辆相互交织,绕环而行的车流频繁地发生合流和分流。现行环形立交的设计使得车辆由右侧入环、右侧出环,即右进右出(或称作外进外出);车辆驶入环道需要从环道外侧横移变道进入环道内侧,出环则由环道内侧横移至环道外侧。随着交通量的增大,可穿越空档减少,车辆无法实现交织变道;且车速越高,所需的交织长度越长,交织愈发困难。实践表明,左转交通量稍大一点就可能造成环道拥堵,致使整个立交陷于瘫痪。受用地面积和道路断面宽度的限制,现实中采用的环形立交绝大多数属于小环交,环道的交织长度非常有限,大大降低了运行速度和通行能力。即使加大环道半径,对交织段长度和环道通行能力的增加也非常有限,环道运行质量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善。总体来说,现行环形立交只适用于左转交通量小、运行车速低的情况,环道交织是造成运行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此外,立交占地庞大,造成大面积的隔离,行人过街困难是当前我国城市立交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城市道路行人流量大,在立交设计中处理好行人交通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行立交的运行缺陷和当前立交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没有环道交织的环形立交,即无交织环形立交。本发明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行人通过的无交织环道立 、-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其包括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以及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分置于环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位于环道的内侧,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位于环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位于环道的外侧,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位于环道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立交还包括右转匝道,右转匝道架空。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立交为四层式环形立交,其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通过下穿和高架供直行车辆行驶,其第二层为原地面,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其第四层为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立交为两层式环形立交,其第一层为原地面,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其第二层为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除右转之外的车流均由环道通过交叉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立交为十字交叉口的环形立交,其具有四个象限,于每个象限内均具有一个左转入环匝道及一个出环匝道,并按照先入后出的逆时针方向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环道的半径i = 400V2/i ,其中,i为坡道纵坡。进一步地,所述环道外侧匝道与主线引道及环道内侧匝道的纵坡相同,环形立交的占地面积为1. 25S-1. 5S,其中,S表示环道围合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环道分为基本段和出入段两种路段,基本段是位于跨象限相邻出环匝道出口与左转入环匝道入口之间的环道部分,出入段是位于同一象限相邻左转入环匝道入口与出环匝道出口之间的环道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环道设有掉头车道时,基本段的车道数Nb >队+1,出环匝道的车道数Ncj =队+1,出入段合流点处的车道数Nt ^ Nb+Ni;出入段分流点处的车道数 Nj彡(NB+NQ)-1,其中,N1为左转入环匝道的车道数。进一步地,所述环道未设置掉头车道时,基本段的车道数Nb ^ N1,出环匝道的车道数Ncj = N1,出入段合流点处的车道数Nt彡Nb+Ni;出入段分流点处的车道数Nt彡(Nb+N0)-1, 其中,N1为左转入环匝道的车道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环形立交将左转入环匝道和出环匝道分置于环道的两侧,使出入环方式由外进外出变为内进外出或外进内出,即由同侧进出变为异侧进出,通过改变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消除了环道交织,减小了车辆在环道上的绕行角度。此外,将右转匝道架空,使行人能够在地面自由穿梭,可实现行人交通在地面的全互通。


图1是现行的三层环形立交的交通流线图。图2是现行的环形立交的环道车流运行分析图。图3是本发明无交织环形立交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无交织环形立交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交通流线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交通流线示意图。图7是图3及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层人行系统布置图。图8是坡道纵断面坡长计算示意图。图9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拓扑结构图。
