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筒预压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425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筒预压架工具。



背景技术:

贝雷架又称贝雷片、贝雷梁或桁架,贝雷梁具有结构简单、装拆方便、组合灵活、运输方便、架设快捷、互换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城市桥梁支承系统中被广泛使用,经常作为临时便桥、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架、组拼龙门架等用。

目前现浇桥梁施工方法中多采用钢管柱+贝雷桁梁式支架,而砂筒具有稳定性好、加工方便、承载力高、高度可调控、节约材料、施工工期短等特点,在卸落装置中被广泛应用;而在施工过程中,砂筒在填充砂料后缺乏有效的预压紧措施,在支撑钢管柱和桁梁式支架时,砂筒内填充的砂料被压缩后产生的砂筒沉降量补偿困难,造成构筑物底标高与设计不符,导致构筑物的施工质量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筒预压架工具,根据支架体系中砂筒承受的应力,使用砂筒预压架工具利用千斤顶+压座的型式进行预压作业,提高砂筒内填料的密实度,同时可以适当调整砂筒高度,减少后期砂筒在支架体系预压和受力过程中的非弹性变形量,提高构筑物的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砂筒预压架工具,包括外形呈矩形的底板、左右对称垂直立于底板上平面的立柱、平行于底板上平面并连接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横梁,两根立柱与横梁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框架,还包括位于横梁的中部与横梁上平面垂直连接的竖撑、对称分置于竖撑左右两侧的斜撑、贴合于横梁下平面的贴板,斜撑的另一端与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部搭接,立柱与底板的连接处前后两侧、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直角位置分别设有筋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提供一种便携、简单实用、拆除方便、成本低的砂筒预压架工具,使用所述砂筒预压架利用千斤顶对砂筒中的砂进行预压,减少后期砂筒在支架体系预压和受力过程中的非弹性变形量,提高构筑物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自下而上包括外形呈矩形的底板1、左右对称垂直立于底板1上平面的立柱2、平行于底板1上平面并连接于两根立柱2之间的横梁3,两根立柱2与横梁3形成开口向下的U形框架,还包括位于横梁3的中部与横梁3上平面垂直连接的竖撑4、对称分置于竖撑4左右两侧的斜撑5、贴合于横梁3下平面的贴板6,所述斜撑5的另一端与立柱2和横梁3的连接部搭接,所述立柱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立柱2与横梁3的连接直角位置分别设有筋板7。

所述筋板7外形呈三角形。筋板7用以加强立柱2与底板1、横梁3的连接强度。

所述底板1、筋板7采用碳钢板。

所述立柱2、横梁3、竖撑4和斜撑5采用20a工字钢。

所述底板1与两根立柱2之间、两根立柱2与横梁3之间、横梁3与竖撑4之间、横梁3与斜撑5之间、竖撑4与斜撑5之间、筋板7与立柱2之间、筋板7与横梁3之间均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填有砂料的砂筒置于所述立柱2中间,将砂筒的压座插入砂筒,在压座上平面的中心位置放置千斤顶,操作千斤顶使其活塞伸出,至活塞上端面与所述贴板6中心接触,在砂筒填料充分压实后,改变活塞运动方向,操作千斤顶使其活塞收回,在千斤顶活塞上端面与贴板6脱离即可卸下千斤顶,至此完成砂筒预压紧作业。所述竖撑4和斜撑5以起到加强立柱2与横梁3连接形成的U形框架上部刚性的作用,所述贴板6以加强对千斤顶活塞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操作便捷,有效的对砂筒填料实施了预压紧,减少后期砂筒在支架体系预压和受力过程中的非弹性变形量,从而减少支架体系的沉降量,提高构筑物的施工质量同时提高了支架体系的整体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生产简单易行,成本低,便于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