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防堵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2782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涵洞防堵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且特别涉及一种涵洞防堵过滤器。



背景技术:

山区汛期强降雨多发,短时汇水量非常大。涵洞是山区公路排水系统的主动脉,关系到公路防洪防堵的成败。山区公路森林茂盛,且边坡和山沟孤石较多,排向涵洞的水流中经常会夹带石头和树枝、树叶等杂物,大石块和树枝容易堵塞涵洞。每次强降雨都会引发巨额公路水毁损失,甚至会造成部分道路中断,这其中较大程度是由于涵洞受堵引起的。同时,由于涵洞受堵引发路面积水,并影响行车安全的损失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山区公路现有涵洞养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涵洞作业空间窄小,特别是涵井很深的涵洞作业更加困难,养护作业效率很低;下到涵洞清理存在人员被落石砸伤、被水流冲走和被一氧化碳中毒等安全隐患;发生强降雨时(特别是夜间),由于视线差、水流冲击力大、作业空间窄小及其他不安全等因素,涵洞无法做到及时清理,涵洞受堵后会造成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会加重路基缺口等水毁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涵洞防堵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涵洞防堵过滤器,包括过滤器、至少两个支撑部和集料仓。过滤器包括承重骨架和设置在承重骨架上的至少一层过滤网。至少两个支撑部设置于过滤器,沿过滤器的宽度方向对过滤器进行支撑。集料仓沿水流方向设置在过滤器的一侧,集料仓包括集料部和仓钩部,集料部的底部具有多个过滤孔,仓钩部形成在集料部的侧壁且向远离过滤器的一侧延伸。过滤器的顶面沿水流方向向集料仓倾斜。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涵洞封堵过滤器还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形成在过滤器远离集料仓的一端,将过滤器固定在涵洞井墙边。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器的顶面向集料仓倾斜,倾斜的坡度大于或等于50%。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最上层过滤网的网眼直径为实测杂物最大直径和实测涵洞净宽的六分之一两者中的小值。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最上层过滤网的网眼直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且小于或等于10厘米。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料部的侧壁也具有多个过滤孔。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孔的直径为大于或等于1厘米且小于或等于2厘米。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器包括两层以上的过滤网且至上而下过滤网的网眼逐渐减小。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网为与承重骨架焊接连接在一起的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滤网铺设于承重骨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过滤器把涵洞易堵杂物拦截在涵洞口外,人工不用到涵洞内清理作业,安全隐患被主动消除。通过设置集料仓,拦截的杂物引排到集料仓,实现涵洞养护方式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涵洞杂物在第一时间被“清理”,涵洞泄洪能力得到全面释放。杂物堆放在集料仓,将减少养护工人杂物清理时间,节省涵洞抢险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投入到清理边沟等其他抢险工作,从而争取到更大的减灾效果。为便于集料仓的固定,在集料仓的侧壁上设置可固定在涵洞井墙边或涵帽上的仓钩部。

进一步的,考虑到网眼对杂物滚落的阻碍,为使得拦截的杂物能更好的进入集料仓,设置过滤器的顶面向集料仓倾斜所形成的坡度大于或等于50%。为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过滤网上网眼的直径根据实测的杂物的最大直径和实测涵洞净宽的六分之一两者中的小值来确定。为能更好的拦截不同直径的杂物,设置过滤器包括两层以上的过滤网,且至上而下过滤网上的网眼的直径逐渐减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3所示为图1中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中过滤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包括过滤器1、至少两个支撑部2和集料仓3。过滤器1包括承重骨架11和设置在承重骨架11上的至少一层过滤网12。至少两个支撑部2设置于过滤器1,沿过滤器1的宽度方向对过滤器1进行支撑。集料仓3沿水流方向设置在过滤器1的一侧,集料仓3包括集料部31和仓钩部32,集料部21的底部具有多个过滤孔311,仓钩部32形成在集料部31的侧壁且向远离过滤器1的一侧延伸。沿水流方向,过滤器1的顶面向集料仓3倾斜。

