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主要由主桁架(1)、走行装置(2)、吊挂装置(3)、锚固装置(4)和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构成。主桁架(1)中单片主桁中的杆件均采用销接的方式,使各杆件成为可拆卸式便于施工中加工、运输、安装、拆除;由于菱形挂篮体型轻盈,设计合理,在移动过程中,前支点采用滑板加黄油润滑、后支点采用后锚轮滚动的方法并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装置将整体挂篮快速移动就位,菱形挂篮,吊点均位于梁面以上空中,给施工人员提供的操作空间大,非常有利于施工。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连续梁悬灌施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
【背景技术】
[0002]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包括平弦无平衡重式、菱形、三角形、弓弦式等)、斜拉式(包括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但是目前很多挂篮存在运输、安装、拆除困难的现象,在环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会存在无法正常进行拼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解,并且移动、加工方便的菱形自锚式挂篮。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主要由主桁架、走行装置、吊挂装置、锚固装置和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构成,主桁架作为承重结构位于挂篮顶部,主桁架通过锚固装置锚固在已浇筑完毕的梁体上,主桁架通过螺栓与前横梁和主桁横联相连接,走行装置位于主桁架下部,走行装置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架联接固定,走行装置中部通过锚固装置锚固在主桁架上,吊挂装置上端连接前横梁和主桁架,吊挂装置下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相连接,吊挂装置下端通过锚固装置与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相连接,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上端与主桁架和前横梁相连接。在挂篮安装时,在0#块顶面进行主桁架拼装,用Φ32精轧螺纹钢将挂篮锚固在0#块梁体上。待挂篮荷载试验完成后,将挂篮主桁架前移至指定位置、锚固,然后安装模板,模板安装时要求同一个主墩两边对称进行,安装到位后及时用精轧螺纹钢吊带锚固。模板经测量调整到位,每一节段的立模标高需考虑预抬高值与挂篮弹性变形。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主桁架由上平杆、下平杆、前斜杆、后斜杆、中横梁、底模后挑梁、斜支撑构成,各杆件采用螺栓、销子连接成整体,上平杆、下平杆、前斜杆和后斜杆用螺栓和销子连接构成单片菱形架,单片菱形架、中横梁、底模后挑梁和斜支撑采用螺栓、销子连接成整体,两组菱形架与前横梁和主桁横联构成整体,上平杆一端与前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上平杆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上端连接,下平杆通过锚固装置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主桁架锚固可靠,采用竖向Φ 32精轧螺纹钢将主桁架下平杆后端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在挂篮主桁上弦可设置遮阳雨棚,它既能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又使得该挂篮能够适应冬雨季施工。主桁架安装时,用塔吊将桁架组件吊至0#块顶面进行组装,用倒链配合塔吊将菱形架立置于行走轨道上并临时锚固,为防止倾覆。为保证桁架的稳定,每片菱形架采用两个10吨倒链分别在桁架左右侧收紧,使其稳定并保证其左右的垂直度。然后安装前后挂梁和上下平联梁,将两片主桁架连成整体。[0007]进一步地,所述走行装置由主桁架走行装置、底模走行装置、侧模走行装置和内模走行装置构成,主桁架走行装置由前支座、液压油缸、滑移轨道和后锚轮构成,液压油缸位于滑移轨道上方并通过螺栓与前支座连接,前支座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下端固定,滑移轨道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栓接固定,滑移轨道前端通过螺栓与前支座固定,前支座与滑移轨道形成滑动面,滑移轨道后端设置后锚轮,后锚轮与滑移轨道顶板下缘形成滑移面,不需加设平衡重;挂篮走行通过2台YC75-100长行程千斤顶顶推活动滑座使整个挂篮顺滑轨前行。