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6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中的支架预压技术,特别地设计满堂支架的分区预压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市政桥梁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施工,即先在支架上现浇主梁,而后在主梁上搭设支架架设钢管拱肋,泵送管内混凝土成拱,再施工吊杆,拆除临时支架,施工桥面系及附属结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箱梁的 施工质量,在支架搭设完成和箱梁底模铺设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不但可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同时也能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对支架进行预压,最为可靠的是对支架进行整体预压。但是随着市政桥梁建设的发展,超长超宽的现浇桥梁越来越多,整体预压不但需要大量的预压材料,完成预压后,预压材料的处理也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预压材料难以筹集,所以目前有些单位在堆载数量不够的情况下,强行施工,发生了不少支架坍塌事故,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预压材料的堆载和卸载需要大量时间,会对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整体一次性预压虽然较为可靠,但操作起来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效益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可靠、工期缩短且成本较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包括
(a)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b)选择预压区域(C)对所述预压区域进行预压(d)观测沉降并记录数据。优选地,所述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方式
(al)挖除场内存在的松软土层,进行换填处理;
(a2)换填部分和原土层之间采用挖台阶宽度进行衔接;
(a3)不存在松软土层的范围反复碾压,直接铺筑碎石垫层后再碾压,浇筑厚砼板;
(a4)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a5)满堂支架地基顶面以桥梁中心线为对称轴,设O. 5%的双向横坡,临近满堂支架两侧边缘设置排水沟。优选地,选择所述预压区域遵循以下原则
(bl)荷载分布较大的区域;
(b2)该区域内的地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b3)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相结合的区域;
(b4)不同类型支架平台的结合处。
优选地,预压材料采用砂袋,砂子容重按通过现场取样测得的数值计算;
优选地,对所述预压区域进行预压时采用三级加载方式,加载过程为先中间后两边。优选地,所述三级加载方式包括60%、80%、100%分步加载。优选地,所述观测沉降包括混凝土浇筑前和混凝土浇筑后。优选地,跨径小于等于40m,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按照1/4跨径确定。优选地,跨径大于40m,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按照IOm确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满堂支架采用分区预压,不但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省预压材料,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I为本发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变形监测点平面示意图。图3为边跨跨中监测点布置横向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后箱梁底沉降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出示本发明的主旨。下面结合图I至图3对本发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I为本发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支架变形监测点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混凝土浇筑后箱梁底沉降曲线。如图I所示,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b)选择预压区域(C)对预压区域进行预压(d)观测沉降。对满堂支架的地基处理采取如下方式
(al)挖除场内存在的松软土层,进行换填处理。比照布置图,并结合实际,找出场内需要处理的松软土层分布范围。采用O. 6m3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对淤泥部分进行挖除外弃,清理深度3. (Γ4. Om,随清除随换填至设计标高27. 84m,换填材料选用山砾土,采用22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压实,在淤泥换填较深的区域也可在底部抛石,平整后回填山砾土,用22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
(a2)山砾土回填部分和原土层之间采用挖台阶宽度IOOcm进行衔接。换填结束后,上铺20cm碎石垫层,再烧筑30cm厚C25混凝土板,板内配置10Χ10ο Φ12钢筋网片。(a3)不存在松软土层的范围用22t单钢轮震动压路机反复碾压,直接铺筑20cm碎石垫层后再碾压,浇筑30cm厚砼板,钢筋网片配置同(a2)。(a4)现浇C25钢筋混凝土板板顶标高控制为28. 34m,与现河床底标高一致,施工完毕后不再拆除,兼起保护河床的作用。
