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包括立柱和立柱基础,所述立柱由立柱主体、横挡、剪刀撑、柱头及柱脚组成,所述立柱包括四根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之间连接有横挡;所述横挡设有多根,且沿立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上下相邻的两横挡之间连接剪刀撑;所述剪刀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主体连接,且上下相邻的两剪刀撑反方向设置;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连接柱头,底端连接柱脚;所述立柱由柱脚与立柱基础连接固定,该施工用立柱抗压、抗折、耐候性能,不易损坏,支撑强度大,安装施工方便,解决了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中所遇到的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专利说明】 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都必须用多根立柱来支撑桥体,这些立柱既要承受桥体重量、施工时的竖向荷载,还要承受横向荷载。如果哪方面承载能力不足都会导致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该立柱抗压、抗折、耐候性能,不易损坏,支撑强度大,安装施工方便,解决了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中所遇到的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在附图中,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包括立柱和立柱基础,所述立柱由立柱主体、横挡、剪刀撑、柱头及柱脚组成,所述立柱包括四根立柱主体,所述立柱主体之间连接有横挡;所述横挡设有多根,且沿立柱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上下相邻的两横挡之间连接剪刀撑;所述剪刀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主体连接,且上下相邻的两剪刀撑反方向设置;所述立柱主体的顶端连接柱头,底端连接柱脚;所述立柱由柱脚与立柱基础连接固定。
[0006]所述立柱主体为直径600-900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14毫米,同一立柱的两相邻钢管的中心距为4.5米。
[0007]所述横挡和剪刀撑均为直径229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毫米,同一立柱上,上下相邻横挡之间的中心距为3.5米。
[0008]所述柱头是由4根箱型钢结构梁组成的正方形框架,所述箱型钢结构梁包括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及两侧的腹板组成的箱型钢结构梁框架,以及均布于该框架内的加劲板。
[0009]所述加劲板包括分别与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焊接的加劲板I,以及与腹板焊接的加劲板II ;所述加劲板I和加劲板II均沿箱型钢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加劲板I或相邻加劲板II之间均间隔500毫米;所述加劲板II与上翼缘板采用刨光顶紧的方式连接,加劲板II底端与下翼缘板顶面之间留有50毫米宽的间隙;所述加劲板I的两端与加劲板II之间留有20毫米间隙。
[0010]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都是由长5-6米,宽70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是由长5-6米,宽90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加劲板I均由长58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的加劲板II由长81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作而成。
[0011]所述的柱脚由柱脚底板与柱脚加劲板组成;所述柱脚底板由边长为1150毫米,厚度为30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柱脚加劲板用长300毫米宽15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柱脚底板与立柱主体以及柱脚加劲板之间均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该立柱抗压、抗折、耐候性能,不易损坏,支撑强度大,安装施工方便,解决了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中所遇到的支撑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附图1为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该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立柱主体与柱脚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立柱,1-1.立柱主体,1-2.横挡,1-3.剪刀撑,1_4.柱头,1_4_1.上翼缘板,1-4-2.下翼缘板,1-4-3.腹板,1-4-4加劲板I,1-4-5.加劲板II,1-5.柱脚,1_5_1.柱脚底板,1-5-2.柱脚加劲板,2.步履式顶进设备,3.立柱基础,4.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附图中,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包括立柱I和立柱基础3,所述立柱I由立柱主体1-1、横挡1-2、剪刀撑1-3、柱头1-4及柱脚1-5组成,所述立柱I包括四根立柱主体1-1,所述立柱主体1-1之间连接有横挡1-2 ;所述横挡1-2设有多根,且沿立柱主体1-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上下相邻的两横挡1-2之间连接剪刀撑1-3 ;所述剪刀撑1-3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主体1-1连接,且上下相邻的两剪刀撑1-3反方向设置;所述立柱主体1-1的顶端连接柱头1-4,底端连接柱脚1-5 ;所述立柱I由柱脚1-5与立柱基础3连接固定。
[0020]所述立柱主体1-1为直径600-900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_14毫米,同一立柱I的两相邻钢管的中心距为4.5米。