挂篮就位后,桁架后节点用Φ32精轧螺纹钢锚在轨道钢枕上,将挂篮后端承受的力传给梁体,不让支座反扣轮受力。0#段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放出挂篮行走轨道轴线,安装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行走轨道精确设置一组中两根轨道间距及两组轨道间距,确保主桁架的间距,并操平垫实。严格控制轨道间的中心距与图纸一致。轨道安装要顺直,轨道顶面要保持水平,轨道的高差不大于5_。走行装置通过锚固装置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由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构成,底模位于侧模下部,前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相连接,后端通过锚固装置与吊挂装置相连接,端模用螺栓与侧模、内模联结固定。在底模架前端与吊挂装置之间采用吊带平衡梁连接,底模架后端设置后调转向轴,进行调整梁段底的斜度确保梁体整体的线形。吊带平衡梁由平衡梁、连杆、连杆座采用销子连接,其中连杆座固定在底模架前横梁上。底模设计成由14块楔形条和2块大模板组成,纵向长4500mm,楔形条采用螺栓连接,底梁是活动的以方便拆卸楔形条,单块模板横向宽2625_,在浇筑混凝土时,侧模与底模夹紧,以防漏浆。挂篮前移过程中侧模随滑移梁及挂篮一同前移就位,滑移梁后端锚固于上一梁段的滑移滚轮上,就位后前移滚轮至本节段前端下一滑移位置锚固。侧模就位后滑移梁前端吊挂于前横梁锚固,后端锚固于上一节段混凝土锚固。在施工过程中调整内模架中的倒角支架的高度,拆装倒角支架解决梁体高度变化及张拉齿板的影响问题。内模的锚固及滑移通过内模滑移梁实现,同时也可用于吊挂内模及部分梁段施工荷载。挂篮前移时内模滑移梁随挂篮滑出,内模拆除后,锚固滑移梁,内模由滑移梁滑出锚固,进入下一梁段施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平杆和下平杆之间连接主桁横联,上平杆前端连接前横梁,下平杆连接走行装置和锚固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模由δ 6mm面板和10槽钢、δ IOmm扁钢组焊而成整体。
[0011]挂篮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合拢段施工完成后,解除内模与挂篮连接,将挂篮后退到0#块位置,先用卷扬机将侧模下放至地面,然后拆除底模;挂篮主桁采用塔吊拆除。内模采取卷扬机下放至底板处的移动台车上,然后用卷扬机拖拉至梁端,采用吊车拆除。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3](I)主桁架中单片主桁与中横梁,后挑梁间的连接栓接方式;单片主桁中的杆件均采用销接的方式,使各杆件成为可拆卸式便于施工中加工、运输、安装、拆除。
[0014](2)由于菱形挂篮体型轻盈,设计合理,在移动过程中,前支点采用滑板加黄油润滑、后支点采用后锚轮滚动的方法并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装置将整体挂篮快速移动就位。
[0015](3)内模桁架采用可调高、可调宽、拆除形式桁架有效解决了箱梁变高度、变截面的调节问题且施工中便于加工、运输、安装、移动、拆除,减轻了人力、物力,缩短了施工时间。
[0016](4)菱形挂篮,吊点均位于梁面以上空中,给施工人员提供的操作空间大,非常有利于施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挂篮纵断面总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挂篮主桁架结构图。
[0019]图3为挂篮走行装置结构图。
[0020]图4为挂篮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结构图。
[0021]图5为挂篮横断面图。
[0022]其中:1:主桁架;2:走行装置;3:吊挂装置;4:锚固装置;5: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6:前横梁;7:主桁横联;8:前横梁底模吊带;1_1:上平杆;1_2:下平杆;1-3:前斜杆;1-4:后斜杆;1_5:中横梁;1-6:底模后挑梁;1_7:斜支撑;2-1:主桁架走行装置;2_2:底模走行装置;2_3:液压油缸;2-4:滑移轨道;2-5:前支座;2-6:后锚轮;5_1:底模;5_2:侧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桁架