于本实施例中,涵洞防堵过滤器包括两个支撑部2,所述两个支撑部2为沿过滤器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过滤器1的两侧的支撑柱(由于是对称设置因此在图1和图2的剖视图中只显示一根支撑柱)。优选的,可将两个支撑部2设置在过滤器1和集料仓3的交接处。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设置在公路边上的涵洞上,在汛期强降雨时,山体上的水夹带着石块和树枝排向涵洞。由于在涵洞口设置了本涵洞防堵过滤器,石块和树枝被过滤网12拦截,且过滤器1的顶面向集料仓3倾斜,拦截的石块和树枝等杂物沿过滤网12的网面滚落集料部31内。通过在集料部31的底部设置过滤孔311,沿过滤网的网面进入集料部31的水经过滤孔311流出集料仓,减轻了集料部31内杂物的重量,可大大提高集料仓3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集料部31的侧壁也具有多个过滤孔311。过滤孔3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厘米且小于或等于2厘米。优选的,设置过滤孔311的直径为2厘米。

为便于集料仓3的固定,在集料部31的侧壁上设置仓钩部32。在实际使用中可将仓钩部32搭在涵洞的井墙边或涵帽上。

通过在涵洞口设置涵洞防堵过滤器,涵洞不会被杂物堵塞,有效避免了公路被水损坏。进一步的,养护人员只需清理集料仓3内的杂物而无需进入到涵洞操作,不仅大幅度简化了养护工作,同时也确保了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涵洞防堵过滤器适用于易堵杂物来自山体和山沟水流的涵洞,此时过滤器1的端部可抵靠在山体上。图1中两条虚线所形成的部分为涵洞的洞身100。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涵洞防堵过滤器适用于易堵杂物来自边沟水流的涵洞时可设置涵洞封堵过滤器还包括固定部4,固定部4形成在过滤器1远离集料仓3的一端,将过滤器1固定在涵洞井墙边。图2中左边为公路下坡方向涵洞井侧墙200,右边为公路上坡方向涵洞井侧墙300。

考虑到过滤网12上网眼对杂物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使得杂物能顺畅滚落到集料部31内,设置过滤器1的顶面向集料仓3倾斜所形成的坡度等于50%。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可设置过滤器1的顶面向集料仓3倾斜所形成的坡度大于50%。

在实际使用中,为兼顾过滤效果和堵塞的问题需要合理的设置过滤网上网眼的直径。于本实施例中,设置最上层过滤网12的网眼直径为实测杂物最大直径和实测涵洞净宽的六分之一两者中的小值。优选的,一般设置最上层过滤网12的网眼直径为大于或等于5厘米且小于或等于10厘米。于本实施例中,过滤器1为单层过滤网,该过滤网的网眼直径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设置。为具有更好的过滤效果,于其它实施例中,过滤器1可包括两层过滤网12,上层过滤网的网眼大于下层过滤网的网眼,最上层过滤网的网眼直径按上述方法进行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过滤网12铺设在承重骨架11上,承重骨架11为钢质骨架。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设置过滤网为与承重骨架焊接连接在一起的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

为更好的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与其它实施例中,可在承重骨架11上设置可转动的把手。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过滤器把涵洞易堵杂物拦截在涵洞口外,人工不用到涵洞内清理作业,安全隐患被主动消除。通过设置集料仓,拦截的杂物引排到集料仓,实现涵洞养护方式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涵洞杂物在第一时间被“清理”,涵洞泄洪能力得到全面释放。杂物堆放在集料仓,将减少养护工人杂物清理时间,节省涵洞抢险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投入到清理边沟等其他抢险工作,从而争取到更大的减灾效果。为便于集料仓的固定,在集料仓的侧壁上设置可固定在涵洞井墙边或涵帽上的仓钩部。

进一步的,考虑到网眼对杂物滚落的阻碍,为使得拦截的杂物能更好的进入集料仓,设置过滤器的顶面向集料仓倾斜所形成的坡度大于或等于50%。为具有更好的拦截效果,过滤网上网眼的直径根据实测的杂物的最大直径和实测涵洞净宽的六分之一两者中的小值来确定。为能更好的拦截不同直径的杂物,设置过滤器包括两层以上的过滤网,且至上而下过滤网上的网眼的直径逐渐减小。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