图10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拓扑结构图。图11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环道半径测算原理简图一。图12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环道半径测算原理简图二。图13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环道车道数保持平衡的计算示意图。图14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环道车道数保持平衡的计算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无交织环形立交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无交织环形立交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一同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包括环道1、左转入环匝道2及出环匝道3,左转入环匝道2进入环道1的入口、以及出环匝道3离开环道1的出口分置于环道1的两侧。本发明的环形立交将左转入环匝道2和出环匝道3分置于环道1的两侧,使出入环方式由外进外出变为内进外出或外进内出,即由同侧进出变为异侧进出,通过改变左转入环匝道2及出环匝道3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消除了环道1交织,减小了车辆在环道1 上的绕行角度。具体地,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该环形立交为内进外出式无交织环形立交,其左转入环匝道2进入环道1的入口位于环道1的内侧,出环匝道3离开环道1的出口位于环道1的外侧。左转车辆通过专用匝道(即左转入环匝道2、,由内侧进入环道1,由外侧驶出环道1,亦即左进右出。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该环形立交为外进内出式无交织环形立交,其左转入环匝道2进入环道1的入口位于环道1的外侧,出环匝道3离开环道1的出口位于环道1的内侧。左转车辆通过专用匝道(即左转入环匝道2、,由外侧进入环道1,由内侧驶出环道1,亦即右进左出。对于十字形交叉口,环形立交具有四个象限,于每个象限内均有一个左转入环匝道2及一个出环匝道3,并按照先入后出的逆时针方向排列,外形酷似纸风车。位于环道1 内、外侧的左转入环匝道2和出环匝道3分别称作环道内侧匝道和环道外侧匝道。从层次结构来看,该环形立交可视为四层式环形立交。第一和第三层分别通过下穿和高架供直行车辆行驶,且高架主线引道从环道1下起坡通过;第二层在原地面,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第四层为车辆左转和掉头的专用匝道(即左转入环匝道2、出环匝道3) 和高架环道1 ;环形立交还包括右转匝道4,右转匝道4架空,可视为第三层。就绝对高度来说,地面之上仅相当于一层高架环道1的高度。请参阅图5和图6,其分别为内进外出和外进内出式无交织环形立交的车辆交通流线图,图5包含了右转、直行和左转车流,图6还考虑了掉头车流。就车流通行方式而言,本发明与现行环形立交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左转车流上;直行车流径直通过交叉口,右转车辆通过专用匝道(即右转匝道4)转弯,无需进入环道1,均与现行环形立交相同或相似。左转车辆借助环道1完成转弯。依据车流的运行特征,将环道1划分为基本段11 和出入段12两种路段。基本段11是指位于跨象限相邻出环匝道3出口与左转入环匝道2 入口之间的环道部分,其上绕环车辆各行其道;出入段12是指位于同一象限相邻左转入环匝道2入口与出环匝道3出口之间的环道部分,车辆合流或分流,无交织。对于四路交叉口, 环道1由四对出入段12和基本段11沿车流方向(逆时针方向)顺序连接而成。暂不考虑车辆掉头,左转车辆转向可分为五个阶段①入环阶段,经左转入环匝道 2驶离主线进入环道1 ;②与由上一入口进环的左转车辆并列行驶过一出入段12 ;③独自绕环驶过一基本段11 ;④与由下一入口进环的左转车辆并列行驶过一出入段12 ;⑤出环阶段,经出环匝道3驶离环道1进入主线。第一阶段和第五阶段均行驶在专用匝道上,较少受到干扰;第二至第四阶段则通过环道1完成。其中,第二和第四阶段在环道1出入段12内完成,存在内外并列的两股绕环左转车流,如车道数设置合理,原则上两股车流不会相互干扰;第三阶段则在环道1基本段11内完成,仅存一股左转车流。若有掉头车辆,则其与左转车辆共道行驶,至第四阶段的出入段12末端,掉头车辆将与左转车辆分流,左转车辆进入出环匝道3,掉头车辆则与由该出入段12起始端入口驶入的左转车辆继续绕环而行,直至由同一出环匝道3驶离环道1进入主线,完成掉头。另外,环道1还可为误入左转入环匝道的右转和直行车辆提供行驶路径。右转车辆在掉头车辆环道行驶路径的基础上,继续在环道1上驶过一对基本段11和出入段12,经对向左转车辆出环匝道3驶离环道1进入主线,完成右转。直行路径存在两条①在右转车辆环道行驶路径的基础上,继续在环道1上驶过两对基本段11和出入段12后,由出环匝道 3驶离环道1进入主线;②进入环道1出入段12后,直接由该出入段12末端连接的出环匝道3出环,此种方式直行车辆将与其它绕环车辆发生交织,故可通过标线施划加以禁止。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环道1出入段12的起终点附近会发生合流和分流。合流视车道数的多少分为并道合流和并排行驶合流两种若合流后车道数减少,则两股车流需要并道而行,将造成较大干扰;否则,各行其道,并无干扰。即便是合流共道,也与现行环形交叉口中横移变道式的交织有本质区别,故称本发明为无交织环形立交。可见,环道1的车道数目对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大有影响,其确定方法详见后述。