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859阅读:1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桥梁设计施工中经常会采用转体施工方法进行桥梁施工,然而在转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转体千斤顶的安装过程不仅繁琐,而且精度要求高,顶推过程极为不便,其实际的精度根本达不到所需的要求,因为需要优化转体施工工艺,解决千斤顶安装、顶推、监测过程中的各种缺陷及难题,保证转体施工的质量,提高了施工进度。

为此,项目部在后期施工总结中,针对当前大跨径桥梁结构特点,通过开发出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上球铰和下球铰通过沿其中轴线穿透的剪力销定位连接,上球铰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预埋有第一转叶,该第一转叶与剪力销表面设置的第二转叶相固定结合,剪力销通过电动机驱动。

进一步的,上球铰和下球铰上设置有中间耐磨板,所述剪力销同时穿透所述中间耐磨板。

进一步的,电动机位于剪力销的底端,且该电动机置于剪力销底端的预埋支架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转动装置预埋在转体内,加强了施工装置的整体性,第一转叶和第二转叶带动转体整体移动,加强了转体施工时的整体性,便于控制转体精度,同时减少了千斤顶的安置程序,简化了施工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俯视图。

图中:

1、剪力销;2、上球铰;3、第二转叶;4、第一转叶;5、中间耐磨板;6、预埋支架;7、螺栓;8、下球铰;9、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2和下球铰8,上球铰2和下球铰8通过沿其中轴线穿透的剪力销1定位连接,上球铰2为中空结构,且其内部预埋有第一转叶4,该第一转叶4与剪力销1表面设置的第二转叶3相固定结合,剪力销1通过电动机9驱动。

上球铰2和下球铰8上设置有中间耐磨板5,所述剪力销1同时穿透所述中间耐磨板5。

电动机9位于剪力销1的底端,且该电动机9置于剪力销1底端的预埋支架6中。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转式桥梁转体施工用转体球铰:

其可以满足桥梁施工全过程的竖向承载力,实现不需借助外部千斤顶也能够自行转动的要求。起包括一对具有配对下凹球面的上球铰2、下球铰8,上球铰2制作为空心,内部预埋转叶4,与剪力销1表面设置的转叶严密贴合,连接到下部预埋支架中的电动机9中,剪力销1沿中轴线穿过上球铰2、中间耐磨板5和下球铰8,通过电动机9提供的动力促使剪力销1转动,从而带动球铰的转动。

该球铰的技术核心内容在于采用自转式的转体球铰取代顶推千斤顶,推动梁体转动就位,这样就不必在转动体之外另设顶推装置,实现转体施工的一体化。转叶的动力又预埋在支架中的电动机提供,电动机与外界控制系统相连,便于精确控制转叶的运动速率与位移,提高施工的精确性。各连接部位均通过螺栓7相连,增加了施工设备的可拆卸性。

采用自转式转体球铰代替千斤顶有三点益处,其一转动装置预埋在转体内,加强了施工装置的整体性;其二转叶带动转体整体移动,加强了转体施工时的整体性,便于控制转体精度;其三减少了千斤顶的安置程序,简化了施工流程。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装置预埋在转体内,加强了施工装置的整体性,第一转叶和第二转叶带动转体整体移动,加强了转体施工时的整体性,便于控制转体精度,同时减少了千斤顶的安置程序,简化了施工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