(a5)整个满堂支架地基顶面以桥梁中心线为对称轴,设O. 5%的双向横坡方便排水,临近满堂支架两侧边缘设置50 X 50cmM7. 5#浆砌红砖矩形排水沟,厚度15cm (10#砂浆抹面2cm),排水沟纵坡O. 5%,坡向3#桥台,末端设置Φ 120X150cmM7. 5浆砌机砖集水坑,雨水可直接采用潜水泵排往姻缘河主河道。场内处理范围长129. 7m,宽51m。预压区域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bl)荷载分布较大的区域;
(b2)该区域内的地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b3)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相结合的区域;
(b4)不同类型支架平台的结合处。在本实施例中,整个现浇箱梁支架由两部分组成,贝雷架平台和满堂支架。根据以上原则,决定选取中跨跨中偏5m的位置,记为A区。根据实际处理情况发现该预压区域内的地基处理代表性较强,上部荷载分布也比较具有代表性。选定与贝雷架相接壤的IOm满堂支架作为另外一处预压区域,记为B区。A区首先进行预压,证明满堂支架的可靠性,然后对B区进行预压证明地基处理的稳固性。A区预压区域内顶板厚度为28cm,底板厚度为25cm。腹板为变截面,宽度为O. 4m,高度变化范围2. 317nT2. 793m,为保证施工安全,计算时采用最高截面计算。同时,该区域包括两道吊杆横梁,荷载计算时,取区域中间处的吊杆横梁截面计算。横梁宽度在吊杆对应室宽度为O. 6m,长度14m,非吊杆对应室宽度为O. 4m,长度为27m。按照上述荷载计算方式,得出预压区域内的预压荷载总量为1365t。B区预压区域内顶板、底板厚度均为变截面,顶板厚度变化范围28CnT40Cm,底板厚度变化范围25CnT50Cm。腹板为变截面,宽度变化范围40cnT72Cm,高度变化范围 I. 77πΓ2· 518m。预压区域内的预压荷载总量为1661. 8t。预压材料采用砂袋,砂子容重按I. 8t/m3 (该容重通过现场取样测得)计算。预压时尽量模拟上部实际荷载,先均铺一层砂袋模拟现浇箱梁顶板和底板荷载,然后在腹板和横梁位置堆积砂袋。采用三级加载方式,即60%、80%、100%分步加载。加载过程应遵循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对称加载按照规范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要按照1/4跨径(跨径小于40m)和IOm(跨径大于40m)的原则确定观测断面数,具体如下沉降观测点沿桥纵向共布置五列,横向五排,排距2. 5m,列距10. 25m。观测点在支架顶部和支架底部对应位置上布设。下点设于混凝土基板上,上部设于底模。箱梁底板观测点用Φ 100PVC管,PVC管支架布置在底板上,测量时塔尺直接插入管内,顶到底模上进行读数。所有观测点采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做好明显标志,加以保护。为了进一步确保箱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箱梁混凝土浇筑开始前和浇筑完成后,需要对箱梁底部沉降数据进一步进行观测,数据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不但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省预压材料,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述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Ca)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b)选择预压区域(c)对所述预压区域进行预压(d)观测沉降并记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的方式 (al)挖除场内存在的松软土层,进行换填处理; (a2)换填部分与原土层之间采用挖台阶宽度进行衔接; (a3)不存在松软土层的范围反复碾压,直接铺筑碎石垫层后再碾压,浇筑厚砼板; (a4)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a5)满堂支架地基顶面以桥梁中心线为对称轴,设O. 5%的双向横坡,临近满堂支架两侧边缘设置排水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预压区域遵循以下原则 (bl)荷载分布较大的区域; (b2)该区域内的地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b3)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相结合的区域; (b4)不同类型支架平台的结合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预压材料采用砂袋,砂子容重按通过现场取样测得的数值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预压区域进行预压时采用三级加载方式,加载过程为先中间后两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加载方式包括60%、80%、100%分步加载。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沉降包括混凝土烧筑前和混凝土烧筑后。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跨径小于等于40m,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按照1/4跨径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其特征在于跨径大于40m,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按照IOm确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满堂支架分区预压技术,包括(a)对满堂支架的地基进行处理、(b)选择预压区域、(c)对所述预压区域进行预压及(d)观测沉降并记录数据。满堂支架采用分区预压,不但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省预压材料,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704401SQ201210167638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刘辉, 娄树松 申请人:宁波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