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标志牌及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855阅读:836来源:国知局
交通标志牌及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交通标志牌。还是一种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LED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牌,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铝塑板、反射纸、导光板、均光板以及逆反射膜,在铝塑板端面排列LED灯珠,点亮LED灯珠,光线依次穿透反射纸、导光板以及均光板,最终形成一个面的发光源,从而达到醒目的发光警示效果,另外,根据其功能的特殊性,交通警示牌需要全天候不间断发光标志,才能随时对行人、车辆进行警示,而为了避免标志牌发光过于刺眼,通常将LED灯珠的发光颜色设计成白光,而白光的面发光效果在白天几乎为零,失去了警示的本质意义,同时,还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

另外,现有的LED发光道路交通标志牌,导线排布不合理,导线外露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导致交通标志牌整体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通标志牌,它可以减少能耗,提高交通标志牌在白天的警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交通标志牌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交通标志牌,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铝塑板、反射纸、导光板、均光板以及逆反射膜,所述导光板上与均光板相邻的表面开有凹槽,LED灯珠分布在凹槽内,在标志牌的周边覆有包边,所述包边截面呈“匚”字形,包边的顶面与底面分别匹配逆反射膜的顶面与铝塑板的底面,包边的侧面覆盖住标志牌的周边;所述逆反射膜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警示灯珠,每个警示灯珠分别对应设置在逆反射膜与均光板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还与设置在导光板上的环形线槽匹配,每个警示灯珠的导线从相应的通孔由上往下穿过并与设置在环形线槽内的总导线连接。

还包括电路控制装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光感应器、第二光感应器、手动/自动切换模块、警示灯珠、LED灯珠、自动调光模块以及日夜自动切换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器通过外接电源或可充电锂电池提供电源,第一光感应器、第二光感应器、手动/自动切换模块、警示灯珠、LED灯珠、自动调光模块以及日夜自动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光感应器设置在交通标志牌的顶部朝向天空,第二光感应器设置在交通标志牌的底部朝向地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交通标志牌,还包括感应装置、道钉灯、射灯以及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射灯、道钉灯以及交通标志牌,所述射灯、感应装置均设在人行道两头的行人等待区,交通标志牌设在正面朝向车辆迎面行驶的一方的位置,所述射灯的灯光照射在人行道上;道钉灯具有多个,呈一直线安放在人行道上。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手动触发装置、立在人行道道口两侧的感应柱,在感应柱内设有控制模块、时间继电器、红外线发射器以及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手动触发装置、时间继电器、红外线发射器以及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匹配。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交通标志牌,逆反射膜朝向行人对视方向,而警示灯珠可设计成常亮或闪烁点亮,形成了一组点发光警示效果,在光照较为强烈的白天,依然能够进入行人的视线,引起行人以及驾驶员的注意,此时,可对导光板凹槽内的LED灯珠实行断电,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解决了传统透光型交通标志只能在夜间产生警示效果的,在白天即使发光也不能起警示作用的技术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交通标志牌,在均光板上设置了环形线槽,警示灯珠的导线可分布于此,这大大优化了交通标志牌的布线,解决了现有交通标志牌导线外露的不美观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交通标志牌,实现了交通标志牌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整个设备的控制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实现了行人、车辆交汇时的最佳警示功能,当行人起步过马路时,触发感应装置或者手动按下手动触发装置,此时,交通标志牌的LED灯珠发强光,警示灯珠闪烁,道钉灯闪烁,从而警示车辆慢行;同时,射灯通电,对人行道照射,照亮行人的行进道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电路控制装置功能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交通标志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包括交通标志牌15、感应装置、道钉灯16、射灯17以及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感应装置,感应装置连接射灯17、道钉灯16以及交通标志牌15,所述射灯17、感应装置均设在人行道两头的行人等待区18,交通标志牌15设在正面朝向车辆迎面行驶的一方的位置,所述射灯17的灯光照射在人行道19上;道钉灯16具有多个,呈一直线安放在人行道19上。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手动触发装置、立在人行道道口两侧的感应柱20,在感应柱20内设有控制模块、时间继电器、红外线发射器以及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手动触发装置、时间继电器、红外线发射器以及无线发射模块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匹配。

所述交通标志牌15,包括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的铝塑板1、反射纸2、导光板3、均光板4以及逆反射膜5,所述导光板3上与均光板4相邻的表面开有凹槽6,LED灯珠7分布在凹槽6内,在标志牌的周边覆有包边9,所述包边9截面呈“匚”字形,包边9的顶面与底面分别匹配逆反射膜5的顶面与铝塑板1的底面,包边9的侧面覆盖住标志牌的周边;所述逆反射膜5的外表面安装有多个警示灯珠10,每个警示灯珠10分别对应设置在逆反射膜5与均光板4上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还与设置在导光板3上的环形线槽12匹配,每个警示灯珠10的导线从相应的通孔11由上往下穿过并与设置在环形线槽12内的总导线连接。

所述交通标志牌还包括电路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第一光感应器、第二光感应器、手动/自动切换模块、警示灯珠10、LED灯珠7、自动调光模块以及日夜自动切换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器通过外接电源或可充电锂电池提供电源,第一光感应器、第二光感应器、手动/自动切换模块、警示灯珠10、LED灯珠7、自动调光模块以及日夜自动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光感应器设置在交通标志牌的顶部13朝向天空,第二光感应器设置在交通标志牌的底部14朝向地面。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使用该标志牌的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做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交通标志牌,通过手动/自动切换模块,实现对电路控制装置的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第一光感应器在光照强烈的情况下运行,第二光感应器在光照较弱或黑暗的情况下运行,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在日间使用时,处于交通标志牌顶部的第一光感应器启动,处于交通标志牌底部的第二光感应器关闭,此时,主控制器始终处于日间模式状态,则感应装置不工作,LED灯珠7断电,警示灯珠10发强光,以警示行人或车辆驾驶员,保证安全行驶;

在夜间或者阴雨天气时,处于交通标志牌顶部的第一光感应器关闭,处于交通标志牌底部的第二光感应器启动,由于第二光感应器处于底部,车辆以及路灯的灯光不会对第二光感应器造成强光的影响,这样,主控制器始终处于夜间模式状态,则人行道安全警示装置的所有装置均处于工作状态,在此状态下,若人行道无行人通过,则LED灯珠7发弱光,警示灯珠10断开,以较合适的警示光以实现合适的警示作用,节省电源,保证安全行驶;若行人需通过人行道,可通过手动触发装置启动感应装置,或行人碰触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启动感应装置,则LED灯珠7发强光,警示灯珠10闪烁,道钉灯16闪烁,射灯17发光并照射在人行道19上,供行人的行走照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交通标志牌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