无交织环形立交中左转车辆运行的另一特点是在环道1上的转弯角度大幅减小, 如图5和图6中的这一角度约为130°。环道1上的左转角度主要取决于内侧匝道的接入位置,即左转车辆在内侧匝道上转过的角度。内侧匝道接入位置愈靠近目标主线出口道,在环道1上的转弯角度和绕行距离愈小,而对从其下穿行的其它匝道的放坡限制越大。故环形内侧匝道的接入位置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两方面的要求,放坡方面的限制将在后续描述。人性化的步行系统是本发明的另一特点,如图7所示,在地面设置对角(X形)人行横道,将地面让位于行人,使行人能够在地面自由穿梭,可实现行人交通在地面的全互通,缩短了行人过街时间,弱化了立交的隔离作用。分析发现,与现行环形立交不同,无交织环形立交环道1半径的关键控制要素不是交织段长度,而是位于环道1围合区域内、地面以上的引道和匝道的放坡问题。具体来说,包括高架主线引道、右转匝道4以及环道内匝道;而下穿主路引道和环道外匝道可影响立交的整体占地面积,对环道半径无影响。
为实现立交内不同层次间的顺畅过渡和连接,坡道须在一定长度内以符合规定的坡度克服层间高差,如图8所示。即坡长决定了环道半径的大小,其可由式(1)求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包括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入环匝道进入所述环道的入口、以及所述出环匝道离开所述环道的出口分置于所述环道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入环匝道进入所述环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环道的内侧,所述出环匝道离开所述环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环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入环匝道进入所述环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环道的外侧,所述出环匝道离开所述环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环道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立交还包括右转匝道,所述右转匝道架空。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立交为四层式环形立交,其第一层和第三层分别通过下穿和高架供直行车辆行驶,其第二层为原地面,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其第四层为所述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立交为两层式环形立交,其第一层为原地面,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其第二层为所述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除右转之外的车流均由所述环道通过交叉口。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立交为十字交叉口的环形立交,其具有四个象限,于每个象限内均具有一个左转入环匝道及一个出环匝道,并按照先入后出的逆时针方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的半径=400V2//,其中,i为坡道纵坡。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外侧匝道与主线引道及环道内侧匝道的纵坡相同,所述环形立交的占地面积为1.25S-1.5S,其中,S表示所述环道围合的面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分为基本段和出入段两种路段,所述基本段是位于跨象限相邻出环匝道出口与左转入环匝道入口之间的环道部分,所述出入段是位于同一象限相邻左转入环匝道入口与出环匝道出口之间的环道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设有掉头车道时,所述基本段的车道数Nb ^队+1,所述出环匝道的车道数Nq =队+1,出入段合流点处的车道数 Nj彡Nb+Ni;出入段分流点处的车道数Nt彡怳+化)-1,其中,N1为左转入环匝道的车道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交织环形立交,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未设置掉头车道时, 所述基本段的车道数队^ N1,所述出环匝道的车道数Ncj = N1,出入段合流点处的车道数 Nj彡Nb+Ni;出入段分流点处的车道数Nt彡怳+化)-1,其中,N1为左转入环匝道的车道数。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交织环形立交,包括环道、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左转入环匝道进入环道的入口、以及出环匝道离开环道的出口分置于环道的两侧。本发明的环形立交将左转入环匝道和出环匝道分置于环道的两侧,使出入环方式由外进外出变为内进外出或外进内出,即由同侧进出变为异侧进出,通过改变左转入环匝道及出环匝道的接入方式和接入位置,消除了环道交织,减小了车辆在环道上的绕行角度。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286906SQ20111019605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3日
发明者张谦, 王京元 申请人:深圳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