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466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透水路面蓄水装置多为独立设置,及在道路的不远处设置一个大的蓄水池,水池由预制框架为主题,四周铺设防水布;路面渗透下来的水通过地下管道集中流到蓄水池中,无法解除城市化所带来的热岛效应,使透水路面仅仅起到了避免路面积水的作用;另外地下管道的铺设以及蓄水池的建设消耗了大量的工时以及材料,并且对蓄水池的选址有一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采用路面基层设置蓄水装置,使雨水就储存在路面之下,通过蓄水的蒸发减少晴天的热岛效应;采用蜂巢状的蓄水箱,结构可靠、节省材料还能起到很好的路面降噪的功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根据道路建设需求合理选择,适用性大大增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蓄水箱、底板、过滤板;蓄水箱为底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蓄水箱内设置有蜂巢孔,蜂巢孔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正方形凸台、凹槽;底板是底面为正方形的扁平立方体,在底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凹槽、底板底板沿四周向方向上分别设有接口插口前后各一个;过滤板为正方形透水材料。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蓄水箱与底板上设置的凹槽尺寸相同,蓄水箱上设置的凸台和过滤板的大小尺寸相同,凸台与过滤板可以紧密的与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板上的插口的外径与接口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路面基层设置蓄水装置,使雨水储存在路面之下,通过蓄水的蒸发来降低路表温度,减少热岛效应。

2、采用蜂巢状的预制蓄水箱,蓄水量大、使用方便、结构可靠、节省材料还能起到很好的降噪的功能。

3、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根据道路建设需求合理选择,适用性大大增强。

4、每一个模块之间都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管道连接起来,不仅可以蓄水还可以将蓄水抽出作为它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蓄水箱的立体图。

图3为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底板立体图。

图4为一种透水路面基层蓄水装置的装配剖视图。

图中,1、蓄水箱;2、底板;3、过滤板;4、凸台;5、凹槽、

6、蜂巢孔;7、接口;8、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蓄水箱1、底板2、过滤板3;蓄水箱1为底面为正方形的立方体,蓄水箱1内设置有蜂巢孔6,蜂巢孔6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正方形凸台4、凹槽5;底板2是底面为正方形的扁平立方体,在底板2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凹槽5、底板2四周方向上分别设有接口7插口8前后各一个;过滤板3为正方形透水材料;蓄水箱1与底板2上设置的凹槽5尺寸相同,蓄水箱1上设置的凸台4和过滤板3的大小尺寸相同,凸台4与过滤板3可以紧密的与凹槽5相配合;底板2上的插口8的外径与接口7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底板2按需求通过插口8与接口7插接并安放在打好的地基上,无插接需求的插口8与接口7做封死处理;将蓄水箱1的凸台4与底板2的凹槽5插接,根据当地降水量可选择多块蓄水箱1连续插接在一起,若对防水要求较高可在接口处涂抹防水胶;最后将过滤板3安放在最上面一个蓄水箱1的凹槽5内及可;当降雨时,雨水透过透水路面后在过滤板3上得到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蓄水箱1内储存起来;底板2上的插口8与接口7将数个蓄水箱1连接起来,当有需求时可以通过管道连接一个插口8将蓄水箱1内的水抽出另做它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