1、走行装置2、吊挂装置3、锚固装置4和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构成,主桁架I作为承重结构位于挂篮顶部,主桁架I通过锚固装置4锚固在已浇筑完毕的梁体上,主桁架I通过螺栓与前横梁6和主桁横联7相连接,走行装置2位于主桁架I下部,走行装置2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架I联接固定,走行装置2中部通过锚固装置4锚固在主桁架I上,吊挂装置3上端连接前横梁6和主桁架1,吊挂装置3下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8相连接,吊挂装置3下端通过锚固装置4与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相连接,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上端与主桁架I和前横梁6相连接。在挂篮安装时,在0#块顶面进行主桁架拼装,用Φ32精轧螺纹钢将挂篮锚固在0#块梁体上。待挂篮荷载试验完成后,将挂篮主桁架前移至指定位置、锚固,然后安装模板,模板安装时要求同一个主墩两边对称进行,安装到位后及时用精轧螺纹钢吊带锚固。模板经测量调整到位,每一节段的立模标高需考虑预抬高值与挂篮弹性变形。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的优选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主桁架I由上平杆1-1、下平杆1-2、前斜杆1-3、后斜杆-14、中横梁1-5、底模后挑梁1-6、斜支撑1-7构成,各杆件采用螺栓、销子连接成整体,上平杆1-1、下平杆1-2、前斜杆1-3和后斜杆1-4用螺栓和销子连接构成单片菱形架,单片菱形架、中横梁1-5、底模后挑梁1-6和斜支撑1-7采用螺栓、销子连接成整体,单片菱形架与前横梁6和主桁横联7构成整体,上平杆1-1 一端与前横梁6通过螺栓连接,上平杆1-1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7上端连接,下平杆1-2通过锚固装置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主桁架锚固可靠,采用竖向Φ 32精轧螺纹钢将主桁架下平杆1-2后端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在挂篮主桁上弦可设置遮阳雨棚,它既能改善工人作业环境,又使得该挂篮能够适应冬雨季施工。主桁架安装时,用塔吊将桁架组件吊至0#块顶面进行组装,用倒链配合塔吊将桁片立置于行走轨道上并临时锚固,为防止倾覆。为保证桁架的稳定,每片主桁采用两个10吨倒链分别在桁架左右侧收紧,使其稳定并保证其左右的垂直度。然后安装前后挂梁和上下平联梁,将两片主桁连成整体。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走行装置2由主桁架走行装置2-1、底模走行装置2-2、侧模走行装置、内模走行装置构成,其结构如图3所示,主桁架走行装置2-1由前支座2-5、液压油缸2-3、滑移轨道2-4和后锚轮2-6构成,液压油缸2-3位于滑移轨道2_4上方并通过螺栓与前支座连接,前支座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7下端固定,滑移轨道2-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栓接固定,滑移轨道2-4前端通过螺栓与前支座2-5固定,前支座2-5与滑移轨道2-4形成滑动面,滑移轨道2-4后端设置后锚轮2-6,后锚轮2-6与滑移轨道2-4顶板下缘形成滑移面。所述走行装置2通过锚固装置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所述滑移轨道2-4采用双拼36b工字钢组成,节段为500cm、IOOcm两种长度,挂篮走行通过2台YC75-100长行程千斤顶顶推活动滑座使整个挂篮顺滑轨前行。0#段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放出挂篮行走轨道轴线,安装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行走轨道精确设置一组中两根轨道间距及两组轨道间距,确保主桁架的间距,并操平垫实。严格控制轨道间的中心距与图纸一致。轨道安装要顺直,轨道顶面要保持水平,轨道的高差不大于5mm。
[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由底模5-1、侧模5-2、内模5-3和端模构成,底模5-1位于侧模5-2下部,底模5-1前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8相连接,底模5-1后端通过锚固装置4与吊挂装置3相连接,端模用螺栓与侧模5-2、内模5-3联结固定。底模5-1前端与吊挂装置3之间采用吊带平衡梁连接,底模5-1后端设置后调转向轴,进行调整梁段底的斜度确保梁体整体的线形。吊带平衡梁由平衡梁、连杆、连杆座采用销子连接,其中连杆座固定在底模架前横梁上。底模5-1设计成由14块楔形条和2块大模板组成,纵向长4500mm,楔形条采用螺栓连接,底梁是活动的以方便拆卸楔形条,单块模板横向宽2625_,在浇筑混凝土时,侧模5-2与底模5-1夹紧,以防漏浆。挂篮前移过程中侧模5-2随滑移梁及挂篮一同前移就位,滑移梁后端锚固于上一梁段的滑移滚轮上,就位后前移滚轮至本节段前端下一滑移位置锚固。侧模5-2就位后滑移梁前端吊挂于前横梁6锚固,后端锚固于上一节段混凝土上。在施工过程中调整内模架中的倒角支架的高度,拆装倒角支架解决梁体高度变化及张拉齿板的影响问题。如图5所示,内模5-3的锚固及滑移通过内模滑移梁实现,同时也可用于吊挂内模及部分梁段施工荷载。挂篮前移时内模滑移梁随挂篮滑出,内模拆除后,锚固滑移梁,内模由滑移梁滑出锚固,进入下一梁段施工。所述上平杆1-1和下平杆1-2之间连接主桁横联7,上平杆1-1前端连接前横梁6,下平杆1-2连接走行装置2和锚固装置4。所述底模5-1由δ 6mm面板和10槽钢、δ IOmm扁钢组焊而成整体。