[0021]所述横挡1-2和剪刀撑1-3均为直径229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毫米,同一立柱I上,上下相邻横挡1-2之间的中心距为3.5米。
[0022]所述柱头1-4是由4根箱型钢结构梁组成的正方形框架,所述箱型钢结构梁包括由上翼缘板1-4-1、下翼缘板1-4-2及两侧的腹板1-4-3组成的箱型钢结构梁框架,以及均布于该框架内的加劲板。
[0023]所述加劲板包括分别与上翼缘板1-4-1和下翼缘板1-4-2焊接的加劲板I 1_4_4,以及与腹板1-4-3焊接的加劲板II 1-4-5 ;所述加劲板I 1-4-4和加劲板II 1-4-5均沿箱型钢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加劲板I 1-4-4或相邻加劲板II 1-4-5之间均间隔500毫米;所述加劲板II 1-4-5与上翼缘板1-4-1采用刨光顶紧的方式连接,加劲板II 1-4-5底端与下翼缘板1-4-2顶面之间留有50毫米宽的间隙;所述加劲板I 1-4-4的两端与加劲板II 1-4-5之间留有20毫米间隙。
[0024]所述上翼缘板1-4_1和下翼缘板1-4-2都是由长5_6米,宽700晕米,厚20晕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1-4-3是由长5-6米,宽90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上翼缘板1-4-1和下翼缘板1-4-2的加劲板I 1-4-4均由长58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1-4-3的加劲板II 1-4-5由长81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作而成。
[0025]所述的柱脚1-5由柱脚底板1-5-1与柱脚加劲板1-5-2组成;所述柱脚底板1_5_1由边长为1150晕米,厚度为30晕米的钢板制成;所述柱脚加劲板1-5-2用长300晕米宽15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柱脚底板1-5-1与立柱主体1-1以及柱脚加劲板1-5-2之间均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0026]使用时,将立柱I在工厂制作好后,安装在经验收合格的柱基础3上,找正找平,验收合格后就可以安装步履式顶进设备2进行施工,立柱I的个数根据桥顶的长度确定,将步履式顶进设备2及桥体4放置在立柱I的顶部,每个立柱I独立承担步履式顶进设备2的竖向荷载,若干个立柱I共同承受大桥本体荷载与施工荷载以及顶推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包括立柱(I)和立柱基础(3),所述立柱(I)由立柱主体(1-1)、横挡(1-2)、剪刀撑(1-3)、柱头(1-4)及柱脚(1-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立柱(I)包括四根立柱主体(1-1),所述立柱主体(1-1)之间连接有横挡(1-2);所述横挡(1-2)设有多根,且沿立柱主体(1-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上下相邻的两横挡(1-2)之间连接剪刀撑(1-3);所述剪刀撑(1-3)的两端分别与立柱主体(1-1)连接,且上下相邻的两剪刀撑(1-3)反方向设置;所述立柱主体(1-1)的顶端连接柱头(1-4),底端连接柱脚(1-5);所述立柱(I)由柱脚(1-5)与立柱基础(3)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立柱主体(1-1)为直径600-900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14毫米,同一立柱(I)的两相邻钢管的中心距为4.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横挡(1-2)和剪刀撑(1-3)均为直径229毫米的钢管,钢管壁厚10毫米,同一立柱(I)上,上下相邻横挡(1-2)之间的中心距为3.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柱头(1-4)是由4根箱型钢结构梁组成的正方形框架,所述箱型钢结构梁包括由上翼缘板(1-4-1)、下翼缘板(1-4-2)及两侧的腹板(1-4-3)组成的箱型钢结构梁框架,以及均布于该框架内的加劲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加劲板包括分别与上翼缘板(1-4-1)和下翼缘板(1-4-2)焊接的加劲板I (1-4-4),以及与腹板(1-4-3)焊接的加劲板II (1-4-5);所述加劲板I (1-4-4)和加劲板II (1-4-5)均沿箱型钢结构梁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加劲板I (1-4-4)或相邻加劲板II (1-4-5)之间均间隔500毫米;所述加劲板II (1-4-5)与上翼缘板(1-4-1)采用刨光顶紧的方式连接,加劲板II(1-4-5)底端与下翼缘板(1-4-2)顶面之间留有50毫米宽的间隙;所述加劲板I (1_4_4)的两端与加劲板II (1-4-5)之间留有20毫米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上翼缘板(1-4-1)和下翼缘板(1-4-2)都是由长5-6米,宽700晕米,厚20晕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1_4_3)是由长5-6米,宽900晕米,厚20晕米的钢板制成;所述上翼缘板(1-4-1)和下翼缘板(1-4-2)的加劲板I (1-4-4)均由长58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腹板(1-4-3)的加劲板II (1-4-5)由长810毫米,宽100毫米,厚6毫米的钢板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跨钢结构桥顶推施工用立柱,其特征是:所述的柱脚(1-5)由柱脚底板(1-5-1)与柱脚加劲板(1-5-2)组成;所述柱脚底板(1-5-1)由边长为1150毫米,厚度为30毫米的钢板制成;所述柱脚加劲板(1-5-2)用长300毫米,宽150毫米,厚20毫米的钢板制成;柱脚底板(1-5-1)与立柱主体(1-1)以及柱脚加劲板(1-5-2)之间均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文档编号】E01D21/06GK203514206SQ20132059690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6日
【发明者】宋功业, 季政, 范钦海, 刘宇辉, 徐斌 申请人:江苏广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徐州业奇科工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