[0030]挂篮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合拢段施工完成后,解除内模与挂篮连接,将挂篮后退到0#块位置,先用卷扬机将侧模下放至地面,然后拆除底模;挂篮主桁架I采用塔吊拆除。内模采取卷扬机下放至底板处的移动台车上,然后用卷扬机拖拉至梁端,采用吊车拆除。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主桁架(I)、走行装置(2)、吊挂装置(3)、锚固装置(4)和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构成,主桁架作为承重结构位于挂篮顶部,主桁架(I)通过锚固装置(4)锚固在已浇筑完毕的梁体上,主桁架(I)通过螺栓与前横梁(6)和主桁横联(7)相连接,走行装置(2)位于主桁架(I)下部,走行装置(2)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架(I)联接固定,并且走行装置(2)中部通过锚固装置(4)锚固在主桁架(I)上,吊挂装置(3)上端连接前横梁(6)和主桁架(1),吊挂装置(3)下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8 )相连接,吊挂装置(3 )下端通过锚固装置(4 )与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 )相连接,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 )上端与主桁架(I)和前横梁(6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I)由上平杆(1-1)、下平杆(1-2)、前斜杆(1-3)、后斜杆(1-4)、中横梁(1-5)、底模后挑梁(1-6)、斜支撑(1-7)构成,上平杆(1-1)、下平杆(1-2)、前斜杆(1-3)和后斜杆(1-4)用螺栓和销子连接构成单片菱形架,单片菱形架、中横梁(1-5)、底模后挑梁(1-6)和斜支撑(1-7)采用螺栓、销子连接成整体,单片菱形架与前横梁(6)、主桁横联(7)构成整体,上平杆(1-1) 一端与前横梁(6)通过螺栓连接,上平杆(1-1)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7)上端连接,下平杆(1-2)通过锚固装置(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杆(1-1)和下平杆(1-2)之间连接主桁横联(7),下平杆(1-2)连接走行装置(2)和锚固装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2 )由主桁架走行装置(2-1)、底模走行装置(2-2 )、侧模走行装置和内模走行装置构成,主桁架走行装置(2-1)由前支座(2-5)、液压油缸(2-3)、滑移轨道(2-4)和后锚轮(2-6)构成,液压油缸(2-3)位于滑移轨道(2-4)上方并通过螺栓与前支座连接,前支座通过螺栓与主桁横联(7)下端固定,滑移轨道(2-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栓接固定,滑移轨道(2-4)前端通过螺栓与前支座(2-5)固定,前支座(2-5)与滑移轨道(2-4)形成滑动面,滑移轨道(2-4 )后端设置后锚轮(2-6 ),锚轮(2-6 )与滑移轨道(2-4 )顶板下缘形成滑移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轨道(2-4)采用双拼36b工字钢组成,节段为500cm、IOOcm两种长度,挂篮走行通过2台YC75-100长行程千斤顶顶推活动滑座使整个挂篮顺滑轨前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2)通过锚固装置(4)与已浇筑完毕的梁体锚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及模板支撑装置(5 )由底模(5-1)、侧模(5-2 )、内模(5-3 )和端模构成,底模(5-1)位于侧模(5-2)下部,底模(5-1)前端与前横梁底模吊带(8)相连接,底模(5-1)后端通过锚固装置(4)与吊挂装置(3)相连接,端模用螺栓与侧模(5-2)、内模(5-3)联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路桥施工的菱形自锚式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5-1)由δ 6mm面板和10槽钢、δ IOmm扁钢组焊而成整体。
【文档编号】E01D21/10GK203393639SQ20132047868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苏春生 申请人: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